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葛洲坝下中华鲟繁殖生物学特性及其人工繁殖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1998—2004年(除2002年外)间从葛洲坝下产卵场捕获的57尾(雌36尾,雄21尾)中华鲟人工繁殖群体为材料,研究了中华鲟人工繁殖群体的繁殖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1998—2004年间中华鲟雌鲟体长240~320cm,体质量140~432kg,年龄15~30龄;雄鲟体长153~284cm,体质量70~244kg,年龄12~26龄.雌鲟催产率93·1%,雄鲟催产率100%.卵子可明显分为7种颜色;绝对怀卵量为20~59万粒,平均35·8万粒;相对怀卵量820~3020粒·kg-1,平均1590粒·kg-1.精液明显分为4种颜色;绝对采精量1000~5952ml,平均2597·8ml;相对采精量1·25~31·24ml·kg-1,平均13·3ml·kg-1.多年人工催产受精率平均达到63·7%,孵化率达到48·1%,6年共孵化出苗476·2万尾,保证了人工繁殖放流的实施.资料对比显示,中华鲟繁殖群体自然繁殖力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2.
中华鲟人工繁殖放流现状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4-1998年,在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下游江段,中国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共捕捞663尾中华鲟亲鱼用于人工繁殖。各年的捕捞量变动在31—60尾之间。实际用于人工催产的亲鱼年利用率变动在3.1—91.7%之间。平均28.4%。催产卵的年受精率变动在0—85.0%之间,平均66.5%。年人工孵化鲟苗量变动在5—151.9万尾之间,平均54.3万尾。历年合计向长江放流初孵鲟苗4258万尾、幼鲟6.28万尾。经过多年的实践,中华鲟的人工催产,幼鲟孵化、培育和放流等方面的技术已经发展成熟。  相似文献   

3.
长江珍稀鱼类中华鲟物种特性及资源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是中国特有鲟类,由于人为因素影响处于濒临灭绝状态。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 Red List)在2010年收录其为极危物种。本文介绍了中华鲟的资源现状、物种特性以及游泳能力的研究进展。该物种保护措施主要包括人工繁殖、增殖放流和保护区建设。回顾了中华鲟的人工繁殖在近30年取得的成果以及全人工繁殖过程的困难;概述了中国在中华鲟增殖放流中所做的工作,中华鲟的标记回捕的困难使增殖放流效果短期难以评价;探讨了保护区建设对于保护中华鲟的重大意义。通过对中华鲟现阶段研究的综述,以期为后续中华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华鲟的保护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昕 《动物学研究》1997,18(1):113-120
中华鲟是一种洄游性的鲟科鱼类,平时生活于海洋,亲鲟成熟后溯游到江河里繁殖。在长江葛洲坝修筑以前,中华鲟产卵场位于长江上游和金沙江下游江段。60-70年代中期,一些科研单位对上游中华鲟繁殖群体及产卵场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撰写出现敢《长江鲟鱼类生物学与人工繁殖研究》,中华鲟的人工繁殖也于1971年产首获成功。葛洲坝枢纽建成以后,中华鲟繁殖群体被阻隔于葛洲坝下游宜昌江段,围绕大坝对中华鲟生存带来的不  相似文献   

