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链霉菌702-20为出发菌株,经HNO2诱变处理,获得高产突变株。实验结果表明:HNO2处理20 m in对菌株的致死率可达83.10%,突变率高达14.13%,经过摇瓶筛选获得高产突变株20-29-148,产链霉素能力达到1.404 mg/m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37.65%。经传代培养考察,该突变菌株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红霉素链霉菌的溶源转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62菌株是一溶源性菌株,合成红霉素能力稳定,气生菌丝生长良好。经42℃培养后筛选得到的4株无活性菌株(Em-)便不再释放噬菌体,成为去溶源菌株,并对P4噬菌体敏感。当此菌株再次溶源化后,又恢复了合成红霉素的能力,表明p4噬菌体与红霉素产生密切相关。 经诱变获得的1-9及10-25Em-菌株,气生菌丝生长受抑制,呈光秃型,经连续传代20次仍保持菌落类型纯一。当1-9及10-25菌株成为1-9(P4)及10-25(P4)时,选择恢复气生菌丝生长的菌落用琼脂块法测定,均获得产生红霉素的性能,并都释放噬菌体。说明P4噬菌体具有溶源转换的性能,它与红霉素的生物合成及气生菌丝的形成等性状相关。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航天与常规诱变技术对MT工程菌株的影响,进行了HNO2.UV、γ-射线、LiCl及γ-射线 LiCl分别与航天共诱变对MT工程菌株活性的影响试验,并且就航天对MT工程菌株的致死作用及质粒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T工程菌株经航天处理后,活菌数降低,死亡率为34.59%,航天对MT工程菌株具有一定的致死作用;MT工程菌株经UV、γ-射线、LiCl及γ-射线 LiCl分别与航天共诱变处理后的生长活性没有改变,MT工程菌株经HNO2与航天共诱变处理后的生长速率减慢;在航天处理的作用下,MT工程菌株的质粒不易丢失,能够维持很好的稳定性,丢失率仅为8.26%,而置于地面的MT工程菌株的质粒易丢失,丢失率为83.51%。  相似文献   

4.
【目的】3-羟基丙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平台化合物,期望得到一株能够高产3-羟基丙酸的菌株。【方法】从土壤及粪便筛选并对得到的菌株进行鉴定和复合诱变。【结果】得到了一株能够利用丙酸发酵生产3-羟基丙酸的酵母Y-11,经生理生化鉴定及18S rDNA序列分析确定其为Candida sp.(假丝酵母)。以Y-11为出发菌株,经紫外-亚硝基胍-60Coγ复合诱变得到了突变性状稳定且可遗传的高产菌株5-13B,其3-羟基丙酸的产量为11.78 g/L,是出发菌株的2.46倍。【结论】对出发菌株和突变株的发酵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突变株的3-羟基丙酸产量、对底物丙酸的转化率、产物3-羟基丙酸的积累性能及丙酸的耐受性均优于出发菌株。  相似文献   

5.
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转入到碱蓬内生真菌JP4-1中并检测菌株在水稻幼苗中的定殖情况。采用PEG-Ca Cl2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方法将携带gfp基因的p CT74质粒与菌株基因组整合获得转化子,用转化子侵染水稻幼苗,荧光显微镜下示踪JP4-1菌株及其侵染特性。转化子经连续传代6次仍能发出绿色荧光且荧光强度良好,能够稳定遗传;经PCR验证gfp基因已成功转入JP4-1菌株和水稻幼苗植株内并表达。转化可获得稳定表达GFP的JP4-1转化子,JP4-1菌株可定殖于水稻幼苗的根、茎、叶,定殖位置为细胞间隙,其促生作用与野生型菌株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6.
从全国各地采集到的400多份土壤和谷物样品中分离到501株黑曲霉菌株,经筛选后得一株葡萄糖氧化酶活力较高的黑曲霉Y19菌株,以该菌株为出发菌株,经UV、γ-射线及硫酸二乙酯(DES)等诱变筛选后,获得一株酶活较出发菌株高15倍多的黑曲霉UCD 69菌株。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几个影响菌体生长和产葡萄糖氧化酶的主要因素水平,并选出了该菌的最适培养条件。用上述条件培养出的菌丝来直接发酵葡萄糖生产葡萄糖酸-δ-内酯。产品收率可达所用葡萄糖重量的50%。  相似文献   

