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前言佛昙群主要分布于福建南部的漳浦县、龙海县一带及福建西部的明溪县和宁化县等地,主要为一套砂砾岩、泥岩夹基性、超基性火山岩,局部见褐煤、油页岩,最大厚度近200米。沉积物胶结较疏松,产状大致水平。 1980年秋,笔者和福建省地质七队王文轩、王文龙、谢忠昌等同志及漳州水文队卓镇南同志一同前往福建省漳浦县佛昙公社的梧岭、林埭等地进行地质调查并采集了佛昙群的孢粉样品,经分析,获得大量保存良好的孢粉化石。本文仅对佛昙群中玉蕊科的厚沟缘粉属(Marginipollis)的化石进行研究,其它孢粉化石将另文报道。孢粉样品由赵鼎同志分析,化石图象的摄影在樊晓羿同志协助下进行,在野外工作中,得到王文轩、王文龙、谢忠昌、卓镇南等同志的协助,在此一并致以谢忱。  相似文献   

2.
吉林双阳大酱缸晚三叠世植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记述的植物化石,产于吉林省双阳县上三叠统大酱缸组。该组出露于双阳县烧锅公社大酱缸、小石棚一带,呈东西向展布(插图1),是一套河湖沼泽相沉积的碎屑岩。主要岩性为:灰黑—灰色粉砂质板岩、粉砂岩,夹灰绿色凝灰质砾岩、凝灰岩及黄绿色砂砾岩等,局部夹煤层,厚1,439米。由于岩石普遍轻微变质,以往误认为是早二叠世地层。  相似文献   

3.
闽东南中新统佛昙群层序及孢粉组合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福建上第三系佛昙群,除见于闽东南沿海一带的漳浦县及龙海县等地外,也出露于闽西的明溪县及宁化县等地,据孢粉资料,结合岩性特征及地层关系,本区佛昙群群可分出3个沉积层孢粉亚组合:1)Quercoidites-Liquidambrapollenites-Dacrydiumidites组合,产于第2沉积层,本孢粉组合可进一步划分出2个孢粉亚组合,即下部的Quecoidites-Eupteleapites亚  相似文献   

4.
青海泽库中新世植物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的植物化石产自青海泽库中新统的砂质泥岩夹油页岩层中。经鉴定有11属12种,包括4新种。该地层剖面自上而下层序如下:上覆地层第四系~~~~~不整合~~~~~上第三系中新统3.深灰色粉砂质泥岩夹油页岩、芒硝及石膏。产植物化石。78.18米2.棕红色及绿色粉砂质泥岩、裂隙中含纤维质石膏。268.28米1.紫红色砾岩。厚度不明。~~~~~~不整合~~~~~~下伏地层白垩系紫红色砂砾岩、夹紫绿色玄武岩。植物群组合特征:本文研究的植物化石,除常绿的裸子植物?Taxus qinghaiensis sp.nov.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商县盆地呈北西-南东向延伸于陕西南部的商县和丹凤县境内,长约60km,宽约5km,为北秦岭中段一个小型中新生代构造盆地。晚期中生代和新生代红层在盆地中颇为发育。其中,晚期中生代地层主要出露于盆地西北部的熊耳山至商县县城附近及王山底一带,为河流、湖泊相砂砾岩、页岩,夹有油页岩和煤线,含有丰富的双壳类、介形类、叶肢介等淡水动物化石以及昆虫和少量植物化石。根据地层和生物群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6.
河北围场晚侏罗世的双壳类一新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描述的化石,系1977年姚建新与我所王思恩等同志观察冀北陆相中生代地层时采集的。化石采自围场沙林沟、上石匣等地的西瓜园组)。该组岩性为灰白色、灰黄色砾岩、凝灰质砂砾岩、砂岩,灰绿色粉砂质页岩、炭质页岩夹劣质油页岩等。双壳类化石多产于凝灰质  相似文献   

7.
川北广元羣中的几个介形类化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四川广元附近红色岩层广元羣分布广泛,出露较好。根据我所川北地层队1961年的研究,将广元羣自上而下可分为4个组。上复地层——城墙岩羣。平行不整合广元羣丁段:砖红色石英长石砂岩、长石石英砂岩、长石砂岩等,夹少许砖红色砂质粘土层。下部厚层砂岩中常含稀疏小砾石,有时砾石较集中成为砾岩……………………………………314.70米。丙段:主要为紫红色泥岩及砂质泥岩组成,夹少数薄层粉砂岩及灰白色粗砂岩透镜体。在中上部紫红色泥岩中有极细的石膏夹层。中下部有含砂淡水灰岩扁豆体。本组从上至下化石丰富,瓣  相似文献   

