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羊消化道内不同大小食物颗粒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黄羊消化道内7个部位(瘤胃、网胃、瓣胃、皱胃、小肠、盲肠和直肠)食物粒径的分布规律。粒径大于0.1mm的大颗粒食物,在瘤、网胃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分别为57.8%和39.41%,在瓣胃以及瓣胃以下的消化道内容物中所占的比例急剧下降,小于10%;而粒径小于1.0mm的食物颗粒在瓣胃以及瓣胃以下的消化道中所占的比例却显著地增大,瓣胃中所占的比例为88%-95.2%。由于食物营养质量的季节性变化,黄羊消化道内食物粒径分布也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相似文献
2.
通过用龙桂开浸银法对刺猥消化道各段进行组织切片观察,结果表明嗜银细胞分布于胃贲门以及所有消化管,其中胃,十二指肠与小肠末段嗜银细胞分布密度较高,小肠中段及直肠末段密度较低,嗜银细胞分布于消化管壁粘膜层腺体与绒毛,其中在腺体密度较高,在绒毛较低,并且胃、小肠壁固有膜腺体的中、底部密度最高,另外在胃幽门有狭小的高密度分布区。嗜银细胞有锥体形,瓜子形,椭圆形,长梭形,圆形等,锥体形,瓜子形,长梭形多有明显的长突起。嗜银颗粒或充满整个细胞,或集中于起端或基底部,细胞外常见到刚释放的嗜银颗粒,特别是锥体形,瓜子形细胞的尖端处常可见到向腺管或肠腔释放的嗜银颗粒。 相似文献
3.
高寒地区高原鼢鼠消化道形态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8
对青海高原地区的高原鼢鼠在自然环境中消化道各器官的长度及重量的季节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总消化道保持相对的稳定性,长度、鲜重及于重均相对稳定,而含内容物器官重季节性变化明显。胃的变化相对较稳定,但长度季节性变化显,草枯黄期值最高,草生长盛期最低;小肠的鲜重在草返青期明显低于草生长盛期和草枯黄期;盲肠的变化最大,其长度和含内容物器官重草返青期明显高于其它季节。大肠的干重于枯黄期显增加。各器官的 相似文献
4.
4种雀形目鸟消化道形态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鸟类消化系统的形态结构与其食性密切相关。本文对红点颏(Luscinia calliope)、红喉姬(Ficedula parva)、栗(Emberiza rutila)和普通朱雀(Carpodacus erythrinus)4种雀形目鸟类的消化道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结果显示,4种鸟的总消化道长度和各消化器官的长度(胃长度除外),消化道总重量和各消化器官的重量均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植食性鸟(普通朱雀)具有相对较长的消化道,而食虫鸟(红点颏和红喉姬)则具有相对较高的消化道重量。实验证明,鸟类不同的食性特征塑造了不同的消化道适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三江自然保护区狍对冬季卧息地的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黑龙江三江自然保护区狍冬季卧息地的选择性结果表明,狍昼间偏好选择位于岛状林和芦苇丛、覆盖度>10%、当年生枝条数>30枝、隐蔽级90%-99%、距水源距离<400 m、距农田距离<500 m、保温性>0.2℃、雪深>31 cm、人为干扰距离>1 000 m等生境因子的卧息地;狍夜间偏好选择位于岛状林、覆盖度>10%、当年生枝条数>30枝、隐蔽级为<90%、距水源距离<700 m、距农田距离>500 m、保温性>0.2℃、雪深>31 cm、人为干扰距离>1 000 m等生境因子的卧息地.狍昼间与夜间卧息地在是否刨走积雪等松软物质、距农田距离、雪深、人为干扰距离和卧息地宽度上差异显著(P<0.05).与夜间卧息地相比,狍昼间偏爱的卧息地具有接近农田、雪覆盖深和卧息地宽度较小等特征.狍对昼间卧息地资源选择函数为:logit(P)=-13.999-0.446×植被类型-0.003×距水源距离-0.003×距农田距离+0.915×保温性+0.487×雪深+0.001×人为干扰距离,选择概率为P=elogit(P)/1+elogit(P),模型的正确预测率为90.9%;狍对夜间卧息地资源选择函数为:logit(P)=-0.009-1.863×植被类型-0.004×距水源距离+0.946×保温性+0.002×人为干扰距离,选择概率为P=elogit(P)/1+elogit(P),模型的正确预测率为91.8%. 相似文献
6.
