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答芽接是植物嫁接繁殖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果树来说,芽接的时期一般是在当年生枝条生长已经成熟、枝条内已经贮存了较多的有机养分,但形成层的细胞分裂仍比较活动的时候进行。在我国北部多在8月中、下旬进行。削取芽接的接穗,可以稍带木质部或不带木质部,但二者比较,以后一种方法成活率更高。因为不带木质部时,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接触面积更大,更容易愈合在一起。那么怎样削取不带木质部的芽接接穗呢?  相似文献   

2.
引起种子植物次生生长的维管形成层一般源自原形成层和经过脱分化的薄壁组织,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向内产生次生木质部和向外产生韧皮部。这类形成层由于普遍存在而又被称为“正常形成层”;另有少数植物的形成层或是因其发生部位,或是因其活动产物异于正常形成层,...  相似文献   

3.
巴西橡胶树嫁接接合区接穗和砧木径向生长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树皮嫁接后不锯砧和光镜观察的方法,研究了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嫁接后8个月的接合区接穗和砧木木质部径向生长的差异现象。结果表明,接合区接穗木质部的径向生长普遍地小于砧木,这种生长差异是由接穗和砧木亲本固有生长特性的差异引起的,与嫁接亲和性无关。(1)对于同一无性系,接穗的发育阶段决定其生长能力,幼态接穗新分化的木质部显著地大于老态接穗,而两类接穗旁边的砧木之间没有明显差别。(2)砧木生长势明显地影响接穗木质部的生长,砧木生长势越强,砧木和接穗的生长就越快,两者的径向差异也越大。(3)同一砧木上各品系接穗木质部生长差异取决于接穗自身的生长特性,砧木的生长不受接穗品系的明显影响。显微观察表明橡胶树的嫁接是亲和的,接穗新分化的木质部镶嵌在砧木新分化的木质部中,维管组织如导管上下连接畅通,砧穗树皮厚度一致,愈合良好。  相似文献   

4.
通过发育解剖学研究表明,秦艽根的初生结构正常,初生木质部四原型。次生生长早期阶段也是正常的,但天以后的次生生长过程中,由于木质部内部分薄壁细胞的分裂,且迅速 化成异常形成层细胞,并与原维管形成层相连,从而形成多个新的形成层环,将木质部柱分为几个子木质部。  相似文献   

5.
龙眼剥皮再生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志雄  廖建良   《广西植物》1991,11(4):312-315+395
龙眼(Dimocarpus tongan Lour.)茎干经过大面积环剥,都能再生出新皮。环剥初期,愈伤组织都由近暴露面的射线细胞产生,稍后,其他未成熟木质部细胞也参加愈伤组织的形成,这些愈伤组织一般在靠近表面都可发生木栓形成层,以后迅速形成正常的周皮。在愈伤组织与木质部交界处的未成熟木质部细胞发生维管形成层。新发生的形成层正常地向外分化出次生韧皮部,向内分化出次生木质部。初期有些原来的射线将新形成层带分割成许多小区,二个月后,由于新的形成层不断平周活动,逐渐将形成层连成一圈,以后基本上与正常树皮维管组织的发育一样。  相似文献   

6.
4月初,白皮松(Pinus bungeana Zucc.)形成层带细胞开始增大,未成熟的木质部和韧皮部细胞增多,下旬出现成熟的木质部细胞。5月以后,木质部和韧皮部的形成速度加快,6月初进入晚材形成期。8月初停止产生木质部,9月中旬停止产生韧皮部。多糖颗粒的消长与形成层活动有较强的相关性,恢复活动前后颗粒含量持续增长,6月进入晚材形成期才持续减少,至翌年1月初完全消失,3月又重新积累,并迅速达到高峰。淀粉酶同工酶在活动期只有一条酶带,形成层停止产生木质部后出现了3条特异酶带,12月初又出现了2条特异酶带,这5条酶带都一直存在到形成层恢复活动。  相似文献   

7.
构树形成层活动周期中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工酶分析表明:在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 (L.) Vent.)形成层活动周期中, 形成层区域和木质部中过氧化物酶酶带变化最大,参与IAA 浓度调节的酶带在晚材形成前出现,当其它生长停止、韧皮部仍在分化时又消失,完全休眠后, 所有酶带又都出现。在周皮、形成层区域和木质部中,酯酶同工酶酶带变化明显与形成层活动有关,有些酶带只在木栓细胞和/或木质部细胞分化时出现  相似文献   

