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濒危植物长柄双花木的花部综合特征与繁育系统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野外观察,运用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人工授粉和套袋实验及等位酶电泳等方法,对长柄双花木(Disanthus cercidifolius Maxim. var. longipes H. T. Chang)自然种群和人工种群的开花状态、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该种单花花期一般6~7 d,开花过程中柱头始终高于花药的位置,花药散粉具有先后顺序,一般2花药先散粉,其余3花药滞后1~2 d。单花花期依其形态和散粉时间可分为5个时期:即散粉前期、散粉初期、散粉盛期、凋谢期。种群开花一般历时49~55 d,但不同地点、年份之间有所差异,推测开花持续时间不同主要是环境条件所致。由于其杂交指数大于4,花粉-胚珠比等于1 250,结合人工套袋和授粉实验以及等位酶电泳结果可以确定该种的繁育系统属于异交为主,部分自交亲和,传粉过程需要传粉者。花粉竞争可能是导致该种濒危的主要的生殖生物学原因。  相似文献   

2.
短葶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的花部综合特征与繁育系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鹂  党承林 《生态学报》2007,27(2):571-578
通过野外观察,运用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套袋实验等方法,对短葶飞蓬自然种群的开花状态及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如下:短葶飞蓬具头状花序,由外围舌状花及中央的管状花构成。种群花期一般为4~7月份,一个花序的花期约为19~25d。管状花单花花期一般为7~10d,聚药雄蕊,先熟,药室内向开裂,成熟的花粉散于花药筒中。花开后花柱快速伸长,导致雄蕊伸出花冠,同时将药筒中的花粉粒“推”出药筒,形成花冠、药筒、柱头三者在空间上的分离。花序中不断有小花开放,同一花序内的小花间具相互传粉的机会。杂交指数≥4,判断繁育类型属于异交,部分自亲和,需要传粉者。P/O值约为1373,判断繁育类型属于兼性异交。套袋实验证明短葶飞蓬异花授粉,虫媒,蜂、蝶为主要传粉者。在自然状况下,短葶飞蓬结实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花粉竞争。此外,短葶飞蓬存在天然雄性不育植株,为遗传育种提供了材料。  相似文献   

3.
稀有植物小丛红景天花部综合特征与繁育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稀有物种生物学特征及繁育系统的研究将有利于我们对稀有物种的保育。该文通过野外定位观测稀有植物小丛红景天(Rhodiola dumulosa)的花部综合特征,并运用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的方法首次对其繁育系统进行初步测定。结果表明:该物种单花花期一般为5~6 d,开花过程中花柱逐渐伸长并向外弯曲,子房开裂并逐渐伸长,花药散粉具有先后顺序,一般外轮对萼花药先散粉,其后1 d左右对瓣花药开始散粉。单花花期依照其形态和散粉时间可分为6个阶段:花蕾期、内轮散粉期、内轮散粉末期、外轮散粉期、外轮散粉末期和凋谢期。而种群花期一般可持续30 d以上,不同海拔观测地点有所不同,海拔2 202 m处的观测地点B开花物候最为滞后。由于其杂交指数不小于4,花粉-胚珠比在700~1 000之间, 根据Dafni(1992)Cruden(1977)的标准,初步判定该物种的繁育系统属于异交为主,部分自交亲和,传粉过程需要传粉者。  相似文献   

4.
李鹂  党承林 《生态学报》2007,27(2):571-578
通过野外观察,运用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套袋实验等方法,对短葶飞蓬自然种群的开花状态及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如下:短葶飞蓬具头状花序,由外围舌状花及中央的管状花构成。种群花期一般为4~7月份,一个花序的花期约为19~25d。管状花单花花期一般为7~10d,聚药雄蕊,先熟,药室内向开裂,成熟的花粉散于花药筒中。花开后花柱快速伸长,导致雄蕊伸出花冠,同时将药筒中的花粉粒“推”出药筒,形成花冠、药筒、柱头三者在空间上的分离。花序中不断有小花开放,同一花序内的小花间具相互传粉的机会。杂交指数≥4,判断繁育类型属于异交,部分自亲和,需要传粉者。P/O值约为1373,判断繁育类型属于兼性异交。套袋实验证明短葶飞蓬异花授粉,虫媒,蜂、蝶为主要传粉者。在自然状况下,短葶飞蓬结实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花粉竞争。此外,短葶飞蓬存在天然雄性不育植株,为遗传育种提供了材料。  相似文献   

