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山耳蕨组的成员是中国西部、印度北部和喜马拉雅山区常见的蕨类。其成员为夏绿植物,叶片 薄而柔弱。秋季叶片枯萎后叶柄基部宿存在地面形成一个丛堆以保护幼芽,这显然是对高山严峻环境 的适应。作为高山地带特有类型,1972年日本蕨类学家Sigeru Daigobo将它们作为耳蕨属下的一个组 ——高山耳蕨组Sect.Lasiopolystichum Daigobo,这是合理的。Daigobo建立此组时只包含3个种,经过 对中国大量标本及有关文献的研究,现知在中国约有30种应归人此组,其中有3新种:红鳞耳蕨P.ru- fopaleaceum,石生耳蕨P.saxicola,康定耳蕨P.kangdingense;2新变种.裂叶耳蕨P.sinense var.loba- tum,条裂耳蕨P.mollissimum Var.laciniatum;1新组合,钝裂耳蕨P.integrilobum(Sorolepidium)。据羽片背面的小鳞片类型可将高山耳蕨组划分为2个系:穆坪系Ser.Moupinensia和中华系Ser.Sinensia。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河南省鳞毛蕨科耳蕨属一新记录种——亮叶耳蕨(Polystichum lanceolatum Baker)。对该种进行了特征描述,并编制了河南耳蕨属植物检索表。该种近似正宇耳蕨(P.liui Ching),但羽片上侧耳状凸起不明显,边缘有7~8个具短刺头的牙状齿,孢子囊群在主脉上侧最多3个,下侧不育或偶有1个,囊群盖圆盾形,全缘等特征而不同。凭证标本存放于河南农业大学植物标本馆(HEAC)。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报道了采自山东省泰安市泰山的铁角蕨科铁角蕨属一中国新记录植物——东方铁角蕨(Asplenium×akaishiense Otsuka),并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该物种形态介于过山蕨(A. ruprechtii Sa. Kurata)与细茎铁角蕨(A. tenuicaule Hayata)之间,可能是二者的自然杂交种。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采自安徽省祁门县安凌镇的中国蹄盖蕨科安蕨属一新记录植物——华日安蕨(Anisocampium×saitoanum (Sugim.) M. Kato)。推测该植物是华东安蕨(A. sheareri (Baker) Ching)与日本安蕨(A. niponicum(Mett.) Yea C. Liu,W. L. Chiou et M. Kato)的自然杂交种,形态介于两亲本之间。对华日安蕨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提供了墨线图和安蕨属植物分类检索表。  相似文献   

5.
张秀英  范亚文 《植物研究》2005,25(2):186-191
利用7种随机引物对分布于黑龙江省不同区域蹄盖蕨科中的蹄盖蕨属,羽节蕨属及冷蕨属三属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对蹄盖蕨科各种基因组的DNA进行了PCR扩增,并对其RAPD谱带进行了统计处理,得出不同区域种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结果表明蹄盖蕨科植物具有较高水平的遗传变异,其种类的分布对周围环境变化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利用Shannon指数和Nei指数对其分析,确定了三属之间的属内种间的亲缘关系:蹄盖蕨属的大部分变异仍存在于种源内;冷蕨属中的冷蕨和山冷蕨种类之间具有一定的遗传变异;羽节蕨属中,欧洲羽节蕨和羽节蕨种间有较大的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6.
描述了耳蕨属一新组——新生耳蕨组Sect.Neopolystichum Ching。小羽片背面具披针形小鳞片 使得新生耳蕨组显著区别于后生耳蕨组Sect.Metapolystichum Tagawa(emend.Zhang&Kung,1996)。 本文对新生耳蕨组进行了分类学研究,共记载本组植物7种,并给出了各种植物的地理分布。认为九州 耳蕨P.kiusiuense Tagawa是大叶耳蕨P.grandifrons C. Chr.的一异名,二尖耳蕨P.biaristatum(Bl.)Moore极有可能并不分布于喜马拉雅、中南半岛、缅甸和云南。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蹄盖蕨属耳蕨状蹄盖蕨组植物2系8种;有分种检索表、文献引证、标本引证以及本组植物的分布。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采自安徽省金寨县天堂寨镇的中国对囊蕨属一新记录植物——光叶对囊蕨Deparia otomasui(Sa.Kurata)Seriz.。光叶对囊蕨之前仅发现于日本,其根状茎细长横走,叶片一回羽状,羽片羽状分裂,叶为纸质,有光泽,近光滑无毛,是对囊蕨属中形态较为独特的一个物种。该文对光叶对囊蕨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提供了生态照片和线描图,编制了安徽省对囊蕨属部分物种的检索表,同时对该种的保护等级进行了评估。凭证标本保存于上海辰山植物标本馆(CSH)。  相似文献   

