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将苦豆子甲醇和水提取物分别与埃玛菌素混合,在室内测定了两混合物对小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苦豆子甲醇提取物 埃玛菌素和苦豆子水提取物 埃玛菌素对小菜蛾3龄幼虫口服毒力明显高于埃玛菌素,其LC50值分别为0.19、0.32和0.51 mg.L-1;用两混合物以及埃玛菌素亚致死剂量处理3龄幼虫,试虫化蛹率、羽化率和成虫的繁殖力均呈现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生命表技术研究了氰氟虫腙亚致死剂量(LC25)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阿维菌素抗性(AV-R)和敏感(AV-S)种群的亚致死效应, 旨在为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治理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 氰氟虫腙对小菜蛾3龄幼虫抗性种群的LC50和LC25分别为0.24 mg/L和0.09 mg/L; 对敏感种群的LC50和LC25分别为0.20 mg/L和0.07 mg/L。氰氟虫腙亚致死剂量0.09 mg/L 处理小菜蛾后, 对处理代的影响表现为显著降低处理种群的化蛹率、 蛹重、 羽化率、 繁殖力; 明显延长蛹期, 缩短成虫产卵期和寿命; 对子代种群的影响表现为显著降低卵的孵化率、 幼虫各龄期的存活率, 延长发育历期。处理种群的内禀增长率(rm)、 周限增长率(λ)和净增值率(R0)显著低于对照种群(P<0.0001)。亚致死剂量的氰氟虫腙对小菜蛾抗性种群的影响大于敏感种群, 对处理代种群的影响大于子代种群。氰氟虫腙亚致死剂量可以极大地影响小菜蛾尤其是阿维菌素抗性种群的种群动态, 因此氰氟虫腙对于小菜蛾的抗性治理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分别在小菜蛾体内的菜蛾绒茧蜂处于卵期、早期幼虫和中期幼虫时,饲喂小菜蛾2龄幼虫亚致死剂量(=LC10)的阿维菌素和氟虫睛,研究上述杀虫剂处理对寄主体内菜蛾绒茧蜂结茧率和羽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菜蛾绒茧蜂处于卵期、早期幼虫和中期幼虫时,饲喂小菜蛾LC10剂量阿维菌素处理的菜叶后,菜蛾绒茧蜂的结茧率分别下降26.6%,22.8%和5.8%,饲喂小菜蛾LC10剂量氟虫睛处理的菜叶后,菜蛾绒茧蜂的结茧率分别下降76.9%,42.5%和18.5%。上述阿维菌素处理对菜蛾绒茧蜂成虫羽化率影响不显著,但上述氟虫睛处理可显著抑制菜蛾绒茧蜂成虫羽化率,在菜蛾绒茧蜂处于卵期、早期幼虫和中期幼虫时,饲喂小菜蛾LC10 剂量氟虫睛处理的菜叶可导致菜蛾绒茧蜂成虫羽化率分别下降53.1%,36.1%和47.8%。结果显示,即便是对寄主小菜蛾幼虫很低的剂量(LC10剂量)也会显著危害小菜蛾幼虫体内的菜蛾绒茧蜂的生长发育。此外,饲喂小菜蛾幼虫亚致死剂量杀虫剂对菜蛾绒茧蜂生长发育的影响与杀虫剂种类及蛾绒茧蜂发育阶段有关。  相似文献   

4.
