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ISABELLE ORBAN JULES BOUHARMONT 《Botan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Linnean Society of London》1998,126(4):339-348
The development of reproductive cells has been analysed in Nymphaea nouchali , family Nymphaeaceae, subclass Magnoliidae. Our observations on embryo sac development differ from those in the literature. Megasporogenesis results in a triad of one micropylar cell and two innermost megaspores. Embryo sacs derive from a single functional megaspore and are tetranucleate. Megasporogenesis is monosporic and of the Polygonum type, but mega-gametogenesis is of Oenothera type. 相似文献
2.
3.
利用常规石蜡制片法研究了海桐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的过程。结果显示:(1)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胞质分裂为连续型,四分孢子为以四面体形为主,四分孢子后期部分小孢子壁皱缩;(2)花药壁由4层结构组成,由外到内为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3)海桐具多个胚珠,单珠被,薄珠心,胚珠类型为倒生胚珠。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主要形成线形排列的4个大孢子,还具有少有的十字形排列,功能大孢子位于合点端;(4)胚囊发育属单孢型的蓼型,成熟的雌配子体为四细胞五核胚囊。 相似文献
4.
楸树大小孢子发生与雌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石蜡切片法和整体透明法对楸树(Catalpa bungei C.A.Meyer)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楸树可育雄蕊2枚,花药4室,药壁发育属双子叶型,腺质异型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后小孢子不分离形成正四面体型四合花粉,偶有左右对称型和十字交叉型.成熟花粉为二细胞型,无萌发孔.子房上位,2室,中轴胎座,胚珠多数,倒生,单珠被,薄珠心,具珠被绒毡层.单孢原直接发育为大孢子母细胞,四分体线形排列,合点端大孢子发育为功能大孢子,胚囊发育为蓼型.雄蕊发育早于雌蕊,花开后雌、雄蕊趋于同熟.研究认为:虽然楸树雌、雄蕊发育过程中均存在一定比例的败育,但其花而不实\"并非雄性或雌性不育所致.推测与其授粉受精和胚后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5.
柽柳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利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对柽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的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主要结果如下:(1)花药壁由五层细胞组成,从外向内分别为表皮、药室内壁,两层中层和绒毡层。药壁的发育属于基本型。绒毡层为分泌型。(2)孢原细胞为多孢原起源。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胞质分裂为连续型,形成的四分孢子为四面体型;同一药室的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几乎完全同步。(3)成熟花粉粒为2细胞型,具3个萌发孔。(4)柽柳为三心皮构成的单室复子房,每子房具有10~20个胚珠,基底胎座,胚珠为双珠被、厚珠心、倒生型。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1+3排列的4个大孢子, 4个大孢子全部参与胚囊的形成。(5)胚囊发育为贝母型,反足细胞在胚囊成熟时充分发育。(6)同一朵花中,前期雄蕊的发育早于雌蕊的发育,后期当花粉成熟时,雌配子体也达到成熟,雌雄蕊发育趋于同步。 相似文献
6.
利用石蜡切片技术对瑶山苣苔大小孢子发生、雌雄配子体发育及胚胎发育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瑶山苣苔胚珠倒生;单珠被;薄珠心;具珠被绒毡层。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呈直线排列;合点端的大孢子发育为功能大孢子;其余3个大孢子退化;胚囊为单孢子发生的蓼型胚囊发育方式。花药为四囊形;花药壁由外到内依次为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腺质绒毡层;小孢子形成时胞质分裂为修饰性同时型;小孢子四分体排列方式为四面体形;成熟花粉为2核细胞。胚乳发育为细胞型;在胚的发育过程中被吸收耗尽。瑶山苣苔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基本正常;不是导致其濒危的原因。但瑶山苣苔果实成熟时;胚仅发育至球形胚时期;需要经过一定时间休眠才能完成形态后熟;表明胚未发育完全可能是该物种天然更新困难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柴胡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柴胡(Bupleurum chinense)为研究对象,运用石蜡切片技术对其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柴胡花药具4个药室,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4层细胞构成,花药壁发育为双子叶型,腺质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产生正四面体型小孢子。成熟花粉三细胞型。胚珠倒生型,单珠被,薄珠心。大孢子母细胞常为一个雌性孢原直接发育而成,大孢子四分体呈线型或T型排列,多数情况为合点端一个大孢子分化为功能大孢子,由功能大孢子发育为蓼型成熟胚囊。在胚囊发育过程中,珠被内表皮细胞特化成珠被绒毡层。同一朵花中,雄蕊先熟,记录了花蕾大小及雌、雄配子体发育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8.