5.
观测了7种蓼属植物的花部形态特征,并运用花粉-胚珠比和杂交系数的方法对其繁育系统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这7种蓼属植物的繁育系统应为自交和异交并存的混合交配型。P/O比与花序长度和花朵直径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异型花的P/O比要明显高于同型花的P/O值。  相似文献   

6.
在自然居群中通过野外定位观测,运用杂交指数(OCI);花粉—胚珠比(P/O);去雄、套袋、人工授粉等方法对濒危植物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Ma)的花序发育、开花特性、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传粉方式、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肉苁蓉穗状无限花序的生长发育期可明显分为拱土期、出土期、开花期、结实与种子成熟期四个阶段。两性花,单花开放时间2~3d,花序有花期持续20~25d。种群开花历时36~38d。开花时柱头略高出花药,柱头较大,下垂。重力玻片法检测,风媒导致的异株异花传粉完全可以忽略。主要访花昆虫为蜂类。扫描电镜观察虫体,蜂类携带大量花粉,但传粉飞行距离大部分为0。杂交指数为3;花粉—胚珠比为35.45±8.56;结合去雄、套袋和人工授粉试验结果,认为肉苁蓉属于以自交为主的繁育系统。  相似文献   

7.
新疆特有珍稀灌木银沙槐繁育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固定样地、样株的观测和室内、室外实验分析,运用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观测、人工授粉和套袋实验等方法,对银沙槐自然种群的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种单花花期一般7~11 d,依据花的发育进程分为花蕾期、散粉前期、散粉期和萎蔫期4个阶段;花粉-胚珠为16243.35,杂交指数为4;结合人工授粉及结实结籽率结果,综合考虑银沙槐繁育系统属于异交型,部分自交亲和,没有无融合生殖现象存在,需要传粉者.银沙槐繁育系统以异交为主,存在与自交相适应的结构和行为.  相似文献   

8.
贯叶连翘的开花动态与繁育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野外观察贯叶连翘的开花进程和花部形态特征,运用花粉萌发、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等方法测定其繁育系统。结果显示:贯叶连翘雌雄异熟,柱头先花药成熟,雌雄蕊无明显异位。单花花期4~5d。仅在开花当日有昆虫传粉,蜜蜂为主要传粉者。花粉在花药开裂1h后活力最大,萌发率达40.10%,花粉在柱头萌发3h后接近子房。根据杂交指数(OCI)推测其繁育系统属于异交,部分自交亲和,有时需要传粉者。花粉-胚珠比(P/O)则表明贯叶连翘的繁育系统为兼性异交。贯叶连翘结实率低,可能与花粉活力,花粉管的生长速度及花粉在柱头的竞争有关。  相似文献   

9.
濒危植物缙云卫矛繁育系统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仁波  窦全丽  何平  肖宜安  刘云  胡世俊   《广西植物》2006,26(3):308-312
运用花粉萌发、联苯胺-过氧化氢法、花粉—胚珠比、杂交指数和套袋实验等方法,对缙云卫矛(Eu-onymuschloranthoidesYang)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及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缙云卫矛花粉-胚珠比为764~1340,杂交指数等于3,结合人工授粉和套袋实验结果可以确定该物种的繁育系统属于自交亲和,有时需要传粉者。根据套袋实验及实地观察可以推测该物种以风媒传粉为主。其花粉活力较高,持续时间较长,花粉质量可能不是导致该物种濒危的主要原因。其雌雄性功能表达具一定的重叠期,提高了同株异花授粉的几率,雌雄性功能表达在时间上的差异不是影响其结实率的主要原因。气候条件对传粉过程的限制可能是导致该物种濒危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云锦杜鹃的开花动态与繁育系统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边才苗  金则新 《广西植物》2005,25(2):169-173
对3个云锦杜鹃种群的开花动态和传粉方式等野外定位观测结果显示:花芽在花朵开放后形成雏 形,经过8~9月的生长后成形,次年4月复苏,形成含6~12朵花的总状伞形花序,5月初开花,花期接近25 d。花生命周期为5~8d,其中种群G的周期最短,平均为5.8d,主要原因是光照时间长,湿度相对较低,花形 态较小。开花后第二天到第三天,花药开裂,散出粘连成串的花粉,悬挂在花柱的中上部,同时柱头进入可授 期;第五天到第六天,花瓣与花托分开并前移到花柱,使花柱倒垂,花粉串能粘附到柱头上。根据人工授粉试 验和花粉落置观察的结果,云锦杜鹃的繁育系统为混合交配型,自然条件下为花后自花授粉,主要借助花瓣脱 落来传播花粉;但根据杂交指数估算和花粉-胚珠比测定,云锦杜鹃的繁育系统为异交,自交亲和,需要传粉 者,说明云锦杜鹃可能是由虫媒传粉向自花传粉演化。  相似文献   

