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低浓度蜂毒素在溶液中的自聚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浓度蜂毒素在溶液中的自聚集韩学海,隋森芳(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关键词蜂毒素;自聚集;多肽构象蜂毒素(melittin)是由2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是欧洲蜜蜂(Apismellificera...  相似文献   

2.
蜂肽对人肝癌细胞系细胞及人LAK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蜂毒应用的前景,我们在细胞体外液体培养试验中,观察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养蜂研究所提取的蜜蜂毒不同组分BV_1(透明质酸酶)、BV_2(磷脂酶A_2)、BV_5(蜂肽或蜂针素)对人肝癌细胞株H7402的杀伤活性和对正常人的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的增殖的影响。三种蜜蜂毒组分均为水溶性,以RPMI1640液溶解,分别加入培养液中(使终浓度分别为2、20、200mg/L),与人肝癌细胞株H7402细胞于37℃共孵育  相似文献   

3.
蜂毒的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南京军区司政机关医院丁志贤蜂毒(Apitoxin)是由蜜蜂毒腺体产生并注毒囊中,自卫时从尾部螫针排出的一种毒液。蜂毒中含有蜂毒肽,活性酶,生物胺等生物活性物质,蜂毒的药理作用非常广泛,主要的药理作用有:1,对神经系统的作用:蜂...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犁沟茧蜂属Aulosaphes Muesebeck4新种,即中华犁沟茧蜂A.chinensis sp.nov,福建犁沟茧蜂A;fujianensis sp.nov.,两色犁沟茧蜂A.bicolor sp.nov。和缩颊犁沟茧蜂A.constractus sp.nov。该属为我国新记录属。所有模式标本保存在浙江农业大学。  相似文献   

5.
许俊峰  韩召军 《昆虫学报》2008,51(11):1129-1137
为了进一步研究透明质酸酶的过敏活性,利用昆虫杆状病毒成功地表达了黄唇蜾蠃蜂Rhynchium brunneum蜂毒的透明质酸酶。根据已报道的胡蜂科透明质酸酶和抗原5基因的氨基酸保守序列,设计合成简并引物,利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扩增了黄唇蜾蠃蜂蜂毒透明质酸酶和抗原5的基因片段,利用RACE技术进一步获得了它们的全长基因(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EU624135和EU624136)。按照过敏原的命名法则,分别命名为Rhy b 2和Rhy b 5。序列比对分析发现,这两个基因与胡蜂科的相应序列高度相似,说明对胡蜂蜂毒过敏的人群也可能对蜾蠃蜂蜂毒有交叉过敏反应。但进一步分析发现,黄唇蜾蠃蜂蜂毒透明质酸酶的B细胞决定表位显著不同,9个保守性氨基酸在蜾蠃蜂中仅保留了3个,而且缺乏两个关键的精氨酸;黄唇蜾蠃蜂蜂毒抗原5序列N端的二级结构和具有过敏活性的常见黄胡蜂Vespula vulgaris蜂毒的抗原5显著不同,有可能因此而缺失依赖其N端二级结构的B细胞决定表位。据此认为,蜾蠃蜂蜂毒透明质酸酶和抗原5很可能是天然弱化的过敏原,在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磷脂酶A2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磷脂酶A2 (phospholipaseA2 ,PLA2 ,EC 3 .1 .1 .4)即磷脂 2 酰基水解酶 ,是专一催化 3 Sn 磷酸甘油脂C 2位酯键的水解反应的酶 ,酶解产物为溶血磷脂和脂肪酸。PLA2 不仅在生物体内具有很重要的生理功能 ,而且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可广泛地应用在科学研究、磷脂改性、油脂精练、饲料添加剂、医疗等诸多方面。1 .用PLA2 研究酶学、脂代谢和生物膜结构与功能PLA2 (尤其是外分泌型的PLA2 )的分子量较小 ,一般在 1 0~ 2 0kD之间 ,相对而言 ,结构较为简单。在蛇毒中 ,存在许多PLA2 的同工酶 ,它们之…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红圆蚧(Aonidiellaaurantii)三种寄生蜂:盾蚧长缨蚜小峰(Encarsiacitrina,EC)、岭南蚜小蜂(Aphytislingnanesis,AL)和印巴黄蚜小蜂(Aphytismelinuis,AM)的相互竞争。结果表明,EC蜂寄生过的寄主对AM蜂和AL蜂没影响,AM蜂能辩认被AL蜂寄生过的寄主,反之亦然,幼虫竞争能力AL蜂最强,其次AM蜂,最差为EC蜂。不同的寄主龄期产生不同的竞争结果:当AM蜂和AL蜂竞争时,若只供给3龄寄主则AL蜂获胜,若供给只有2龄寄主则AM蜂获胜;而AM或AL蜂与EC竞争时。若大多数寄主为2龄则EC蜂获胜,若大多数寄主为3龄则AM或AL蜂获胜。  相似文献   

8.
报道中国单爪螯蜂属Anteon Jurine4新种,即平头单爪螯蜂A.planum,sp.nov.;横单爪螯蜂A.transverum,sp.nov,齿单爪螯蜂A.serratum,sp,nov.和凸单爪螯蜂A.convexum,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浙江大学。  相似文献   

9.
本文记述常足螯蜂属3新种:白脸常足螯蜂Aphelopus albifacialis Xu et He,SP.nov。褐唇常足螯蜂Aphelopus spadiceus Xu et He,sp.nov。和扁腹常足螯蜂Aphelopus compressus Xu et Yao,sp.nov。  相似文献   

10.
为证明大胡蜂Vespa magnifica(Smith)蜂毒具有较大的药用开发价值,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和电泳技术对其多肽和蛋白质的分布进行分析,发现其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主要分布在17~45kDa范围内。蜂毒多肽类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呈"单峰"式分布,61%在500~3000Da范围内,为大胡蜂蜂毒中多肽含量最为丰富的部分。通过牛津杯法对蜂毒的抑菌活性进行研究,且以HepG2人肝癌细胞及B16黑色素瘤细胞为研究对象,用MTT法检测蜂毒的细胞毒性活性,证明其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和细胞毒活性,其结果与已报道的其他蜂类既有相似性又存在具体差异,展示了大胡蜂蜂毒的分子多样性,为后续该毒素的物质基础研究及药用价值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