小兴安岭南部低山丘陵地区狍冬季卧息地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小兴安岭南部低山丘陵地区狍冬季卧息地的选择性进行了研究。Jacobs法和资源选择函数均表明昼间狍偏好位于阳坡的针阔混交林,对灌木、下层植被覆盖度及雪深具有选择性;夜间狍的卧息地多位于阴坡的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混交林,对乔木和下层植被覆盖度具有选择性。狍的昼间和夜间卧息地在植被类型、坡向、乔木冠幅、灌木高度、1m以下植被覆盖度、1~2.5m植被覆盖度、隐蔽级、卧息地长和卧息地宽上差异显著(P<0.05)。与夜间卧息地相比,狍昼间偏爱的卧息地具有乔木冠幅较大、灌木较矮、林下植被覆盖度较高、隐蔽程度较好、卧息地长度和宽度较小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黄羊消化道形态和结构的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研究了51副黄羊消化道的形态结构特征。腮腺(g)占体重(kg)的比率为1.035,整个胃组织重占体重的比率为2.74%~2.89% , 瘤胃最大,占整个胃组织重量的72%~76%,其次是网胃(9%~10%)、皱胃(8%~10%)和瓣胃(5%~6%),除瘤胃与体重呈线性正相关外,其它3个分胃与体重呈线性负相关,瘤胃表面扩张系数(SEF)值为8.52,瘤胃粘膜乳突密度为89,整个肠道长度是体长的17.8倍,肠重占体重的比率为4.96%,从消化道的形态结构特征分析,黄羊属于混饲者。 相似文献
8.
燕雀和麻雀代谢产热及消化道形态特征比较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于 2 0 0 3年 4~ 5月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地区以 1 0只燕雀 (Fringillamontifringilla)和 9只麻雀(Passermontanus)的耗氧量、肝脏和肌肉的线粒体呼吸、肝脏和肌肉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及消化道形态特征等为指标 ,探讨了燕雀和麻雀代谢产热及消化道形态的差异。燕雀的代谢率、肝脏和肌肉的线粒体呼吸及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均显著低于麻雀 ;而消化道总长度及小肠长度均明显高于麻雀。表明选择压力的不同塑造了燕雀和麻雀对环境的适应对策不同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光周期和高脂食物对栖息于横断山地区高山姬鼠Apodemus chevrieri消化道形态的影响,将成年雌性高山姬鼠分别驯化于长光照低脂、高脂食物和短光照低脂、高脂食物条件下,7周后测定动物的体重、总消化道、胃、小肠、大肠、盲肠的长度及其含内容物重、去内容物重、干重。结果表明:短光低脂组总消化道长显著大于其他组,短光组的小肠长度显著大于长光组。总消化道含内容物重、去内容物重,胃去内容物重、干重以及大肠和盲肠的各项指标均是低脂食物组显著大于高脂食物组。而小肠干重则是高脂食物组显著大于低脂食物组。以上结果表明,高山姬鼠在光周期和食物质量不同的条件下,可能通过调节消化道形态来维持正常的能量代谢和生理机能。高山姬鼠的消化道在不同光周期和食物质量条件下表现出的变化模式,可能与其光照和食物资源季节性波动的野外生存环境有关,从一方面反映了该物种在不同环境下的生存机制和适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高寒地区高原鼠兔消化道形态的季节动态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对青藏高原高寒地区的高原鼠兔在自然环境中消化道各器官的长度及重量的季节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总消化道长度和含内容物组织重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而组织鲜重和干重则季节性变化明显,均于条件较恶劣的草枯黄期达最大值;除含内容物组织重于草生长盛期较高外,胃的变化相对比较稳定。