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对2013~2014年于清凉峰自然保护区采集的1 500余份苔藓植物标本进行鉴定和文献研究,统计分析了清凉峰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种类组成,区系地理成分及特点,并对该地区与相邻8个地区藓类植物的丰富度系数比较和相似性系数比较,以明确该地区苔藓植物不同的生态分布类型,揭示浙江清凉峰保护区苔藓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浙江省清凉峰国家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共有62科143属337种(包括3个变种),其中苔类植物20科29属49种,藓类植物42科114属288种。(2)藓类植物的优势科9个、优势属16个。(3)该地区苔藓植物区系成分主要以东亚成分为主(占总种数41.84%),温带成分次之(占总种数28.57%),热带成分再次之(占总种数20.74%)。(4)浙江清凉峰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与浙江省境内的金华山、大盘山、天目山和凤阳山的亲缘关系较为密切。(5)浙江清凉峰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生态分布类型复杂多样,以石生类型(占总标本数的47.09%)最多,其次为岩面土生(占总标本数的27.68%)和土生(占总标本数的12.85%)类型。  相似文献   

2.
洪柳  余夏君  吴林  牟利  李小玲  王涵 《广西植物》2021,41(3):438-446
鄂西南地区密集分布有后河、木林子、七姊妹山和星斗山四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同形成了一个珍稀动植物大体相近、互相补充的保护区群,为摸清鄂西南保护区群的苔藓植物组成,该文采用野外调查和文献资料整理相结合的方法,对鄂西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群内的苔藓植物丰富度和组成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与渝东南、湘西北的苔藓植物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鄂西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群共有苔藓植物77科197属601种,物种数分别占中国和湖北苔藓总数的19.89%和71.46%。其中,中国特有种27种,仅含1种的科有15科,仅含1种的属有91属。(2)鄂西南国家级保护区群内的各保护区之间的苔藓物种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与互补性,符合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原则。(3)鄂西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群苔藓植物区系类型全面,物种数量也显著高于同处武陵山区的渝东南、湘西北等地区。因此,鄂西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群不仅有效地保护了大型珍稀濒危动植物,而且还孕育了丰富多彩的苔藓植物类群为苔藓植物营造了良好的居住环境,是苔藓植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3.
首次报导了辽宁医巫闾山自然保护区的苔藓植物,计28科31属129种,其中东北地区新记录3种,辽宁省新记录1种,就其在保护区的分布特征、区系成分和地理分布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4.
首次报导了辽宁医巫闾山自然保护区的苔藓植物, 计28 科31 属129 种, 其中东北地区新记录3 种, 辽宁省新记录1 种, 就其在保护区的分布特征、区系成分和地理分布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5.
首次报导了辽宁医巫闾山自然保护区折苔藓植物,计28科31属129种,其中东北地区新记录3种,辽宁省新记录1种,就其在保护区的分布特征、区系成分和地理分布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6.
苔藓植物因个体普遍细小,更易在野外观察及采集中被忽略,故很难获得一个客观、详尽的地区名录,导致对其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受到极大限制。本文以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采用区系生境调查法和样方法相结合的采样策略,沿海拔梯度对不同生境类型内苔藓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系统调查,并结合多次历史普查资料整理出该保护区的苔藓植物名录。本研究共获得苔藓植物56科143属394种,包括苔类植物16科30属103种,藓类植物40科113属291种,其中有5种为濒危物种。与该保护区历史数据相比,本研究苔藓植物新增科4个、属31个、种182个,包括浙江省新记录科1个、属8个、种33个。区系生境调查法和样方法分别贡献了总物种数的81%和72%,但当调查范围只限定在树附生生境时,采用样方法所获得的总物种数及新增物种数均大于区系生境调查法。虽然代表更大采样努力程度的8个样方/树的调查获得的物种数显著高于2个样方/树的调查结果,但只针对树干0.3 m和1.5 m的2个样方/树的采样结果贡献了75%的物种数。鉴于本研究采集方法获得的较高苔藓植物物种丰富度及新增物种数以及物种组成在时间梯度上的巨大差异,建议在自然保护地开展...  相似文献   

7.
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与区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1996—2013年,对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蝶类进行调查,并进行了区系分析和相似度比较。结果表明:调查记录到蝴蝶共251种,隶属于11科138属,其中国家保护种6种,有13种为浙江省新记录种;保护区蝶类种类占浙江省已记载种类的70%,表明该地区是浙江地区蝶类的重点分布区域,该地区分布的蝶类以单种属为多;区系分析表明,九龙山地区蝶类东洋种成分占优势,古北、东洋共有种次之,古北种最少;通过与省内其他保护区蝶类相似度比较,九龙山蝶类同天目山、百山祖存在相互联系,与百山祖的相似性较近,相对较天目山疏远。  相似文献   