球形芽孢杆菌对致倦库蚊的后致死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球形芽孢杆菌Bacillus sphaericus C3-41菌株对致倦库蚊Culex quinquefasciatus幼虫的毒力及其后致死作用。生物测定表明,该菌株对目标蚊幼虫具有很高的毒力,其丙酮粉剂对3~4龄幼虫48 h的半致死浓度(LC50)为(6.92±0.22) μg/L。用不同亚致死浓度处理2~3龄致倦库蚊幼虫,存活幼虫在后期发育中存在明显的延续死亡和损伤现象,经LC30、LC50、LC70、LC90和LC98剂量的C3.41粉剂处理的致倦库蚊羽化前的总死亡率分别为84%、91%、95%、97%和100%,同时存活的幼虫、蛹和成蚊的发育和行为也受到一定的影响。这种后致死作用随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可能同球形芽孢杆菌毒素蛋白对处理期间蚊幼虫中肠上皮细胞造成的损伤相关。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幼虫经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预处理后,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杀虫剂敏感性的变化以及预处理对小菜蛾幼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谷胱甘肽的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苏云金杆菌预处理抗性小菜蛾幼虫后,其对甲胺磷、水胺硫磷和克百威的敏感性分别为未处理组的6.74、8.83和8.50倍;处理敏感小菜蛾幼虫后则分别为未处理组的2.96、1.69和3.88倍。苏云金杆菌预处理抗性小菜蛾,未处理组乙酰胆碱酯酶的Km和Vmax值分别为预处理组的1.86和1.56倍,所使用的6种杀虫剂对乙酰胆碱酯酶的KI值,处理组为未处理组的1.80~2.66倍,苏云金杆菌预处理抗性小菜蛾对羧酸酯酶的Km、KI影响不大,但能显著地抑制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并导致谷胱甘肽含量下降(对照分别为处理的2.02、1.76和1.66倍)。苏云金杆菌预处理敏感小菜蛾,对乙酰胆碱酯酶的Km、Vmax、KI值和羧酸酯酶的Km、KI值以及谷胱甘肽含量影响不大,但能显著地抑制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对照分别为处理的1.54和1.64倍)。  相似文献   

6.
将苦豆子甲醇提取物和苦豆子水提取物分别与埃玛菌素混合,得到苦豆子甲醇提取物·埃玛菌素(简称苦醇·埃)和苦豆子水提取物·埃玛菌素(简称苦水·埃)2种混合剂,在室内用特定年龄生命表法,研究了2种混合剂低致死剂量对小菜蛾的影响,并对其F_1代幼虫、蛹以及成虫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埃玛菌素、苦醇·埃和苦水·埃3个处理对小菜蛾F_1代各龄期均有影响。其种群趋势指数(I)分别为6.23、4.81和5.70,而对照组种群趋势指数则为28.03。  相似文献   

7.
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维专  陈伟平 《昆虫学报》1994,37(3):286-291
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对小菜蛾户Plutella xylostella L.4龄幼虫毒力测定的结果显示, XRD-473 农梦特、卡死克、抑太保、灭幼脲1号、灭幼脲;号的毒力值(LC50)分别为0.4768、0.8669、1.0754、1.2389、27.0680和36.8591ppm。 国外生产的几丁质合成抑制剂毒力显著高于国产的品种,这类药剂的毒力又明显高于常规药剂敌敌畏、氯氰菊酯、杀虫双等,它们的毒力值(LC50)分别为818.0315、6419.9842、55,.4925ppm。抑太保对小菜蛾幼虫作用方式的研究结果表明,该药剂以胃毒为主,兼有触杀作用。以抑太保、卡死克50ppn的药液饲喂的小菜蛾雌、雄成蛾寿命比单用5%。蜜糖水饲喂的个体缩短1天和4天左右,产卵量减少2/3,卵孵化率显著降低。用抑太保、卡死克50ppm的药液浸渍的小菜蛾卵孵化串分别为5.35%和0。温度对抑太保的毒力有较大影响,在试验温度范围内(10-30℃),抑太保10ppm处理的小菜蛾种群50%或,75o、95%群体致死时间随着温度上升而缩短。  相似文献   

8.
