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氚标记苯环立啶([~3H]-pcp)与豚鼠心房匀浆蛋白作受体结合试验。结果表明豚鼠心房具有与[~3H]-PCP 相结合的部位,结合具有特异性、饱和性、可逆性和立体专一性。Scatchard 分析,豚鼠心房有两个不同亲和力的特异结合部位;高亲和力和低亲和力结合部位。两者的解离常数 K_(dl)和K_(d2)分别为12.15±0.414nmol/L 和561.23±121.36nmol/L,最大结合 B_maxl 为0.71±0.029 pmol/mg 蛋白,B_maxe 为1.047±0.099 pmol/mg 蛋白。竞争性抑制分析结果显示 PCP 受体和 sigma 受体的配基都可抑制[~3H]-PCP 的结合,PCP 受体的配基的抑制作用强于 sigma 配基,而广谱阿片激动剂埃托啡(etorphine)却无抑制作用。结果提示豚鼠心房存在 PCP 受体。豚鼠右心房的冰冻切片和[~3H]-PCP 进行体外受体结合放射自显影,结果显示,在心房肌层有与[~3H]-PCP 特异性结合部位,且呈比较均匀的散在分布。  相似文献   

2.
腺苷酸对心肌收缩有明显影响,但心肌腺苷酸受体的含量很少,只达脑组织的1/25左右。因此,~3H-环己基腺苷酸、~3H-2-氯腺苷酸及~(125)I-羟苯异丙基腺苷酸(~(125)I-HPIA)等放射性配基虽广泛应用于研究脑组织的腺苷酸受体,但这些放射性配基与心肌膜制备结合时的非特异与特异结合比太高,因而很难应用于心肌腺苷酸受体研究。最近,美国Oklahoma医学研究基金会的Linden等自腺苷酸经N~6-4-硝基苯腺苷酸(N~6-4-Nitroben-zyladenosine)合成N~6-4-氨苯腺苷酸(N~6-4-aminobenzyladenosine,ABA),再以~(125)I标记,得到一种新型的腺苷酸受体放射性配基~(125)I-氨苯腺苷酸(~(125)I-ABA),并在大鼠心、脑等膜制备与~(125)I-HPIA进行了  相似文献   

3.
利用[~3H]去炎松缩酮([~3H]TA)进行了糖皮质激素受体(GCR)的光亲和标记。[~3H]TA和GCR共价交联的证据有:(1)光照后,10%的三氯醋酸不能使[~3H]TA和GCR解离;(2)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时,有单一的放射活性峰;(3)用地塞米松保护后,GCR不被标记。采用本方法测定的GCR分子量为94000±3000 dalton,该方法可用于GCR分子量的测定、提纯和配基结合区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肾上腺髓质接受内脏大神经支配,存在N-胆碱受体和M-胆碱受体。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与这些受体结合,调节肾上腺髓质中儿茶酚胺的合成及分泌。肾上腺皮质无神经支配,但可能存在胆碱受体。Hadjian等发现,ACh影响牛肾上腺皮质的分泌功能。最近,他们将牛肾上腺皮质粗制膜制备与氚标记的M-拮抗剂L-苄化奎宁环(L-quinuclidinyl[phenyl 4-~3H]benzilate,[~3H]QNB)孵育,证明两者结合的亲合力很高(离解常数Kd=1.2+/—0.24nM,M+/—SE,n=9),但结合能力有限(比结合力Bsp=67.2+/—5.7 pmol ONB/g蛋白)。竞争性结合实验表明:M-激动剂和M-拮抗剂明显抑制牛肾上腺皮质与[~3H]QNB结合;而N-激动剂和N-拮抗剂以及儿茶酚胺、ACTH、血管紧张素Ⅱ等对其则无影响。因此,牛肾上腺皮质上与[~3H]ONB结合的受体是M-胆碱受体。  相似文献   

