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地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通过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分析,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48科,118属,446种(包括变种和变型)。优势科为鳞毛蕨科、水龙骨科和蹄盖蕨科,优势属为耳蕨属、蹄盖蕨属、鳞毛蕨属和卷柏属。区系分析结果表明:该蕨类区系是亚热带性质的区系;热带亚洲成分随着海拔的升高,比例逐渐降低,而中国-喜马拉雅成分随着海拔的升高逐渐增加;地理成分的东西坡差异不明显;该蕨类区系与喜马拉雅地区和热带亚洲的关系较密切,而与日本的关系较疏远;该蕨类区系具有较丰富的中国特有成分;哀牢山明显处于滇西北、滇东南这两大中国特有多样性中心之间,成为联系的纽带。 相似文献
2.
在野外调查和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对巴山地区蕨类植物的区系和分布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具有蕨类植物34科,79属,289种(包括变种和变型)。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在属的水平上以热带、亚热带成分为主,约占总属数的60.87%,温带成分占39.13%,而在种的水平上,热带、亚热带成分仅占总数的8.77%,温带成分处于优势地位,为91.23%,在温带成分中,东亚成分突出,加上中国特有成分共占总数的86.67%,显然应是东亚区系的一部分,因此巴山蕨类植物区系应属于中国—日本蕨类植物亚区。垂直分布可以划分3个带,蕨类植物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1800m。 相似文献
3.
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生态地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区系有蕨类植物48科、118属、446种(包括变种和变型)。从蕨类植物的垂直分布、东西分布和生态类型的划分等几个方面对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生态进行探讨并得出以下结论:(1)在海拔分布上,蕨类植物有着与不同植被相关的生态适应性,2000~2800 m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和山顶苔藓矮林地带蕨类植物种类最为丰富,附生蕨类植物占到了该海拔地带蕨类植物总种数的28.5%;(2)东坡有蕨类植物387种,西坡则只有355种,东西坡共有种达295种;(3)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可划分为16个生态类型,本区明显地以阴生植物、亚高温植物和中生植物居多,附生植物种类所占比例大,旱生植物和石生植物种类少等为主要生态特征。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的温度生态类型以亚热带植物种类为主,温带植物和寒温带植物少。 相似文献
4.
湖北恩施地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蕨类植物是森林植被中草本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森林的生长发育有重大影响。本研究在搜集文献、野外调查和采集标本的基础上,对湖北恩施地区蕨类植物区系成分及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恩施地区蕨类植物共有39科96属380种,其中中国特有种106种;该地区蕨类植物起源古老,物种分化水平较高,优势科属明显、物种丰富、组成多样,是蕨类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典型代表地区之一。(2)该地区稀子蕨属、荚果蕨属、黔蕨属和骨牌蕨属种类齐全、分布广泛,是这些属的分化和分布中心。(3)该地区蕨类植物生活类型齐全,以土生为主(占81.36%)。(4)恩施地区在中国蕨类植物地理区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该地区蕨类植物科属以泛热带区系成分相对较多,总体偏热带区系成分;物种以温带亚洲、东亚和中国特有分布型为主(占60.79%),具有显著的亚热带性质。(5)恩施蕨类植物区系与其他地区联系广泛,过渡性比较明显,尤其与四川地区联系紧密。 相似文献
5.
广西十万大山蕨类植物区系特征及垂直分布的数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十万大山植物区系位于北回归线以南,蕨类植物非常丰富,现已发现52仲、113属、264种。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属可以划分11种类型(变型),可种可以划分为14种类型(变型)。本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亲缘,热带分布属占81.42%,热带分布种占66.77%。亚洲热带分布及其变型占有较大的比例,表明本区系与亚洲热带植物区系特别是中南半岛区系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区系地理成分有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聚类分析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广东蕨类植物区系的特点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广东蕨类植物区系共有56科139属464种,其中含有很多原始的类型及孑遗种.区系分析表明:①广东有3个单型科.9个单型属及4个木本属;②以热带至亚热带分布科为主,占39.3%,另泛热带科占33.9%,广布科占21.4%.温带科仅占7.1%;③单种属和少种属占绝对优势.共占77.0%.又以泛热带属(41属)和热带至亚热带(41属)占优势.共占59.0%,此外亚热带属(36属)亦占25.9%,而温带属(12属)和广布属(9属)较少;这种分布格局显示了热带区系成分向亚热带地区渗透和过渡的特点;④广东蕨类区系与广西(特别是东南部)最为相似,属相似性指标达0.84,种的相似性系数亦达0.62,广东与海南、湖南南部、福建、江西南部亦较相似,充分显示了华南蕨类植物区系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7.