8.
构树形成层的活动周期及其淀粉贮量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在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 (L.) Vent.)形成层活动周期中,每年7月末以后,未成熟的木质部和韧皮部逐渐减少,成熟的木质部和韧皮部急剧增多。8月初开始分化晚材。进入9月后木质部的形成逐渐停止,而一个半月以后才停止形成韧皮部。淀粉贮量的消长与形成层的活动周期有很强的相关关系。早春形成层恢复活动后,淀粉贮量逐渐减少直至消失。尔后,形成层活动减慢,特别是木质部分化停止后,淀粉又开始积累。当韧皮部分化也停止后,淀粉又消失,直至翌年1月才重新积累,这似乎与两个休眠期的转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过氧化物酶在植物的损伤愈合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采用生物化学分析和组织定位技术,确定了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剥皮再生过程中形成层区域过氧化物酶的分布和活性变化.剥皮后第4天至第21天,剥皮植株过氧化物酶含量大幅度增加(与对照比,增加了30~40倍),在整个剥皮再生过程中(从第0天至第63天),过氧化物酶在细胞分裂活跃的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细胞中分布较少.而在愈伤组织、类皮层、成熟韧皮部和成熟木质部中分布较多.过氧化物酶在形成层及其两侧呈梯度分布,形成层中最少,在两侧的韧皮部和木质部中依次递增.其等电聚焦电泳显示两条酶带:POD Ⅰ和PODⅡ.前者只在木质部中分布,可能与木质部的分化有关;后者只在再生的组织中分布,可能与树皮再生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0.
毛白杨维管形成层带细胞超微结构的季节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材(次生木质部)是树木形成层细胞分化的产物,形成层的活动方式不仅影响木材的产量。而且影响木材的结构和性质。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生长在北京地区的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枝条形成层带细胞一个完整活动周期的超微结构变化。在木质部母细胞完全恢复活动之前,形成层纺锤状原始细胞的分裂和韧皮部细胞的分化已经开始。枝条上芽的展开和幼叶的生长可能决定了形成层带细胞的这种活动方式。透射电镜观察更清楚地揭示了树木形成层细胞在活动初期的分化特点。活动期形成层细胞中的大液泡在进入休眠期后逐渐分成许多小液泡分散在细胞质中。随着液泡融合逐渐消失的深色蛋白类物质又重新充满了大部分液泡。油滴和淀粉颗粒的年变化情况同液泡中的蛋白类物质基本相似。无论在活动期还是休眠期,形成层纺锤形细胞的质膜上都发现有许多可能与物质运输有关的小泡状内折。由核膜,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及其分泌小泡组成的细胞内膜系统,在形成层活动周期的不同阶段,其形态和分布明显不同,尤其在形成层细胞的恢复活动及其衍生木质部细胞次生壁的沉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整个活动周期中,形成层纺锤形细胞的径向壁都比弦向壁厚。处在休眠期的形成层带细胞,其径向壁和弦向壁的差别则更明显。形成层恢复活动时,径向壁上特别是弦向壁相连的角隅处出现部分自溶现象。细胞壁特别是径向壁的变薄是形成层细胞恢复活动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1.
利用微树芯技术可以从细胞尺度研究树木形成层物候和径向生长的过程,揭示树木生长与气候的关系。油松是我国北方森林的建群树种之一,也是沈阳地区的优势树种。研究2020年整个生长季(4—11月)油松周尺度的形成层及木质部细胞变化,分析油松在沈阳地区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 油松形成层分裂活动开始于4月初,结束于9月末。木质部从扩大细胞出现(4月中旬)开始生长,到木质化细胞消失(10月下旬)结束,其生长符合“S”型曲线。2020年生长53个/列木质部细胞,最大生长速率(0.55个/列/d)出现在5月末,早晚材细胞于7月末发生转变。在沈阳地区最低温达到0 ℃以上时树木形成层开始活动,影响木质部生长开始和结束的最低临界温度为2~3 ℃。降水在油松整个生长过程中起到促进作用。沈阳地区7月末的高温和水分供给不足是木质部细胞分化形成早晚材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2.
木材(次生木质部)是树木形成层细胞分化的产物,形成层的活动方式不仅影响木材的产量,而且影响木材的结构和性质.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生长在北京地区的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枝条形成层带细胞一个完整活动周期的超微结构变化.在木质部母细胞完全恢复活动之前,形成层纺锤状原始细胞的分裂和韧皮部细胞的分化已经开始.枝条上芽的展开和幼叶的生长可能决定了形成层带细胞的这种活动方式.透射电镜观察更清楚地揭示了树木形成层细胞在活动初期的分化特点.活动期形成层细胞中的大液泡在进入休眠期后逐渐分成许多小液泡分散在细胞质中.随着液泡融合逐渐消失的深色蛋白类物质又重新充满了大部分液泡.油滴和淀粉颗粒的年变化情况同液泡中的蛋白类物质基本相似.无论在活动期还是休眠期,形成层纺锤形细胞的质膜上都发现有许多可能与物质运输有关的小泡状内折.由核膜、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及其分泌小泡组成的细胞内膜系统,在形成层活动周期的不同阶段,其形态和分布明显不同,尤其在形成层细胞的恢复活动及其衍生木质部细胞次生壁的沉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整个活动周期中,形成层纺锤形细胞的径向壁都比弦向壁厚,处在休眠期的形成层带细胞,其径向壁与弦向壁的差别则更明显.形成层恢复活动时,径向壁上特别是与弦向壁相连的角隅处出现部分自溶现象.细胞壁特别是径向壁的变薄是形成层细胞恢复活动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3.
药用植物川牛膝根中异常次生结构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用植物川牛膝的根内具有异常的次生结构。其异常的次生生长是由维管柱外围发生的异常形成层通过正常的活动方式完成的。后一轮异常形成层起源于前一轮异常形成层向外产生的薄壁组织细胞,位于韧皮部的外侧。每一轮异常形成层向内产生木质部,向外产生韧皮部,组成异常维管束。其中,木质部最先开始分化。异常维管束排成螺旋状,分散在结合组织中。除最外轮一些木质部束之间的结合组织是厚壁组织外,其余结合组织都是薄壁的。由于初生结构和早期的次生结构是正常的,所以,这种异常结构可能是后起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西洋参根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洋主根顶端的原分生组织由三群原始细胞组成。初生木质部为三原型。维管形成层产生的次生维管组织中薄壁细胞占主导地位;维管分子量少、聚集成群,分散在薄壁组织中。周皮加、周皮发生较迟,其木栓形成层由紧靠内皮层的皮层细胞产生。不同年龄西洋参主根随着龄龄的增加,周皮、次生真心皮部和木质部面积均呈增加趋势,但韧皮部与木质部面积比值自5:1下降至1:1。一年生根由中柱鞘产生初生分泌道,由维管形成层产生一圈次生分  相似文献   

