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迟晶  彭科  杨小敏  丁飞  宫亮 《生物磁学》2013,(25):4885-4887,4935
目的:探究类风湿性关节炎伴间质性肺病中肿瘤标志物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8例,根据其是否伴有ILD,分为RA组53例和RA-ILD组35例。检测两组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1s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通气量百分比(MVV)、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25(CA125)、癌抗原199(CA199)及抗环胍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的值,并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肿瘤标记物与肺功能指标、抗CCP抗体的相关性。结果:RA.ILD组FVC、FEV1、MVV、DLCO均比RA组低,CEA、CA125、CA199均比RA组高,结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抗CCP抗体含量相比却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EA与FVC、FEV1、MVV、DLCO呈负相关(P〈0.05),而CA125、CA199却与肺功能指标无相关性,CEA、CA125、CA199与抗CCP抗体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RA-ILD的肺功能指标均有明显下降,而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却明显增高,CEA对肺功能损害影响较大,却与关节损害的关系不大,这为临床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伴间质性肺病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I型胶原交联羧基氨基端肽(beta-Crosslaps)和总骨1 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及C- 反应蛋白(CRP)在类风湿 性关节炎骨质疏松发生与骨侵蚀程度评价中的作用。方法:运用电化学发光法对茁-Cross Laps、P1NP进行定量检测。用胶乳散射 比浊法进行CRP 定量检测。将65 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有无骨质破坏分为早期组和非早期组,按活动性分为缓解组与活动组, 按骨影像学显示分为骨侵蚀组与非骨侵蚀组。并取30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三种标志物在早期RA 组与非早期RA 组 之间及在活动组与缓解组、骨侵蚀组与非骨侵蚀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eta-Cross laps、P1NP、 CRP三种骨质疏松标志物可以用作评价RA骨代谢水平和骨侵蚀程度的良好指标,并还可以运用于疗效监测,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 值。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结节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精确诊断对于患者的有效临床管理十分重要。分子标志物是一项非常有效的诊断和预后评估工具,尤其在细胞学不确定的甲状腺癌结节。近年来,分子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发展已经取得显著的进步。随着新一代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能够同时检测多个基因,这不仅可为甲状腺癌的诊断提供依据,而且也可为预测甲状腺癌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本文就甲状腺癌的诊断及预后相关的分子标志物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临床确诊的乳腺癌患者307例为乳腺癌组,非乳腺癌的其他恶性肿瘤患者495例为对照组。应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检测12种肿瘤标志物水平,评价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在乳腺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CA153,CEA,Free-PSA这三项指标为诊断乳腺癌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比较三项指标ROC曲线下面积可见,CA153对于鉴别乳腺癌准确性更高,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8.92和56.14,女性乳腺癌患者Free-PSA可见明显升高,对乳腺癌有特殊提示意义,手术前后标志物CA199、CA242、Ferrin、CA125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常用的肿瘤标记物中,CA153,CEA,Free_PSA水平的升高与乳腺癌发生独立相关,其中CA153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性,Free_PSA水平升高对乳腺癌的诊断有特别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观察调强放射(IMRT)治疗对食管癌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血清肿瘤标志物及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3月期间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普通适形放疗,40例)和研究组(IMRT治疗,40例)。对比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血清肿瘤标志物及应激激素水平,观察放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放疗后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 199(CA199)、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放疗后生长激素(GH)、催乳素(PRL)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放疗后外周血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下降,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组间对比,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采用IMRT治疗,可有效降低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血清肿瘤标志物及应激激素水平,疗效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类风湿关节炎与痛风关节炎患者身心健康、炎症及免疫状态的差异。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6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及63例痛风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之分为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组及痛风关节炎(Gouty arthritis,GA)组。同时选取60例体检健康人群作为健康组。观察比较三组研究对象身心健康评分、炎症及免疫相关指标水平。结果:RA组及GA组身心健康评分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炎症及免疫相关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RA组患者总体健康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M(Ig M)及补体3(C3)水平显著高于GA组(P0.05),白细胞(WBC)总数明显少于GA组(P0.05),两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活力、情感职能、心理健康评分及补体4(C4)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相较于健康人群,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及痛风关节炎患者身心健康状况差,易出现炎症、免疫功能紊乱现象,且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炎症程度较深,免疫功能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7.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成人常见的系统性炎症反应性疾病,其常见致命并发症为心血管病变,与脂代谢异常有关,其中脂蛋白a(Lp-a)近来发现是一种独立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也有大量实验证实Lp-a水平在RA患者中异常升高。Lp-a不仅与心血管病变具有直接关系,也与RA患者的全身性炎症反应进程息息相关。Lp-a的基因编码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影响着Lp-a的不同亚型的产生与表达,并进一步影响了Lp-a的生理功能。另一方面,尽管Lp-a的基因型特征与表现型特征差异明显,但其水平一般具有稳定性,不易受饮食、药物或代谢水平影响。