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桂林宝积岩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和石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桂林宝积岩灰黄色堆积物中发现了与更新世晚期“含真人化石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伴存的两枚人牙、12件人工打制的石器。与“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一起发现打制石器在广西尚属首次。这对于研究广西的旧石器文化序列关系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桂林甑皮岩洞穴遗址第四纪孢粉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丽娟 《人类学学报》1989,8(1):T001-T002
本文对桂林甑皮岩洞穴古人类遗址的文化层堆积物和钙华板系统采样进行孢粉分析研究,分析了当时的植被演替和气候变化、古人类的生活环境以及文化层和钙华板形成的地质时代。  相似文献   

3.
1986年,江苏溧阳上黄乡采石场,工人们在石灰岩之间的裂隙堆积物中发现了一些动物的骨头和牙齿化石,他们向有关文化部门报告了这件事并引起有关专家的重视。这些裂隙堆积物是一些砂砾岩及粘土,动物化石  相似文献   

4.
<正> 一九七九年,辽宁本溪市博物馆刘兴林等人在溪湖区三道岗洞穴堆积物中发现了一批哺乳动物化石.最近,笔者同高尚华、许振宏等同志对这个化石地点(E123°45′21″、N41°20′24″)进行了试掘.该地点的堆积物赋存于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石灰岩洞中.洞内堆积面积约15平方米,我们仅在距洞口约4米处挖了一个1米宽、2米长深达洞底仅1米的探沟.堆积物为褐黄  相似文献   

5.
广西一些第四纪洞穴堆积中化石的氨基酸地质年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化石中氨基酸的外消旋程度随化石年龄增加而增大的原理,本文分别用“校正法”和“高温法”测定了广西柳州早更新世巨猿洞、中更新世笔架山洞、晚更新世一全新世白莲洞、大龙潭及桂林Chen皮岩的一此处第四纪洞穴堆积物中牙化石、骨化石或贝壳化石的氨基酸年龄,测年结果与其它地质证据或^14C年龄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金建华 《化石》1992,(1):31-32
在山洞和石穴中,鸟类和哺乳动物的粪便、食物常形成堆积物。在这些堆积物中往往保存有鸟类的碎蛋壳。这些由动物形成的堆积物是恢复生态系统历史的特殊遗物。通常可以借助于放射性碳、孢粉学、地球化学及骨骼学等一系列方法对这些堆积物进行研究,但同时采  相似文献   

7.
1961年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派吴新智、毕初珍和笔者等到广东西部的高要、罗定、封开等县寻找哺乳动物化石和古人类遗物。經过一个多月的工作,在不同的洞穴中发现了几处含哺乳动物化石的堆积物,并由其中采集了一定数量的标本;同时我们也注意了这一带的有关第四紀洞穴方面的资料。本区域内的第四紀洞穴及其堆积物,楊鍾健等在“两广新生代地层”一文中(1935)进  相似文献   

8.
1975年2月,在距县城东北11公里的三线水龙潭山,发现一批与哺乳动物化石共存的旧石器。石器地点在这座馒头形孤山的南西坡面上。高度相当于二级阶地(图1)。龙潭山一带基岩为二叠纪灰岩。上面沉积着一套较为完整的第四纪堆积物。综合观察,石器地点的堆积物剖面见图2。[注:各层以钙板相别]。  相似文献   

9.
滇黔桂石油指挥部地质研究所李长青于1979年6月1日在广西省百色地区隆林县进行地质调查时,在该县德峨公社附近洞穴中发现人类头骨化石及其他文化遗物。 隆林县地处桂西北山区,向以广西屋脊见称,海拔较高。德峨地区寒武系白云岩分布较广,岩溶发育。产化石的洞穴是沿白云岩层面形成的。洞口海拔为1575米,开口向西南方向。洞口高出当地地面约20米。洞口高约20米、宽在15—20米间、深约50米,并有一出口。洞腔宽阔,顶底较平坦。洞内堆积物已被挖洞肥,只残存少许。堆积物明显分为早晚不同时代的两类:第一类为松散的灰黑色堆积物,可见5—10厘米厚的灰烬两层;从堆积物中找到用辉绿岩磨制的残石器、骨椎、陶  相似文献   

10.
广西都安仙洞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电力局一地质组在都安瑶族自治县一洞穴——仙洞内发现一些哺乳动物化石。1974年冬,笔者和刘殿武、张建军等在该区进行古人类和古生物考察时,对仙洞进行了短期发掘,并采集到一些动物化石标本,现将该洞堆积物和化石情况作一简述,并对地质时代提出一初步意见。一、溶洞及其堆积物仙山位于大化公社西北约7公里、亮山大队一公里余处。仙山东南面为下三叠统砂质页岩的低山丘陵,地势起伏较为和缓;其西面及北面皆为  相似文献   