9.
新蹄盖蕨具有长而横卧的根状茎,其叶轴、羽轴及小羽轴下面被有单细胞短毛及多细胞长毛,孢子囊群裸露、椭圆形或圆形,以及孢子周壁表面具褶皱状突起等特征与角蕨属植物相似;叶绿体DNA trnL-F区序列和rbcL序列分析结果均显示新蹄盖蕨与角蕨属成员的亲缘关系密切;新蹄盖蕨与角蕨属的染色体数目也相同。所有形态特征、细胞学及分子学资料均表明新蹄盖蕨属不成立,该种植物属于角蕨属,应恢复其名称“细齿角蕨”。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光镜观察,对中华刺蕨和长耳刺蕨配子体发育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中华刺蕨和长耳刺蕨的孢子和配子体发育特征相似,孢子均两侧对称,单裂缝,孢子萌发方式为书带蕨型;配子体经丝状体、片状体发育为心形原叶体,毛状体多产生于幼原叶体生长点两侧边缘,为多细胞棒状,原叶体发育方式为槲蕨型;幼原叶体阶段即可产生精子器,而颈卵器只产生于大型心形原叶体生长点下方,性器官发育类型为薄囊蕨型,卵受精后发育成孢子体.该研究结果支持秦仁昌将刺蕨属和实蕨属独立为实蕨科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一、植物形态蕨Pteridium aquilinum(L.)Kuhn,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名称,如:蕨菜,如意菜、蕨萁、龙头菜、拳头菜、商芝等,属凤尾蕨科蕨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祖壮,长而横走,被茸毛。叶远生,直立,柄长30~100厘米,滑面常具毛。叶片卵状三角形至披针形,长30~150厘米,宽30~60厘米,革质,2~3回羽状深裂。一回羽片对  相似文献   

12.
以鳞毛蕨科的华北鳞毛蕨为材料,在模拟自然条件下人工培养配子体世代,用石蜡切片详细观察记录了胚胎发育全过程,以建立更详细的薄囊蕨胚胎发育模式,为探讨薄囊蕨与其它类群的系统演化关系及生殖生物学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华北鳞毛蕨的胚胎发育垂直于配子体平面和背腹轴,符合俯卧型发育模式,合子第一次分裂平行于颈卵器的长轴方向;胚胎在16细胞时期才能够确定器官发生的原始细胞,且第一叶原基的产生先于第一根原基;海马胚时期第一叶原基和第一根原基突破帽状体形成具有明显维管束结构的第一叶和第一根;胚胎发育过程中有游离核的存在。(2)该文绘制了从合子到第一叶和第一根成熟的发育过程,包括胚胎早期细胞的分裂方式、细胞核及其核仁的特征、器官的发生顺序及其相互关系等14个点线图,总结出薄囊蕨胚胎发育的详细模式;该模式支持Nayar的"根叶学说",并主张薄囊蕨和种子植物的茎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二者是平行发展的两个类群。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凤尾蕨属5种药用植物蕨素类活性成分,为其质量评价、鉴定及亲缘关系研究提供依据,为凤尾蕨属植物化学分类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HPLC-DAD测定5种药用植物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部位的蕨素类成分。比较蕨素种类和含量差异,并以蕨素类特征成分及其含量为分类性状,采用聚类分析对凤尾蕨属药用植物进行化学分类研究。结果:从大叶井口边草、半边旗、全缘凤尾蕨、蜈蚣草和凤尾草中分别检测出蕨素类成分59、39、3、7和22个,总体来看大叶井口边中蕨素类成分含量最高,而全缘凤尾蕨中蕨素类成分含量最低。运用系统聚类将5种药用植物聚成3类:第Ⅰ类为全缘凤尾蕨、蜈蚣草和凤尾草;第Ⅱ类为半边旗;第Ⅲ类为大叶井口边草。结论:半边旗与全缘凤尾蕨、蜈蚣草和凤尾草之间的化学亲缘关系较远。蕨素聚类结果与传统分类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蕨素类成分HPLC-DAD图谱可用于凤尾蕨属植物的鉴别和分类研究,并可为其质量评价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直立介蕨Dryoathyrium erectum (Z. R. Wang) W. M. Chu &; Z. R. Wang与介蕨属Dryoathyrium、假蹄盖蕨属Athyriopsis的叶、毛、孢子囊群和孢子的形态进行了比较研究。直立介蕨叶轴和羽轴上的沟槽不明显、具有单列细胞的节状毛、孢子囊群有双生一脉, 以及孢子的形态等特征与假蹄盖蕨属植物相似。结合叶绿体DNA trnL-F区序列分析结果, 所有形态及分子资料均表明该种植物应属于假蹄盖蕨属, 应恢复其原名直立假蹄盖蕨Athyriopsis erectum Z. R. Wang。  相似文献   

