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苹果是世界性果品,也是我国落叶果树的第一大树种。本文对栽培苹果起源演化、新疆野苹果遗传多样性评价挖掘与核心种质构建、苹果果实着色、大小、营养和质地品质的性状遗传与发育机理、白肉、红肉与功能型苹果等特色多样化品种培育以及配套高效生产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的诸多重要进展进行了综述;针对功能型苹果育种的复杂性及果树科技成果转化慢的共性问题,提出并实施了理论与技术创新并重、良种良法配套的品质形成、品质育种、优质品种和品质维持"四品一线"及着力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的自主推广、多家许可、独家转让、集成示范、网络媒体、技术培训及科普文章"七位一体"的系统创新成果研发和推广体系,显著提高了研究的效率与效益;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今后应在如下两个研究领域下功夫:(1)进一步有效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从转录、翻译及修饰等多个层面进一步探讨品质性状发育机理,为苹果品质育种提供理论支撑;(2)进一步加强优质耐贮晚熟白肉苹果及不同熟期的高类黄酮苹果新品种培育,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
西瓜品种资源的蔓枯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收集引进的42份西瓜品种资源进行了大田成株期及室内苗期蔓枯病抗性的人工接种鉴定。各品种苗期和成株期抗病性的鉴定结果表明,这些品种中没有免疫和高抗的品种,苗期和成株期抗病性表现一致,较好的品种有5个,其中中抗的品种有3个,分别是从美国引进的Au-producer、All-sweet scarlet和Au-Jubilant;耐病品种2个,分别是Sugarlee和SSDL。其中,有8个品种表现较强的综合抗病性,兼具优质、高糖、高产、耐贮及早熟等优良农艺性状,可以作为抗病、优质、早熟西瓜新品种选育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3.
油酸(C18∶1)是双低菜籽油的主要脂肪酸之一,合理的高油酸菜籽油脂肪酸组分更有利于人体健康,因此提高油酸含量是双低油菜品质育种的一个重要方向。当前我国高油酸油菜品种选育相关研究进展缓慢,高油酸菜籽油产业化进程急需提速。围绕高油酸油菜主要从四个方面开展论述:国内外利用理化方法成功创建的油菜高油酸种质资源及其高油酸性状遗传模式;油菜高油酸性状的控制基因及其突变位点;世界上高油酸品种的培育以及我国高油酸品种的发展趋势;当前高油酸品种的不足及今后高油酸油菜品种的改良途径。为油菜育种工作者较全面地展示了国际上高油酸油菜在遗传育种方面的研究成果,也为今后我国高油酸油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早熟甘蓝型油菜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油-稻-稻三熟制种植模式的推进和油菜机械化生产的要求,早熟性状已经成为油菜理论研究和品种选育的关键性状。本文从油菜早熟性状的理论研究、品种选育以及生产应用的层面开展了综合论述。首先介绍了早熟油菜的界定标准及其生长特性和选择依据。随后从早熟性状的遗传特性、早熟基因的定位等层面介绍了早熟性状的理论研究现状。在品种选育和应用层面,从早熟品种选育的必要性、早熟品种的选育途径、育种现状以及早熟油菜品种生产应用现状和前景等方面开展了论述。最后针对油菜早熟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作了简要概述。本文将为我国早熟油菜种质创新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福建省建瓯市锥栗种质资源的调查和收集,分析19个锥栗品种的性状,为锥栗的遗传改良、新品种培育提供育种资源,并为锥粟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良种选育提供繁殖材料。  相似文献   

6.
随着油-稻-稻三熟制种植模式的推进和油菜机械化生产的要求,早熟性状已经成为油菜理论研究和品种选育的关键性状。本文从油菜早熟性状的理论研究、品种选育以及生产应用的层面开展了综合论述。首先介绍了早熟油菜的界定标准及其生长特性和选择依据。随后从早熟性状的遗传特性、早熟基因的定位等层面介绍了早熟性状的理论研究现状。在品种选育和应用层面,从早熟品种选育的必要性、早熟品种的选育途径、育种现状以及早熟油菜品种生产应用现状和前景等方面开展了论述。最后针对油菜早熟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作了简要概述。本文将为我国早熟油菜种质创新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闽北锥栗种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福建省建瓯市锥栗种质资源的调查和收集,分析了19个锥栗品种的性状,为锥栗的遗传改良,新品种培育提供育种资源,并为锥栗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良种选育提供繁殖材料。  相似文献   

8.
大花三色堇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概括总结了目前国内外有关大花三色堇(Viola × wittrockiana Gams.)的种质资源、主要性状遗传改良和育种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大花三色堇品种丰富, 且近缘种众多; 国内外对大花三色堇的主要观赏性状、营养性状及抗性等的遗传与改良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 通过采用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诱变育种和组织培养等技术取得了众多研究成果。雄性不育、花色花斑遗传规律和生物技术成为大花三色堇育种研究的工作重点。我国今后应在保护和利用其种质资源的基础上, 加快对大花三色堇新品种的培育。  相似文献   

