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齐民要术”中的记载,在1500年以前,中国的劳动人民已经应用曝晒后趁热入窖的方法保藏小麦,这一个宝贵的经验在现代的保糧方法中也是非常有价值的。为了改进推广,植物生理研究所自1954年起即进行研究。热进仓处理一般在初夏麦收之後。但因意外的气候情况,本项工作的初次实验是在1954年8月末开始,地址为无锡市粮食局仓库、实验粮为苏南地区1954年夏收小麦,所用仓房为1952年建筑,仓内用蘆蓆做围囤,囤底分别为垫谷糠、糠灰、黄沙或木架四种,其上均有蘆蓆,囤内装小麦三万余斤,囤顶也分别为覆盖谷糠、糠灰、黄沙及不蓋。小麦入仓方式分别为晒後趁热进仓、晒後阴凉再进仓(冷进仓)与不处理的对照(原糧)。入仓时小麦水分为12.7%左右。入仓後定期检查温度,水份等以瞭解各种垫盖物料  相似文献   

2.
大豆收穫後必需迅速降低水分以利保管,最经济及普遍可行的方法是将大豆经日光曝晒去水,但農村中有大豆经日光曝晒後出油量减少之说。1954—1955年我们曾在仓库及实验室中分别进行试验,仓库部分的试验结果证明各种乾燥方法,其中包括日光曝晒对出油量並无不良影响。本文简述实验室中的工作结果。实验方法与结果本实验共进行了两年,1954年採用南京华东農来科学研究所栽培的金大332号大豆,收  相似文献   

3.
<正> 自然界多种动物都具有忌食同类尸体并厌避其腐尸气味的现象。我县金龟子发生量很大,已成为园林果树的主要虫害,能否应用生物忌避现象控制其为害,近年来,我们进行了多次试验观察。 1.试验地点 我们有目的的把试验点选在果树面积大,金龟子为害严重的小店公社东彭庄大队(这个大队现有苹果面积2,000亩,1978年夏,人工捕捉金龟子3,000余斤)。 2.腐尸浸出液提取 取金龟子尸体5斤,粉碎装入塑料袋内,置日光下曝晒,待散发臭气  相似文献   

4.
1957(8-9月)、1959(6月)、1960(7—8月)和1961(1—2月)年,我们先后在二郎山地区进行鸟类调查研究工作,获得了一些资料,现将工作所得,作一初步报告,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1958年以来,江苏、陕西、湖南各地相继进行了甲拌磷处理种子防治蚜虫、红蜘蛛等害虫的研究(郑永善等,1963;朱鑫等,1963),防虫效果明显,但对棉株的生育影响研究尚感不足。为此,我们所自1959年开始也进行了此项研究,其防虫效果及其对棉苗的生育影响均有良好的效果(罗英等,1963),为了验证其在生产上较大面积应用后的防虫效果;肯定甲拌磷处理棉种对棉花各生育期及产量的关系,提高改进处理方法,1963年又进行了研究试验及示范工作,现将研究结果提出,以供参考。 一、研究概况及方法 1959—1962年我们在保定、邯郸、唐山等7个地区就甲拌磷处理棉种的用量、持效时间及对棉苗生育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观察,并在部分地区作了示范试验。1963年进一步在河北省6个专区32个产棉县19万余亩棉田面积上进行了甲拌磷处理棉种的大面积示范,对于药效、对棉花生育和产量的影响也作了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白鶺鸰的生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白鶺鴒(Motacilla alba alboides)是一种习见的食虫鸟类。1959年11月16日—1960年1月12日,笔者在云南大学附近对其越冬习性进行了观察。1975年3月—6月又对此鸟的繁殖习性进行了观察。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地区均有半富的土农药资源,为了充分利用土农药、节约666,作者曾在1959—1960年进行了土农药与6%可湿性666混用治螟试验,兹分述如下。 一、药效测定 用8寸口径的瓦缸,于1959年8月2日每缸栽水  相似文献   

8.
广东汕头几种经济鸟类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9年10月7日至1960年元月初,笔者曾在广东省汕头专区的沿海一带——海丰的梅陇,揭阳的鸟美、钱岗,澄海的盐皂、埧头和利丰等处进行食用鸟类的调查工作。现把调查和观察的结果写出报告。一、豆雁 Anser faboils 豆雁俗名大雁、雁鹅、野鹅、海鹅等。此种鸟体形较大,重达7—8斤,远远看去很象家鹅。只不过它的嘴形较小,靠近嘴的先端处具有一黄斑,无家鹅头上之瘤,若稍加注意即可区分。  相似文献   