7.
从全国各地采集到的400多份土壤和谷物样品中分离到501株黑曲霉菌株,经筛选后得一株葡萄糖氧化酶活力较高的黑曲霉Y19菌株,以该菌株为出发菌株,经UV、γ-射线及硫酸二乙酯(DES)等诱变筛选后,获得一株酶活较出发菌株高15倍多的黑曲霉UCD 69菌株。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几个影响菌体生长和产葡萄糖氧化酶的主要因素水平,并选出了该菌的最适培养条件。用上述条件培养出的菌丝来直接发酵葡萄糖生产葡萄糖酸-δ-内酯。产品收率可达所用葡萄糖重量的50%。  相似文献   

8.
Aspergillusoryzae2336经两次紫外诱变后筛选出突变菌株UV21012-1。该菌株曲酸产量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68倍;遗传性状稳定,传代5次曲酸产量基本不下降,而且发酵周期也比出发菌株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9.
紫外线诱变原生质体选育苏氨酸高产菌株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黄色短杆菌T6-13的苏氨酸产生菌GSR8-25为出发菌株,利用溶菌酶制备其原生质体后进行紫外线(UV)诱变处理,从再生株中筛选出苏氨酸高产菌株。经多次连续诱变处理得到一苏氨酸高产菌株25-20,在含10%葡萄糖的培养基中摇瓶发酵60小时可积累苏氨酸19.5mg/ml。分离纯化后得菌株25-202,其苏氨酸产量可达21.5mg/ml,比出发菌株提高43.3%。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亚麻纤维脱胶菌株,从麻脱胶废水、废麻堆积物等7个含麻胶质样品中分离得到39株能分解果胶的菌株.采用水解圈法复筛选出8株果胶酶活性较高的菌株,经果胶酶、纤维素酶活性测定和菌体脱胶试验,最终确定8-1是优良的亚麻脱胶菌株,该菌株果胶酶活可达663.17 u/mL,而纤维素酶活仅为9.13 u/mL.菌株8-1经形态观察、Biolog菌种鉴定系统鉴定以及基于16S rDNA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分析为一株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1.
太空搭载泰乐菌素高产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弗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fradiae)9904S -86经过空间搭载(第十八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经受太空中的特殊复杂条件(高真空、微重力、强辐射、交变磁场等)诱发菌株发生诱变,并且进行分离筛选,最终选育出一株高产泰乐菌素菌株T1-156-84-23-s67,该菌株摇瓶效价达到15266u/mL,比出发菌株9904S -86(8742u/mL)提高74.6%。并对高产菌株的菌落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菌株的全细胞蛋白SDS—聚丙烯酰胺凝胶分析,发现搭载菌株与出发菌株的全细胞蛋白指纹图谱也有显著差异。结合菌株传代稳定性试验,说明该菌株已发生了遗传性变异,是经太空诱变后所选育的泰乐菌素高产菌株。  相似文献   