根据紫金山的自然条件和植被特点 ,对该区蕨类植物的区系和分布特点作重点分析 ,结果表明 :1)本区有蕨类植物 95种 (含亚、变种隶属 34科、6 0属 ,其中水龙骨科、鳞毛蕨科等 6科的种类占优 ;2 )本区蕨类植物中热带、亚热带属占总属数 88 33% ,具有典型的热带、亚热带性质 ;3)古老植物成分丰富 ,单种分布的种类较多 ;4 )本区系成分与海南最为密切 ,与江西、浙江密切 ,与河北、东北较为疏远 ;5)分布特点表现为具有 5种生态类型 ,种类集中在海拔 340~ 6 50m区域 . 相似文献
8.
庐山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庐山共有蕨类植物39科87属247种(含变种、变型),其区系带有热带和温带双重性。其中鳞毛蕨科、水龙骨科、蹄盖蕨科、金星蕨科和铁角蕨科属种优势明显,共有38属160种,分别占总属数的43.7%和种数的64.8%,代表了该地区蕨类植物区系的一个重要特征。该区区系地理成分复杂,相互交错,其中热带性属占总属数的64.2%,温带性属占总属数的35.8%。东亚成分在该区系占有绝对优势,共有14属,占总属数的20.9%,中国特有属缺乏,特有种丰富,表明成分具有多样性并具有热带亲缘性,是亚热带向北温带的过渡地区。该区与井冈山、武夷山关系密切,与鼎湖山、秦岭和横断山关系疏远。 相似文献
9.
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科的垂直分布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00m为单位,将保护区内山地划分为35个海拔段,以研究保护区内科的垂直分布格局。统计分析各类分布型科的垂直分布范围、各类分布型所占比例的垂直变化,结果表明:地理分布属性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科的垂直分布,T2、T3、T8表现出与其地理分布属性相符的垂直变化趋势。原始类群集中分布于中低海拔地段;以该区为分布边缘的热带科的垂直分布范围非常狭小,集中分布于低海拔地段。热带与温带分布科的平衡线大致在海拔1500m。根据科级区系组成,对35个100m段进行了系统聚类,结果:海拔2500m是该区内科级区系成分结构沿海拔梯度变化的断点。根据各百米段聚类分析的结果,结合不同海拔的区系组成与性质的实际特点,将该山地划分为<1200m、1200~2500m、2500~3500m、>3500m四个区段。 相似文献
10.
北京地区蕨类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对北京地区蕨类植物区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表明,北京共有蕨类植物77种,隶属于19科34属,以蹄盖蕨科、岩蕨科、鳞毛蕨科、卷柏科等为优势科,以岩蕨属、卷柏属、铁角蕨属等为优势属,科内及属内分化程度较低,种类组成贫乏;地理成分以温带成分占优势,有11属为温带分布属,占非世界分布属总数的61.11%,除世界种和中国特有种外,全为温带性质的种;生境特点以石生为主,大多数种类分布在北京西部和北部的山区;与河北的关系最为密切,其次为山西、内蒙、辽宁、山东,与秦岭也有一定的联系,与西藏的关系疏远。 相似文献
11.
12.
13.
云南地区种子植物区系成分的地理分布格局及其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覆盖云南地区全境的种子植物分布信息为基础,结合GIS和聚类分析的方法探讨了云南地区植物区系成分的地理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随着纬度的升高,世界分布成分所占的比重呈递增趋势,热带区系成分所占比重呈递减趋势,而温带区系成分所占比重则呈递增格局.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24.5°N左右,研究区域可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分界线以南,热带区系成分占优势地位,植被类型主要为热带区系性质强烈的山地雨林、季节雨林、季雨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等;分界线以北,温带区系成分所占比重相对较高,甚至占主导地位,植被类型主要为具较强温带区系性质的硬叶常绿阔叶林、温性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高寒草甸以及具强烈区系过渡性质的半湿润、湿性常绿阔叶林.该分界线与"田中线"不同,可能源于研究目标和内容的差异.Abstract: Based on all-around floristic information,and by using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and cluster analysis,this paper studied the spatial pattern of seed plant floristic elements in Yunnan Province of China.It was indicated that the proportions of cosmopolitan and temperate elements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latitude,while those of tropical elements had a decreasing trend.Cluste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study area c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with the latitude about 24.5°N as a division line.To the south of the line,the dominant flora was tropical elements,and the vegetation was dominated by tropical mountain rainforest,seasonal rain forest,monsoon rain forest,and monsoon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To the north of the line,there were much greater proportions of temperate elements,and the vegetation was dominated by the evergreen,hard and broadleaved forest,temperate coniferous forest,coniferous and broadleaved mixed forest,alpine meadow,and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moist or semi-moist,showing strong floristic transition).This division line was different from "Tanaka Line",possibly due to different study aims and contents. 相似文献
14.