15.
问:木本植物的茎他是由形成层的细胞分裂增生,向内长木质部,向外长韧皮部,在韧皮部的细胞是否也能分裂来增生纤维和筛管?我们的领会是当韧皮部的细胞硬化以后,即不能有分裂作用了, 但按十年生的树干来说,第一年生成的韧皮部在最外的一圈,这怎样解释呢?(即第一年生成的圈小怎样套下九年的内部,包括九年的韧皮和十年的木质部)。木质部的薄壁细胞,在形成导管以后,即死亡了,韧皮部的细胞能活多的时间?同样的木栓在多年的老树上是否继续加厚?木栓形成层是何时形成的?木本植物的茎逐年加粗时,形成层以外的部分如何适应?答:多年生的木本植物枝干加粗,形成层外边的韧皮部适应力不大,它的细胞不在半径面分裂而增加圆周。最老的韧皮部是被逐渐加粗的木质部挤压,终归于消灭。在有些植物中,韧皮部的射线是可以逐年加宽的。椵树是一个突出的例子,椵树韧皮的本身,后来生出的比早生的宽,所以一块韧皮在横切面成为外窄内宽的楔子形。相反的,韧皮射线则是愈老的部分愈宽,成为外宽内窄的倒楔子形。这样的配合就使圆周加大了,可以适应里面木质部的加粗。  相似文献   