11.
1990年3月上旬,会昌县水泥厂工人在开采石灰石时,发现一处石灰岩裂隙堆积,堆积物中含有种类丰富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我馆闻讯后,先后两次组织专业人员前往调查,并采集了一批古脊椎动物化石。 动物化石出土地点位于江西省会昌县小密乡小密村六工排万石坑,现为会昌县水泥厂的采石工地,地理坐标为115°43'E,25°54'N。动物化石出自一个低山丘陵的朝南向阳山坡的裂隙中,裂隙堆积物以棕红色砂质粘土为主,含少量石英和云母成分。  相似文献   

12.
贵州盘县大洞的堆积物,自上而下可以分为3层。大洞主体堆积物为角砾堆积,来源于洞顶灰岩的崩塌,另外有人类遗物以及洞外片流作用带入的泥砂。人类化石、旧石器和哺乳动物化石主要分布在第2层角砾堆积中。堆积物在洞厅各部位均有相应分布,属同一沉积序列。已知的早期人类活动时间大约从260ka.B.P.开始,到142ka.B.P.前后结束,对应于深海氧同位素的第6、7阶段。角砾层下段,发育一套遭强烈溶蚀和风化的堆积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其湿热的沉积环境,时间大约在260—180ka B.P.期间,对应于深海氧同位素第7阶段;大洞堆积物在气候变化周期上与黄土、青藏高原冰期序列可以对比。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上游拉乙亥中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利用动物骨骼,测得拉乙亥遗址的C~(14)年代为距今6745±85年,接近中原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时代。但是,在出土的文化遗物中,未发现陶器和磨光石器等新石器时代的典型标志,而且遗址埋藏于较高阶地的堆积物中,发现的大量打制石器与华北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制品非常相似。这个遗址的发现为研究西北地区的文化发展史提出了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南京汤山猿人洞穴石笋的铀系年龄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陈琪  沈冠军 《人类学学报》1998,17(3):171-176
南京市东郊汤山镇石灰岩洞堆积物中发掘到直立人头骨和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具有重大科学意义。本文采集该化石层堆积物顶部钙板上连生的石笋,进行铀系测年,给出了化石层年龄上限在42^+∞-7万年B.P.,提示该地点年人超出原有估计。  相似文献   

15.
山东一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65年5月,山东省地方煤炭工业公司张培山在山东某山洞发现了哺乳动物化石,6月间山东省博物馆派白云哲去现场观察,采到了少量化石,并发现灰烬及烧土块等,随后即将此情况告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并以所采实物见示。6月中,该所派戴尔俭随白云哲前往调查,发现洞内北头还保存着较多的堆积物,故在此作了采掘,从上下两个灰烬层等地层里,均采到了脉石英的打制石器。现将初步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1985年江苏区调队在宜兴地区进行野外调查时,从访问群众得知这一带石灰岩溶洞中曾采到许多“龙骨”。1986年笔者等再次到这一地区调查,见到许多溶洞及洞穴堆积物,并在白石山开采场的溶洞堆积物中采到大量脊椎动物化石。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东兴各族自治县发现旧石器今年七、八月间,广东省文化局与湛江专署文教局合办的文物博物馆干部训练班,在广东东兴各族自治县境内发现了二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这二处遗址,相距约8里,都位于“珍珠港”的附近;堆积物分上下两层,上层为新石器时代,下层为晚期的旧石器时代。在下层的堆积里,找到了约百余件用石核打制而成的石器。其中的一件,和早先  相似文献   

18.
这件石器是1958年黑龙江省饶河县中学的同志们发现的,今年三月寄赠给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据他们来信说,石器发现在距该校约一公里的小南山脚下,此山是橢圆形孤山,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400米,海拔约70米。它东临乌苏里江,有侏罗纪安山岩出露,其他三面均覆盖着较厚的第四纪堆积物,石器就发现于其中。发现时其大部分斜插在土中,约长10厘米暴露在外面。  相似文献   

19.
《化石》2019,(4)
<正>周口店古人类化石的发现与中国古人类学的诞生20世纪20年代初,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J.G.Andersson)与美国古生物学家Granger和奥地利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在北京周口店考察和短期发掘。他们在1921年至1923年周口店第一地点发掘的中更新世堆积物中发现两枚人类牙齿,并于1927年作为人属(Homo)牙齿予以记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沂源县发现一奇特溶洞群。这批兼南、北方洞穴之奇观,具丰富堆积物和史前遗迹的溶洞群,是该县文化局旅游办公室在有关单位的密切配合下,经过近6年的详细勘查发现的。这批溶洞现正由村镇进行修整,有的已对游人开放,倍受参观者青睐。过去认为,由于地质构造上的原因,山东地区石灰岩溶洞不甚发育。从最近的调查表明:山东沂蒙山区也有发育良好的洞穴,是研究第四纪沉积物、古人类与古文化的重要地区之一,而且,经过开发,将成为一处游览胜地。土门镇黄崖村的千人洞,因能容纳千人而故名。多年前,洞中9米多厚的堆积物出土过若干旧石器和一批化石,另外可见两层灰烬,当为晚期人类居址。以千人洞为中心,5公里为半径的范围内,已知溶洞不下30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