采用质量法和酶活力测定法研究了阿维菌素3种亚致死剂量(LC5、LC10和LC20)处理对家蚕5 龄幼虫的食物利用及中肠3种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亚致死剂量阿维菌素处理对家蚕5龄幼虫的生长和食物利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体质量及其增加量、相对生长率均显著低于对照,同时伴随着取食量、相对取食量和排粪量减少,食物利用率和食物转化率显著降低,而近似消化率升高.阿维菌素处理的家蚕,其中肠淀粉酶和蔗糖酶活性前期受到抑制且持续时间较长,但随着幼虫的生长发育,逐渐恢复正常或高于对照;而海藻糖酶活性前期受抑制时间较短,随后活性迅速增强,并维持在与对照同一水平或高于对照.这些变化说明亚致死剂量阿维菌素对家蚕仍有一定的毒性,其程度随剂量的提高而增强,可导致家蚕消化系统紊乱,进而影响其生长发育和对食物的利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溴氰虫酰胺对甜菜夜蛾 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的亚致死效应,为甜菜夜蛾的综合防治和溴氰虫酰胺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饲料混毒法,测定溴氰虫酰胺对甜菜夜蛾3龄幼虫的毒力,确定其亚致死剂量(LC10和LC25),并分别用该亚致死剂量处理甜菜夜蛾3龄幼虫,研究其对甜菜夜蛾的生长发育和体内3种解毒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以LC10 和LC25剂量处理甜菜夜蛾3龄幼虫后,幼虫生长受到显著抑制,虫重抑制率分别为11.55%和27.68%;LC10和LC25处理组3龄幼虫到化蛹天数分别比对照组延长0.07和0.20 d;化蛹率显著低于对照组(80.93%),分别为63.89%和49.43%;成虫寿命显著缩短1.11 d和2.08 d;单雌产卵量和卵孵化率也低于对照组。亚致死剂量溴氰虫酰胺处理甜菜夜蛾幼虫后24-96 h,羧酸酯酶活性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呈先激活升高、后被抑制降低;而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在药剂处理48 h和72 h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与浓度成正比。【结论】亚致死剂量的溴氰虫酰胺对甜菜夜蛾的生长发育有显著抑制作用,对其幼虫体内解毒酶活性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不同寄主来源的根虫瘟霉菌株对小菜蛾幼虫的毒力比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在不同寄主来源的4株根虫瘟霉Zoophthora radicans对小菜蛾 Plutella xylostella 2龄幼虫的生物测定中,发现源于小菜蛾的菌株ARSEF1100毒力最强,在0.53~319.32/mm2的孢子剂量下,接种后第8 天累计死亡率为2.38%~97.44%,虫尸全部表现典型的虫瘟霉症状;源于叶蝉的ARSEF2699和F99101菌株的同日累计死亡率分别为2.38%~50.00% (剂量为1.56~314.84/mm2孢子)和2.38%~57.89% (剂量为1.84~484.08/mm2的孢子);而源于菜粉蝶的ARSEF1342菌株在3.54~633.0/mm2的孢子剂量下只引发6.52%~13.63%的累计死亡率,后3个菌株致死的小菜蛾幼虫仅部分表现典型症状。所获数据经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模拟分析,剂量效应参数依次为ARSEF1100 (1.89) > F99101 (1.48) > ARSEF2699 (1.23) > ARSEF1342 (0.37),相互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接种后4~8 天内,ARSEF1100的LD50值分别为231.68、113.08、71.41、40.87和35.30/mm2的孢子,其毒力远高于其余3个菌株;ARSEF2699的相应LD50值为1344.43、922.39、555.58、410.06和397.07/mm2的孢子;F99101的LD50值为666.86、451.64、413.82、350.65和332.57/mm2的孢子,而ARSEF1342的毒力太弱难以估计。这些结果表明,ARSEF1100菌株最有希望用于小菜蛾的微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11.
紫薇毡蚧种群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报道紫薇毡蚧EriococcusLagerostroemiae Kuwana的种群生物学特性。该虫80年末传入贵州,在贵阳地区每年发生3-4代,世代重叠极重,越冬代是第3、4两代的混合群体,越冬虫态有卵、若虫和蛹。分别估测了卵、雄若虫、蛹、雌若虫和雌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T0)和有效积温(K)。周年虫口变动有两个高峰:6月中旬至7月上旬和8月上旬至9月上旬。11月至翌年4月,因寄主休眠和低温导致虫口缓慢下降。雌成虫产卵量与寄主生长势好坏有关。控制紫薇毡蚧虫口最有效的天敌是红点唇瓢虫Chilocoruskuwanae Silverstri。药液涂干并辅之具内吸作用的杀虫药液灌根是目前较好的药剂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2.
美洲斑潜蝇实验种群生命表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15、20、25、30和35℃五种温度下,观察了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实验种群的发育历期、存活率、产卵量、寿命等,组建了实验种群生命表,估测了种群参数。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发育历期缩短,在试验的温度范围内,卵、幼虫、蛹的历期变化分别为7.6~2.0天,12.7~2.9天,34.3~6.8天;成虫寿命变化为17.3~6.5天。卵、幼虫、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7.5℃,9.8℃,11.5℃,10.9℃,有效积温为3.9,52.7,128.5,229.9日度。在五种温度下,卵的存活率均在84.2%以上。幼虫除在15℃时存活率为66.7%外,其它温度均在94.6%以上,蛹的存活率变化幅度最大,25℃时为80.3%,35℃时仅为10.0%。30℃时种群的内禀增长力rm最大,加倍时间最短,净生殖率最高。在20~35℃四种温度下种群的稳定年龄组配中未成熟阶段所占比例均在97%以上。  相似文献   

13.