5.
奎尼丁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抗心律失常药。早在50多年前,人们即已发现它除了对心肌的兴奋性、传导速度及收缩力等有直接作用外,对心血管系统还有抗胆碱能及抗肾上腺素能的间接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充分阐明。进入八十年代以来,Mirro等首先证明奎尼丁对心脏的抗胆碱能作用是通过阻断M-受体而引起的。最近,Motulsky等又应用标记的选择性α_1阻断剂[~3H]-哌唑嗪([~3H]-prazosin)、α_2阻断剂[~3H]-育亨宾([~3H]-yohimbine)分别在大白鼠心脏、肾脏及人的血小板等膜制备证明奎尼丁能竞争性地阻断这些放射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测定G_1期和中S期细胞内放射性变化的方法(RC)测出小鼠KHT肉瘤的细胞周期时相的时间及其变异系数(CV)。腹腔注射~3H-UdR后,8小时再注射~(125)I-UdR,按2小时间隔取肿瘤制成单个细胞悬液,DNA特异性染料色霉素A_3染色,根据细胞DNA含量用FACS荧光激活细胞分类器分离出纯的G_1期和中S期细胞,分别测定细胞中~(125)I和~3H的放射性,用多室数学模型根据每个细胞内~(125)I和~3H的放射性变化,计算出TG_1为6.7小时,Ts为9.0小时,TG2M为3小时,生长指数为1。  相似文献   

7.
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血管研究室韩启德在美国访问和工作期间,与美国学者合作,采用受体结合实验与生理、药理和生化等功能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从多种途径对α_1肾上腺素受体亚型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1)在受体结合实验中,将细胞膜标本与10μmol/L chlorethyl clonidine(CEC,一种不可逆性α_1受体拮抗剂)预孵育10min,使与~(125)I-BE 2254(IBE)特异性结合的位点在大鼠肝和脾几乎全部丧失,而在海马回、输精管、尾动脉、肾、大脑皮层和心脏则只丧失41~65%。在大鼠离体脾和输精管的功能性实验中,将组织与100μmol/L CEC预孵育30min,使去甲肾上腺素(NE)引起脾收缩的敏感性和  相似文献   

8.
肾上腺髓质接受内脏大神经支配,存在N-胆碱受体和M-胆碱受体。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与这些受体结合,调节肾上腺髓质中儿茶酚胺的合成及分泌。肾上腺皮质无神经支配,但可能存在胆碱受体。Hadjian等发现,ACh影响牛肾上腺皮质的分泌功能.最近,他们将牛肾上腺皮质粗制膜制备与氚标记的M-拈抗剂L-苄化奎宁环(L-quinuclidinyl[phenyl 4-~(?)H]  相似文献   

9.
用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蟾蜍心脏各部位肾上腺素能受体的类型和含量。结果表明,常温蟾蜍心肌膜在37℃同β-受体的特异性标记配基~3H-双氢心得舒(~3H-DHA)的最大结合(B_(max))及Kd值分别为:全心,55.11±6.22fmol/mg蛋白及2.15±0.42nmol/L;窦房,55.80±7.03fmol/mg蛋白及2.65±0.37 nmol/L;心室,54.27±3.06 fmol/mg蛋白及1.84±0.14 nmol/L,同样温度条件下,窦房及心室心肌膜同α-受体的特异性标记配基~3H-双氢麦角隐亭(~3H-DHE)没有特异性结合,经过5—8℃,10d以上低温服习的蟾蜍,在10℃测试,其α-,β-受体的结合量和亲和力无异于常温蟾蜍。上述结果提示,蟾蜍心肌只有β-受体,温度对受体的类型和含量无明显影响,这种受体类型和含量在相当大的温度范围内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C3H小鼠胚胎正常成纤维细胞株C3H10T1/2C18(简称NC3H10)及其由氚标记脱氧胸苷(~3H-TdR)恶性转化的细胞株(简称TC 3H 10)为对象,研究了表皮生长因子(EGF)在受体介导下的胞吞和向细胞核转移现象。~(125)I-EGF 与细胞膜上的EGF 受体结合后,胞吞和向细胞核转移呈时间依赖性。两种细胞的EGF 的胞吞和向细胞核转移率接近。但是NC 3 H 10细胞~(125)I-EGF 胞知和向细胞核转移的绝对量明显高于TC 3 H 1 0细胞(p<0.05)。SDS-PAGE 电泳表明向细胞核转移的~(125)I-EGF 是未被降解的完整分子,溶酶体抑制剂NH_4Cl 对~(125)I-EGF 向细胞核转移有明显促进作用(p<0.05)。这些结果表明受体介导下的EGF 胞吞和向细胞核转移可能与EGF 的细胞核内凋节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3H]-QNB 为放射性配基,研究 M-胆碱激动剂或阻滞剂对大鼠脑皮层、腮腺和豚鼠小肠纵肌中 M-乙酰胆碱受体竞争结合的影响。经量-效比式计算后,证明它们的作用斜率(b)约为1,表明它们作用在相同的 M-乙酰胆碱受体。阻滞剂对皮层中 M-胆碱受体的抑制结合强度次序为:QNB>阿托品,东莨菪碱>苯海索>M-8218>B-7601>M-8225>7911;而它们对腮腺中 M-乙酰胆碱受体的抑制作用次序有明显不同,即 M-8218>QNB>7911>M-8225>B-7601>苯海索>阿托品>东莨菪碱,其中阿托品和东莨菪碱的抑制结合强度分别为皮层的1/111和1/315。这提示不同靶细胞中的 M-乙酰胆碱受体与相同配基结合时有不同的专一性。试验证明包公藤甲素抑制[~3H]-QNB 的结合作用与毛果芸香碱相似,它们均为激动剂,对受体的亲和力比阻滞剂弱1000倍左右。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清道夫受体与细胞内酷不氨酸蛋白激酶的关系,用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genistein处理人U937细胞。分别测定对照组和处理组细胞对碘标记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125I]ox-LDL的结合、降解以及细胞内脂质蓄积的程度;并利用放射自显影的方法观察药物对细胞表面受体数目的影响,利用RT-PCR法进一步探讨药物作用的分子机制。结果发现genistein可以抑制细胞表达结合[^125I]ox-LDL,抑制细胞表面受全的表达以及细胞内降解[^125I]ox-LDL,抑制细胞内胆固醇脂的蓄积,并且抑制SR-A mRNA的转录,提示清道夫受体的活性可能与细胞内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密切相关,genistein所引起的酪氨酸磷酸化水平下降可影响SR-A基因转录和翻译。  相似文献   