小肠的变化最为剧烈,各项指标均显示明显的季节变化,表明该器官对环境因素的改变反应强烈,各指标一般于草枯黄期和草生长盛期较高;盲肠的干重于草枯草显著增加,其它指标基本维持稳定;大肠的长度于草枯黄期显著增加,草生长盛期较高;盲肠的干重于草枯黄期显著增加,其它指标基本维持稳定;大肠的长度于草枯黄期显著增加,而其它指标则并无明显的季节变化。表明在自然环境中,面对寒冷和食物质量降低等因素的胁迫,消化道各器官在不同时期产生不同的反应,且反应的程度也不同。消化道形态的调节在高原鼠兔的消化对策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应用雪尿分析技术评价不同类型栖息地中狍冬季的营养状况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雪尿分析技术是北方冬季有蹄类种群营养状况评价的可靠性指数。本文通过对兴隆镇小东林场和三江自然保护区1999 及2000 年冬季狍50 个雪尿、尿液样本采集及分析, 用以评价在不同类型的栖息地中狍冬季的营养状况, 结果表明: 雪尿分析可以评价狍冬季的营养状况及其变化; 雪尿中较低的尿素氮与肌酸酐的比率表明两地区狍基本上处于营养不良早期阶段, 反映了食物资源可利用性低、食物营养质量低造成外源蛋白质和能量摄入不足, 而使狍大量消耗体脂肪, 并通过对尿液化学成分的重吸收利用而保持其在尿液中排出量最低, 使机体内源蛋白质分解代谢处于较低状态; 三江1999 年冬季狍营养状况相对较差, 而2000 年情况较好; 幼体及亚成体处于营养不良中期阶段。
相似文献
相似文献
12.
应用骨髓脂肪指数评价狍冬季体状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前,有蹄类体状况的评价方法主要有整体脂肪指数(Wholebodyfat,WBF)[1,2]、肾脂肪指数(Kidneyfatindex,KFI)[3~10]、骨髓脂肪指数(Mar rowfatindex,MFI)[11~21]、尿液及雪尿分析技术(Urineanalysis)[22,23]和瘤胃粘膜表面扩张系数(Surfaceenlargementfactor,SEF)[24],可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体脂肪的蓄积情况,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有蹄类所处环境的食物质量和营养压力。鹿科反刍动物对脂肪的蓄积和消耗具有一定的顺序,可视脂肪最先蓄积在心脏的基部及冠状沟附近,其次为心包膜、网膜、肾周围及皮下背部及腹部,而脂肪被消耗的顺序依次… 相似文献
13.
2003—2005年的冬季,在黑龙江省完达山地区的五泡林场,通过样线调查,利用逐步判别分析的方法,对冬季马鹿和狍子在森林采伐区和非采伐区生境选择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其结果表明,在该地区虽然两物种在生境选择上发生部分重叠,但在生境利用方式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在采伐区马鹿主要利用中坡位或上坡位、半阴半阳或阳坡、人为干扰距离大于1000m、海拔相对较高、食物丰富度较高、乔木胸径较小、灌木密度较高的灌丛或杂木林生境;狍子主要利用中坡位或下坡位、阳坡、海拔相对较低、食物丰富度适中、乔木胸径较大、灌木密度较低、人为干扰距离要求不严格的杂木林或柞树林生境。在非采伐区,马鹿主要选择距人为干扰大于1000m、海拔较高、食物丰富度较高、乔木胸径较小的杂木林生境;狍子主要选择中坡位或下坡位、人为干扰距离要求不严格、海拔较低、食物丰富度较适中和乔木胸径较大的杂木林或杨-桦混交林生境。 相似文献
14.