8.
<正> 1979年8—9月,我们在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西南部查布地区进行第四纪地质调查时,在该区出露的白垩系岩层面上发现了一批足印化石。该区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中西部,基底岩层为中生代白垩纪灰绿色,紫红色砂页岩,上覆第三纪灰绿色、紫红色粘土岩,第四纪湖积,冲积,风积物零星出露于沟谷地区。流水侵蚀与风蚀作用常使白垩纪灰绿色砂页岩直接出露地表。该岩层面上多处发现同类足印化石,其中一处足印化石保存良好,数量丰富,简略介绍如下: 于该点约70平方米面积上共见28个足印,明显分为大小不同,排列方向不同的四组。其中两组分别为正北与北东走向,另外两组为西与南西走向。全部足印均为负型,三趾,中趾长于两侧趾,左侧趾略短于右侧趾(照片1)。朝北行走的一组,有足印八个,足印长约49公分,宽约36公分,两足印间距(跨步)约140公分;朝北东走的一组有足印八个,为四组中足印最小的一组,足印长约20公分,宽约15公分,两足印间距约72公分;  相似文献   

9.
南极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化石山植物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本文研究的植物化石是由中国南极考察队在1986—1987及1987—1988年度科考期间采集的。化石产在西南极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西南部菲尔德斯半岛中国长城站西北1.5km的化石山。化石山的地层剖面*自上而下出露如下: 未见顶6.深灰色薄至中层状凝灰质细砂岩及粉砂岩,含植物化石。>1m 5.灰色薄层状凝灰质细砂岩,风化后呈灰黄色。夹有两层亮褐煤。下煤层厚约6—7cm。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昆虫化石采自陕西省铜川市北郊金锁关,其层位为铜川组黑色油页岩段(T_2~2t)下部灰绿色泥岩。铜川组与上覆的延长组下段(T_3y)灰绿色砂岩夹页岩和二马营组上段(T_2~1e)灰绿色砂岩夹灰绿色页岩连续沉积。根据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陕甘宁盆地专题队的资料,其地层简表如下:  相似文献   

11.
黔北桐梓的戴家沟剖面和狮溪剖面志留系兰多维列统特列奇阶下部的韩家店组出露完好,该组泥岩、粉砂岩中夹有厚度1—3m、直径4—7m的小型点礁。礁核相多具典型的障积格架岩特征,但生长时限短暂,群落分异度低,仅见床板珊瑚、单体四射珊瑚、苔藓虫和海百合茎,礁间为珊瑚、苔藓虫和海百合茎碎片堆积的滩相,伴生丰富的遗迹化石。在陆源碎屑快速沉积的背景下,浑浊海水频繁的富营养化过程限制了礁体纵横向生长和朝高分异度群落发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阿尔金山地区的奥陶系分布于索尔库里和色什考贡的断块中,首先为新疆区调队发现。1979年,该队在索尔库里以北金鸿山西北乱石山东南7km处(东经90°59′;北纬39°)测制了奥陶系剖面,自上而下,划分出环形山组、乱石山组和亚普恰萨依组,顶部出露不全,底部平行不整合覆于震旦纪大理岩之上。两个地点的腕足类化石经刘第墉等(1984,156页)研究,认为其时代应主要归于Llandeilian。索尔库里的环形山组厚约414m,上部为深灰色薄层灰岩,下部是深灰色薄层灰岩夹少量细砂岩,产腕足类、笔石和三叶虫化石。从所产三叶虫化石(790H_2-XV-26)Xinjianjia tari  相似文献   

13.
辽宁北票组上含煤段孢粉组合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辽宁北票附近,中生代地层发育,系统完整,特征明显,化石丰富,东北各地以至东亚一带,常以本区为标准而进行对比。本世纪以来,中外学者频频来此调查,对北票组地质时代的意见基本一致,多据植物化石确认为早侏罗世。北票组分布于北票盆地的兴隆沟、冠山、台吉、三宝及朝阳盆地朱杖子一带。根据岩性和含煤性,分为上、下两段,二者为连续沉积。下含煤段为主要含煤地层,以黑、深灰、灰白色砂岩、砂页岩及页岩组成,夹少数砂砾岩及多层可采煤,总厚300—350米,含丰富的植物化石,如  相似文献   

14.
陕北的弓鲛化石二新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61年秋,著者在陕北延长县延长组下部的黑色百岩中发见了几个弓鲛(Hybodus)牙齿化石,保存的尚称完好。另外由肖和钟同志送交著者鉴定的少许标本中,也找到一个弓鲛牙齿化石,化石保存在一钻井岩心中,地点为延安以两约40公里砖(穴夕丶缶)湾西方,层他属于安定粗下部的油页岩层。弓鲛化石在云南昆明上三迭统杂色层中,四川广元系上部,以及甘肃永登的煤系中都曾发见过,不过全是背刺部分,至于牙齿的化石,这次还是首次发  相似文献   