13.
蛋白质氯胺-T双相碘标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规的蛋白质碘标方法易引起被标细胞因子的失活,是受体配基竞争结合实验失败的原因之一.试用氯胺-T双相碘标法标记rhG-CSF和rhEPO,并应用受体配基竞争结合分析法测定NFS-60细胞G-CSF受体及BET-2细胞EPO受体的特性.结果显示所获 125I-EPO和 125I-G-CSF放射比活度均较高;发现BET-2细胞有高、低两种亲和力的EPO受体,NFS-60细胞只有一种高亲和力的G-CSF受体,所获结果与文献资料相一致.说明氯胺-T双相碘标法是细胞因子同位素碘标记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低浓度25nM以下的[~3H]皮质酮和大鼠肝脏细胞核的特异结台位点具有低容量、高亲和力,和甾体激素结合的特异性等特点,其特异结合量和由胞浆转位到核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复合物的量平行,证明该结合位点是具有生理意义的糖皮质激素核受体。实验表明,用20nM的[~3H]皮质酮作一点分析是测定大鼠肝脏细胞核糖皮质激素受体的简便方法。用此法测定了13只成年雌性大鼠肝脏细胞核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结果为34.5±4.5fmol/mg DNA。  相似文献   

15.
进一步纯化了前一工作中从广西省产金环蛇(Bungarus fasciatus)蛇毒分离的突触后毒素Ⅰ和Ⅱ。以超饱和剂量的毒素Ⅰ或Ⅱ先与从电鳐(Narcine maculata)电器官得到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保温10min 或 lh,再加入~(125)Ⅰ-标记α-银环蛇毒素或~(125)Ⅰ-标记眼镜蛇毒素,继续保温10min 或 lh,由测定与 AChR 结合的放射性强度得知,如以未经毒素Ⅰ或Ⅱ预饱和的放射性强度为100%,则经与其一预饱和者的约为30%,即毒素Ⅰ或Ⅱ只竞争地阻遏了α-银环蛇毒素或眼镜蛇毒素与 AChR 结合能力的2/3左右。文中讨论了存在两种类型 AChR 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明确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SHR VSMC)增殖与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AA(PDGF AA)、PDGF α受体表达的关系及钙信号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在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模型中 ,采用免疫印迹 (Westernblot)、3 H TdR及3 H Leu掺入、荧光探针标记测定单细胞内钙浓度等方法 ,观察不同来源大鼠 (SHR/WKY)VSMC ,PDGF AA、PDGF α受体和PDGF β受体表达的差异性以及在PDGF AA刺激下 ,VSMC增殖肥大反应、胞内 [Ca2 ]i变化和钙离子阻断剂 (nimodipine)对其的影响。 结果 :与WKY VSMC相比SHR VSMC中PDGF AA、PDGF α受体蛋白表达明显增加 ,而PDGF β受体蛋白表达在SHR VSMC与WKY VSMC无明显变化。在PDGF AA刺激下 ,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3 H掺入率及胞内 [Ca2 ]i浓度在SHR VSMC明显增强 ;钙离子阻断剂 (nimodipine)明显抑制PCNA表达及3 H掺入 ,胞内 [Ca2 ]i浓度明显下降。结论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VSMCPDGF A链及其α受体的自发性增高 ,可能是导致SHR VSMC异常增殖、肥大 ,从而触发血管反应性和血管构型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细胞膜钙通道在调控VSMC的钙内流时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核素~(125)I标记在抗体或抗原后,成为标记抗体或标-记抗原。这种标记抗体或标记抗原,仍然具有与特异性抗原或抗体相结合的免疫学特性,形成一种标记的免疫复合物。  相似文献   