11.
刺五加、短梗五加的开花动态及繁育系统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林德  祝宁  申家恒  赵惠勋 《生态学报》2002,22(7):1041-1048
野外定位观测刺五加(Eleutherococcus senticosus),短梗五回(E.sessiliflorus)的开花进程,花朵的功能形态特征和开花动态,用杂交指数(OCI),花粉-胚珠比(P/O),去雄,套袋,人工授粉等方法分别测定刺五加,短梗五加的繁育系统,结果显示,刺五加种群,短梗五加种群的花期均持续1个月左右,刺五加比短梗五加早开花20d 左右,二均有雄蕊先熟现象,刺五加是单全异株植物,种群内既具有雄性,又具有雌株,还具有两性株,繁育系统主要为异交,需要传粉活动才能完成授粉过程,与刺五加不同,短梗五加仅具两性花,但繁育系统也以异交为主,短梗五加两性花中的雌,雄器官既在空间上分离,又在时间上分离,只能进行同株异花间或异株,异花间传粉才能受精结实。  相似文献   

12.
从开花物候、花朵数量性状、花粉活力、花粉组织化学、柱头可授性、花粉在柱头上的萌发状况、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传粉媒介以及繁育系统等方面,研究了外来入侵植物美洲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的传粉生态学特性,为揭示该物种成功入侵的机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美洲商陆种群花期可达45~70 d,单花花期为2~3d,可进一步分为杯状花期、花瓣平展期、花瓣下垂期、花瓣反卷期;花冠直径在下垂期最大且不超过1 cm,花药与柱头间距离在1 ~2.5 mm,有利于自交的发生;花瓣平展期与花瓣下垂期花粉活力差异显著(P<0.05),杯状花期与花瓣平展期花粉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花瓣平展期花粉活力可达85%;雌蕊柱头可授性在花瓣平展期最强;杯状花期合生柱头开裂,花瓣平展期柱头9~ 10裂,接受花粉的表面积增大;花药散粉时间与合生柱头开裂时间相吻合,有助于柱头接受花粉;扫描电镜下观察到花粉在花瓣平展期的柱头上已萌发;每朵花可提供1667~3222粒花粉,胚珠9~10个,花粉胚珠比(P/O)为340.88±34.99,表现为兼性自交;美洲商陆杂交指数(OCI)为3,花粉粒属于含脂型,主要传粉昆虫有蜜蜂、胡蜂、食蚜蝇、细腰蜂.综上所述,美洲商陆自交亲和,花粉活力高、柱头可授性强,且高花粉活力与强柱头可授性出现在相同的时期,增加了花粉落置柱头及在柱头上萌发的几率;虫媒花,访花者行为与花朵相适应,有利于提高坐果率,这样的繁殖机制与传粉特点是美洲商陆成功入侵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田间观察,运用杂交指数、花粉及柱头活力、花粉/胚珠比、坐果率等指标,对滇海水仙花人工种群的花部特征、开花动态及授粉特性等进行研究。在人工栽培条件下,滇海水仙花花期为12月至翌年2月,单株花期30~45 d,单花花期为9~14 d,花朵有长花柱花和短花柱花之分。滇海水仙花的传粉昆虫主要是蜜蜂,此外还有蝴蝶和蝇类,其繁育系统为兼性自交。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田间观察,运用TTC法、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和套袋实验等方法,对香石竹的开花状态及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人工栽培条件下,香石竹种群可周年开花,单株花期35~61d,单花花期9~15d;花粉在开花第1~5天具有活力,柱头在开花第4~12天具可授性,第8~11天可授性最强;杂交指数为5,P/O值为307.84~790.52,结合坐果率结果,判断其繁育系统属于异交,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