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应用免疫金标记技术证明,在眼虫藻和其它藻类中RuBP羧化酶主要分布在蛋白核部位,这与高等植物中RuBP羧化酶分布不同,在眼虫藻叶绿体间质中有少量RuBP羧化酶存在,这与高等植物中RuBP羧化酶的分布也有相似之处。 暗中培养的眼虫藻不能形成类囊体,无RuBP羧化酶,无光合能力,只能进行异养代谢。  相似文献   

2.
河西走廊芦苇在不同盐渍生境中RuBP羧化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不同盐渍生境中芦苇的RuBP羧化酶结构的研究表明,不同类型芦苇的RuBP羧化酶大、小亚基分子量相同,但盐化草甸芦苇和过渡地带芦苇与沼泽芦苇相比,RuBP羧化酶的亲水氨基酸相对含量增加,疏水氨基酸相对含量降低,酶分子被PCMB滴定的SH基数亦显著减少.表明芦苇的RuBP羧化酶结构发生了变化,反映出该酶有基因表达的环境适应.  相似文献   

3.
杂交稻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的动力学性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pH8.0和30C的条件下测定了杂交稻RuBP羧化酶的动力学常数,纯化酶测定值与粗酶快速测定值无明显差异。12种不同组合的三系杂交稻其RuBP羧化酶动力学常数差不大,Km(CO2)和Tmax的平均值与普通栽培品种也无显著差异。杂交稻汕优63号RuBP羧化酶的动力学常数和酶蛋白含量与父本恢复系相类似,枰本不育系的Tmax和酶蛋白含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4.
在pH8.0和30℃的条件下测定了杂交稻RuBP羧化酶的动力学常数,纯化酶测定值与粗酶快速测定值无明显差异。12种不同组合的三系杂交稻(F1)其RuBP羧化酶动力学常数差异不大,Km(CO2)和Vmax的平均值与普通栽培品种也无显著差异。杂交稻汕优63号RuBP羧化酶的动力学常数和酶蛋白含量与父本恢复系相类似,而母本不育系的Vmax和酶蛋白含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5.
稀土离子对烟草RuBPcase的激活作用及EXFAS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稀土离子(Ln3 +) 对烟草(Nicotiana tabacum)1 ,5 - 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Pcase)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该酶的反应体系中,用Ln3 + 替代Mg2 + ,烟草RuBPcase 的活力随Ln3 + 浓度的变化曲线呈双相效应, 即在高浓度时, Ln3 + 抑制该酶活性; 低浓度的Ln3 + 提高RuBPcase 活性。其活化效应为轻稀土离子大于重稀土离子,但Ln3 + 的活化效应低于Mg2 + 。在有Mg2 + 的反应体系中,Ln3 + 在低浓度时也有提高RuBPcase 活性的能力,提高幅度较低;而高浓度的Ln3 + 显著地抑制酶活性。进一步对RuBPcase - La 二元复合物的EXFAS 研究,证实La3 + 与RuBPcase 氨基酸残基的O 原子键合,键长为2 .51?;La3 + 还与S 原子结合。最后对Ln3 + 和RuBPcase 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杂种小麦及亲本旗叶老化过程中RubisCO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麦(TriticumaestivumL.)旗叶的RuBPcase活性、含量及RuBPoase活性在旗叶全展或全展后10d达最大值,以后逐渐下降。与亲本相比,供试杂种小麦“麦优4号”在旗叶一生中尤其老化后期上述参数皆表现明显的杂种优势。旗叶RuBPcase比活性在叶绿素缓降期保持平稳,在叶绿素速降期逐渐下降。供试杂种小麦较亲本具有较高的RuBP羧化酶和加氧酶活性,表明杂种小麦不仅具有较强的光合羧化作用,而且叶片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光呼吸也较强。结果与旗叶RubisCO亲合CO2和O2的动力学常数的测定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7.
气相色谱法测定RuBp羧化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uBp羧化酶作用后反应体系中能为加入的HCl释放出的剩余,作为RuBp羧化酶活性指示。所释放的CO_2以气相色谱法检测,用黄瓜叶片中RuBp羧化酶的反应时间曲线和酶量曲线验征,并与现行的分光光度, ̄(14)C标记测试方法比较分析,认为本方法具有应用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等优点。所以,可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测定RuBp羧化酶活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带有Rht3基因的4B染色体二体(宁矮1号)、单体(宁矮1号M4B)、缺体(宁矮1号N4B)材料的光合特性,发现带有Rht3基因的4B染色体对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RuBP羧化酶含量及活性、叶片导度均有正效应,并有累加作用,而且对叶绿素含量缓降期和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也有正效应,因此带有Rht3基因的4B染色体具有促进光合作用的效应。对具有不同Rht3基因剂量的矮秆系(宁矮1号,即苏麦3号的Rht3矮秆等基因系)、半矮秆系(MD苏麦3号)及其苏麦3号的光合碳同化特性的研究,发现Rht3基因对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叶片导度具有正效应,但对于RuBP羧化酶含量和活性、叶绿素含量缓降期、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有负效应。  相似文献   

