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8 毫秒
1.
凤眼莲种植对滇池水体环境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凤眼莲进行富营养化水体水质净化和生态恢复已经成为水生生态系统修复的一种有效途径。为了探明凤眼莲在净化水质时对水体环境质量的影响, 于2010年4月-2011年3月对滇池凤眼莲种植区域水体环境质量进行了监测, 并与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凤眼莲种植降低了水体pH值、透明度、光照强度和溶解氧含量, 与对照区相比, 凤眼莲种植增加了水体中硫化物的含量, 凤眼莲种植对水体环境质量的影响呈一定的月份波动, 推测认为这与凤眼莲本身的生长特性相关。研究结果为大面积种植凤眼莲进行水质净化和水体修复时生态安全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凤眼莲(Eichhorniacrassipes)的根分泌物中含有Met等多种氨基酸,其中Met、GABA、Gly、Ala、Asp、Ser、Val和Leu(10-7~10-2mol·L-1)均对凤眼莲的根际肠杆菌属F2(Enterobactersp.F2)细菌有强烈的正趋化作用;Glu、Thr和His(10-7~10-3mol·L-1)也对该菌有一定的正趋化作用;而Lys、Cys、Arg、Tyr、Pro、Asn、Gln、Ile、Phe和Typ则对该菌表现出一定的负趋化作用.对细菌的正趋化作用存在一个趋化物的最适浓度范围.具有正趋化作用的氨基酸在凤眼莲根际的浓度都较高,而具有负趋化作用的浓度则较低,这正是凤眼莲与该根际细菌结合为根际微生态系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无菌凤眼莲的降酚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菌凤眼莲的降酚性能的研究赵大君,郑师章(复旦大学环境与资源生物学系,上海200433)Phenol-DegradationCapacityofAbacterialEichhorniacrassipes.¥ZhaoDajun;ZhengShizhan...  相似文献   

4.
凤眼莲根分泌物氨基酸对根际肠杆菌属F2细菌降酚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研究2种有代表性的凤眼莲(Eichhorniacrassipes)根分泌物Met、Lys对其根际肠杆菌属F2细菌(Enterobactersp.F2)降酚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正趋化作用的Met的不同浓度对细菌的生长动态、细菌降酚酶活性、细菌降酚效率基本没有影响;而具有负趋化作用的Lys在高浓度(10-2、10-3mol·L-1)下延滞细菌的生长,抑制细菌的降酚酶活性,随着Lys浓度的降低各种抑制作用相应减弱,凤眼莲根分泌物氨基酸作为根际微生态系统的信息流,影响着该系统的降酚功能  相似文献   

5.
漂浮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去除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拟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水体,研究凤眼莲、水芙蓉和莲花竹在不同处理浓度水体中对氮、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凤眼莲、水芙蓉和莲花竹对水体中的氮、磷都有一定的去除效果,经过30 d的净化试验,凤眼莲对氮、磷去除率分别为50%~78.46%和68.16%~89.56%,水芙蓉对氮、磷去除率分别为57.58%~76.87%和72.28%~76.47%,莲花竹对氮、磷去除率分别为0.60%~10.80%和2.48%~10.04%。在现场试验中,水体中总氮和总磷分别降低了31.17%和20.48%,由此可见,凤眼莲和水芙蓉对氮、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能够改善富营养化水体。  相似文献   

6.
我国东南沿海VA菌根真菌II,球囊霉属四个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张美庆  王幼珊 《真菌学报》1996,15(4):241-246
从我国东南沿海广东,广西福建,浙江,山东等省的栽培及野生植物根际分离出VA真菌球囊霉属的四个种:聚丛球囊霉GlomusaggregatumSchenck&Smithemend.Koske,微丝球囊霉G.microaggregatumKoske,Gemma&Olexia,小果球囊霉G.micrcarpumTul&Tul,台湾球囊霉G.formosanumWu&Chen。其中微丛球囊霉为我国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7.
林英任  项存悌 《菌物系统》2000,19(2):157-160
具裂菌属(Coccomyces)二新种,生于映山红(Rhododendron simsii)上的卷丝齿裂菌(C.circinatus)和生于乌榄(Canarium pimela)上的杯状齿裂菌(C.crateriformis)。新种有拉丁文、中文描述和图解,并讨论。模式标本收藏于安徽农业大学森林保护教研室(AAUFP)。  相似文献   

8.
张天宇  张敬泽 《菌物系统》1999,18(2):121-124
链格孢生于苋科植物上新种一个,Alternaria achyranthis,新记录种一个,A.celosiae;生于落葵科植物上的新种一个,A.basellae;生于藜科植物上的新种一个,A.chenopodiicola,中国新记录种一个,A.spinaciae。新种模式标本保藏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9.
林英任  现存悌 《菌物系统》2000,19(3):297-301
我国齿裂菌属的4个分类单元,其中包括2个新种:生于青冈」Cyclobalanopsisglauca(Thunb.)Oerst.「上的青冈齿裂菌(Coccomyces cyclobalanopsis Y.R.Lin&Z.Z..Li sp.nov.)和生于香叶树(Lindera communis Hemsl.)上的福建齿裂菌(C.fujianensis Y.R.Lin&C.T..Xiang sp.no  相似文献   

10.
两种水生植物对抗生素污染水体的修复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水培方法,通过检测水样中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盐酸四环素(Tetracycline)、盐酸土霉素(Oxytetracycline)和盐酸金霉素(Chlortetracycline)含量的动态变化,确定水生植物大漂(Pistia stratiotes)和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对水体中抗生素的清除作用。结果显示:①在系列高浓度(10~50 μg/mL)抗生素的条件下,凤眼莲去除水中盐酸金霉素与盐酸土霉素的效果优于大漂;②对于采集的污水(抗生素浓度<2.5 μg/mL),培养72 h后,大漂和凤眼莲对盐酸四环素的去除率分别达80%和90%以上,对氨苄青霉素的去除率分别达80%和70%以上。大漂和凤眼莲对4种抗生素污染的水体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修复功能,特别是凤眼莲效果更佳,可作为去除水体抗生素污染的首选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