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离扩增小鼠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ouse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m UCMSCs)探讨其是否可诱导成软骨、脂肪和成骨细胞。方法通过贴壁培养法将m UCMSCs体外分离、扩增、纯化,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特征,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细胞的抗原标志表达进行鉴定。运用诱导培养液对分离的m UCMSCs分别定向诱导培养为软骨、脂肪和成骨细胞。结果运用组织贴块培养法可从新鲜脐带中分离到贴壁生长的成纤维样细胞,这些细胞高表达CD29、CD90和CD105,低表达CD34。成软骨诱导后阿新兰染色呈蓝色;成脂诱导后油红O染色,出现红色脂滴;茜红素染色成骨诱导的m UCMSC,可见红色结节。结论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所获得的m UCMSCs在体外可诱导分化为软骨、脂肪和成骨细胞。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治疗肝纤维化的可行性。方法:采用CCL腹腔注射小鼠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分别于第4、10周给予尾静脉注射移植UC-MSC进行治疗,检测治疗后血清学指标的改变和病理变化,观察UC-MSC对肝纤维化的疗效。结果:4周和10周进行治疗均可改善肝功能,减轻纤维化程度。结论:UC-MSC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体外分化为心肌细胞的可行性以及观察UC-MSC体内移植对心肌梗死模型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 10μmol/L 5-氮胞苷(5-aza)体外诱导UC-MSC 14 d,通过RT-PCR、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其分化效果;采用腹腔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每只3.0 mg/(kg/d),制作心肌梗死模型鼠;在注射ISO 48 h后,实验组将DAPI标记的UC-MSC经两次尾静脉移植给心肌梗死模型鼠,移植后第4周和第8周,分别采集实验小鼠的心脏、脾脏,以未移植细胞组的小鼠心肌损伤模型作为对照,通过心脏指数和脾脏指数测量,免疫荧光和碱性复红-苦味酸(HBFP)染色鉴定其体内分化和修复作用。结果 RT-PCR分析表明诱导的UC-MSC表达心肌特异性基因:心肌α-actin、TBX5、GATA4和NKx2.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诱导细胞呈心肌α-actin和NKx2.5阳性,且呈双核现象。尾静脉移植后第4周和第8周,模型受体鼠心脏均发现有DAPI阳性细胞迁移至心肌组织且呈现心肌α-actin阳性,HBFP染色及心脏和脾脏指数结果显示移植UC-MSC对心肌损伤的模型鼠有明显的修复和治疗效果。结论 UC-MSC在体外经5-aza诱导可定向分化为心肌细胞,尾静脉体内移植UC-MSC对心肌损伤小鼠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s)是一种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群,具有分泌特定细胞因子、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适用于基因编辑、安全性好及肿瘤趋向性等特性。有较多的研究者研究HUMSCs对肿瘤的作用,试图将HUMSCs作为肿瘤治疗的新方法。就HUMSCs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57/BL6J小鼠重复多次尾静脉输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后的免疫反应和毒性。方法将SPF级别的32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细胞移植组,每组16只,雌雄各半,细胞移植组小鼠尾静脉注射分离培养的第5代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一次5×10。/只,每周注射一次,连续注射4周;阴性对照组每次注射相同容积的PBS。注射后后观察小鼠的一般症状,末次注射后i周、4周进行血细胞计数、血生化、免疫反应指标、脏器质量测定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细胞移植组小鼠血细胞计数、血生化、脏器重量和脏器系数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脏器组织病理学在光镜下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无形态学差别,以及免疫结果测定(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重复多次尾静脉输注C57/BL6J小鼠是安全可行的,对受者无明显免疫反应和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评价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 UCMSCs)移植对脓毒症小鼠的疗效,作者将90只小鼠随机均分为3组:假手术(Sham)组、PBS治疗组和h UC-MSCs治疗组。治疗组小鼠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方式建立脓毒症模型;假手术组小鼠仅开腹探查盲肠,不行CLP。