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湿地中,苔藓植物的初级生产力高达50%,特别是在酸性和低营养条件下。与维管植物相比,苔藓植物的生长形式和控制水和碳平衡的生理机制显著不同。此外,许多苔藓植物可以在干燥的气氛中平衡,并在再水化后恢复正常的代谢功能。即使在湿地和溪流栖息地,苔藓植物也能在低水位时利用这种能力。这些机制影响水生和湿地生境中苔藓植物的生态分布。生长在苏北地区的苔藓类植物,已经适应了低营养和低温条件,这些水生苔藓植物有一定吸收砷能力。植物过滤是一种具有成本效益的植物修复技术,其中沉水植物用于从水系统中去除污染物。本研究通过对湿地典型植物苔藓吸收砷能力来评估湿地净化污染、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以及研究了苏北湿地苔藓类植物的生态分布与湿地景观的影响。另外,苔藓是缓慢生长的植物,所以研究中进行的短期吸收实验可以不受生长影响。  相似文献   

2.
苔藓植物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角苔植物、苔类植物和藓类植物三大类群, 其物种数量仅次于被子植物, 是高等植物的第二大类群。我国是世界苔藓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自2017年以来, 我国苔藓学者在世界范围发现了10个新属, 40个新种, 建立了新的地钱纲分类系统; 更新了我国苔藓植物物种名录, 完成了数本分类学专著, 并在苔藓系统发育基因组、苔藓植物多样性与环境关系、苔藓植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对未来的研究, 我们提出5点建议: (1)加强对重要生态系统、国家公园和关键类群的物种多样性调查; (2)加快基于基因组的苔藓植物多样性研究; (3)加强苔藓植物保护研究; (4)加强西北地区苔藓植物多样性研究人才的培养; (5)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 努力构建“一带一路”国家苔藓植物多样性平台。  相似文献   

3.
正经历漂泊远方,才知道什么是乡愁;看遍了百花怒放,才懂得苔藓的宁静;学会了阅读顺序,才读得懂苔藓书籍。只有读得懂,"扑在书籍上"才能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那般痴迷。在苔藓之恋交流平台上,我接触过成百上千的对苔藓植物感兴趣的人。他们有的是在种子植物比较熟悉的基础上,开始关注苔藓的;有的是因为爱好园艺、景观、水族等,开始知道苔藓而想了解苔藓的。  相似文献   

4.
正苔藓植物作为植物王国中的小矮人,由于其娇小的身形和彼此之间"难以区分"的外貌,虽"天生丽质"却不为人们所熟识。在大多数人眼里,她们就是"青苔",或者即使能说出"苔藓"两个字,但总是会冒出这么一句:都长一个样。包括我身边所熟悉的一些其他植物类群的分类学老师,几乎都对苔藓植物"两眼一抹黑"。这些足以说明这一类群的"难搞"。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林内不同垂直高度生境下及不同生活型苔藓植物水分特征的差异,该文对哀牢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内地生苔藓、林下树干附生和林冠层树枝附生苔藓优势或常见种的生活型组成、持水力、失水特征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生、树干附生和树枝附生苔藓植物类群分别以交织型、扇型、悬垂型苔藓植物占据优势;地生、树干附生、枝条附生苔藓植物的饱和持水率分别为476%DW、210.98%DW、238.95%DW;地生苔藓植物的持水率和失水速率均高于附生苔藓,树干附生苔藓植物持水率低于树枝附生苔藓,而失水速率高于树枝附生苔藓。在不同生活型苔藓的水分特性上,交织型苔藓具有较高的持水率和失水速率,保水性能较弱,其次为悬垂型苔藓,扇型苔藓的持水率最小,失水速率也较快;地生和树干附生苔藓的水分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树干附生苔藓,交织型和扇型苔藓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悬垂型苔藓。在三种生境下,地生苔藓持水力高,水分利用效率较高而保水能力低;枝条附生苔藓持水力低,水分利用效率低而保水能力较高;树干附生苔藓水分利用效率较高而持水力和保水能力均较差。因此,不同生境下苔藓植物生活型组成及其水分变化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它们对不同生境的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6.
藻类和苔藓植物是荒漠植被演替过程中常见的两类先锋植物,同时也是生物结皮中生物量最大的2个类群。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干旱半干旱荒漠地区生物结皮中藻类和苔藓两大类植物区系及其生态作用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藻类结皮、苔藓结皮的生态作用以及二者之间存在的生态学关系。在此基础上对荒漠生物结皮中藻类与苔藓植物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荒漠生物结皮中藻类与苔藓共生机理的探讨是未来的研究重点,这对进一步探明生物结皮中藻类和苔藓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揭示它们的生态学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在网络上搜索苔藓,会出现三种结果,一是苔藓植物,二是苔藓动物,三是苔藓皮肤病,本文中的苔藓专指苔藓植物。倘若做个测试,问问身边人是否知道苔藓和青苔,结果大概率是熟悉青苔,而不知苔藓为何物。尤其是我们在野外采集苔藓植物标本时,老百姓往往好奇会走近看个究竟,然后问一句:“采集这个青苔干啥用?”  相似文献   