9.
该文概括总结了目前国内外有关大花三色堇(Viola × wittrockiana Gams.)的种质资源、主要性状遗传改良和育种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大花三色堇品种丰富, 且近缘种众多; 国内外对大花三色堇的主要观赏性状、营养性状及抗性等的遗传与改良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 通过采用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诱变育种和组织培养等技术取得了众多研究成果。雄性不育、花色花斑遗传规律和生物技术成为大花三色堇育种研究的工作重点。我国今后应在保护和利用其种质资源的基础上, 加快对大花三色堇新品种的培育。  相似文献   

10.
葡萄(Vitis L.)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果树之一,部分品种经过长途运输和贮藏后,易脱粒和腐烂,失去商品价值,选育和推广耐贮品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为探究不同葡萄种质资源果柄耐拉力特性,以绯红、蜜尔紫、红巴拉多、灰比诺、沪培2号和京可晶6个质地不同葡萄品种为材料,分析其果实发育过程中的果柄耐拉力变化情况;以国家果树种质郑州葡萄圃的600份葡萄种质资源为试材,利用数显拉力计对其果柄耐拉力进行了鉴定评价,同时分析了果柄耐拉力与果柄、果蒂、果刷等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6个品种果实发育过程中果柄耐拉力呈先下降后趋于稳定的趋势,硬肉品种果柄耐拉力均强于软肉品种。600份葡萄种质资源的果柄耐拉力变化范围在0.72~9.16 N之间,耐拉力分布连续且符合正偏态分布。经过聚类分析,将果柄耐拉力分为强(P6N)、中(3NP≤6N)、弱(P≤3N)3个等级,所占比例分别为2.5%、23.8%和73.7%,说明供试材料整体的果柄耐拉力较弱,其中果柄耐拉力强的种质有红地球、牡丹红、芳香等。果柄耐拉力与单粒重、果柄长、果刷长、单位果蒂的横截面面积和单位果刷的横截面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位果柄的横截面面积呈显著正相关,与单位面积果刷承受自身重量呈显著负相关。通过系统的鉴定评价,得到15份果柄耐拉力强的种质,以期为耐贮葡萄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贵州地方梨种质果实品质性状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贵州地方梨(Pyrus spp.)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对贵州34份梨典型资源的12个果实品质性状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可食率外,地方梨种质资源间的果实品质性状指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表明贵州的梨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5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可达到85.52%,表明各性状的贡献率较分散,累积贡献率增长不明显,同时也表明贵州梨资源果实的品质性状变异存在多向性。Q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海子梨-3和葫芦梨各自聚为一类,显示出它们果实品质上的独特性。这些为贵州梨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品种选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燕麦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麦是一种主要生长在温带冷凉地区的粮饲兼用作物,近年来燕麦的营养价值和降低胆固醇特性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燕麦及其制品是一种健康食品,促进了燕麦产业发展,对燕麦品种培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结合是满足这一需求的重要途经。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燕麦分子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1)我国燕麦种质资源的收集与遗传多样性研究。我国的燕麦种质资源收集工作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迄今收集并保存了5282份燕麦种质资源。对这些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表明,国内的燕麦种质资源中内蒙古和山西的资源多样性最高;(2)利用各种分子标记构建燕麦遗传连锁图谱研究;(3)一些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研究以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包括产量、含油量、β-葡聚糖含量、蛋白质含量、抽穗期、抗病基因、抗冻性等重要农艺性状;(4)标记辅助基因组选择技术在燕麦中的应用;(5)燕麦遗传工程育种研究进展。同时,本文将国内的主要研究进展与国外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比较,并对当前分子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今后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培育燕麦新品种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鹰嘴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以100份鹰嘴豆种质资源为材料,应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15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参试材料存在广泛的遗传多样性。其中,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株高,其次是百粒重;性状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单株荚数,其次是单株粒重;基于各种质间形态标记的遗传差异,将100份鹰嘴豆种质聚类并划分为4大类群。第Ⅰ类群可作为选育丰产中粒型和株高适中的品种,第Ⅱ类群可作为选育矮秆耐密及特异粒色(型)品种,第Ⅲ类群丰产性较差可作为选育子粒球型、光滑的品种,第Ⅳ类群可作为选育大粒型、适宜机械化收获的品种。9个数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3.91%,各主成分性状载荷值反映了主要数量性状的育种选择潜力。综合分析种质资源农艺性状,为鹰嘴豆的有效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优良种质资源的创制是优良品种选育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宜机械化粒收的玉米育种材料较为缺乏,将国外优良早熟种质导入中国骨干种质有助于创制宜机械化粒收新种质。本研究以欧洲早熟种质与中国黄旅种质杂交后代选育的258份黄欧系与测验种京MC01和郑58组配的测交组合为材料,在春夏播玉米鉴定试验中,通过对测交组合产量和收获时籽粒含水量表现分析,探讨遗传改良效果。结果表明:(1)黄欧系与京MC01测交组合在收获时籽粒含水量和产量方面表现优于郑58;(2)不同遗传背景黄欧系与京MC01的测交组合表现差异较大:在春播和夏播玉米区,黄早四和京2416类黄欧系收获时籽粒含水量较低,产量较高,昌7-2类黄欧系籽粒含水量较高,但产量突出;(3)导入不同比例欧洲早熟种质黄欧系的测配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导入25%比例的黄欧系目标性状表现较好,测交组合在保持较高产量水平情况下,呈现出早熟、籽粒脱水速度快等宜机械化粒收性状。研究结果将为玉米主产区特别是夏播区新型宜机械化粒收育种材料的创制及应用提供可鉴思路及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5.
摘要:为丰富国内海滨锦葵的种质资源,并选育优质高产新品系,本实验室于2011年从美国自然分布的9个州引进15个种群的海滨锦葵,种植于河南省黄河滩涂,分析各性状间差异和进化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供试海滨锦葵能较好地适应试验田的气候及土壤条件,且产量较高。根据种群间性状的表现和RAPD分子标记分析,15个种群可分为早熟和晚熟两大类群,其中以引自南卡罗来纳州的早熟种群和得克萨斯州的晚熟种群,表现优异,亩产可达160 Kg/亩。这些结果为海滨锦葵的品种选育与杂交育种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中国草莓育种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我国草莓育种工作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包括草莓的种质资源、引种、实生选种、杂交育种、辐射育种、遗传规律、生物技术研究等。我国是世界草莓属植物种类分布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草莓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国家。在今后的草莓育种研究工作中,应充分发挥我国资源丰富的优势,继续进行早熟优质草莓品种选育,并加强加工品种和四季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17.
异源细胞质小麦育种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核置换回交技术创制出新型异源细胞质小麦 ,通过对同质异核系、同核异质系的比较研究 ,证明部分异源细胞质对小麦产量性状、籽粒品质、耐盐性、抗病性等可以产生有益的遗传效应 ,其中以粗厚山羊草、节节麦、和偏凸山羊草的细胞质效应最好 .核质杂种优势的有无和大小因具体的核质组合和性状而不同 .培育成功优质、抗病、抗逆、异源细胞质小麦新种质 .粗厚山羊草细胞质小麦新品种在生产试验、示范、区域试验中表现突出 ,通过品种预审 .异源细胞质小麦遗传变异和利用的探讨对新品种选育和遗传学研究有重要价值 .  相似文献   

