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19世纪的下半期,在西欧形成了魏斯曼的种质学说。这个学说在达尔文学说的基础上对遗传和进化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于是出现了新达尔文主义。魏斯曼的种质学说对生物学,特别是对遗传学、胚胎学和进化论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这些学科都要谈到这个学说。但是,不同的学派和不同的学者,对这个学说有截然不同的评价。例如,摩尔根学派一般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这个学说,认为这个学说促进了生物学的发展。有些学者甚至相当全面地接受这个学说。米丘林学派一般采取相反的态度,认为这个学说对生物学的发展没有积极的作用。有些学者甚至认为这个学说是反达尔文主义的,是形而上学的,唯心的,反动的。有些实验胚胎学家对这个学说又另有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Selye学说的评价及其对放射病研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elye,H.的“全身适应性综合病征”学说(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简写为 G-A-S),是在1936年提出的。在过去二十多年中,这个学说不断地在发展与补充,得到不少学者的承认,但也有一些学者对它提出否定的意见。由于这个学说的含义比较复杂,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广泛,因此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考验,才能对它作出比较正确的评价。目前在医学科学领域内,Selye 的学说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影响;近十余年来,在放射损伤研究中,也  相似文献   

3.
我国亚热带天然森林的开发与保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在生物圈生态平衡上有举足轻重的位置,然而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却导致大面积原生型森林的毁灭。我国亚热带原生型森林以常绿阔叶林为代表,分布地域广,植物区系独特,珍稀古植物多,经济植物资源丰富且利用潜力大,是巨大的生物宝库。本文初拟了我国中亚热带分布较广的主要原生型森林类型,并引实例论述了这些原生型森林在近30年来受到极大破坏以及这类森林被破坏后造成的严重后果,最后提出了若干保护措施和建议,呼吁社会重视对我国亚热带自然资源的保护,以确保我国亚热带较完好的生态系统,为子孙后代造福。  相似文献   

4.
也许除了哥白尼的学说以外,没有任何一个科学理论能够象达尔文的进化论那样给人们留下如此深刻的影响。当查尔斯·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的时候,他就把人当作了自地球诞生之日起就开始的进化链的最后一个环节,即在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支配下的进化过程的最后产物。如果说哥白尼的学说只引起了几番挣扎性的抵抗的话,那么达尔文的学说一百三十年以来却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最近的一次攻击可以说是相当严厉的,并抓住了要害。它来自一个澳大利亚生物学家——迈克尔·登顿(Mchcal Denton)。他的《进化论:危机中的一个学说》一书,如今在英美科学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要想了解这些批评的独到和精辟之处,我们应该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青岛会议之后,相继有不少摩尔根学派的专家对米丘林遗传学中的很多问题提出了若干批评,而米丘林学派的专家却一直显得很消沉。因之,使不少人,主要是一些对米丘林学说没有什么根基的青年人和学生感到:米丘林遗传学真是太抽象、概念和哲学化了,研究方法粗枝大叶,阶段发育理论、活质学说、复壮方法、春化处理、无性杂交、春麦变冬麦、获得性遗传、遗传性定义等等,不是有问题,就是弄错了!没有什么学头和搞头了!事实是否如此,希望米丘林学派的专家也能发表一点意见。我们对米丘林遗传学懂得大少、太肤浅。  相似文献   

6.
<正>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延伸到了个体的婚姻经营、职业选择、事业进阶、爱情经营、亲子教育等各个方面。原生家庭的作用是如此之大,已经形成谈心理学、谈个人成长就必谈原生家庭的景象。笔者今天想另辟蹊径,从原生家庭文化的角度对原生家庭进行解读和探讨,并对个人超越原生家  相似文献   

7.
果蝇遗传的研究从遗传的染色体学说进入遗传的“基因学说”是染色体学说更架深入和更加具体化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开始是和摩尔根与他的学生在果蝇遗传方面的研究分不开的。作为一种遗传学研究的对象和材料,果蝇有它特殊优越之点,而这些特点又大大帮助了研究者在实验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就。果蝇是一种温带的动物,它的  相似文献   

8.
1965年 Melzack 和 Wall 提出痛觉的闸门控制学说,对此有人给予高度评价,但也遭到不少非议。13年后的今天,原作者之一的 Wall 重新著文对该学说进行再评价,肯定了那些经过时间考验证明是正确的成份,明确指出其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特别指出1965年论文中发表、并被广泛引用作为闸门控制学说之代表的模式图存在着严重的问题,需加纠正。关于痛觉的闸门控制学说,作者重新提出三点要点:(1)损伤信息可由只对损伤刺激起反应的 Aδ和 C 纤维传递,也可由低阀(粗)纤维的高频发放来传递。(2)脊髓和三叉神  相似文献   

9.
牙周炎的病因学研究经历了从非特异性菌斑学说、特异性菌斑学说到生态菌斑学说的转变,但其具体的发病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多微生物协同和生态失调模型,病原体组作为疾病病因学中的新概念也逐渐引起重视,这些都提示牙周感染中牙菌斑生物膜与宿主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因此,构建牙周微生态模型对牙周炎病因及防治的研...  相似文献   

10.
大豆蚜触角嗅觉感器结构及其功能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0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大豆蚜Aphis giycines各型触角上嗅觉感器的细微结构,结合触角电位记录,发现大豆蚜有翅孤雌生殖蚜对萜烯衍生物的感受部位在第6节原生感器上,而萜烯烃类则在第5节原生感器上,两原生感器都对绿叶气味和芳香类起嗅觉反应。末端2节上还有其它化学感器对植物气味起反应。因此,各型对植物气味的感觉部位在末端2节上。各型对报警信息素的作用部位主要在第6节原生感器上,无翅型第5节原生感器和有翅型第3节次生感器也有一定的感觉能力。  相似文献   