云南蕨类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和区系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定实地调查和分类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分析及区系地理分析法,对云南地区蕨类植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云南地区共有蕨类植物60科193属1 530种(包括变种和变型),科、属、种分别占中国蕨类植物科总数的58.8%,属的83.9%和种的95.2%;在这60个科中含30种以上的有13个,含5个属以上的有11个,分别占该蕨类植物区系属、种数的56.5%和79.2%,特别是鳞毛蕨科、蹄盖蕨科、水龙骨科和金星蕨科,这4个科共拥有70属761种,分别占总属数、总种数的36.3%、49.7%;193属中含30种以上的有11个,分别占总属、总种数的5.7%和41.7%,最具优势的是鳞毛蕨属和耳蕨属、蹄盖蕨属、铁角蕨属、卷柏属,这5个属共有403种,占总种数的26.3%;该区系中无云南特有科,但具有4个亚洲特有科:雨蕨科、稀子蕨科、柄盖蕨科和骨碎补科;该区系以热带、亚热带性质为主,科的区系成分中热带亚热带分布的科占66.6%,热带成分的属有112个,占68.7%(除世界分布类型);该区系是东亚地区蕨类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东亚分布31属和中国特有分布6属,分别占总属数(除世界分布属外)的19.0%和3.7%;该地区蕨类植物区系与西藏、台湾具有共同的区系起源和物种分化形成的背景,属的相似性系数约为70%,种的相似性系数约为30%,均起源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属的热带区系成分与温带区系成分所占比例分别为68.7%和27.6%,存在一定的区系过渡性;该区系科的分化强度为3.2,属的分化强度为7.9,在科、属水平上均表现出较强的区系分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附生蕨类植物的多样性与附载植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附生蕨类植物多样性与附载植物的关系,调查了附载植物胸径、树高、枝下高及附载植物种类对附生蕨类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按照径级分别对不周径级下的附载植物的附生蕨类植物的多样性进行偏相关分析,并采用方差分析判断附载植物种类对附生蕨类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附载植物树高和胸径与附生蕨类植物多样性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附载植物的枝下高与附生蕨类植物多样性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表明较低的枝下高有利于附生蕨类植物多样性的增加.附载植物种类对附生蕨类植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云南新平哀牢山夜间捕获鸟类的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09-05—2007-11-05和2008-09-03—2008-11-07期间,在云南省新平县哀牢山金山丫口用灯光诱捕对秋季夜间迁徙鸟类组成进行了调查。共捕获鸟类129种,7943只,分属于14目23科。雀形目鸟类为网捕主要鸟类,占总网捕数量的58.9%。其中红尾伯劳(Lanius cristatus)、小杜鹃(Cuculus poliocephalus)和红喉歌鸲(Luscinia calliope)3种是该地夜间网捕优势种鸟类,三者数量皆超过网捕鸟类总数的5%。每天夜间20:00—22:00和次日凌晨04:00—06:00是捕获鸟类数量的高峰时段。网捕期间,早期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最低,优势指数C最高;中期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最高,优势度指数C最低。2008与2007年相比, 优势指数C和G-F指数较低, 但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较高。云南省不同“打雀山”夜间捕获鸟类的种类和数量存在差异。地理和气候可能是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云南新平哀牢山秋季夜间网捕鸟类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09-05—2007-11-05和2008-09-03—2008-11-07期间,在云南省新平县哀牢山金山丫口(23º57’ N, 101º30’E)对影响秋季夜间网捕鸟类组成因素进行了调查。主要利用温湿度表和定性观察对各因素进行判断。其研究结果表明, 地理特点是影响夜间网捕鸟类种类的主要因素;气象条件是影响夜间网捕鸟类种类和数量的重要因素。气象条件中的风向、风力、雾以及月相周期对夜间网捕鸟类数量和种类的影响极其显著(P<0.01)。风向的影响比风力大,其中,在西南风大雾新月或者在西南风大雾残月期间,夜间网捕鸟类数量和种类最多;光也是夜间网捕鸟类的必要条件。然而,温湿度对夜间网捕鸟类数量和种类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内外地温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温是森林气候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与植物生长密切相关,对地温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揭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和评估森林环境效益。本文利用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内和林外旷地(气象站)地温数据,分析发现: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内外的地温均呈单峰型日变化,与林外相比,林内地温具有明显日变化的深度较浅(仅在20cm深度以上);林内平均地温具有显著日变化的深度在春季和秋季(20cm)要大于夏季和冬季(15cm);与林外相比,林内各层地温均小于同层的林外地温,并且林内地温的日变幅和年变幅也小于同深度的林外地温。总体来看,林外地温的年变幅和日变幅大于林内。 相似文献
19.
林下树种幼苗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森林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解树种幼苗的海拔分布格局以及森林群落林下幼苗对季节性气候的响应,本研究调查了云南省哀牢山(亚热带)和玉龙雪山(亚高山)两个地区的林下树种幼苗物种组成及个体数量的海拔分布格局及其季节动态.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两个山体的树种幼苗物种丰富度均先增加后下降,优势种也呈现明显的变化;雨季末期的幼苗物种丰富度明显大于旱季末期,其中,占据优势地位的物种具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差异;不同海拔带树种幼苗优势种也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