但近几年发现,在系统性炎症疾病如RA发生时,Lp-a水平会异常增高,从而影响RA患者的炎症反应进程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对RA患者来说,Lp-a是一项值得长期关注的CVD并发症评估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探讨其用于RA诊断与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6例RA患者为RA组,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活动期RA组(69例)和缓解期RA组(57例)两个亚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5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所有对象的血清GM-CSF、IL-6、TNF-α水平。记录比较各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并分析RA组患者各细胞因子水平及DAS28间的相关性。结果:活动期RA组的血清GM-CSF、IL-6、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缓解期RA组和对照组(P0.01),缓解期RA组的血清GM-CSF、IL-6、TNF-α水平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GM-CSF、IL-6及TNF-α水平三者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DAS28与血清GM-CSF、IL-6、TNF-α水平亦均呈显著正相关(r=0.473、0.584、0.675,P均0.01)。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血清GM-CSF、IL-6、TNF-α水平均显著上调,且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活动性呈显著正相关,通过检测此类细胞因子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及判断预后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观察奥拉帕利维持治疗对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患者血清凋亡因子、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两组患者均经二线含铂化疗后,经评估达到临床缓解或部分缓解后,对照组患者不予特殊药物处理,观察组则在化疗结束8周内开始口服奥拉帕利作为维持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发生不可接受的毒性反应。对比两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和凋亡因子水平情况,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人附睾蛋白4(HE4)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B淋巴细胞瘤-2(Bcl-2)、可溶性细胞凋亡因子(sFas)和Bcl-2结合抗凋亡基因-1(Bag-1)均下降,Bcl-2相关X蛋白(Bax)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Bcl-2、sFas、Bag-1低于对照组,Bax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认知能力、情感健康、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行为功能评分升高,且观察组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拉帕利维持治疗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患者,可有效改善血清肿瘤标志物和凋亡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白细胞衍生趋化因子2(LECT2)水平的临床意义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125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绝经后健康女性志愿者1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LECT2水平,并分析血清LECT2水平与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BMD)及骨代谢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LECT2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LECT2、骨钙素(OC)、I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 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S-CTX)显著高于对照组,腰椎和股骨颈BM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LECT2水平与OC、PINP、S-CTX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腰椎和股骨颈BMD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LECT2、OC、PINP、S-CTX联合检验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预测价值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6,大于各单一指标预测。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血清LECT2水平升高,其水平与骨代谢指标OC、PINP、S-CTX水平呈正相关,与腰椎BMD和股骨颈BMD呈负相关,血清LECT2联合OC、PINP、S-CTX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枸橼酸托法替布片联合仙灵骨葆胶囊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骨强度及骨代谢水平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间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诊治的80例RA合并骨质疏松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雷公藤多苷片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和实验组(枸橼酸托法替布片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各为40例。对比两组疗效、炎症细胞因子、骨强度及骨代谢指标,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白细胞介素-1β(IL-1β)、环氧合酶-2(COX-2)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实验组治疗后横截面积(CSA)、横截面转动惯量(CSMI)、截面系数(Z)、皮质厚度(CT)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实验组治疗后骨钙素N端中分子(N-MID)、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骨钙素(BGP)、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高于对照组同期,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两组治疗后腰椎骨密度和股骨颈骨密度较治疗前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两组治疗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DAS28)评分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枸橼酸托法替布片联合仙灵骨葆胶囊应用于RA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可有效调节骨代谢水平,增强骨强度,降低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塞来昔布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评价及其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8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塞来昔布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CRP、RF、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患者的自评疗效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RP、RF、IL-1、IL-1、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RP、RF、IL-1、IL-1、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CRP、RF、IL-1、IL-1、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塞来昔布能显著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可能与其有效降低血清CRP、R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抗角蛋白抗体谱对类风湿关节炎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择早期、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2例(病程≤6个月),分为病例组(抗角蛋白抗体谱阳性组,n=39)和对照组(抗角蛋白抗体谱阴性组,n=43),均给予相同的治疗方案,在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治疗后24个月分别记录全部患者的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和红细胞沉降率的变化,通过治疗前及治疗后24个月分别记录手足X线正位片、Sharp评分和DAS28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治疗12个月后病例组临床指标的改善较对照组差(P〈0.01);24个月后病例组X线分期变化情况进展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抗角蛋白抗体阳性谱患者的临床指标和影像学变化情况较抗角蛋白抗体谱阴性患者对治疗的反应较差,更易发生关节破坏。