18.
【目的】燕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不仅有助于种质资源的收集和评价,而且对燕麦生产和育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方法】研究对260份燕麦种质资源的20个形态学性状多样性、变异及聚类进行分析,评价其形态学性状的遗传变异水平,明确燕麦种质资源的性状特点与遗传多样性,以期为燕麦种质创新和品种改良提供依据。【结果】260份燕麦种质资源形态学性状间存在广泛的遗传多样性,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以粒色最大(1.53),芒色最小(0.76);12个数量性状呈正态分布,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以千粒重最大(2.03),有效分蘖数最小(1.22),变异系数最大的是有效分蘖数(89.02%),最小的是株高(11.19%)。根据燕麦品种(系)间各性状的遗传差异,聚类分析将供试的260份燕麦种质资源分为6类,其中种质群Ⅰ包括42份材料,可作为种用型育种目标的亲本材料;种质群Ⅱ包括31份材料,可作为选育高产饲草品种的亲本材料;种质群Ⅳ包括41份材料,可作为选育大粒专用型品种的育种材料;种质群Ⅴ包括46份材料,可作为燕麦矮化的亲本材料;而种质群Ⅲ包括46份材料,种质群Ⅵ包括54份材料,这两类种质群材料的综合性状表现不突...  相似文献   

19.
全球水稻分子育种核心种质资源耐低钾品种的苗期筛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全球水稻分子育种计划提供的117份核心种质资源为供试材料,进行苗期水培试验,比较两种不同K 浓度处理下的苗期根茎性状表现.结果表明:两种处理条件下,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以发根数、总根长、苗高、地下部干重、地上部干重等5个性状相对指数的平均值构成品种的综合指数,作为筛选耐低钾品种的评判标准,结合稻苗生长情况,从117份核心种质资源中筛选出9个耐低钾品种和32个较耐低钾品种.  相似文献   

20.
我国陆地棉基础种质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光  杜雄明 《西北植物学报》2006,26(8):1649-1656
选用43份陆地棉基础种质为研究材料,随机区组排列种植,并进行果枝数、铃数、株高等田间性状调查和衣分、铃重、纤维品质等测定.按照不同时期、不同来源、不同生态区对这些基础种质分别进行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基础种质间在产量、品质、农艺性状等表型性状上差异显著或极显著,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88;3期基础种质大部分性状差异不显著,但第2、3期基础种质比第1期的纤维长、整齐度高、细度好、衣分增加、早熟性提高、抗病和耐旱性增强,第2期基础种质遗传多样性和遗传丰富度最高;来自不同棉区的基础种质表型性状差异较大,黄河流域棉区基础种质综合性状较好,长江流域棉区产量性状较高,北部特早熟棉区早熟性好,美国引进种质抗黄萎病性较强;国内基础种质比国外品种在纤维长、强、细上的变异系数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但国内基础种质表型多样性比引进品种高.以上研究说明引进品种经过长期的环境适应、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后,产生了表型变异较为丰富的基础种质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