8.
荒漠生物结皮中藻类和苔藓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藻类和苔藓植物是荒漠植被演替过程中常见的两类先锋植物, 同时也是生物结皮中生物量最大的2个类群。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干旱半干旱荒漠地区生物结皮中藻类和苔藓两大类植物区系及其生态作用的研究进展, 重点介绍藻类结皮、苔藓结皮的生态作用以及二者之间存在的生态学关系。在此基础上对荒漠生物结皮中藻类与苔藓植物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指出荒漠生物结皮中藻类与苔藓共生机理的探讨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这对进一步探明生物结皮中藻类和苔藓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揭示它们的生态学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苔藓植物对植物天然更新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蔺菲  郝占庆  叶吉 《生态学杂志》2006,25(4):456-460
种子是天然更新的基础,幼苗和幼树的生长是天然更新过程中最敏感的阶段。苔藓植物作为许多生态系统的主要地被物,在维管植物天然更新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许多植被类型中,都有发育良好的苔藓群落,大量的研究证明它们的存在影响到维管植物的萌发、建成和生长,并且可能进一步影响到物种的共生,有一些种类甚至可能指示树种的更新。本文就苔藓植物对物种更新早期阶段的作用和影响进行了综述。包括苔藓植物的生理特性造成的微气候变化;苔藓群落对种子传播、萌发及幼苗建成的影响。并讨论了苔藓植物与更新物种的种间关系及其对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评估皆伐迹地地表苔藓组成与特点,同时为苔藓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恢复提供理论依据,作者于2006年7–10月调查了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区壤塘二林场云杉(Picealikiangensis var.rubescens)林皆伐迹地自然恢复过程中苔藓植物和维管植物的组成和结构;采用方差分析法对苔藓层结构参数进行差异性检验,对苔藓层结构参数和环境因子作非参数Spearman相关性分析,并对显著性因子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在9–27年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不同阶段苔藓植物群落优势物种组成发生了更替。一些个体较小、易产生孢子、喜阳、抗干扰的顶蒴藓物种侵入并占据优势;而一些出现于早期采伐迹地、喜湿、对环境变化较敏感的侧蒴藓物种消失。(2)随着迹地植被自然恢复,苔藓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迹地上样方间苔藓层盖度和生物量波动较大,但随着自然恢复进程而迅速减少,群落结构趋向简单化;(3)维管植物发育程度与苔藓层发育关系密切;草本层生物量对苔藓盖度和种丰富度起主导作用,草本层高度是对苔藓生物量有显著影响的主导因子。综合分析表明,早期采伐迹地的自然恢复进程中由维管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导致的生境差异对苔藓植物发育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苔藓在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富集和循环方面有重要作用,苔藓植物在氮磷循环中的作用可能受到森林更新和生长基质的影响.为理解苔藓在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中的作用,研究了高山森林不同位置(林窗中心、林窗边缘、林下)和不同生长基质(活立木、倒木、枯立木、大枯枝、根桩、地表)上的苔藓植物氮磷含量.结果表明:地表苔藓氮含量(3.12 mg·g-1)显著低于其他生长基质上的苔藓,尽管枯立木附生苔藓氮含量高达17.41 mg·g-1,但倒木、大枯枝、枯立木和活立木苔藓氮含量差异不显著;最高(1.09 mg·g-1)和最低(0.61 mg·g-1)的磷含量分别出现在森林地表和枯立木的苔藓,且森林地表的苔藓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生长基质上的苔藓,但倒木、大枯枝、根桩和活立木上的苔藓磷含量差异不显著.林窗位置显著影响了倒木和大枯枝上的苔藓氮、磷含量,林窗内倒木和大枯枝上的苔藓氮、磷含量显著高于林窗边缘.粗木质残体的类型、腐烂等级对苔藓氮、磷含量的影响存在差异,两者交互作用的影响显著;第Ⅴ腐烂等级倒木上的苔藓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腐烂等级;第Ⅲ腐烂等级大枯枝上的苔藓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腐烂等级;第Ⅱ腐烂等级倒木上的苔藓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腐烂等级;第Ⅳ腐烂等级枯立木上的苔藓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腐烂等级.可见,森林林窗更新和粗木质残体腐解过程会影响苔藓植物的氮、磷含量,同时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过程.  相似文献   