Sham组和PBS治疗组术后3h经尾静脉注射0.2mL PBS,hUC-MSCs治疗组注射等体积的h UC-MSCs悬液(含细胞7.5×10~5/mL)。术后24 h,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及腹腔灌洗液(peritoneal lavage fl uid,PLF)中的中性粒细胞数量,ELISA检测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生化检验评价肝肾功,HE(hematoxylin and eosin)染色评估肝、肾、肺组织病理变化。观察术后小鼠一般情况,绘制120 h生存曲线。结果显示,hUC-MSCs可以显著改善脓毒症小鼠一般状况,减少中性粒细胞浸润,降低小鼠体内炎症水平,改善器官功能,减轻组织器官损伤,显著提高小鼠存活率。该研究显示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脓毒症小鼠的良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已成为干细胞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不仅支持造血系统,还可在特定的培养条件下向多种组织细胞分化。人脐带和胎盘来源的MSC取材容易,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就含有特定生长因子的培养基诱导人脐带MSC和人胎盘MSC定向分化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8.
该文旨在比较人滑膜间充质干细胞(human synovial mesenchymal stem cells,hSMSCs)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的生物学性状.流式细胞仪鉴定hSMSCs和hUC-MSCs.比较两种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种方式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对TNBS诱导的炎症性肠病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分离培养人UCMSC,并通过一次性腹腔注射TNBS制备炎症性肠病动物模型,采用尾静脉注射和腹腔注射2种方式移植人UCMSC进行治疗,4周后处死,观察动物的死亡率、体重改变及结肠炎症变化,并进行大体和病理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尾静脉和腹腔注射移植UCMSC组动物死亡率下降,体重恢复较早,结肠病变大体评分和病理评分均显著改善;2种方式移植组之间的评分无显著差异。结论:尾静脉和腹腔移植人UCMSC对TNBS诱导的炎症性肠病小鼠模型均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治疗百草枯中毒引起的小鼠肺损伤的可行性。方法:小鼠腹腔一次性注射百草枯制备百草枯中毒小鼠模型,24 h后尾静脉注射UCMSC,分别于治疗后7和21 d取材,观察UCMSC对急性肺损伤和慢性肺纤维化的治疗作用。结果:UCMSC移植对40和50 mg/kg百草枯染毒组急性肺损伤有效,动物死亡率显著降低,但对60 mg/kg百草枯染毒组动物无效。UCMSC治疗对慢性肺纤维化有显著治疗作用,治疗组动物体重恢复早,死亡率降低,肺纤维化评分降低。RT-PCR结果显示,UCMSC移植3 h有人特异性线粒体基因的表达,但24 h后未检测到。结论:UCMSC对百草枯中毒性急慢性肺损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旁分泌机制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脐带问充质干细胞(hUCMSC)是来源于发育早期中胚层和外胚层、存在于脐带沃顿胶和血管周围组织中的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当前主要通过分离、扩增传代培养,然后超低温保存的方法提取保存hUCMSC。与其他来源的干细胞相比,hUCMSC具有来源广泛、可塑性强、对供者无不利影响、无伦理争论限制等优势,并且具有很强的向多组织分化的潜能,因此hUCMSC成为在组织工程、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基因治疗等研究领域具有巨大潜力的种子细胞,在临床应用方面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干细胞治疗作为某些难治性疾病的新型治疗手段,在组织修复、自身免疫疾病和退行性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研究以裸鼠为动物模型,通过裸鼠皮下成瘤、克隆形成和端粒酶活性等试验,评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安全性,为干细胞用于临床治疗的安全性提供参考.裸鼠成瘤性试验结果显示,阴性对照组和试验组成瘤数均为0,阳性对照组成瘤数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s)源性细胞外囊泡Oct-4 mRNA对受损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修复的作用及相关机制。 方法将培养的缺氧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置于含有人脐带MSCs细胞外囊泡及不同对照培养液的培养腔室玻片上孵育48?h,应用BrdU及TUNEL染色,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或凋亡情况。将急性肾损伤模型小鼠分为4组:空白组、EVs组、Oct-4过表达组、Oct-4低敲组。并按照分组分别注射磷酸盐缓冲液(Vehicle),人脐带MSCs细胞外囊泡(EVs),过表达Oct-4基因的人脐带MSCs细胞外囊泡(EVs?