9.
带岭林区森林采伐后短期内鼠类数量变动趋势的补充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带岭林区森林采伐后,短期内鼠类数量的变化趋势,过去曾有过报导(夏武平,1958)。其后,对此问题曾继续进行观察,先后于1958—1960年每年得到了一些新的材料。工作方法与过去相同。地点,甚至样地均未更动,只是1958年作过5—10月的观察;1959年只有5月与9月两个月份的资料;1960年有5、7、9三个月份的材料。现特作补充研究,以核对过去的看法,并试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一、绪言1958年9月—1959年9月在湖北黄石市北郊花马湖(鄂城县境)进行湖泥施肥试验,在室内、室外先后试验了35次,历时343天,在党的正确领导和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努力下,利用湖泥施肥的方法获得了成功。湖泊底泥里面,有腐烂的水草碎片、浮游植物及水生动物的尸体残骸等淤积;加之,由于雨水将地面冲下来的表层富有机质肥土也沉积于底部,因此,一般湖泊的底泥都很肥,常厚达0.5—1.0米以上;pH 值介于5.2—7.0间;无机酸度(以甲基橙作指示剂)为零,总酸度(以酚酞作指示剂)介于0.16—0.46毫克当量(NaOH)/升间,主要是由于淤泥中有机物质分解过程中所产生的弱酸(有机酸)所致。通常1,000斤干湖泥中含氮4—5斤,磷  相似文献   

11.
荔枝蝽象(成虫农民叫安背、若虫称为比巴)是我县龙眼生产中最主耍的一种害虫,繁殖力强,为害也极猖獗。1957年全县11,000多亩龙眼普遍遭到虫害落果,一般损失率均在30—40%以上,严重的地区甚至遭到颗粒无收,全县据不完全的调查,估计单丢落的青果就要损失十一多万担。几年来虽然发动群众捕杀,但仍未能得到澈底的制止。 为了撤底扑灭蝽象为害,确保龙眼大丰收,省农业厅购入31,600多斤敌百虫。但这种新药未曾用过,因而推广前,进行了多点的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2.
我们于1959年7月在福建省建阳县黄坑地区、1960年8月在广西僮族自治区桂林市雁山地区及同年9月在南宁市等三处,对棕背伯劳(Lanius schach sch-ach Linne)的栖息朝向(方位)先后曾作了24次观察统计,被统计的鸟数有103只。统计时间是在上午6—10时、下午4—7时中之一段。在观察统计时的天气状况  相似文献   

13.
婴幼儿中毒型肺炎的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58—1959年冬、春长春市婴幼儿中毒型肺炎流行与1959—1960年冬、春类倒的散发例的病原学研究结果,认为7型与3型腺病毒是本病的主要病原体。 本文从患儿咽拭和肺组织的病毒分离与鉴定,长春、北京、沈阳三地所分离的病毒型刖的一致性,患儿血清的补体结合与中和试验,从婴幼儿其他疾病或其他类型肺炎中病毒分离基本阴性的结果,并从排除其他病原体等各个方面论证了这一结论。并对7型与3型腺病毒引起中毒型肺炎流行的可能因素,加以讨论。后配:本文完成砌稿时,国内对婴幼儿腺病毒肺炎的病原学研究工作尚元系统报导。于修稿期间,见到任贵方等在中华医学杂志发麦的报告(任贵方等:中华医学杂志,48(2):71—76,1962:戴瑩等:中华医学杂志,4B(2):77—82,1962),其结论与我们所报告的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贮粮食库在装入粮食前进行一次化学药剂消毒,对歼灭仓库内部隐藏的害虫、保证贮粮免受虫害,具有十分重耍的意义。因此,空仓消毒已成为粮食保管工作中的一项基本措施。目前各地进行空仓消毒时,大都采用6%γ可湿性666水悬液喷露。此法虽较经济,但操作不便,经消毒的仓房一时不易干燥,而且对工作人员也有一定的健康影响。因此,我们曾于1957—1958年先后在室内和丰城、资溪、东乡等县的仓库中进行了666烟剂空仓消毒试验。现将初步结果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荞麦也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 物,各地都有种植的习惯。但每 年都遭受不同程度的虫害。据1959—1962年在沣县调查,一般荞麦损失8—25%。例如1959年沣县大围公社小渡口大队种荞麦414.5亩,受虫害的有380亩,其中有18.4亩被虫吃光而改种,一般荞麦损失也达20.4%。说明防治荞麦害虫工作是应加注意的。  相似文献   