8.
江西水浆自然保护区地处赣中雩山山脉,紧邻中亚热带南北分界线,保护区苔藓植物丰富。该研究对2019年水浆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采用样线、样方法调查)所采集的700余份苔藓植物标本进行鉴定统计以及查阅相关文献,分析研究区内苔藓植物类群的区系地理特征,并与邻近12个自然保护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鉴定苔藓植物197种,隶属57科、102属。(2)水浆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成分共有10种,主要成分是东亚成分、热带亚洲成分、北温带成分,占总种数比依次为35.91%、19.89%、17.68%,中国特有分布占12.71%。(3)与南方12个自然保护区比较,水浆与桃红岭苔藓物种相似性系数最高,达0.44;基于区系成分谱系的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水浆与湘西北、铜钹山及雷公山的苔藓植物区系关系密切。(4)在水浆保护区中国特有苔藓物种中,多数物种的分布符合喜马拉雅及邻近地区起源和传播的理论,少数物种呈邻近分布、传播的状态,这与中国东部山区作为避难所保存众多植物类群有关。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于2019-2021年4次对安徽大别山北坡进行苔藓植物野外考察和标本采集,对采集到的1 517份标本鉴定以及文献整理,统计分析该区苔藓植物物种组成、区系地理组成;并与华东、华中、华北等地的苔藓植物区系地理组成进行比较,以明确大别山北坡苔藓植物区系的归属问题。结果表明:(1)安徽大别山北坡共有苔藓植物80科180属482种(包括种以下单位);该次调查增加了12科40属206种,其中安徽省新记录种9个。(2)发现受威胁苔藓植物2种——滇西高领藓(Glyphomitrium minutissimum)属于极危(CR),瘤根真藓(Bryum bornholmense)属于易危(VU)。(3)大别山北坡苔藓植物区系拥有3个世界性单种科,14个世界性单种属,且有34个世界性寡种属(2~6种),该区单种属和寡种属(48属)占该区总属数的26.67%,表明该区苔藓植物起源古老。(4)大别山北坡苔藓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以北温带成分(26.43%)和东亚成分(24.89%)为主,热带亚洲成分(14.54%)次之。(5)安徽大别山北坡苔藓植物区系与华东(西天目山、清凉峰、阳际峰)区系的关系最为密...  相似文献   

10.
在多次野外调查和历史资料查询的基础上,整理出峨边黑竹沟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名录,并对其进行了区系分析。结果表明:黑竹沟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共135科693属2 246种,其中裸子植物7科15属38种,被子植物128科678属2 208种。在科级上可划分成9个分布区类型和13个变型,以热带成分为主;属级上分成14个类型和22个变型,以温带成分为主,说明保护区的区系成分具有过渡性,区系复杂。保护区与滇藏高原共有物种较多,区系起源有一定的古老性。与周边保护区的种子植物区系特征进行比较,发现黑竹沟与老君山自然保护区最相似。  相似文献   

11.
佛坪国家自然保护区地面生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秦岭南坡佛坪国家自然保护区地面生苔藓植物的调查,采用相似性系数、重要值、多样性指数对其进行物种多样性的研究。结果表明:29个样地内地面生苔藓植物共33科69属189种,包括苔类植物7科8属15种和藓类植物26科61属174种,其中青藓科是最优势的科。落叶阔叶栎(Quercus)林下地面生苔藓植物的物种多样性最高,其次是落叶阔叶桦(Betula)林带、竹林、针叶林和沟谷岩石,杜鹃(Rhododendron)灌丛带的最低。落叶阔叶栎林带和落叶阔叶桦林带的种相似性最高,杜鹃灌丛与其它植被带的种相似性都很低。研究表明秦岭南坡的佛坪国家自然保护区内,低山地区的落叶阔叶栎林带是该地区苔藓植物多样性的分布中心,是物种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带;亚高山地区杜鹃灌丛带的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虽然不高,但种类明显不同于别的地带,所以也应是苔藓植物多样性保护值得注意的地带。  相似文献   

12.
采用相似性系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对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8种植被内地面生苔藓植物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得知8种植被中地面生苔藓植物有13科31属65种(含种以下的单位),优势科6科,优势种12种。不同植被中苔藓植物的物种组成、优势科和优势种不同,丛藓科和真藓科植物在草甸和灌丛内占绝对优势,而森林植被内的绢藓科为绝对优势科;油松林和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物种相似性最高为51.63,草甸和荆条灌丛与大部分植被的物种相似为0。地面生苔藓植物的分布与其生长的基质相关性最大,另外水分条件、小生境、草本层盖度和凋落物盖度等也影响地面生苔藓植物的分布。白桦林和落叶阔叶混交林应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13.
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连罗霄山脉,东、北、西三面与武夷山脉、大别山脉、武陵山脉隔水相望。笔者于2020年9至12月间,对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进行了野外调查及标本采集,共采集标本562号,对保护区苔藓植物标本进行鉴定及统计,分析研究区苔藓植物区系地理特征,并与江西7个地区苔藓植物的相似性和热带性质/温带性质(R/T)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苔藓植物58科100属179种(变种、亚种和变型),其中藓类植物34科64属113种,苔类植物23科34属64种,角苔类植物1科2属2种。(2)九岭山苔藓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区系成分以东亚分布最高;温带成分略高于热带成分,该区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3)九岭山苔藓植物与大部分地区科、属的相似性都较高;九岭山与阳际峰种的相似性最高,而与鄱阳湖湿地种的相似性最低。(4)九连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R/T值最高为1.32,鄱阳湖湿地R/T值最低为0.50;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铜钹山自然保护区的R/T值最接近,且都是温带性质略高于热带性质,具有明显过渡性。总体来看,江西从南到北热带成分逐步减少,温带成分不断增加,中部呈现出明显的过渡性。  相似文献   