Partial sequences of the mitochondrial control region of northeastern China roe deer were analyzed to determine the degree
of genetic diversity. Fourteen haplotypes were observed. The haplotype diversity was high (h = 0.872), nucleotide diversity was medium (p
i
= 0.0108), and the average Tamura–Nei nucleotide distance among them was 1.9%, indicating that genetic diversity of roe deer
from northeastern China was relatively high and that the effective population size was large historically. To clarify the
northeastern China roe deer's taxonomic status, these 14 haplotypes were compared with 31 haplotypes published in Genbank
from Europe, Siberia, and Korea. The average genetic distance between haplogroups of northeastern China and European roe deer
(5.8%) was more than twice that between northeastern China and Siberian roe deer (2.7%), indicating sufficient variation to
consider roe deer of northeastern China and Siberia as a single species (Capreolus pygargus), distinct from European roe deer (Capreolus capreolus). This is the first presentation of mtDNA data for roe deer in northeastern China, which will be helpful in investigations
of genetic diversity and clarifications of the taxonomic status of roe deer in the whole of China.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循环饥饿投喂对大鼠(Rattus norvegicus)消化道内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及形态功能的影响,本实验采用Grimelius银染法观察和测定循环饥饿投喂(饥饿1 d,投喂1 d,周期为14 d)期间大鼠消化道嗜银细胞形态功能及密度分布。结果表明,实验组(即循环饥饿投喂组)和对照组(正常喂食组)大鼠消化道嗜银细胞除食管外均有分布,形态上对照组嗜银细胞以椭圆形和锥体形为主,实验组嗜银细胞则主要以锥体形为主;两组大鼠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高峰都位于胃,密度低谷对照组位于空肠、盲肠、回肠和直肠,实验组位于空肠到直肠各段;实验组大鼠消化道嗜银细胞分布密度在贲门和幽门部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结肠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说明循环饥饿投喂会明显改变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形态并降低细胞数量,这可能与内分泌细胞的功能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6.
17.
采用Grimelius银染法,对中国黄羽鹌鹑(Coturnix aponica)消化道嗜银细胞胚后发育的分布规律和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口腔、食管、嗉囊和泄殖腔中未发现嗜银细胞,其余部位均有不同数量的分布,其分布呈波浪形,大多数日龄段在腺胃和结直肠中存在2个分布高峰,回肠次之,十二指肠、空肠、盲肠较少,随着日龄增加,不同部位嗜银细胞数量均先增加,后减少,在100 d时达高峰。嗜银细胞主要分布在腺胃腺叶内细胞之间、肠黏膜上皮细胞之间及固有层内,形态多呈圆形、椭圆形、锥形及梭形等。结合嗜银细胞形态与功能间的联系,发现消化道内广泛分布着4种类型的嗜银细胞。我们认为中国黄羽鹌鹑消化道的嗜银细胞具有内分泌、外分泌及旁分泌3种功能,其分布特点可能与动物的食性及生活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8.
19.
蛇岛蝮蛇消化道5-羟色胺细胞的形态与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ABC(avidin-biotin-peroxidase complex)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蛇岛蝮蛇(Gloydius shedaoensis)消化道内5-羟色胺(5-HT)免疫阳性内分泌细胞的分布及形态.结果显示,5-羟色胺细胞从食管到直肠各段均有分布.细胞分布密度呈波浪式,其中胃贲门部分布密度最高(7.15±2.38),直肠部次之(4.55±3.14),食管部最低(1.2±0.71).5-HT阳性细胞广泛分布于消化道上皮细胞之间、上皮基部、腺泡上皮细胞之间以及固有膜内.形态多样,呈圆形、锥体形、梭形等.分析认为蛇岛蝮蛇消化道5-HT细胞具有内、外分泌两种作用途径,并且其密度分布可能与其食性、生存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