9.
水稻叶片生育过程中RubisCO活性与光合,光呼吸的关系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水稻生育过程中,RuBP羧化酶活性与光合速率,RuBP加氧酶活性与光呼吸速率、RuBP羧化酶活性与加氧酶活性以及光合速率与光呼吸速率之间是相关的。籼型品种与粳型品种间酶活性的高低及光合、光呼吸速率的高低基本一致,籼型三系杂交稻无明显的光合优势。酶的羧化活性搞低只在一定范围内与光合速率的高低平行,在正常生育条件下,酶蛋白的数量不是水稻光合速率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0.
水稻生育过程中,RuBP羧化酶活性与光合速率、RuBP加氧酶活性与光呼吸速率、RuBP羧化酶活性与加氢酶活性以及光合速率与光呼吸速率之间是相关的。籼型品种与粳型品种间酶活性的高低及光合、光呼吸速率的高低基本一致,籼型三系杂交稻(F1)无明显的光合优势。酶的羧化活性的高低只在一定范围内与光合速率的高低平行。在正常生育条件下,酶蛋白的数量不是水稻光合速率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1.
0.5mg/L的表油菜素内酯(epi-BR)能显著地促进黄瓜子叶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含量和叶绿素a/叶绿素b比值的下降,表明eni-BR能促进子叶的衰老。从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测定及同工酶谱发现epi-BR可提高其活性,暗示它可能通过提高子叶POD的活性而加速子叶叶绿素的降解。另一方面,epi-BR促进子时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下降,其中主要是RuBP羧化酶含量的下降,同时,epi-BR引起子叶游离氨基酸的累积。  相似文献   

12.
Ti质粒介导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cDNA转化烟草植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玉米C4-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羧化酶)cDNA亚克隆至穿梭质粒pBin19,通过在杆菌Ti质粒(LBA4404)介导的时圆片共培养法将其转入C3植物烟草中。在获得的抗性转化植株中,80%具有较强的NPTⅡ报道基因表达。Southern杂交表明C4-PEP羧化酶cDNA已被整合到了烟草核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3.
中眼藻属(Mesostigma)被认为是与高等植物亲缘关系最近的单细胞鞭毛藻类, 是研究高等植物起源的关键类群之一。已有研究表明中眼藻主要分布于静止的淡水水体中, 诸如池塘、水库和小型湖泊等, 然而中国至今仍未有该藻的报道。本研究在重庆合川和福建九龙江采集到2株单细胞鞭毛藻类, 对其进行形态观察并基于18S rDNA序列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2株藻为中眼藻属的绿色中眼藻(Mesostigma viride)。此外, 研究从三峡库区的环境DNA中也鉴定出中眼藻的存在, 且主要出现在秋季, 说明秋季可能是在中国内陆采集中眼藻的最佳季节。研究是中眼藻属在中国的首次报道, 为今后的中眼藻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绿眼虫 (Euglena viridis Ehrenberg1830 )为 1种习见鞭毛虫 ,植物学中裸藻门裸藻属的叶绿体特征为“细胞内有许多颗粒状叶绿体 ,分布于原生质近表面 ,称边缘位叶绿体 ,少数种类为中轴位的星状叶绿体 ,数目很少 ,只有 1~ 2个”。国内许多版本 (195 0~ 1992 )《动物学》、《普通动物学》、《无脊椎动物学》、《大学动物学》等对绿眼虫的叶绿本形态描述多为 :“大量圆形叶绿体”、“多个叶绿体”、“有甚多含叶绿素的色素体”,“很多色素体 ,含多量叶绿素”等。陈义《动物学》(195 0 )中明确提出“绿眼虫的色素体 1个 ,在体之中央 ,胞核之…  相似文献   