15.
华南植物园中的蕨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南植物园蕨园始建于60年代初。此后 ,陆续从国内外引种栽培成功了近200种食用、药用和观赏蕨类植物。其中包括我国重点保护植物桫椤、鹿角蕨 ,原始观音座莲、扇蕨、苏铁蕨、七指蕨 ;此外还有荷叶铁线蕨、华南条蕨等。这些蕨类植物大多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近年来 ,本园又以观赏蕨类为重点 ,并在观赏蕨类的引种、繁殖和推广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现仅从国内外引进的鹿角蕨就有76种 ,而华南地区常见的观赏蕨类如黑桫椤、江南星蕨、苏铁蕨、鸟巢蕨、崖姜、华南紫箕、金毛狗、阴石蕨、翠云草、卷柏等在本园生长良好 ,犹如一幅…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广西蕨类植物一新记录属——藤蕨科网藤蕨属LomagrammaJ.Sm.;经野外观察及标本研究,将云南网藤蕨L.yunnanensis Ching处理为网藤蕨L.matthewii(Ching)Holttum的异名,并绘制了墨线图以便于分类识别。  相似文献   

17.
岩蕨科(Woodsiaceae)和球盖蕨科(Peranemaceae)历来被多数学者认为是亲缘关系密切的两个科,它们的系统位置一直存在争议,两科曾被放入三叉蕨科(Aspidiaceae)、碗蕨科(Dennstaedtiaceae)、鳞毛蕨亚科(Dryopteridoidaae)及鳞毛蕨科(Dryopteriaceae)蹄盖蕨亚科(Athyrioideae)中。根据岩蕨科1种、球盖蕨科3种、蹄盖蕨科8种、鳞毛蕨科2种及1种外类群假大羽铁角蕨(Asplenium pseudolaserpitiifolium)的cpDNA基因trnL-F区序列建立的系统树,结果显示,岩蕨科和球盖蕨科的亲缘关系较远,岩蕨科与蹄盖蕨科有密切的亲缘关系,球盖蕨科与鳞毛蕨科亲缘关系较近,岩蕨科和球盖蕨科是处于不同进化线上的植物。秦仁昌(1978)和Pichi-Sermolii(1977)的系统将二者分别作为独立的科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贵州蕨类植物一新记录属——乌木蕨属(Blechnidium Moore),该属为乌毛蕨科(Blechnaceae)一单种属,仅乌木蕨[Blechnidium melanopus(Hook.)Moore]1种。此物种分布区狭窄,数量有限,在贵州的发现对研究其地理与区系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9.
鹿角蕨科是典型的热带雨林附生蕨类,主要分布于旧大陆热带地区,即亚洲热带、非洲热带和大洋洲北部的热带地区,仅有一个种分布于南美洲的秘鲁。该科植物仅含一个属(鹿角蕨属),约有15种,其中有一个种即鹿角蕨,在我国仅分布于云南西部的盈江县铜壁关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20.
沙顿蕨——曲柄沙顿蕨(新种)在我国的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采自新疆西准噶尔和丰县中泥盆统(相当于艾菲尔阶)呼吉尔斯特组下部的沙顿蕨一新种——曲柄沙顿蕨(Saw donia curstipa sp.nov.)进行了一些形态学方面的描述,并与已知的沙顿蕨属(Saw donia)的两个种S.ornata 和S.acanthotheca 作了对比。研究表明,S.curstipa 在孢子囊柄长度和孢子囊着生方式等方面与沙顿蕨属的两个种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