5.
蓄养中华鲟的性腺发育与人工繁殖初报易继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华鲟是大型溯河徊游鱼类,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建成后对中华鲟资源产生了严重影响,有关主管部门决定采取以人工繁殖放流为主的保护措施,根据有关资料[1-3],拟利用在坝下江段易于捕获的Ⅲ期中华鲟亲鱼,通过人工蓄养使性腺发育成熟,为中华鲟人工繁殖提供优质亲鱼。1材料与方法蓄养用Ⅲ期中华鲟全部捕于葛洲坝下江段,用车运至本所专用蓄养池,蓄养池面积80-250m2不等,水源采用河水和井水,水质指标符合渔业用水标准。所有蓄养鱼定期用电子吊秤称重,穿刺取性腺组织,组织切片检查性腺发育状况,确定已达到Ⅳ期末后即进行…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中华鲟的年龄鉴别和葛洲坝枢纽工程大江截流后1981-1982年群集于坝下的宜昌至石首江段的中华鲟繁殖群体结构的特点。根据匙骨大小与中华鲟长度呈显著相关推算了中华鲟在海洋中的生长速度,计算了体长和体重的函数值及尾叉体长、体重和胸围的复相关。根据鳍条骨和匙骨年轮排列格局特点计算了中华鲟初次产卵和重复产卵的比例,同时,就宽区宽带轮和狭区狭带轮交替过程反映的生物学特征作了初步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华鲟仔鱼初次摄食时间与存活及生长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了延迟投饵对中华鲟开口仔鱼存活及生长的影响。初次开口摄食在11—12日龄,13日龄卵黄基本吸收完毕,营养完全依靠外界供给。12日龄后,延迟投喂时间在1—10天的范围内,仔鱼成活率在46.67—73.33%之间,各组间无显著差异;延迟投喂时间为11d,成活率下降至13.3%;延迟投喂时间为12d,成活率为0。此外,延迟投喂时间在8d(20日龄)之内,42日龄后测量,仔鱼体长和体重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延迟投喂超过9d,则体长和体重的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仔鱼不摄食可以存活的最长时间是42日龄,但延迟投喂12天(24日龄)以上即发生不可逆转饥饿,故其饥饿的不可逆点(PNR)是24日龄。  相似文献   

8.
中华鲟染色体组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材料和方法 试验鱼于1983年冬天和1984年春天取自湖北省武汉市市场(长江水系),二雌一雄,体长为2.0—3.2米,体重为99—220公斤。取肾脏组织在无菌的条件下用PBS溶液进行多次洗涤后,用剪刀剪成小块,再用0.02%胰蛋白酶消化15分钟,离心分离肾细胞,进行短期培养,用0.075M氯化钾溶液低渗处理,气干法制片,吉姆萨染色。在油镜下观察、计数、确定染色体数目。然后选择分散好、形态清晰的中期分裂相做显微镜照相,将标准的中期分裂相剪下,按同源染色体配对、测量,并用统计学方法计算其臂比和相对长度。根据Levan等(1964)提出的按着丝点的位置进行染色体的命名和分类。  相似文献   

9.
根据铁蛋白基因的保守序列,搜索GenBank数据库中华鲟的EST数据库得到一条同源序列.通过RT-PCR的方法对该序列进行扩增,修改其测序错误,获得中华鲟铁蛋白亚基cDNA全长,经过注释提交GenBank数据库,获取序列登录号EU348782.该cDNA长度为896bp,包含531bp的完整编码区,推测编码的蛋白质为176aa,分子量为20339.9Mr,理论等电点为5.66.它和大两洋鲑鱼铁蛋白序列同源性最高,达到82.9%.该基闪在中华鲟肝脏、胰脏、肌肉、脑、心脏、鳃和胃粘膜等多种组织表达,在胰脏和心脏中表达量较高,在肌肉组织中表达较低.根据同源模建的方法得到该蛋白质三维结构,其包括5个α螺旋和10个转角结构,和人、蛙和细菌的铁蛋白均能很好的叠合,表现了很高的相似性,表明该蛋白结构和功能在基因进化中的高度保守性.  相似文献   

10.
中华鲟组织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取中华鲟的尾鳍、吻端、性腺等八种组织进行体外培养,得到来源于吻端和性腺组织的两个细胞株,分别命名为CSSn和CSG.CSSn和CSG均以成纤维样细胞为主。两种细胞都含有微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众多,在分布上具有“双峰多态”的特点,表明细胞已属异倍体。细胞生长较慢,CSG接种9d后、CSSn接种14d后数目达到最高值。CSG在16—30℃生长正常,最佳生长温度在27℃,最适pH为7.2。  相似文献   

11.
1981年1月,葛洲坝水利枢纽截流,中华鲟被大坝所阻而滞留在宜昌以下的江段。 1981年秋季在葛洲坝枢纽的坝下江段采集到中华鲟的Ⅲ、Ⅳ、Ⅵ期卵巢和Ⅲ、Ⅳ、Ⅴ期精巢,1982年秋季又采集到中华鲟产出的卵和早期鱼苗。研究结果表明,中华鲟在坝下江段不仅能发育成熟,而且能自然产卵。为了保护和增殖中华鲟,人工繁殖放流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同时,必须严禁滥捕,以保护中华鲟资源。    相似文献   