12.
从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K菌株的染色体DNA构建的基因文库中筛选到一 基因片段与绿脓杆菌的抗性相关。经测序证明该片段包含了绿脓杆菌基因组中PA4293所编码 序列,进一步实验证明与它相邻的另一段827bp的基因也与绿脓杆菌的抗药性有关。上述2基 因分别命名为pprA和pprB。以绿脓杆菌PAK菌株为出发菌株,经过新霉素耐受培养得到抗生素 抗性菌株PAK1-3,该菌株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抗性明显增强。经PCR方法扩增上述基因并克 隆至PAK1-3菌株中,可引起该菌株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敏感。又经pprB基因转入临床分离 得到的致病性绿脓杆菌中,导致部分绿脓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敏感性增强。pprA和pprB 很可能是一组与绿脓杆菌抗药性相关的双分子调节系统,并与细胞膜的通透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南昌链霉菌的微波诱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微波对南昌链霉菌进行了微波育种,获得梅岭霉素杀虫剂生产能力高于出发菌株73%的W4-311。该菌株经多次传代,遗传性状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明金霉素产生菌的遗传变异特性,改善其生产特性,研究氯化锂与紫外线对金霉素产生菌产金霉素性状的影响,发现经复合处理后该菌产金霉素的特征发生变异,共获得变异菌株114个,其中金霉素产量增加的菌株占62.28%,减少的占37.72%。并筛选到2个突变株55-44#、55-103#,其效价较出发菌株提高10%以上,且由菌株55-44#分离得到的菌株44-3#其高效价特性稳定,生产能力较出发菌株提高4%以上,应用在生产中大幅度的提高了生产能力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从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的主干和侧枝树皮及皮下分离筛选得到181株纯化的内生菌株。经过摇瓶发酵培养,再用甲醇、乙酸乙酯萃取抽提,抽提产物经以标准紫杉醇为对照的薄层层析(TLC)、高效液相色谱(HPLC)、质谱(MS)分析,发现有1株菌株HD181-23能够产生紫杉醇,其紫杉醇产量为206.34μg/L。对菌株HD181-23菌落、菌丝体和孢子形态和产孢特征进行了研究,表明菌株HD181-23为葡萄孢属的种,暂定为Botrytissp.。该菌株的发酵提取纯化产物经HeLa细胞毒实验,结果显示对HeLa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原始菌株鬼臼毒素的产量,以期组织工业化生产,从而扩大鬼臼类化合物的资源。方法:以交链孢霉Ty为研究对象,进行紫外线和He-Ne激光复合诱变,再对所获得高产菌株进行发酵条件的优化。结果:筛选到一株鬼臼毒素高产菌株Ty4-16-13,产量达4.213μg/L,比原始菌株提高96%。结论:诱变后的菌株经7次传代,产量较稳定,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7.
紫云英根瘤菌109菌株经NTG诱变后,选出1027,1247,1439,1675 4株菌株,其生长比野生型109菌株快,而其吸氢活性对碳底物不敏感或部分敏感,称为Hup°菌株。菌株1675和1439形成的根瘤其吸氢前的滞后时间缩短,表明内源抑制吸氢的效应缓解。经回接,1675菌株的Hup°性状较1439菌株稳定。由根瘤内分离回收的1675-1和1675-32两菌株,其共生体的吸氢与固氮活性均比菌株109高,其根瘤的耗氧量比109根瘤低,说明1675菌株有利于根瘤累积碳底物。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制一种对腹泻病人疗效快,又不造成菌群失调的药物。我们确定吡哌酸与DM423菌联合应用。首先把DM423菌株诱变成耐药菌株,经多次诱变筛选结果是,耐药量比原菌株提高了2000倍,耐药性相对稳定,耐药株生物学特性与原菌株相同。定名为DM423-1菌株。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导了不产酸的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glutamicum)经亚硝基胍处理,在一定浓度的L-苯丙氨酸结构类似物——对氟苯丙氨酸(DLP-Fluorophenylalalline,PFP)存在下,筛选获得了一批能产生与积累L-苯丙氨酸的抗代谢突变菌株,其中PFP-17突变菌株的产物在纸层析谱上L-苯丙氨酸的显色点较深,定量测定产酸为1.5mg/ml经两次自然分离获得的17-3-4菌株产酸特性稳定,在以葡萄糖为主要碳源,初糖为4.5%的摇瓶发酵中。产酸可达5.5mg/ml,产物经氨基酸自动分析代鉴测确证其主要产物是L-苯丙氨酸,此突变菌株经进一步选育所得的突变菌株3-PAP-42在提高初糖为6%时,发酵产酸可达8.28mg/ml。  相似文献   

20.
原生质体紫外诱变选育γ-癸内酯高产菌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育γ-癸内酯高产菌株,以毕赤酵母TT009(Pichia guilliermondiiTT009)为出发菌株进行原生质体紫外诱变,确定原生质体形成和诱变的最佳条件为菌龄16 h,酶解浓度1%,酶解时间50 min,酶解温度28℃,15 W紫外灯于30 cm处照射25 min。经初筛和复筛,得到γ-癸内酯高产菌株M6,利用该菌株进行摇瓶发酵,γ-癸内酯产量达到1.25 g/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2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