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黑翅鸢 (Elanuscaeruleus)为国家二级保护珍稀鸟类。国外分布于欧洲南部、亚洲、非洲、美洲、澳大利亚 ,国内分布于广西西南部、海南、云南昆明、普文和南部西双版纳 (留鸟 ) [1] 、浙江 (夏候鸟 ) [2 ] 。 1 992年 1 2月我们在福州地区长乐市文武沙首次发现黑翅鸢[3] ,随后又在福清、福州郊区、闽侯、永泰、长乐发现黑翅鸢为留鸟 ,报道如下。福州地区地处福建省中部和东南部 ,介于东经1 1 5°~ 1 2 0°4 3′,北纬 2 3°2 3′~ 2 8°2 9′之间 ,位于北亚热带。福清、长乐的东南面具有广阔的沿海围垦农田和大片的防风木麻黄…  相似文献   

2.
四川梅花鹿的分布、数量及栖息环境的调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1992年 7月至 1 999年 8月野外调查发现 ,四川梅花鹿现残存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山地、岷山山系北段 3块相互完全隔离的区域。铁布分布区 (E1 0 2°46′~ 1 0 3°1 4′、 N33°58′~ 34°1 6′)属四川省若尔盖县铁布自然保护区和占哇乡、降扎乡 ,甘肃省迭部县益哇乡、电尕乡 ,面积 860 km2 ,有鹿 630~ 650只 ;巴西分布区 (E1 0 3°0 8′~ 1 0 3°35′、 N33°33′~ 33°46′)属若尔盖县巴西乡、求吉乡、阿西茸乡、包座乡和九寨沟县的大录乡 ,面积 60 3km2 ,有鹿 1 30~ 1 50只 ;白河分布区 (E1 0 3°59′~ 1 0 4°1 0′、N33°0 5′~ 33°2 0′)属四川省九寨沟县白河自然保护区和农康乡、白河乡、罗依乡、马家乡 ,面积 390 km2 ,有鹿 30~ 45只。高原与高山峡谷的过渡地貌、山地温带气候、森林与灌丛草甸相互镶合的植被 ,加之地域偏僻、人烟稀少 ,当地藏族群众视其为神鹿 ,使上述 3个区域成为四川梅花鹿最后的避难所。  相似文献   

3.
泉州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 ,水热条件优越。地处福建省东南部 ,东经 1 1 7°2 5′~ 1 1 9°0 5′,北纬 2 4°30′~ 2 5°5 0′,面积约 1 0 86 5 .87km2 。年平均气温 2 0 .6℃ ,最冷 1~ 2月份平均气温 1 0 .5℃ ,最热 7月份平均气温 2 6 .6℃ ,≥ 1 0℃的年积温为 6 480~ 71 0 9℃ ;年降雨量为 1 30 0mm左右 ,降雨多集中在 3~ 5月 ,8~ 9月有台风降雨。无霜期 2 6 0~35 1天。地貌类型有中山、丘陵、台地、坡麓、平原、海滩等。土壤以红壤、砖壤土为主。泉州市主要植被类型可分 :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植被。沿海地区包括晋江、石…  相似文献   

4.
芦芽山自然保护区紫啸鸫的繁殖生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紫啸鸫 (Myiophoneuscaeruleus)为山地溪边生活的鸟类。 1 997~ 1 999年的 5至 9月作者在芦芽山保护区对紫啸鸫的繁殖生态作了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自然概况及工作方法芦芽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山西省吕梁山北端 ,地处宁武、五寨、岢岚三县交界 ,东经 1 1 1°50′~ 1 1 2°5′3 0″,北纬 3 8°3 5′4 0″~ 3 8°4 5′之间。境内森林繁茂 ,灌木丛生 ;总面积 3 2 . 1 8万亩 ,主峰芦芽山海拔 2772m ;年均温 4~ 7°C ,年降水 50 0~ 70 0mm ,无霜期 90~ 1 3 5天。工作过程中 ,我们事先选定三条调查路线 ,(圪洞…  相似文献   