12.
间(鱼骨)(Hemibarbus medius Yue,1995)属鲤形目,鲤科,(鱼句)亚科,(鱼骨)属,为1995年报到的一个新种[1].在此之前,学者一直将其归为唇(鱼骨)[2-5].间(鱼骨)广泛分布于华南及西南部分地区,如珠江、南盘江、乌江和万泉河等水系[6].其肉质鲜嫩、营养价值高、产量较大,一直为产区的重要经济鱼类.  相似文献   

13.
自从海洋湖沼学会1963年的学术年会以来,我国淡水生物学方面的研究结果,许多已经发表在“海洋与湖沼”、“水生生物学集刊”等学报及有关杂志和多种内部发行的刊物上,有些还没有发表的工作也将在这次会议上进行交流。就我个人来说,没有条件来对我国淡水生物学的现状进行综合性的评述。今天只是介绍一下我们1963年的年会以后,国际上先后制定的两个庞大的研究计划,并谈谈淡水生物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THE REPRODUCTIVE BIOLOGY OF ASCLEPIAS TUBEROSA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15.
A genetic study of Oxalis priceae indicates that flower form is under the control of 2 loci. Long is homozygous recessive at both loci. Mid is dominant to long and is determined by either 1 or 2 dominant “M” alleles. Short is epistatic to mid. When selfed, mid produces fewer surviving offspring than do long and short. The data indicate that mid will survive in an outbreeding population but may be unable to compete if extensive inbreeding prevails. Evidence for, and causes of, inbreeding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养殖中华鲟的产后康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水生生物学报》2015,39(4):705-713
通过观测初次繁殖养殖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亲本产后的摄食行为, 测量生长指标和监测血清中甲状腺指标、血液理化指标, 进行产后亲本11个月康复的效果分析。结果表明: 使用多春鱼(Mallotus villosus)可诱导产后亲本开口摄食及转食营养丰富的混合鲜饵。雌性产后身体虚弱, 摄食时行为异常, 随摄入营养水平逐渐提高, 雌性和雄性最大摄食量于产后7个月时分别达到体质量的2.04%和1.60%, 7个月后恢复正常。随混合鲜饵摄食量提高, 亲本体质量从下降转而升高(9个月间雌雄亲本增长率分别为44.16%和23.30%), 体长增长(增长率分别为5.00%和3.23%), 与同龄未产的养殖中华鲟(参照组)相比, 体质量和体长的增长率均处于较高水平。产后亲本血清总T3(TT3)、血清总T4(TT4)、血清游离T3(FT3)、血清游离T4(FT4)和多项血液理化指标在恢复培养期明显升高, 至培养期末, TT3 、FT3高于参照组, 其余指标多接近参照组平均水平, 表明产后亲本生理情况基本恢复。研究表明, 加强产后康复培养, 可以提高初次繁殖亲本, 尤其是雌性的健康恢复和生长效果, 对养殖中华鲟资源的重复利用和再次成熟后生殖力的提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18.
中华鲟授精过程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到:中华鲟的成熟卵具有一层放射膜,两层卵黄膜;卵的动物极端有9—15个受精孔,受精孔直径约为12.7—13.9μm;精子由伞状顶体、棍棒状头部、漏斗状中段及扁平细长的尾部组成;各受精孔都能接纳多个精子;卵受精5秒后,精子才开始入卵,且精子入卵速度各不相同。受精时间持续较长,可由5秒延长至5分钟;卵受梢后,受精管道内除缠绕成团的精子尾部外,未发现其他堵塞物。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中华鲟繁殖群体资源现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根据1994—1998年获得的246尾标本,对中华鲟繁殖群体的性比、性腺发育成熟个体比例、年龄结构、体长和体重特征等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历史资料,对其种群资源现状进行评价,提出了相应的资源保护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