16.
连惟能 《昆虫学报》1963,(5):664-669
本文报告了1959年2月—1960年1月间在上海龙华郊区进行的三种(虫非)蠊季节消长的观察结果, 各种(虫非)蠊的季节消长有所不同, 美洲大蠊与凹缘大蠊开始出现于4月, 7月下旬达高峰, 11月后消失, 中华地鳖出现于3—12月间, 最高峰是在8月中旬。 最后对(虫非)蠊的季节消长特点与温度的影响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黄缘扁叶蜂(Acantholyda flavomarginata Maa)又名松结网锯蜂,属膜翅目(Hymenoptera),扁叶蜂科(Pamphiliidae),分布于我国福建、湖南、广西及江西等省,在我省进賢、瑞金、萍乡、贵溪、弋阳、兴国、新建等县的马尾松林内,严重发生,1960年据我们调查统计,仅在进賢县马尾松林内发生面积,就约达5—6万亩,其中被害特别严重的虫口密度,在7—8年生马尾松树上可有幼虫500余条左右,最多达1,000余条,最少也有50—60条,绝大部分针叶全被吃落,呈现出一片枯萎景象。作者等曾于1960年二月初旬至七月底,在被害严重地区固定研究点,进行了系统观察。  相似文献   

18.
<正> 我们于1973—1977年开展了飞机喷施白僵菌粉防治玉米螟的试验,收到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一、试验方法 白僵菌孢子含量为50—100亿/克。 每亩用原菌剂0.2—0.5斤(表1)。飞机为农用“运五”型,一般在早晨及傍晚进行喷施,风力1—2级,风力过大则应停止作业。飞行高度一般为5米左右,有的7—8米。 二、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1)云南保山潞江棉区为害棉花的金钢钻有翠纹金钢钻(Earias fabia(Stoll.))和埃及金钢钻(Earias insulana(Boisd.))两种。在1957年以前该棉区一年只种一季春播棉,金钢钻发生轻微。在1957—1960年,先后采用了春播、夏播、秋播、再生和宿根等多样植棉方式,形成了有利于金钢钻全年取食的食物链索,于是金钢钻发生为害逐年加重,成为棉产事业的重大威胁。 (2)已往大都单独依靠使用药剂防治金钢钻,收效不大。作者等提出改变栽培制度各项措施防治金钢钻。其内容包括改种一季棉实行棉粮输作,促进早熟,改种抗虫品种等,此外也产除野生寄主植物。 (3)1961年在潞江棉区大面积试行改变裁培制度后的情况是:1、2月份冬季虫口密度比1960年减少99.7%。春季用糖浆诱来蛾量比1960年减少99.1%。棉花受害晚而轻,直到7月上旬金钢钻为害盛期,虫口密度仍比1960年减少65%以上,有的甚至减少96%。该地几个公社的单位面积籽棉产量比上年增加30%左右,也显然与虫害减轻有关。  相似文献   

20.
吴铱  彭中允 《昆虫学报》1954,(2):125-138
1.沟金针虫需2年以上完成一代生活史。越冬成虫2月下旬出土,3月中旬至4月中旬为活动盛期,产卵在1至2寸表土内,卵于5月初孵化,卵期为5至8星期。老熟幼虫8月下旬开始化蛹。9月中旬起羽化,蛹期约2星期。成虫羽化后即行越冬。 2.越冬幼虫2月底至3月中旬开始向表土活动(10厘米处地温8—12℃左右),3月中旬及4月全月是为害盛期(80%以上幼虫集中在1至2寸之表土内),8月至12月表土之幼虫密度极小(仅有虫1.2—6.8%),不致为害成灾。 3.沟金针虫之天敌除一种壁虱(Cheyletus sp.)和一种蜘蛛及蚂蚁外,尚有寄生菌2种,具中一种经鉴定为冬虫夏草(Cordyceps sp.)之一种。 4.小麦整地时适当深犁(5—7寸)并精耕细作能毁杀大部分蛹体及成虫,并可将幼虫翻上来供鸟类捕食(9,10月间97%老熟幼虫,在5—7寸土内化蛹及羽化,同时88%幼虫分布于1—7寸土内)。此外以芝麻与豆类为小麦前作及夏季休间结合翻耕曝晒亦能减少虫害损失。 5.沟金针虫在河南的主要为害期系在春季,所以早春於麦行间耩666毒土或毒沙以毒杀向表土上升之幼虫是值得继续研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