5.
历山保护区山斑鸠的繁殖习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青霞  薛红忠 《四川动物》2000,19(4):239-240
1997~ 1 999年的 4~ 9月 ,在山西省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山斑鸠 (Streptopeliaorientalis)的繁殖习性进行了观察 ,报道如下。1 工作区概况及方法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条山东段 ,地处翼城、沁水、阳城、垣曲 4县交界 ,东经 1 1 1°51′~ 1 1 2°3 6′ ,北纬 3 5°1 6′~ 3 5°2 7′ ,总面积 2 4 80 0ha ,主峰历山海拔 2 3 2 1m。本区系石质山地 ,为南缓北陡的单面山。森林繁茂 ,灌木丛生 ,水源充沛。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 ,夏季炎热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年均温 8~ 1 0℃ ,无霜期 1 80~ 2 0 …  相似文献   

6.
黄河上游玛曲县生态环境问题与综合治理对策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1 自然地理条件概况玛曲县位于甘肃省西南部 ,10 0°4 5′4 5″~ 10 2°2 9′0 0″E ,33°0 6′30″~ 34°30′15″N ,土地总面积 1 0 19× 10 4 km2 ,是黄河上游以藏民族聚居为主的纯牧业县。阿尼玛卿山、西倾山两大山系主脉形成的西部高山区、中南部阿尼玛卿山东南端和西倾山前山地带丘陵区及黄河沿岸河流阶地构成地形地貌格局[12 ] ,大部分区域海拔 35 0 0~ 380 0m。玛曲属高原大陆性气候 ,年平均气温 1.1℃~2 .7℃ ,年平均降水量 5 0 1.6~ 6 15 .5mm ,主要集中于 5~ 9月 ,年蒸发量 10 0 0~ 15 0 0mm[5] 。年平均风速 2…  相似文献   

7.
据平正明、何秀松 2 0 0 0年在《中国白蚁志》[1 ]上发表的文章 ,已知我国目前有散白蚁 ( Reti-culitermes) 1 1 1种 ,它分布在我国大江南北的广大地区 ,南起海南省的尖峰岭 (北纬 1 8.5°) ,北至辽宁省的丹东 (北纬 4 0 .1°)都有其活动危害的足迹。福建目前已知的散白蚁也有 1 9种 (黄复生 1 989年 ) [2 ] ,占全国散白蚁种类的 1 1 .1 2 %。泉州 (东经 1 1 7°35′- 1 1 9°0 5′、北纬 2 4°2 3′- 2 5°50′) ,在福建的东南沿海 ,依山面海 ,属海洋性季风气候 ,湿润多雨 ,四季常青 ,年平均气温为 1 8℃ - 2 1℃ ,年降雨量达 1 0 0 0 - 1…  相似文献   

8.
南岳自然保护区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军  袁金荣  钟福生  刘振湘 《蛇志》2002,14(4):61-63
为了调查清楚南岳自然保护区的自然资源概况 ,我们受南岳区政府的委托 ,组织综合考察队于2 0 0 0年 6月至 2 0 0 2年 6月对南岳自然资源进行了考察 ,现将自然保护区的爬行动物资源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 自然概况  湖南省南岳衡山是一座孤山 ,地处北纬 2 7°2 0′1 0″~ 2 7°1 9′40″,东经 1 1 2°3 4′2 8″~ 1 1 2°45′3 6″,南岳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 1 1 991 .6 hm2 ,山体连绵起伏 ,系中同地貌 ,最底海拔 80 m,最高海拔 1 2 89.8m。山脉呈北北东至南南西走向 ,由东北向西倾斜 ,坡度一般为 3 0°~ 40°,南端边缘悬崖地带坡度最大可…  相似文献   

9.
攀枝花苏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1年,四川省林科所和飞播林场进行植被考查时,发现大片自然苏铁林,地理座标是东经101°33′30″~101°35′38″,北纬26°36′58″~26°38′33″。分布总面积约300多公顷,约12万株,集中在攀枝花市巴关河民政、平江一带,海拔1100~1500m的石灰岩山地、稀树草丛地带,定名为攀枝花苏铁(Cycas Panzhihuaensis)。  相似文献   