+?Oct-4)及敲除Oct-4基因的人脐带MSCs外囊泡(EVs-Oct-4),并在注射48?h及2周后采血测肌酐(Crea)及尿素氮(BUN),了解肾功能变化;对各组上述处理后的肾组织应用TUNEL与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量检测各组肾脏细胞凋亡与增殖情况;通过Masson染色检测了各组肾脏纤维化程度;通过PCR探索肾损伤后肾组织细胞Snail基因的表达变化。数据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 结果EVs?+ Oct-4处理缺氧的肾小管上皮细胞48?h后,TUNEL染色显示具有最少的凋亡细胞数(0~1)/?HPF,BrdU显示有最多的增殖细胞(7±2)/HPF。EVs,EV-Oct-4以及Vehicle对体外缺氧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上述作用依次减弱(P?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术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疗效,以及对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小鼠48只,完全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治疗组,每组16只。模型对照组与hUC-MSCs治疗组通过口服5﹪葡聚糖硫酸钠诱导UC模型。对hUC-MSCs治疗组小鼠经尾静脉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观察各组疾病活动指数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量各组小鼠血清中TNF-α、IL-8的表达水平,各组数据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比较使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模型对照组与hUC-MSCs治疗组DAI评分从第2天开始上升,直至实验结束分别为8.72±0.71、4.01±0.35均高于正常对照组0.21±0.2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 300.66,P0.01);模型对照组与hUCMSCs治疗组比较,在造模期间及治疗的第4天DAI评分分别为7.95±0.71、8.01±0.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P=0.08),在治疗的第5天hUC-MSCs治疗组DAI评分开始下降为7.23±0.82,且与模型对照组8.01±0.8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1,P=0.01)。造模第7天,模型对照组与hU C-MSCs治疗组两组TNF-α分别为(363.32±15.84)pg/ml、(375.52±16.21)pg/ml,均高于空白对照组(112.14±11.23)pg/ml(F=624.12,P0.01);模型对照组与hUC-MSCs治疗组两组IL-8分别为(65.32±10.12)pg/ml、(57.21±8.71)pg/ml均高于空白对照组(25.02±7.81)pg/ml(F=34.29,P0.01),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次干细胞注射7 d后即实验结束时,模型对照组与hUC-MSCs治疗组TNF-α分别为(453.23±15.63)pg/ml、(276.84±17.91)pg/ml,仍高于空白对照组(134.32±12.31)pg/ml(F=642.41,P0.01);模型对照组与hUC-MSCs治疗组两组IL-8分别为(75.23±6.72)pg/ml、(39.12±4.42)pg/ml仍高于空白对照组(27.12±5.91)pg/ml(F=113.90,P0.01),但hUC-MSCs治疗组水平较造模结束时有所下降,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术对UC小鼠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且能降低血清中TNF-α、IL-8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出能够诱导hUC-MSCs成脂或成骨分化的微生物代谢物,将hUC-MSCs接种于96孔板中,并加入代谢物筛选样品,通过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以及油红染色、碱性磷酸酶染色鉴定hUC-MSCs的成脂、成骨分化。从446种微生物代谢物中筛选出一种具有明显诱导hUC-MSCs成脂分化的微生物代谢物。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人骨形态发生蛋白9(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 9,BMP9)在体内外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成骨分化的作用研究。方法:设立Ad-BMP9处理组和Ad-GFP对照组感染hUC-MSCs,两组细胞分别于3天、5天、7天进行ALP活性检测,14天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骨钙素(Osteocalcin,OCN)、骨桥蛋白(Osteopotin,OPN)的表达情况,21天后茜素红染色检测矿化结节的形成;然后收集不同分组hUC-MSC用于裸鼠皮下注射成骨模型的建立,4周后取出离体骨进行Micro-CT扫描和分析,并进行H&E、Masson Trichrome、Alcain Blue染色。