11.
(续1998年第33卷第6期第14页)3内共生学说真核细胞除了有细胞核外,细胞质中还有多种细胞器,这些细胞器的起源和进化同样是细胞进化的重要事件。其中研究得最多,争论也最大的是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起源和进化。作为经典的学说,一直有人认为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原...  相似文献   

12.
真核生物的叶绿体一般具有一定的典型的结构和功能。然而,在单细胞的原生生物中却不断发现结构与功能均与典型叶绿体明显不同的质体(叶绿体),如不具核形体的多层膜质体、具核形体的多层膜质体、具有最小基因组的质体等,表现出质体的丰富多样性。本文概要地介绍了单细胞原生生物中这些非典型的质体,并对形成这种多样性的主要原因,即这些生物的质体在进化过程中发生的一次、二次和三次内共生事件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实践与未来研究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已成为国内外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截止2011年底,我国利用物理隔离和主流化两种保护方法已建成各类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点226个,保护物种52个,分布于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物理隔离保护点154个,保护物种39个,分布于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主流化保护点72个,保护物种31个,分布于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本文通过对我国已建成的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点的调查和分析,比较了物理隔离和主流化两种保护方法的优缺点,总结了两种保护方法建设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点的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与对策。在此基础上,结合国际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发展趋势,探讨了我国未来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的发展方向和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4.
达尔文的“令人讨厌之谜”,即被子植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一直是植物系统学研究领域的热点。被子植物区别于其它植物类群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花,因此,解决被子植物的起源之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被子植物花器官起源的研究,对被子植物花器官的详尽研究已经在形态、解剖、古植物、形态发生、分子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证据,植物学家基于这些证据为被子植物花器官的起源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综述了迄今为止被子植物花器官起源的主要学说流派,如:真花学说、假花学说、生殖叶学说、生殖茎节学说、生花植物学说、新假花学说、古草本学说和ANITA学说等。根据研究手段和获得证据的方式。作者将被子植物花器官起源研究划分为5个阶段,并简要阐述了各个阶段的代表学说和主要研究特点。  相似文献   

15.
鸟类的原生殖细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鸟类原生殖细胞是由胚盘的上胚层细胞形成的,它以较大的体积和大量的糖元极易与体细胞区别开。如同其它脊椎动物一样,鸡的原生殖细胞内也有类似生殖质的生殖颗粒。鸟类原生殖细胞具有运动的能力,其迁移方向与生殖腺原基吸引能力有关,与胚体内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在时、空上有密切的关系。它是一种研究转向决定和转基因研究的一个较为理想的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16.
秭归飞播油松林的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芳清  卢斌 《生物多样性》1997,5(4):281-286
通过对湖北省秭归县飞播油松林的野外调查,研究报道了该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状况。结果表明,飞播油松林改变了当地原生植被状况,群落的植物种类比飞播地原生植被油芒草丛有较大增加,群落的植物组成也有较大变化,丰富了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但由于飞播油松林的乔木层种类单一,虽然群落的种类和个体数比当地的栎、大叶杨林多,其Shannon指数仍小于后者。油松林的物种多样性在不同地段的表现与该地段油松的株数及生长状况有关,而这些又决定于飞籽密度及坡向、坡度等小生境因素。文章最后还对保护和利用飞播油松林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关于被子植物的起源,即使现代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也不由地慨叹:这“确是不可思议的”,至今它仍然是生物进化的最大疑难之一,对此,特别是近年有不少学说间世。日本浅间一男博士的被子植物起源论便是有影响的一种观点。我国对于被子植物起源的研究尚未全面、系统地进行,为促进这方面的研究,去年暑  相似文献   

18.
被子植物花的起源:假说和证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永  傅德志  王祺 《西北植物学报》2004,24(12):2366-2380
达尔文的 令人讨厌之谜 ,即被子植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 ,一直是植物系统学研究领域的热点 .被子植物区别于其它植物类群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花 ,因此 ,解决被子植物的起源之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被子植物花器官起源的研究 .对被子植物花器官的详尽研究已经在形态、解剖、古植物、形态发生、分子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证据 ,植物学家基于这些证据为被子植物花器官的起源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 .综述了迄今为止被子植物花器官起源的主要学说流派 ,如 :真花学说、假花学说、生殖叶学说、生殖茎节学说、生花植物学说、新假花学说、古草本学说和 ANITA学说等 .根据研究手段和获得证据的方式 ,作者将被子植物花器官起源研究划分为 5个阶段 ,并简要阐述了各个阶段的代表学说和主要研究特点  相似文献   

19.
纯系学说是遗传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和生物进化理论、育种实践都有一定关系。因此,正确评价这个学说不仅有理论意义,而且有实践意义。 对于纯系学说,遗传学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是完全肯定,一是完全否定。前者认为它是遗传学的一个正确学说,是育种的基本理论之一;后者认为它是“不  相似文献   

20.
原生生物是指单细胞的真核生物,但它们的性状并不简单,是最具多样化的一群生物,其分类一直存在着较大争议。近年来,随着对真核生物起源认识的深入和核酸测序分析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原生生物的系统树与演化支轮廓已趋清晰,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有一定共识的系统分类体系,并构建了真核生物分类的新框架。简要介绍新近的原生生物的分类体系和系统分类演化,提出作者自己的看法、意见与建议,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讨论,以求对有关原生生物的分类提供一些有意义的线索,为深化真核生物起源的探究、深入了解其现有分类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