运用石蜡切片技术对华北驼绒藜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花药4室,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1~2层中层及1层绒毡层组成,药壁发育为基本型,腺质绒毡层,发育后期为二核或三核;(2)四分体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小孢子四分体多数为四面体型,偶见十字交叉型;(3)成熟花粉2-细胞型,单核小孢子时期存在不同比例的空壳花粉,从0%~80%不等;(4)胚珠倒生,双珠被,厚珠心,大孢子四分体直线型排列,合点端为功能大孢子,蓼型胚囊. 相似文献
9.
用石蜡切片法对濒危物种灰叶胡杨的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过程进行观察研究.结果显示,灰叶胡杨雌蕊由三心皮构成,侧膜胎座,胚珠为倒生型,有18~21列;发育早期的胚珠为双珠被,厚珠心;当外珠被发育至与内珠被处于同一水平时,内珠被便开始退化,故成熟胚珠为单珠被;孢原细胞1个,并且自表皮下2层处分化;大孢子母细胞由孢原细胞分裂后形成的造孢细胞直接发育而来;大孢子四分体直线形排列,合点端的大孢子为功能大孢子,蓼型胚囊;在胚囊发育过程中珠孔端的珠心组织退化.根据开花物候不同阶段花的形态特征,可以初步判断灰叶胡杨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的发育进程. 相似文献
10.
利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荧光显微技术、光镜细胞化学技术、电子显微镜技术对青阳参大孢子发生、雌配子体形成过程进行了详细观察。结果显示,青阳参为边缘胎座,胚珠倒生、短珠柄,单珠被,薄珠心型,珠心细胞含有大量的淀粉粒、线粒体和内质网等;大孢子孢原细胞起源于下表皮并直接行使大孢子母细胞的功能;合点端的大孢子分裂形成8-核胚囊;蓼型胚囊;成熟胚囊中有大量淀粉粒;珠孔受精;胚乳在早期发育阶段以游离核形式存在,约在16~32核的阶段细胞壁形成,通常情况下胚乳核的分裂比合子的分裂早,成熟胚乳细胞单核、形状不规则,没有胚乳吸器;胚的发育经过原胚、球型胚和心型胚阶段,茄型;成熟的种子具有种毛,位于珠孔端的珠被表皮细胞是种毛长出的区域,种子中含有大量的脂肪。 相似文献
11.
用石蜡切片法、半薄切片法对狭叶柴胡的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进行观察研究。结果显示:(1)狭叶柴胡花药壁的发育为双子叶型,腺质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孢子为正四面体形;成熟的花粉粒为3-细胞型,具3个萌发孔。(2)倒生型胚珠,单珠被,薄珠心;大孢子母细胞常为一个雌性孢原直接发育而成,大孢子四分体呈线型,多数情况为合点端一个大孢子分化为功能大孢子;由功能大孢子发育为蓼型成熟胚囊。(3)八核胚囊时期,珠心基部和两侧的一些珠心细胞留存较久,成为珠心座细胞。此外,珠被内表皮细胞发育为珠被绒毡层。 相似文献
12.
巨龙竹生殖器官形态结构及雌、雄配子体的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石蜡切片的方法对巨龙竹生殖器官结构、大小孢子的发生和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研究。 巨龙竹为一心皮组成的单室单子房,子房内具有一个胚珠,倒生、双珠被、厚珠心。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线形排列的4个大孢子;合点端大孢子具功能。胚囊的发育为蓼型;具多个反足细胞。巨龙竹的花药壁由4层结构组成,包括表皮、药室内壁、中层、绒毡层;花药壁发育为单子叶型,绒毡层为腺质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中的胞质分裂为连续型,四分孢子为四面体型;成熟花粉粒为2细胞型,具1个萌发孔。小穗发育雌雄异熟,雌蕊的发育早于雄蕊的发育。 相似文献
13.