12.
驯鹿对苔藓植物的选择食用及其生境的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超  白学良 《生态学报》2011,31(13):3830-3838
苔藓植物由于含有较高浓度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花生四烯酸可以提高动物的御寒能力,因此驯鹿和其他许多生活在寒冷地区的食草动物以及鸟类将苔藓作为主要的食物来源。为了进一步了解苔藓被采食的情况,本实验对生活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满归敖鲁古雅民族乡的驯鹿3个月份的粪便(1999年采)进行了显微观察,发现其中苔藓植物在4月份占5.63%、6月份2.2%、9月份12.92%,3个月份的粪便中均以赤茎藓(Pleurozium schreberi)为主,占苔藓总量的70%以上,曲尾藓(Dicranum spp.)、毛叶苔(Ptilidium ciliare)和沼泽皱蒴藓(Aulacomnium palustre)也有少量食用。对驯鹿生活区域内4种林型下苔藓植物的盖度和生物量的测定结果表明,驯鹿对苔藓植物的选择食用与苔藓植物的物种和丰富度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揭示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苔藓植物的物种多样性,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对贵州喀斯特地区不同程度石漠化区域苔藓植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苔藓的科、属、种数量随着石漠化程度加剧而下降,其中,强度石漠化的科数最少且显著低于其他三种石漠化类型,比潜在、轻度、中度石漠化地区苔藓科数分别降低70.00%、57.14%、33.33%;轻度石漠化地区的真藓科、青藓科、丛藓科、曲尾藓科等包含属数较多,占总属数34.62%;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变化基本一致,随石漠化程度加剧而下降,其中苔藓植物在潜在石漠化地区Shannon-Wiener指数为1.9393,高于其他三种石漠化区域,比强度石漠化区高43.97%,Simpson指数以轻度石漠化过渡到中度石漠化地区物种丰富度下降最快,下降26.73%;潜在石漠化区较其他三个区域拥有更高的苔藓数量。说明苔藓植物的分布和石漠化程度密切相关,随着石漠化程度加重,苔藓植物的科、属、种总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相似文献   

14.
正如果你想做苔藓植物的研究,研究的材料从哪里获得呢?相信大多数朋友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到野外进行采集。其实,除了通过采集获得研究材料之外,到植物标本馆查阅苔藓标本是更加方便、快捷的方式。为什么要到标本馆里寻"佳丽"苔藓植物因其个体较小,野外鉴定到种的难度较大,采到的可能并不是需要的类群。此外,直接在野外采集到你想要的研究类群,很多时候也是靠"运气"。  相似文献   

