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013年至2016年野外调查期间,发现7种青海省鸟类新纪录,分别为靴隼雕(Hieraaetus pennatus)、金黄鹂(Oriolus oriolus)、苍头燕雀(Fringilla coelebs)、蓝鹀(Latoucheornis siemsseni)、黄鹀(Emberiza citrinella)、灰颈鹀(E.buchanani)、黄喉鹀(E.elegans)。这些发现不仅为鸟类种群分布地扩展、迁徙路线的研究以及鸟类的保护和监测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探讨鸟类潜在分布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调查资料表明,黄鹀(Emberiza citronella erythrogenys)在中国境内新疆北部越冬,并非是偶见冬候鸟或迷鸟。  相似文献   

3.
白清泉  左凌仁 《动物学杂志》2022,57(5):667,677,688-156
近年来,随着观鸟活动和鸟类科研工作在辽宁的持续开展(Baietal.2015,汤姆·滨客2016),辽宁各地不断发现鸟种分布新记录种(白清泉等2019)。2012至2020年间,在丹东、大连、抚顺等市先后发现小鸦鹃(Centropus bengalensis)、雪鹀(Plectrophenax nivalis)、红翅凤头鹃(Clamator coromandus)、宝兴歌鸫(Turdus mupinensis)和黄眉姬鹟(Ficedula narcissina)5种,经查阅相关资料(邱英杰等2006,郑光美2017),确定为辽宁省鸟类分布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4.
小鹀和栗鹀静止代谢率的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最适的能量平衡是其主要的生存对策之一,它影响着鸟类的分布和丰富度,而鸟类对环境的形态、生理和行为的适应与其能量利用密切相关(Weathers,1997).关于鸟类能量代谢的研究,国内起步较晚,仅见少数报道(李世纯等,1979;邓合黎等,1990),而小鹀和栗鹀的代谢率则尚无报道.为了进一步认识鸟类能量代谢的特征,我们测定了小型鸟小鹀和栗鹀的静止代谢率(restingmetabolic rate,RMR),通过代谢率与体温调节的分析,探讨它们对寒冷环境的适应特征.  相似文献   

5.
藏鹀(Emberiza koslowi)是我国青藏高原东部的特有珍稀鸟种,目前关于它的资料非常匮乏.为了解藏鹀的分布、数量和基本生活史特征,促进对于该物种的有效保护,自2005年起以青海省果洛州久治县白玉乡为中心对藏鹀进行了持续6年的观察,并针对其面临的威胁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结果显示,藏鹀主要分布在青海的玉树、果洛和四川的阿坝一带海拔3 500~4 700 m范围内的适宜栖息地,该分布区比原有认知更靠东北,更为狭小且海拔更高.用样线法开展的藏鹀数量监测,在7.4 km2的调查范围内记录到一个18 ~33只的稳定种群.此外,还对藏鹀的筑巢、育雏和争斗等行为进行了详细描述.食肉动物的捕食、冬季食物缺乏和牲畜踩踏鸟卵是藏鹀面临的最直接威胁.通过持续监测、与当地牧民协商、建立保护小区并开展有针对性的保护,藏鹀种群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6.
许多长距离迁徙的雀形目鸟类的种群数量正在持续下降,田鹀(Emberiza rustica)种群数量下降趋势更为突出。通过对田鹀种群数量长期监测和迁徙动态分析,可为此物种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从2001年开始,陆续在黑龙江省高峰、青峰、帽儿山、新青和大沾河,吉林省珲春和吉林市,辽宁省的辽宁鸟类研究中心(大连)和旅顺老铁山,以及内蒙古乌尔其汗鸟类栖息的临水林缘处布网环志。截至2018年,累计环志田鹀184181只,其中春季88571只,秋季95610只;各年度环志数量波动较大,总体呈现急速下降趋势。幼鸟的越冬损失率高达41.3%。田鹀106只次的回收信息表明,自然条件下田鹀寿命可达11年以上;日迁飞距离最快可达到300 km,飞行速度可达30 km/h。中国东北地区是田鹀等鸟类的重要迁徙途经地;田鹀的迁徙路线相对稳定,在瑞典北部繁殖的种群经中国东北地区迁徙到天津以南越冬。通过环志发现,近些年田鹀种群数量急速下降。通过比对,发现中国东北地区田鹀的环志数量变化趋势与瑞典的田鹀环志数量变化趋势相似;相对于环志数量最多的年份,环志数量下降95%以上,值得关注。栖息地破碎化、非法猎捕等是影响田鹀生存的主要受威胁因素。建议依据田鹀等鸟类生物学习性,加强鸟类栖息地的保护,坚持长期标准化的鸟类环志监测,进一步探索鸟类迁徙规律,以助于鸟类种群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2012年和2013年两年的4至7月,在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对栗斑腹鹀(Emberiza jankowskii)的繁殖生态及子代性比进行了研究,发现栗斑腹鹀产首枚卵的时间为5月13日至6月12日,窝卵数平均为(5.1 ± 0.6)枚(4 ~ 6枚,n = 51),孵卵期平均为(11.5 ± 0.7)d(10 ~ 12 d,n = 19)。其中,2012年总计30巢,成功出飞13巢,繁殖成功率为43.3%;2013年总计30巢,成功出飞15巢,繁殖成功率为50.0%。栗斑腹鹀子代总体性比(雄性︰雌性)为(1.38 ± 1.03)︰1(0.25︰1 ~ 4.00︰1,n = 12),2012年和2013年的子代性比分别为(1.20 ± 1.08)︰1(1.50︰1 ~ 4.00︰1,n = 5)和(0.86 ± 0.65)︰1(0.25︰1 ~ 2.00︰1,n = 7),年际间栗斑腹鹀子代性比差异均不显著,P值分别为0.62(2012年)、0.44(2013年)与0.72(2012和2013年)。本研究对该地区栗斑腹鹀子代性比及提高栗斑腹鹀繁殖成功率和稳定其性比的措施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8.
白顶鹀(Emberiza stewarti)为中亚特有物种,比较罕见。2013年5月12日,喀什地区观鸟爱好者与户外摄影人在新疆乌恰县境内膘尔托阔依乡(39°20'N和75°05'E,海拔2 100 m)帕米尔东麓拍摄到一只雄性白顶鹀照片,经过查阅文献,确认是中国鸟类新纪录。  相似文献   

9.
2012年11月12日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旧县镇单场村的路边一棵大叶女贞树上(N:33°15′11.88",E:115°36′12.10",alt:36m)用数码相机NIKON COOLPIX P510拍摄到一只白头鹀(Emberiza leucocephalos ),经查阅资料后证实为安徽省的新记录  相似文献   

10.
<正>进入21世纪第一个10年,一个东北亚地区特有的雀形目鸟种——栗斑腹鹀——受到国际鸟学界日益加深的关注。栗斑腹鹀的历史分布与受胁状态资料记载,栗斑腹鹀仅分布于东北亚的局部地区,包括俄罗斯远东地区南部的沿海地带、我国东北的大部地区以及朝鲜的东北部。栗斑腹鹀在我国主要见于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