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研究血清骨钙素(OC)、25-羟基维生素D[25(OH)D]及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胸腰椎骨折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2年6月西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171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将其按照是否出现胸腰椎骨折分成骨折组80例及无骨折组91例。比较两组血清OC、25(OH)D及PTH水平,以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胸腰椎骨折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明确血清OC、25(OH)D及PTH水平预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胸腰椎骨折的效能。结果:骨折组血清OC、25(OH)D水平均低于无骨折组,而PTH水平高于无骨折组(均P<0.05)。经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骨质疏松病程及骨质疏松分级均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胸腰椎骨折有关(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70岁、骨质疏松病程≥6个月、骨质疏松分级为Ⅲ级以及高PTH水平均是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胸腰椎骨折的危险因素,而高OC、25(OH)D水平均是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胸腰椎骨折的保护性因素(均P<0.05)。经ROC曲线分析发现:血清OC、25(OH)D及PTH水平联合预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胸腰椎骨折的效能优于上述三项指标单独检测。结论:血清PTH水平升高是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发生胸腰椎骨折的危险因素,而高OC、25(OH)D水平为保护性因素,联合检测三项指标预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胸腰椎骨折的效能更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骨质疏松症的代谢特点。方法:选择老年绝经后女性RA患者共59例,检测患者血生化代谢指标如血糖、血脂、CRP等和骨代谢指标如骨钙素(OC)、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甲状旁腺素(iPTH)等,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骨质疏松患者的绝经时间、病程长度、OC、β-Crosslaps、iPTH显著高于骨量正常和骨量减少的患者,25羟基维生素D显著低于骨量正常和骨量减少的患者(P均0.05)。RA患者的骨密度水平与是否使用激素和X线分期情况无关。结论:老年女性RA患者易发生骨质疏松,出现骨质疏松的RA女性患者绝经时间更长,可出现脂代谢紊乱及明显的维生素D缺乏,并具有高转换型骨代谢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抗抗环瓜氨酸肽(CCP)、类风湿因子(RF)、抗角蛋白抗体(AKA)、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抗RA33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79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视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85例非类风湿关节炎自身免疫疾病者视为对照组。比较类风湿关节炎和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抗CCP、RF、AKA、ASO、RA33阳性情况,对抗CCP、RF、AKA、ASO、RA33的特异度和敏感度予以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ASO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抗CCP、RF、AKA、RA33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抗CCP抗体诊断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敏感度为64.56%、特异度为92.94%;RF敏感度为60.46%、特异度为80.00%;AKA敏感度为51.90%、特异度为96.47%;ASO敏感度为10.13%、特异度为89.41%;抗RA33抗体敏感度为30.38%、特异度为95.29%。结论:抗CCP、RF、AKA、RA33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而ASO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诊断价值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戈利木单抗联合雷公藤多苷对甲氨蝶呤(MTX)治疗反应不佳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MTX治疗反应不佳(MTX治疗超3个月,但应答不足)的活动性RA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3例,对照组单用雷公藤多苷治疗,试验组加用戈利木单抗治疗,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水平的变化,记录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目、关节压痛数目,评定治疗效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患者关节疼痛程度、患者对疾病总体症状的耐受情况,监测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后,两组ESR、CRP、RF均降低,与同组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ESR、CRP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两组晨僵时间减少、关节肿胀及压痛数目均减少,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各指标改善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降低,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4)试验组ACR50、ACR70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5)试验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戈利木单抗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MTX反应不佳活动性RA疗效肯定,可下调患者ESR、CRP水平,缩短晨僵时间,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减轻关节疼痛程度,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廖永强  彭可君  夏洪娇  刘剑荣  孟芳 《生物磁学》2011,(13):2535-2537,2534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与抗核抗体(ANA)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IIF法对82例RA患者(RA组)、74例非RA自身免疫疾病患者(非RA组)和52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的血清ANCA和ANA谱进行了检测分析,并用ELISA法进行抗丝氨酸蛋白酶3(PR3)、抗髓过氧化物酶(MPO)、ANA谱的定量检测。结果:RA组82例患者中,64例ANCA阳性,阳性率为78.08%,其中核周型(PANCA)37例,阳性率为45.1%,胞浆型(CANCA)27例,阳性率为32.9%;非RA组74例患者中有7例ANCA阳性率分别为9.4%;正常对照组50例中没有一例ANCA阳性。利用Elisa法对患者血清进行检测,分别能够特异的检测到PR3、MPO、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抗SS—A等抗体、抗ss—A抗体、抗PM—SCL抗体的存在。结论:联合ANCA、ANA检测有助于提高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与抗核抗体(ANA)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IIF法对82例RA患者(RA组)、74例非RA自身免疫疾病患者(非RA组)和52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的血清ANCA和ANA谱进行了检测分析,并用ELISA法进行抗丝氨酸蛋白酶3(PR3)、抗髓过氧化物酶(MPO)、ANA谱的定量检测。结果:RA组82例患者中,64例ANCA阳性,阳性率为78.08%,其中核周型(PANCA)37例,阳性率为45.1%,胞浆型(CANCA)27例,阳性率为32.9%;非RA组74例患者中有7例ANCA阳性率分别为9.4%;正常对照组50例中没有一例ANCA阳性。利用Elisa法对患者血清进行检测,分别能够特异的检测到PR3、MPO、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抗ss-A等抗体、抗SS-A抗体、抗PM-SCL抗体的存在。结论:联合ANCA、ANA检测有助于提高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