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本文采用质外体染料示踪法研究了葡萄果实不同发育期根域限制和非根域限制(对照)处理果实维管束水分运输变化。结果表明,在葡萄果实发育的第一次快速生长期,根域限制和对照处理的果实周缘维管束被染色数量最多,染料溶液在葡萄果实中的运输速率也最高,分别为1.72和1.63cm·h-1,根域限制处理果实中周缘维管束和中央维管束中染料溶液的运输速度低于对照处理,但胚珠维管束中染料运输速度要高于对照,为1.32cm·h-1;进入生长停滞期后,根域限制和对照处理的葡萄果实中周缘维管束被染色数目降低,染料溶液在中央维管束中的运输速度分别降低为0.72和0.70cm·h-1;在果实的第二次快速生长期,根域限制和对照处理果实周缘维管束染色数目仍然低于果实发育的第一次快速生长期,根域限制果实周缘维管束染色范围和染料运输速率都高于对照处理。  相似文献   

2.
气象因子对宁夏枸杞果实生长及多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主产区银川、白银和德令哈三地5年生宁杞1号为实验材料,探讨各地枸杞果实(横径、纵径和百粒重)生长及多糖含量与主要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并建立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三地果实生长类型均属双"S"型,即包括第1次快速生长期、缓慢生长期和第2次快速生长期;各产区宁夏枸杞的果实在不同生长期的发育时间和整个生长期的时间均存在差异。三产地枸杞果实的发育过程中,多糖含量始终呈现银川白银德令哈的趋势。多糖含量随枸杞果实发育成熟度的增加而升高,表现为缓慢升高和快速升高2个阶段。平均气温和平均昼夜温差是影响枸杞果实生长发育的主导气象因子。枸杞果实的整个发育过程中,银川地区枸杞果实的横、纵径和百粒重的增长首先随平均气温的升高而增加,分别达到23.71°C、23.93°C和23.55°C时最大,之后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减小;白银地区枸杞果实横、纵径和百粒重一直随平均气温的增加而增加,到温度分别为22.99°C、22.16°C和21.35°C时接近最大;德令哈枸杞果实横、纵径和百粒重一直随平均气温的增加而增加,直到平均温度分别为19.55°C、21.01°C和20.64°C时接近最大。  相似文献   

3.
郑国琦  张磊  王俊  胡正海 《广西植物》2012,32(6):810-815
研究了宁夏枸杞不同发育时期果实和种子形态的变化特征及种子内胚的变化.结果表明:宁夏枸杞果实的生长发育曲线为花后8d以前为其第一次快速生长期,花后8~24 d为缓慢生长期,花后24~34 d是第二次快速生长期,属于典型的双“S”型.宁夏枸杞种子的生长曲线既不属于单“S”型,也不属于双“S”型,表现为果实的第一次快速生长期同样也是种子的快速生长期,但种子完成的生长比例快于果实完成的生长比例,此期种子内的胚乳生长快;当果实进入缓慢生长期,种子也表现出缓慢生长的特性,且种子长度和宽度的增加速率均显著低于果实第一次快速生长期种子的生长速率,此期种子主要进行胚的分化;在果实的第二次快速生长期,果实体积和重量迅速增加,而种子的长度和宽度增加很少,此期种子内仅胚进一步增大,从而反映出宁夏枸杞果实的发育与种子发育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设置适宜水分、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处理(即80%、65%、50%和35%田间持水量),研究干旱胁迫对榆树幼苗不同器官C、N、P化学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适宜水分处理相比,干旱胁迫导致C含量在叶、茎、粗根和细根中增加,N含量在叶、茎和粗根中增加,P含量在叶、茎和粗根中下降,在细根中增加,C:N在叶和茎中下降,C:P及N:P在叶、茎和粗根中增加,在细根中下降.各器官间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各器官间N与P相关性均不显著.土壤含水量与各器官C含量,叶N含量,细根P含量及C:N,叶、茎和粗根C:P及N:P呈显著负相关,而与细根N含量,叶、茎和粗根P含量,细根C:P及N:P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干旱胁迫影响榆树幼苗对N、P的吸收及向上运输,幼苗生长主要受N限制;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叶、茎和粗根生长受P限制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5.
罗汉果果实生长发育与内含物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新能  李锋  蒋汉明   《广西植物》1990,10(3):223-227
罗汉果开花授粉后果实体积不断地增大。纵径在授粉后1至3天生长最快,以后逐渐减慢:横径以授粉后9至15天生长最快,30天果实体积停止增长。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干物质含量由低到高变化,总糖含量由低到高不断增加,但还原糖与非还原糖含量的变化有所不同,维生素C含量在生长发育前期最高,随果实发育,其含量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6.
网纹甜瓜发育果实糖分积累与蔗糖代谢参与酶的关系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随着网纹甜瓜果实的发育,果实中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增加,蔗糖的快速积累发生在果实发育的中后期,高蔗糖积累型果实中蔗糖积累速率明显快于低蔗糖积累型.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在果实发育的前期短暂下降, 而后稳步上升,在果实发育的中后期高蔗糖积累型果实中该酶的活性显著高于低蔗糖积累型果实;随着果实发育,蔗糖合成酶的分解活性降低而合成活性升高.酸性和中性转化酶在未成熟果实中活性较高,而在成熟果实中很低; 高蔗糖积累型果实中酸性转化酶活性显著低于同期低蔗糖积累型果实.合成蔗糖的酶活性小于分解蔗糖的酶活性时蔗糖几乎没有积累.根据这些结果推测,转化酶活性的下降、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的增加以及蔗糖合成酶分解活性的下降和合成活性的增加,是引起果实蔗糖积累的主要内在因子.  相似文献   