16.
形成层的结构与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植物的形成层包括产生维管组织的维管形成层和产生周皮的木栓形成层,但通常将前者简称为形成层。本文讨论的仅限于前者。且形成层的发生与结构图1根和案中形成层的形成A~C.根的中柱横切面A、B形成层片段开始活动并产生次生维管组织C.形成层成为具4个凸起的环状,凹处已逐渐向外推移D.茎的一部份,示束中与未间形成层连成环状形成层通常位于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在根、茎中整体呈圆筒状,在叶柄与较粗的叶脉中呈条状。因其位于器官的侧面,又称为侧生分生组织。形成层在个体发生上来源于初生分生组织中的原形成层,在根与茎中还…  相似文献   

17.
尾穗苋茎的异常加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尾穗苋茎中多轮散生维管束的产生是由起源于原形成层的异常形成层连续活动的结果。异常形成层由1─2层细胞组成,在早期的活动中,通常以单向方式向内交替产生维管束原束和薄壁结合组织;而后期则以双向活动方式向内产生木质部和其间的厚壁结合组织,韧皮部较晚在异常形成层的外缘发生。原形成层束分化为具束中形成层的外韧维管束,但无束间形成层分化。中央维管束和各轮异常维管束中的束中形成层能产生一些次生维管组织。  相似文献   

18.
彭励  李亭  胡正海 《西北植物学报》2007,27(12):2429-2437
应用常规石蜡切片方法,对乌拉尔甘草根和根状茎的结构及其发育进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乌拉尔甘草根的发育包括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初生生长和次生生长4个发育阶段.原分生组织由3层原始细胞组成,具有典型分生组织细胞的特征;初生分生组织由根冠原、表皮原、皮层原和中柱原组成;初生结构包括表皮、皮层和中柱,初生木质部为4原型,偶见3原型,内皮层细胞具凯氏带;次生生长依靠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活动完成,维管形成层源于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的薄壁细胞,而木栓形成层由中柱鞘细胞脱分化产生;次生结构由次生维管组织和周皮共同组成,根中央不具髓.(2)根状茎发育过程与地上茎类似,包括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初生生长和次生生长4个发育阶段.原生分生组织由原套和原体组成,其衍生细胞分化成由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和原形成层组成的初生分生组织;初生结构包括表皮、皮层、外韧维管束、髓和髓射线,维管束呈环形排列;位于维管束中的原形成层细胞恢复活动产生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束间形成层产生射线细胞;靠近维管束内侧的皮层薄壁组织细胞脱分化产生木栓形成层,以后形成周皮.周皮、次生维管束、射线和髓共同构成根状茎的次生结构.  相似文献   

19.
红皮云杉茎的解剖结构与插条不定根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姜静  翁玉辉 《植物研究》1994,14(4):448-452
1992年7-8月定时固定红皮云杉插条基部材料于FAA液中,石蜡制片法室内解剖研究不定根的发生。结果表明:红皮云杉插条诱发根原基的来源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愈伤组织生根型,在愈伤组织的再生形成层处,或茎的维管形成层诱发根原基;另一种是非愈伤组织生根型,在插条切口处的维管形成层、皮层或初生木质部与次生木质部间的薄壁组织较深的部位,直接产生纵向不定根原始体,有的在距离切口0.1-0.5cm以上茎的维管形成层,维管形成层与木射线的交界处及叶隙等薄壁组织产生径向不定根。不同个体间产生的不定根数量及发育的早晚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0.
木本植物茎的增粗是形成层细胞活动的结果。在四季分明的温带地区,由于季节变化对形成层的影响,通常每年形成一轮年轮。春天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植物体生长代谢旺盛,适宜维管形成层活动,细胞的分裂和生长都快,所形成的木质部导管数目较多,腔大壁薄,而木纤维较少,因而这部分木质部质地疏松,颜色较浅,称为早材或春材。秋季,气温渐低,雨水渐少,植物的生长代谢变慢,形成层的活动减弱,生长的情形刚好相反,形成质地坚实致密,颜色较深的晚材,亦称夏材或秋材。裸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