14.
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以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重点调查区域,对浙江省野生兰科(Orchidaceae)植物的区系组成及特点、生活型和地理成分类型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浙江省共有野生兰科植物2亚科45属89种(含变种),其中杓兰亚科(Subfam.Cypripedioideae)1属1种、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4族44属88种;以单种和寡种分布的属所占比例最大,共占总属数的84.4%;中国特有种22种,占总种数的24.7%。生活型包括地生型、附生型和腐生型,各有62、24和3种,以地生型为主。浙江省兰科植物区系中属的分布区类型可分为10个类型及2个亚型,以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型属和东亚分布型属为主,占总属数的22.2%;热带分布成分有22属35种,分别占总属数和总种数的48.9%和39.3%,温带分布成分有19属27种,分别占总属数和总种数的42.2%和30.3%。在浙江省兰科植物区系中包含了杓兰属(CypripediumL.)、头蕊兰属(CephalantheraL.C.Rich.)和朱兰属(PogoniaJuss.)等较原始类群,同时中国特有种类丰富,且表现出本地特有种的分化。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野生兰科植物区系的热带亲缘关系较强,起源较古老且分化程度较高,在系统与演化研究方面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湖北野三河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资料收集、外业调查和内业统计分析,对野三河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106种(含种下分类群),隶属于150科533属;野生种子植物150个科可划分为11个分布区类型和10个变型,以热带成分占优势,占非世界分布科的56.88%;533个属可划分为14个分布区类型和17个变型,以温带成分占优势,占非世界分布属的59.06%;与相邻5个自然保护区相比,野三河与木林子自然保护区的相似性系数最高。本研究旨在为野三河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本底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野外样方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大青沟国家自然保护区5种不同植被类型地面生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相关性。(1)共发现苔藓植物12科27属55种,以丛藓科(Pottiaceae)、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和真藓科(Bryaceae)等为优势科,青藓属(Brachythecium)、真藓属(Bryum)和小石藓属(Weissia)等为优势属,优势种有双色真藓(Bryum bicolor)、西伯利亚瘤冠苔(Mannia sibirica)、密叶绢藓短柄变种(Entodon compressus var.zikaiwiensis)、绒叶青藓(Brachythecium velutinum)和地钱(Marchantia polymorpha)等;(2) Alpha多样性指数中,Patrick丰富度指数6~29,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1.439 2~2.608 0,变化规律均为:水曲柳林(Fraxinus mandschuria forest) > 蒙古栎林(Quercus mongolica forest) > 大果榆林(Ulmus macrocarpa forest) > 西伯利亚杏灌丛(Armeniaca sibirica shrub) > 羊草草地(Leymus chinensis community);Simpson优势度指数0.131 6~0.295 5,与上述两指数呈显著负相关;Pielou均匀度指数0.663 0~0.803 3,与以上指数相关性不强;(3)影响物种多样性的主要环境因子有空气湿度、土壤水分、乔木盖度和灌木盖度;(4) Bata多样性指数0~0.652 2,大果榆林与蒙古栎林之间相似度最大,羊草草地与水曲柳林之间无相似性;水曲柳林和蒙古栎林是研究区地面生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山西云顶山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云顶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吕梁山脉中段,有野生种子植物926种,隶属于391属、85科,其中裸子植物2科、4属、6种,被子植物83科、387属、920种(其中双子叶植物72科、311属、756种;单子叶植物11科、76属、164种).种子植物属的区系成分复杂多样,以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温带属共275属,占总属数的82.08%.种子植物种的区系成分中,温带分布占绝对优势,达566种,占总种数的62.61%,中国特有分布次之,有306种,它们是构成云顶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和灌丛植被的建群种和优势种的主要成分.经与有关山地植物区系和植被组成比较后得出,云顶山自然保护区与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具有较高的同质性和密切的联系,与五台山次之,而与中条山具有明显的差异.云顶山自然保护区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大豆,还有山西省重点保护植物山西乌头、红景天和党参3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