7.
以不同发育时期灵武长枣(Ziziphus jujuba cv.Lingwuchangzao)的果实为材料,通过测定与分析果肉组织中细胞质膜、液泡膜H+-ATPase和H+-PPase活性、果实糖分含量变化,研究了灵武长枣果实质膜、液泡膜H+-ATPase和H+-PPase活性与糖积累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果实第二次快速生长期之前主要积累葡萄糖和果糖,之后果实迅速积累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则逐渐下降,成熟期果实主要积累蔗糖。(2)在果实发育的缓慢生长期S1,质膜H+-ATPase活性最低;第一次快速生长期,质膜H+-ATPase活性最高;缓慢生长期S2,其活性降低;第二次快速生长期,质膜H+-ATPase活性升至次高;完熟期,质膜H+-ATPase活性下降幅度较大。(3)在果实发育过程中,液泡膜H+-ATPase和H+-PPase活性的变化趋势相似。缓慢生长期S1,液泡膜H+-ATPase和H+-PPase活性较低;从缓慢生长期S1至第一次快速生长期缓慢下降至最低;从第一次快速生长期开始,液泡膜H+-ATPase和H+-PPase活性呈现为逐渐增高的变化趋势;除第二次快速生长期以外,液泡膜H+-PPase活性始终高于H+-ATPase。由此推测,质膜H+-ATPase和液泡膜H+-ATPase、H+-PPase对灵武长枣果实糖分的跨膜次级转运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1年生"玫瑰香"葡萄为试验材料,进行根域限制栽培处理,以传统地栽为对照,研究根域限制对葡萄根系构型、细胞结构、IAA含量及其代谢和根系生长发育相关基因表达丰度的影响,以探讨根域限制栽培影响葡萄根系构型变化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1)根域限制处理后,葡萄根系构型发生显著变化,主要表现在根尖处出现大量集群根、不定根持续发...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苦瓜的果实和种子的适宜采收时期,采用"翠中翠"苦瓜为研究对象,对苦瓜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可溶性蛋白、总可溶性糖、维生素C的含量及种子生活力的变化进行动态监测。结果显示:(1)花后第14天至第26天,随着果实的迅速膨大,可溶性蛋白、总可溶性糖及维生素C含量也迅速增长;(2)种子干物质迅速积累,含水量迅速下降,种子生活力迅速提高,至花后第22天至第26天,种子生活力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0.
6月初香梨落果中GA3、IAA含量高于发育正常的果实,ABA含量几无变化。7月底、8月初果实迅速膨大期间,无论裂果与否的果实中均未检出IAA,但裂果中GA3和ABA含量均高于而GA3/ABA则低于发育正常果0实。萼端突起部位的内源激素含量高于梨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