10.
梧桐科植物在中国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颂军 《广西植物》2002,22(6):494-498-498
对中国梧桐科植物的地理分布进行研究 ,指出中国梧桐科植物的分布区 ,东起台湾的北部 (1 2 2°1 0′E) ,西至西藏的墨脱 (95°3 0′E ,2 9°2 0′N) ,北起河北的东陵和小五台山 (约 40°2 0′N) ,南达西沙群岛的永兴岛(约 1 6°1 0′N)。其分布范围主要在热带、亚热带 ,只有少数种类可分布到温带。主要根据《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的划分原则 ,把中国梧桐科植物野生各属划分为 1 0个类型。且对中国梧桐科植物一些属的分布格局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黑翅鸢在华南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97年1月至2000年3月,在自海南经雷州半岛向东直达汕头地区的沿海区域内8次近距离在红树林和田野见到黑翅鸢,总数达20只之多,证实了海南省和广东南部沿海地区为黑翅鸢在华南的分布区。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四川西部蝇科五新种(双翅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记述采用四川西部山区蝇科5新种:黄肩妙蝇Myospila flavihumera,sp.nov。炎黄肩妙蝇Myospila flavihumeroides,sp.nov.,大雄棘蝇Phaonia daxiongi,sp.nov,,盾叶阳蝇Helina aspidocerca,sp.nov。及世纪阳蝇Helina shijia,sp.nov,模式标本存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医学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13.
从渤海海域(121°30′00″E,40°25′00″N)海泥中筛选到一株产碱性纤维素酶的海洋细菌。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及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命名为Bacillussp.HN07。研究表明:HN07最适生长温度30℃,适宜在pH7.0~8.0、含2.0%~3.0%NaCl的培养条件下生长和产酶,并且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酶学性质初步研究显示,HN07所产碱性纤维素酶最适反应温度为45℃,最适pH为8.0,在碱性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赖广辉  洪岩 《广西植物》2001,21(2):119-126
据多年的调查研究 ,苏浙皖毗邻地区有 1 2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珍稀竹种。主要报道了这些竹种的分布概况、资源蕴藏量以及引种栽培现状 ,通过对产地气候等生态因子的分析 ,结合国内一些大地域的自然条件 ,确定了各竹种的适生范围。同时讨论了它们在造园中的应用 ,提出了若干保护与繁殖措施。  相似文献   

15.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Red Kite and Black Kite was conducted in the Doana National Park in southwestern Spain. Although the diets of both kites were similar, the Red Kite captured significantly more prey items from scrub habitats close to nesting areas than from marsh habitats, which were further away. Habitat differences in prey abundance and distance from breeding areas suggest that the Red Kite depended on a less abundant but more stable food supply. Nestling mortality from starvation was highest for the last hatched nestlings in both species. The growth rate of Black Kite nestlings was markedly higher than that of Red Kite nestlings. Moreover, growth rates increased with clutch size in the Red Kite, whereas they were constant in the Black Kite. Differences between species in reproductive traits are discussed mainly with regard to their feeding ecology. The slower growth and greater effect of sibling asymmetry on mortality of the Red Kite are consistent with our interpretation that the Red Kite's food supply is less abundant than the Black Kite's.  相似文献   

16.
秦岭田峪河流域植被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田峪河流域位于秦岭北坡 ,北纬 33°47′~ 34°0 5′,东经 1 0 8°1 5′~ 1 0 8°2 7′。根据田峪河流域植物群落的外貌特征、种类组成及其构成特点 ,将该流域的植被分成 5个类型 : .次生灌丛 ; .落叶阔叶林 ; .针阔叶混交林 ; .针叶林 ; .亚高山灌丛。它与秦岭北坡的植被类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JAVIER BUSTAMANTE 《Ibis》1994,136(2):176-184
I observed the natural process of family break-up in 13 families of Black Kites Milvus migrans and five families of Red Kites M. milvus in which fledglings had been individually marked. In other broods, I performed experiments which modified the parental investment fledglings received by supplementing nests of both species with food or transferring Black Kite chicks to nests with younger or older chicks of the same species.
The time of family break-up in the Black Kite is mainly an offspring decision which is not affected by an artificial increase of parental investment. The duration of the post-fledging period was not increased in Black Kites that were given supplementary food. Chicks transferred to nests with a younger chick did not extend the post-fledging period, nor did chicks transferred to nests with an older chick shorten the post-fledging period. In Red Kites, parental investment seemed to have more influence on the timing of the family break-up. Red Kite adults invested less as parents than did Black Kites during the post-fledging dependence period, and in nests where supplementary food was given, Red Kite fledglings stayed attached for a longer period.  相似文献   