15.
松辽盆地东南区姚家组-嫩江组一段地层特征与湖泊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厘定位于松辽盆地东南区姚家车站剖面的一套上白垩统地层,确认为姚家组至嫩江组一段.姚家组下部以紫红色泥岩为主,至顶部变为黄绿色泥岩、泥质粉砂岩.嫩江组一段整合于姚家组之上,下部以油页岩为主,夹泥质白云岩薄层,中上部以灰绿色泥岩为主,夹白云岩结核.姚家组产有少量介形类化石,属于Cyprideaformosa-Cypridea sunghuajiangensis组合.嫩江组一段含有丰富的介形类、孢粉和叶肢介化石.自下而上建立了两个介形类化石组合:Cypridea anonyma-Candona,fabiforma和Cyidea gracila~Cypridea gunsulinensis,一个孢粉组合:Proteacidites-Cyathidites-Dictyotrililetes,以及两个叶肢介化石带:Dictyestheria elongata和Halysesther-ia yui.叶肢介Halysesthera yui在姚家组/嫩江组界线之上35cm处首现,是嫩江阶底界的首现标志化石.姚家组的TOC值和HI值均很低,有机质来源以高等植物为主,至嫩江组下部,TOC值和HI值比较高,有机质来源为菌藻类和高等植物的混合,向上TOC值和HI值又开始降低.从姚家组至嫩江组一段下部沉积期,松辽古湖泊的湖平面由浅变深,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湖侵,至嫩江组一段上部沉积期,湖水又变浅.姚家组红层主要形成于浅水环境,湖底呈氧化状态,有机质主要来源于高等植物,且不利于保存.嫩江组一段的油页岩主要形成于半深湖-深湖环境,湖水分层,下层水体缺氧,上层水体富氧,生物繁盛,有利于有机质的大量保存.  相似文献   

16.
安徽、浙江中奥陶世头足类新材料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的材料分别产自浙江江山碓边砚瓦山组及安徽含山清溪宝塔组,计有5属、9种,其中包括2新属、5新种及新亚种。浙江江山碓边砚瓦山组岩性可分上、下两部分,下部为灰绿色夹有紫红色瘤状泥质灰岩,上部为紫红色瘤状泥质灰岩,厚约60米左右。头足类化石主要富集于该组下部及上部的下  相似文献   

17.
二叠系在秦岭地区分布范围较窄,但出露完整,沉积厚度较大,地层层序和接触关系清楚,化石极其丰富,以(?)类为主,珊瑚、腕足次之。因此,这里是研究二叠系比较理想的地区之一。本文报道了陕西镇安及甘肃迭部两剖面的上二叠统的(?)类,共计6属20种,其中对1新属,5新种作了描述。现将两剖面的岩性及化石概述如下:一、镇安西口剖面:(?)自上而下为:上覆地层:下三叠统。红黄色页岩夹红黄色灰岩,产瓣鳃类。  相似文献   

18.
1976年,在华东石油学院勘探系师生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地质研究所部分同志的配合下,笔者系统采集了出露于河北西部太行山中段,曲阳县城北扬沙侯公社至北孝墓公社一带的震旦纪岩层样品。经浸解法,岩石薄片法等综合研究后,在震旦系高于庄组一硅质白云岩层纹状叠层石样品中,发现一些微体化石和假化石,现进行简要描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板块西北柯坪地层区中-上奥陶统萨尔干组的分布和相变受控于当时西浅东深的海底深度差异。萨尔干组的厚度10米左右,为富含有机物的黑色页岩并夹少量灰岩薄层或透镜体。位于研究区西南的伽师西克尔剖面缺失大部分奥陶纪地层,上奥陶统铁热克阿瓦提组碎屑岩不整合于下-中奥陶统鹰山组灰岩之上,中-晚奥陶世的大部分时段属于暴露海面的剥蚀区;北部乌什的亚科瑞克剖面无萨尔干组岩性单元,为红色居多且粒度偏粗的碎屑岩夹白云岩薄层,属于近岸带碎屑岩为主的沉积区。西克尔向东北延伸150km至柯坪羊吉坎亦无萨尔干组,与萨尔干组同期沉积的地层在此表现为大湾沟组上部浅海灰岩的相变,且与上奥陶统桑比阶坎岭组偏深水相的红色薄层含泥瘤状灰岩之间呈整合接触;由西向东出露于柯坪苏巴什沟、柯坪大湾沟、阿克苏四石厂3个剖面的萨尔干组黑色泥页岩指示典型的滞流盆地相,而夹含于萨尔干组下部和上部的薄层灰岩之微相特征差异甚为显著,表现为该组下部可见数层密集砂屑颗粒形成泥粒状灰岩或颗粒灰岩,可解释为西部相邻的浅海碳酸盐岩台地区灰岩经重力流搬运后的再沉积;而该组上部含生屑泥状灰岩则属滞流盆地相区类似于黑色页岩环境的正常沉积。从羊吉坎灰岩台地到苏巴什沟滞流盆地相之间距离仅20余千米,坡度偏大是导致重力流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铜山是我国皖南地区发现的第一个第四纪化石地点,它是铜山铜矿在修建水泥厂过程中发现的。该地点位于水泥厂北墙,为一洞穴堆积,因洞壁早已坍塌,无法详查。“洞口”(或化石层)标高57·8米。洞内堆积自上而下分为: 4.表土:深褐色粘土。随地表地形出露。厚0.1—0.2米。 3.褐红色砂质粘土:夹砂砾及大块灰岩砾石。含化石,厚2.5—3米。 2.暗黄绿色、灰绿色砾石层:砾径多在10 厘米以下,磨圆度好,松散。厚约0.5米 1.黄褐色粉砂质粘土。未见底。参加发掘工作的除笔者外,还有古脊椎动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