15.
苔藓植物生态功能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苔藓植物是一种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的高等植物,是水生向陆生的一种过渡形式,是高等植物中最原始的类群.随着研究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苔藓植物在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对苔藓在生物监测、水土保持、森林更新等方面已有一些研究和综述.本文针对目前环境科学研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从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系统C、N、P循环等方面对近年来苔藓植物的生态功能研究方面的新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加深人们对苔藓的认识并促进苔藓植物生态功能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异质城市景观中苔藓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苔藓植物是一类敏感的环境指示植物。通过对上海市市区及市郊5种景观类型中苔藓植物群落的取样调查,从丰富性、均匀性、相似性等方面进行了多种α和β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5种生境中的苔藓群落多样性指数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变化,对景观异质性有较好指示作用;同时苔藓植物平均株高和大型藓类比例在不同景观中也出现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7.
长白山暗针叶林苔藓植物群落特征与林木更新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暗针叶林是长白山亚高山地区的主要森林植被,林下苔藓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有些地段苔藓盖度可达80%以上。苔藓植物作为暗针叶林的主要活地被物,其对林木更新的影响不容忽视。研究了苔藓植物的盖度和厚度对暗针叶林主要树种更新的影响。对苔藓层盖度及厚度与主要针叶树种及亚乔木树种幼苗数量的相关关系分析发现,当苔藓盖度大于40%或厚度大于4cm时,苔藓层对红松、臭冷杉、花楷槭幼苗数量的负面影响较明显;而在苔藓厚度小于4cm时,苔藓层有利于花楷槭和花楸幼苗数量的增加;对苔藓层盖度及厚度与针叶树幼苗高度的相关关系分析发现,一定盖度和厚度的苔藓层对幼苗高生长有积极作用,但其影响程度在各树种间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中国苔藓植物濒危等级的评估原则。这一原则主要参考"IUCN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和标准(3.1版)",同时也吸收了其他苔藓学家的评估指南和结果。作者将10年内发表的新分类群暂评为数据缺乏(DD)等级,根据馆藏标本份数估计栖息地物种成熟个体数。在此基础上,对3,221个中国苔藓植物分类群进行评估,结果为:极危(CR)16种;濒危(EN)58种;易危(VU)112种;近危(NT)214种;无危(LC)1,900种;数据缺乏(DD)921种。极危、濒危和易危等级的受威胁苔藓植物合计186种,占中国苔藓植物种数的5.77%。  相似文献   

19.
长白山暗针叶林苔藓植物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长白山北坡暗针叶林对地面和树附生苔藓植物的生物量进行了测定.地面生苔藓采取样带调查取样法测定,树附生苔藓应用McCune方法对树干和树枝的附生苔藓生物量都做了细致的测定.结果表明,长白山暗针叶林中的苔藓植物分布很不均匀,随海拔变化差异很大,海拔1100m最低,仅为543kg·hm^-2;海拔1250m最高,达5097kg·hm^-2.苔藓植物生物量的变化对生境有很好的指示作用,特别是塔藓和拟垂枝藓的生物量随海拔的变化与森林系统的群落学特点有一定的相关性:在海拔1100~1700m,塔藓的生物量与臭冷杉的重要值变化趋势相近,随海拔升高而减少;拟垂枝藓的生物量与鱼鳞云杉重要值的变化趋势相似,随海拔升高而增加.此外,生物量随海拔的变化表明了不同苔藓植物对环境条件要求的差异,拟垂枝藓比塔藓水分条件要求更高.因此,生物量的研究在植物生理上也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海南岛苔藓植物的研究历史和现状。目前海南岛已记录的苔藓植物共有87科227属806种,其中苔类33科71属366种,藓类51科152属436种,角苔类3科4属4种;苔藓植物的区系组成以热带亚洲成分为主,与香港、台湾地区的种属相似性高;对海南岛苔藓植物的研究集中在尖峰岭、霸王岭、吊罗山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叶附生苔是海南热带雨林主要的苔藓生态分布类型之一,共有7科23属123种;初步统计濒危苔藓植物有15种。今后应继续开展广泛和持续的物种多样性调查,从生态学、植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进行研究,促进合理的开发利用和推动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