18.
用国产多聚肌苷酸和多聚胞嘧啶核苷酸(简称多聚[I]:多聚[C])制备成双链核糖核酸特异性抗血清,用环状沉淀和~3H标记的番茄花叶病毒双链核糖核酸测得抗血清效价分别为1:128和1:6400。用免疫琼脂双扩散、对流免疫电泳和放射免疫测定可测定出多聚[I]:多聚[C]的最低浓度分别为391ng、12.2/ng和10pg/ml抗血清和酵母、TMV、PVX 的单链核糖核酸、小牛胸腺DNA不反应。试验证明用国产多聚[I]:多聚[C]制备的抗血清,可有效地用干双链核糖核酸的免疫化学鉴定。由于在免疫双扩散和对流免疫电泳中抗血清能和微量双链核糖核酸反应并产生可见沉淀线,从而有可能利用这两种简便灵敏的方法测定病毒的双链RNA,单链RNA病毒的RF型RNA,以及双链RNA真菌病毒的筛选。  相似文献   

19.
旨在研究类弹性蛋白[I]_(40)(elastin-like polypeptide[I]_(40),ELP[I]_(40))在大肠杆菌周质空间的表达。构建表达载体pIG6LH/ELP[I]_(40)及pIG6LH/ELP[I]_(40)+Trx,分别将构建的表达载体转化入表达宿主菌E.coli BLR(DE3),IPTG诱导表达,采用可逆相变循环(Inverse transition cycling,ITC)技术纯化蛋白。测定ELP[I]_(40)及ELP[I]_(40)+Trx蛋白相变温度(T_t),检测ELP[I]_(40)、ELP[I]_(40)+Trx蛋白浓度及NaCl对相变温度的影响。结果显示,经3轮ITC纯化得到了ELP[I]_(40)、ELP[I]_(40)+Trx蛋白。分别测定ELP[I]_(40)和ELP[I]_(40)+Trx在10、25、50、75和100μmol/L浓度下的T_t,其T_t依次为31.5℃、29℃、27℃、26℃、25℃和31.8℃、29.5℃、27.5℃、26℃、25.5℃;测定了不同浓度的NaCl对T_t影响,在ELP[I]_(40)和ELP[I]_(40)+Trx终浓度为25μmol/L,NaCl浓度为0.25、0.5、0.75、1.00和1.25 mol/L时,分别使ELP[I]_(40)的T_t由29℃降至24.5℃、22℃、19℃、15℃和11.5℃,使ELP[I]_(40)+Trx的T_t由29.5℃降至25℃、23℃、20.2℃、15.5℃和11.8℃。在大肠杆菌周质空间表达的ELP[I]_(40)与胞内表达的具有相同的理化性质,ELP可作为在大肠杆菌周质空间表达的蛋白质分离纯化标签。  相似文献   

20.
脑啡肽-αⅠ干扰素的镇痛作用和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大肠杆菌工程菌中纯化脑啡肽-αⅠ干扰素融合蛋白,测定其在小鼠脑内的镇痛作用,阿片受体结合功能及对肿瘤细胞生长抑制和体内抗肿瘤作用.结果显示,与αⅠ干扰素母体相比,融合蛋白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 镇痛作用可为腹腔注射阿片受体拮抗剂Naloxone和Naltrindole 反转, 融合蛋白可竞争3H标记σ型阿片受体配基DPDPE与膜受体结合.融合蛋白的肿瘤细胞生长抑制和体内抗肿瘤作用也高于母体分子, 说明脑啡肽和αⅠ干扰素的融合蛋白实现并增强了脑啡肽-αⅠ干扰素融合蛋白的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