结果:BMP9处理组的ALP活性和矿化结节形成明显高于对照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BMP9诱导组的OCN、OPG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裸鼠皮下注射成骨模型的观察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没有形成肉眼可见的皮下包块,仅感染Ad-BMP9的hUC-MSCs能生成异位骨,且形成的异位骨骨量明显,骨密度平均值为396.05±0.60;H&E染色结果显示BMP9诱导生成的异位骨中形成部分成熟的骨基质和骨小梁,Masson Trichrome染色结果显示BMP9明显诱导hUC-MSCs的基质矿化作用,Alcain Blue染色结果显示BMP9明显诱导hUC-MSCs的软骨内成骨作用。结论:BMP9成功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内外成骨作用,为临床骨组织工程的细胞疗法提供了明确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该文旨在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联合吡非尼酮(pirfenidone, PFD)对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C57BL/6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MSCs对照组、模型组、30 mg/kg PFD组(P30)、100 mg/kg PFD组、300 mg/kg PFD组、MSCs治疗组及MSCs联合P30组。气管滴注博来霉素后第7天尾静脉注射5×105 hUC-MSCs,第7天起每日予PFD灌胃。造模后第21天收集肺组织, HE、Masson染色分别评估肺部形态变化及胶原沉积情况; Sircol法测胶原含量;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纤维化标志物水平。超滤收集hUC-MSCs条件培养基(conditioned medium, CM),联合PFD体外培养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 MFB), CCK-8与Brdu实验检测MFB生长及增殖。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 MSCs联合P30组显著改善小鼠生存率及肺部病理,显著降低胶原及纤维化标志物水平(P0.001),且疗效优于单用PFD和hUC-MSCs组(P0.05)。PFD部分抑制MFB增殖,联合CM增强了PFD对MFB增殖的抑制(P0.001)。研究表明, hUC-MSCs联合低剂量PFD可能通过抑制MYB的增殖减轻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旨在通过条件培养基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 UC-MSCs)向II型肺泡上皮细胞(type II alveolar epithelial cells,AEC2s)分化,为后续研究h UC-MSCs来源的AEC2s在肺部疾病中的治疗作用奠定基础。h UC-MSCs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小气道上皮细胞生长基础培养基培养2天后添加生长因子诱导培养,对照组用20%血清的DMEM/F12培养。第14天观察细胞形态;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和ELISA法检测肺泡表面活性蛋白C(surfactant protein C,SP-C)及前肺泡表面活性蛋白C(pro-surfactant protein C,pro SP-C)。利用透射电镜观察板层小体。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形态由长梭形向多边形转变,细胞内有pro SP-C表达,培养基上清中有SP-C分泌,透射电镜观察到板层小体;而对照组细胞形态无明显改变,未检测到pro SP-C表达、SP-C分泌和板层小体形成。该研究结果表明,体外诱导培养可促进h UC-MSCs向AEC2s分化,通过该方法有望大量获得h UC-MSCs来源的AEC2s用于肺部疾病治疗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上清凝胶对小鼠皮肤创面修复的作用,为临床皮肤创伤提供新的修复方法奠定基础。方法:从新生儿脐带分离出hUC-MSCs并培养,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成骨成脂细胞分化实验以及RT-PCR检测干性相关基因的表达证明其干细胞特性;收集上清液,进行粗提纯及总蛋白浓度检测,制成凝胶剂,用于小鼠背部损伤模型中创面的治疗;于第2、3、6、8、15 d取样,伤口及正常皮肤组织样品分别用于制备组织病理切片及愈合组织相关因子表达的Q-PCR检测。结果:从新生儿脐带分离出的hUC-MSCs其形态、表面标志物符合干细胞特性,具有成骨和成脂诱导分化潜能。实验小鼠皮肤创伤后3 d开始可见各组创面逐渐缩小,伤后15 d创面基本愈合;第5、7 d高剂量组创面愈合率大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切片结果显示高剂量组伤口愈合程度最高,低剂量组次之,两者都优于对照组。愈合组织相关因子检测表明,伤后第2 d,高剂量上清处理的小鼠伤口组织TGF-β1和Col1a1基因表达增加,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伤后第3 d,实验组VEGF的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从第3 d开始,IL-1β这一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hUC-MSCs上清凝胶能够提高小鼠皮肤创面愈合的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