R. K. BHANWRA M. L. SHARMA S. P. VIJ 《Botan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Linnean Society of London》2001,135(2):113-124
Bambusa tulda and Thyrsostachys siamensis resemble each other in having an obovate ovary which is hairy and thickened along the apex, a pseudo-crassinucellate ovule with a wide region of attachment, poorly-developed and ephemeral outer integument, an inner integument which fails to grow beyond the nucellus, 'Polygonum' type of embryo sac ontogeny, parallel orientation of embryo sac to the long axis of the ovule, multiple antipodals which retain apical position in the embryo sac even during post-fertilization phase of development, an ephemeral nucellus, relatively small bambusoid embryos, and many-layered and apically thickened pericarp. However, they differ from each other in their gynoecial structure, the ext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uter integument, organization of megaspore tetrads and development-stage-related behaviour of the inner integument in the fertilized ovules. These taxa also differ from other members of the subfamily Bambusoideae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mature ovule, endosperm and pericarp. 相似文献
14.
15.
采用半薄切片和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瘿椒树(Tapiscia sinensis Oliver)的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进行观察研究。结果显示:(1)瘿椒树花药壁发育为基本型,周缘细胞平周分裂2次成为4层细胞,其中有些细胞仍能进行一次平周分裂,最后分别发育成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绒毡层为分泌型。(2)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产生四面体型四分体。雄花成熟花粉为二细胞型,两性花花粉败育。(3)子房为1室1胚珠,双珠被,厚珠心,基生胎座,倒生型胚珠。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产生三分体和少量线形四分体,合点端大孢子为功能大孢子。其雌配子体发育为蓼型。成熟胚囊里,反足细胞早期退化,极核融合为次生核移向合点端,附着在合点端珠心细胞分裂形成的突起上,为胚囊发育的特殊结构。结果表明,瘿椒树花为单性花,且雌雄异株,比省沽油科其它属植物较为进化。因此,支持将瘿椒树属(Tapiscia)提升为瘿椒树科(Tapisciaceae)。 相似文献
16.
17.
用石蜡切片法对北柴胡的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进行观察研究.结果显示,北柴胡的胚珠为倒生型,单珠被,薄珠心.孢原细胞不经分裂直接发育成大孢子母细胞;四分体线性,多数情况下合点端的大孢子为功能大孢子,少数情况下亚合点端的大孢子也可发育为功能大孢子,蓼型胚囊;八核胚囊时期,珠心基部和两侧的一些珠心细胞保持自己的细胞质和形状,留存较久,成为珠心座细胞,珠被内表皮细胞发育为珠被绒毡层;花药壁发育类型为基本型,绒毡层为腺质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产生正四面体型四分体.成熟花粉为3细胞型. 相似文献
18.
银杏(Ginkgo biloba)是现存最古老的裸子植物之一, 其生殖过程表现出许多原始特征和独特性状, 长期以来备受国内外专家的关注。经过近100年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 (1) 银杏雄配子体发育周期长, 经历了从平周分裂到斜背式分裂,并最终垂周分裂形成带有鞭毛的游动精子; (2) 银杏雌配子体发育经历较长的游离核期和细胞化期, 分化形成颈卵器母细胞并经平周分裂、垂周分裂和斜向分裂形成成熟的颈卵器(包括有4个颈细胞和1个卵细胞); (3) 推测其精细胞中的液泡状结构为受精过程中的遗传物质载体; (4) 原胚的形成经历了游离核期和细胞化期。该文针对国内外最新银杏生殖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对银杏雌雄配子体发育、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形成等方面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分析和总结, 为进一步的银杏生殖生物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9.
采用卡宝品红染色压片和石蜡切片法对迪勃纳氏烟草(Nicotiana debneyi)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迪勃纳氏烟草为两性花,其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早于大孢子.(2)迪勃纳氏烟草小孢子发生和发育过程基本正常,减数分裂过程有少数细胞出现滞后染色体、染色体断片和染色体桥等异常现象;其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为十字交叉型和正四面体型,成熟的花粉粒为2细胞型.(3)迪勃纳氏烟草为2室子房,中轴胎座,倒生胚珠,胚珠多数,胚囊发育为蓼型,大孢子发生和发育过程未观察到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20.
宁夏枸杞的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幼小花药横切面上,每个角隅处可见一层拱形孢原细胞,其经过平周分裂形成初生造孢细胞、次生造孢细胞,发育为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为四面体型。成熟花粉粒含二细胞,具三孔沟型萌发孔。花药绒毡层由二部分组成:药壁区的绒毡层由初生壁细胞所产生,药隔区的由药隔细胞直接转化成,为双重起源,呈二型性,属分泌型。雌蕊由二个心皮构成二室子房,中轴胎座。倒生胚珠具单珠被、薄珠心,珠被绒毡层。胚囊发育为蓼型。在胚囊细胞分化后,组成胚囊的四种细胞继续发育,表现出各自的形态学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