18.
费梁  叶昌媛 《动物学报》2001,47(2):226-230
对产于西藏东南部察隅和墨脱的察隅棘蛙通过形态特征和数值分类作了进一步比较研究,结果认为:产于察隅的察隅棘蛙是一个有效种,而产于墨脱的标本应为一个新种,即墨脱棘蛙Paa medogensis sp.nov.。  相似文献   

19.
海州湾人工鱼礁二期工程海域大型底栖生物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5、2007、2008年每年2月、5月和8月按《海洋监测规范》中大型底栖动物调查方法,分别对海州湾人工鱼礁二期工程施工海域(34°52′~30°55′N、119°25′34″~119°26′34″E)采用阿氏拖网进行了调查。监测结果显示,底栖动物的种类数较投放前有所增加;底栖动物年均总生物量逐年降低,2005年(1.0016g/m2)>2007年(0.9681g/m2)>2008年(0.7327g/m2);底栖生物群落生物多样性指数(H′)和丰富度(d)年均值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春季最高,夏季次之,秋季最低;投礁前夏季的底栖动物的群落处于稳定状态而投礁后处于中度扰动状态。监测结果表明,鱼礁工程建设已经对投礁海域的底栖动物种类数、总生物量、多样性指数以及群落稳定性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北京东灵山地区金龟群落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北京西部东灵山地区金龟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变化。选择11种不同的生境类型,分别代表该地区的植被类型与环境变化;野外取样重复3年(1998~2000年),共获得金龟标本1721号,其中,腐食性金龟有6属20种,占总数的89.2%,植食性金龟有20属26种,占总数的10.8%。分别按样地内腐食性和植食性金龟的种类和数量对生境进行主成分分析排序,以及按样地内物种种类对生境进行系统聚类分析,两者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可以将东灵山地区的生境类型划分为3组:即梨园岭退耕区的灌丛植被、小龙门林区的森林植被和东灵山主峰区的亚高山植被,梨园岭退耕区的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萌生丛被合并到小龙门林区森林植被类型中,反映了海拔高度和植被类型可能是决定该地区金龟群落组成和分布的主要因素。对这3组生境类型内的金龟群落进行物种多样性分析:腐食性和植食性金龟的个体数量、物种丰富度(S)及多样性指数(H′)的变化趋势相似,均以灌丛植被内较高,而在亚高山植被内较低。腐食性金龟的均匀度指数(J)在森林植被内较高,在亚高山植被内较低;而植食性金龟的均匀度指数在亚高山植被内较高,灌丛内较低。比较常见种的生境选择,并进行种间的相关分析,可以看出:腐食性金龟4个常见种间没有达到显著相关,但中华嗡蜣螂(Onthophagus sinicus)与西伯利亚蜣螂(Caccobius sibiricus)、凹背利蜣螂(Liatongus phanaeoides)、嗡蜣螂属一种(Onthophagus sp1.)间均呈负相关关系,后三者间呈正相关关系;植食性金龟5个常见种中,东方绢金龟(Serica orientalis)和福婆鳃金龟(Brahmina faldermanni)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脊臀毛绢金龟(Trichoserica heydeni)与拟凸眼鳃金龟(Trichoserica heydeni)和白斑跗花金龟(Clinterocera mandarina)也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常见种间相关关系分析与它们在样地内的数量分布趋势相符,表明它们对不同生境类型有明显的选择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