毛鱼藤酮与鱼藤酮杀虫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毛鱼藤酮是从杀虫植物毛鱼藤根中分离的杀虫活性物质。以菜粉蝶、甘蓝蚜、柑桔全爪螨、小菜蛾和黄曲条跳甲为试虫比较测定了毛鱼藤酮与鱼藤酮的毒杀、拒食、生长发育干扰和忌避产卵活性。结果表明:毛鱼藤酮的杀虫活性依昆虫种类而异,对柑桔全爪螨、小菜蛾、黄曲条跳甲的活性与鱼藤酮相当,其LC50没有显著差异,而对甘蓝蚜和菜粉蝶的活性显著低于鱼藤酮。毛鱼藤酮和鱼藤酮对昆虫均具拒食活性,但前者比后者弱。毛鱼藤酮还与鱼藤酮一样对昆虫有一定的生长发育干扰和忌避产卵作用。NADH 泛醌氧化还原酶抑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毛鱼藤酮的抑制活性低于鱼藤酮,二者抑制中浓度(IC50)分别为5.27 nmol·mL-1和2.58 nmol·mL-1。根据拒食、受药途径和酶抑制的试验结果分析认为,毛鱼藤酮在浸叶处理时对某些昆虫有较高杀虫活性是由于其比鱼藤酮有较低的拒食活性,导致虫体摄入药剂量增加所致。  相似文献   

14.
甜菜夜蛾对虫酰肼的抗性选育、风险评估及交互抗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贾变桃  沈晋良  刘叙杆 《昆虫学报》2007,50(11):1116-1121
虫酰肼是目前防治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的一种主要杀虫剂,为评估其抗性风险,在室内进行了抗性筛选和交互抗性的研究。采用饲料感染法,在甜菜夜蛾饲养75代期间用虫酰肼筛选62代,与起始种群相比抗性上升39.2倍,与室内敏感品系相比抗性上升141.3倍。在筛选的早、中、后期,现实遗传力h2分别为0.1075(F0~F25)、0.2780(F26~F50)和0.0538(F51~F75),整个筛选62代现实遗传力为0.1556。抗性种群筛选43次(F55)后停止用药筛选,饲养21代后,与敏感品系相比,抗性水平由63.5倍下降到21倍,抗性下降3倍。说明甜菜夜蛾具有对虫酰肼产生抗性的风险,且抗性衰退缓慢,短期内很难恢复到敏感水平。交互抗性测定结果表明,上述室内选育的抗性品系对甲氧虫酰肼具有71.4倍的高水平交互抗性,对阿维菌素具有13.1倍的中等水平交互抗性,对甲维盐、茚虫威和呋喃虫酰肼分别具有7.0、8.4和4.7倍的低水平交互抗性,但对溴虫腈交互抗性不明显(1.9倍)。结果提示: 间断交替使用虫酰肼可以延缓抗性的发展,但除溴虫腈外,虫酰肼和其他几种新型杀虫剂之间的轮用可能不是甜菜夜蛾抗性治理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用生命表方法和PCR检测研究了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exiguamulticapsid nucleopolyhedrovirus, SeMNPV)对拟澳洲赤眼蜂Trichogramma confusum Viggiani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1℃下,取食含SeMNPV蜂蜜和纯蜂蜜(对照)的两组赤眼蜂雌蜂的寿命、繁殖力、羽化率、产雌率均无显著差异;内禀增长率(rm)分别为0.3524 和0.3418,周限增长率(λ)为1.42和1.41,非常接近;净繁殖率(RO)分别为 124.34和142.57,平均世代历期为13.6和14.5天, 种群倍增时间分别为1.96和2.03天。对5头取食含SeMNPV蜂蜜的雌蜂的子代的PCR 检测结果也均为阴性。因此,结论认为SeMNPV对拟澳洲赤眼蜂成蜂并无明显影响,体内携带病毒的亲代蜂并不能将病毒传给子代。  相似文献   

16.