15.
Rhodosorus mairinus中藻红蛋白的纯化及其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Rhodosorus marinus中提取了藻红蛋白,通过改进纯化方法,得到了三种电泳纯的藻红蛋白:B-型藻红蛋白1,B-型藻红蛋白2和b-型藻红蛋白(以下简称B-PE1,B-PE2和b-PE)。分别测定这三种藻红蛋白聚合体和亚单位的分子量。测定了它们的可见光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两种B-PE的可见光的吸收光谱比b-PE的多一个498nm的吸收峰,三种藻红蛋白的氨基酸组成以酸性氨基酸和疏水性氨基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北草原植物中的C3和C4光合作用途径   总被引:40,自引:8,他引:32  
殷立娟  王萍 《生态学报》1997,17(2):113-123
以光合作用关键羧化酶PEPC和RuBPC活性化,并且参照叶片CO补偿浓度,δ^13C值和叶片解剖结构特点来鉴定东北草原区233种植物的C3,或C4光全作用途径,这些植物隶属于144属73科,其中137种为首次鉴定。89种具有C4光合作用途径,隶属于55属17科;144种人有C3光俣作用途径;隶属于94属28在多数C4种分布在禾本科、莎草科、苋科和藜科。苋属、地肤属、狗昌属和虎尾草属中的均为C4植物  相似文献   

17.
褐藻77 K荧光特异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测定了裙带菜、叉开网地藻、海带、囊藻、海蒿子、鼠尾藻、萱藻和水云等8种褐藻的77K荧光光谱并同菠菜和红藻条斑紫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与红藻和高等植物明显不同,褐藻没有作为PSI特征的730nm荧光峰。按荧光主峰的波长,可以分为二种类型:裙带菜、叉开网地藻、海带和囊藻的荧光主峰位于690nm,海蒿子、萱藻、水云和鼠尾藻的荧光主峰在705~720nm。这种77K荧光特异性预示褐藻同高等植物之间在PSI结构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从Rhodosorusmarinus中提取了藻红蛋白,通过改进纯化方法,得到了三种电泳纯的藻红蛋白:B-型藻红蛋白1,B-型藻红蛋白2和b-型藻红蛋白(以下简称B—PE1,B—PE2和b-PE)。分别测定这三种藻红蛋白聚合体和亚单位的分子量。测定了它们的可见光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两种B—PE的可见光的吸收光谱比b—PE的多一个498nm的吸收峰。三种藻红蛋白的氨基酸组成以酸性氨基酸和疏水性氨基酸为主,所以经等电聚焦测定的它们的等电点都是偏酸性的。  相似文献   

19.
藻-菌生态系统代谢功能的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室内模拟条件下,研究了一些生态因子对藻-菌(A+B)生态系统代谢有机碳(C6H12O6)、NH3-N和无机磷(IP)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藻-菌生态系统中藻(A)或菌(B)的起始数量一定时,其代谢C6H12O6的速率,随与之组合的B或A的起始数量增加(数量比则相应降低)而增加.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A+B系统代谢上述3种营养物质的速率均有一定的差异.黑暗下C6H12O6的平均代谢速率较光照下高12.3%(P<0.05),IP和NH3-N的平均代谢速率则分别较光照下低14.4%(P<0.05)和16.2%(P<0.001).在A+B系统和A、B单培养物中,3种营养物质的代谢速率均随有机负荷量增加而增加,而且A+B系统的代谢速率分别高于单培养的A和B,其中NH3-N代谢尤为显著.文章还就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绿眼虫 ( Euglena)是一种常见淡水动物 ,广泛分布在有机质丰富的池塘及湖泊等小型富营养性静水水体中。在环境条件适宜时 ,绿眼虫大量繁殖使所栖水域呈现绿色。一旦生活条件不适宜 ,虫体即能分泌胶质形成包囊 ,以抵御不良环境 ,环境条件改善后又会脱包囊而出。如何在实验室内诱导绿眼虫包囊形成 ,使学生直接观察到这一生命现象 ,目前未见有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在实验室内诱导绿眼虫包囊的形成 ,它可作为无脊椎动物实验教学中“眼虫形态结构观察”的一个补充。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实验用绿眼虫采集于南京西郊水沟。沟水呈浅绿色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