对7日龄桃蚜 Myzus persicae用高剂量飞虱虫疠霉Pandora delphacis接种后,饲养于不同温(10~30℃)、湿(74%~100%RH)度组合条件下观察其生殖力及内禀增长力(rm) 的变化。结果表明,被接种个体生殖力比对照显著降低,且下降幅度受温度、湿度及温湿互作的影响。在各处理组合中,尤其以20~30℃和95%~100%RH的条件下下降更为明显。各处理rm在不同温度间差异显著,均随温度呈抛物线形变化,25℃下达最高,但不同湿度间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相比,被接种蚜的rm>除10℃与各湿度组合间无显著差异外,其余温湿组合下均显著低于对照。上述分析表明,飞虱虫疠霉的侵染能显著影响桃蚜生殖力及rm,尤其是在桃蚜繁殖的最适温度范围内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对胡芦巴Trigonella foenum-graecum L.中杀虫活性成分进行超临界CO2萃取分离,并以主要储粮害虫谷蠹Rhyzopertha dominica Fabricius为对象,对其触杀活性进行研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萃取液中活性成分的得率、毒力为考察指标,对杀虫活性成分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萃取工艺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55℃,夹带剂为95%乙醇,固液比为200 g:30 mL。萃取压力和夹带剂体积对试验指标有非常显著的影响,萃取温度和夹带剂浓度的影响较小。优化后的萃取方案可达到5.96%的得率。萃取产物对谷蠹的触杀试验结果显示,优化后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对胡芦巴中的杀虫物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得到的萃取物对谷蠹处理10天后的致死中浓度为65.03 μg/cm2,触杀活性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8.
张海燕  丛斌  田秋  付海滨  董辉 《昆虫学报》2006,49(3):433-437
在16℃、20℃、24℃、28℃和32℃恒温下,观察了温度对感染沃尔巴克氏体的松毛虫赤眼蜂发育、存活和繁殖的影响,组建了相应温度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范围内,感染沃尔巴克氏体的松毛虫赤眼蜂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缩短,5个温度下感染沃尔巴克氏体的松毛虫赤眼蜂世代的发育历期分别为23.2、17.8、13.2、11.1和7.8天,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7.40℃和212.69日·度,内禀增长率(rm)和净生殖力(R0)分别介于0.2448~0.4584和28.00~84.03之间。结果提示温度24℃~28℃为繁殖感染沃尔巴克氏体的松毛虫赤眼蜂的理想温度条件。  相似文献   

19.
寄主对桔小实蝇耐寒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任璐  陆永跃  曾玲  庞淑婷 《昆虫学报》2006,49(3):447-453
为了研究寄主营养对桔小实蝇耐寒性的作用,测定了以15种果蔬饲养的桔小实蝇1日龄蛹的过冷却点(supercooling points,SCP); 再选取南瓜、西红柿、柑桔、番石榴和杨桃等5种果蔬,测定了桔小实蝇3龄老熟幼虫、1日龄蛹、3日龄蛹、5日龄蛹、7日龄蛹和雌雄成虫的过冷却点,并观察了1日龄蛹的低温存活力。结果表明:(1)15种果蔬饲养所得的桔小实蝇1日龄蛹SCP均值在-11.03℃~-13.17℃,不同寄主发育的桔小实蝇SCP值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以取食蒲桃的最高,为-11.03℃,取食苦瓜的最低,为-13.17℃。(2)5种果蔬饲养所得的桔小实蝇各虫态的SCP均值存在极显著差异(F(4,863)=35.6,P<0.01); 同一寄主上的桔小实蝇不同虫态之间SCP均值也达到极显著性差异(F(6,863)=392.9,P<0.01); 且寄主和发育龄期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交互作用(F(24,863)=9.4,P<0.01)。(3)桔小实蝇各发育阶段,SCP值表现一定变化: 老熟幼虫发育至1日龄蛹,SCP值变化不大; 蛹发育至3、5和7天过冷却能力明显增强,降至-20℃左右,但他们之间没有明显区别; 羽化后3~5天的成虫SCP值又升高至-10℃左右。老熟幼虫、1日龄蛹和2~3日龄成虫与3日龄、5日龄和7日龄蛹的SCP值之间有显著性差异。(4)将5种果蔬饲养所得的桔小实蝇1日龄蛹置于6℃和-3℃下进行较长时间(1~8天)和较短时间(1~8 h)的低温处理,发现番石榴、杨桃和南瓜发育的蛹经低温处理后的校正羽化率较西红柿和柑桔发育的蛹高; 同样在0℃、3℃、6℃和9℃处理(2天)的实验中,得出相似的结果。因此,本实验结果表明桔小实蝇幼虫由于生活寄主的不同使得其下一代蛹的耐寒性产生了差异,引起其差异的原因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