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段小辉  邓锒梅  陈雄  陆晔斌  孙维佳 《生物磁学》2009,(16):3038-3040,3045,F0002
目的:探讨MHCI链相关分子A/B(MICA/B)在胰腺癌(PDA)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胰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MICA/B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分析MICA/B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结果:MICA/B在PDA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9.58%(43/48),而慢性胰腺炎和正常胰腺组织中不表达或微弱表达,癌组织与慢性胰腺炎及正常胰腺组差异显著(X2=36.069,p〈0.001)。MICA/B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有密切的关系(X2=8.398,10.000;P=0.015,0.003),在早期、分化较好的胰腺癌组织中MICA/B表达水平较高,而在分化较差的胰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较低,随着胰腺癌进展,MICA/B从肿瘤细胞表面脱落到癌细胞周围的间质组织中,晚期胰腺癌患者MICA/B的表达水平较低甚至不表达。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MICA/B表达程度与分化程度正相关(r=0.331)。结论:MICA/B作为诱导蛋白通过MICA/B—NKG2D介导的免疫反应可能在早期清除胰腺癌细胞中起重要作用。但随着肿瘤的进展,MICAfB从肿瘤细胞表面脱落,释放到肿瘤间质组织进而引起肿瘤免疫逃避。因而我们推测,MICA/B-NKG2D介导的免疫监视障碍可能促进了胰腺癌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ULBP2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胰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ULBP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分析ULBP2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结果:ULBP2在胰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7.5% (35/40),正常胰腺组织阳性表达率为18.1% (2/11),癌组织与正常胰腺组差异显著(x2=21.865,P<0.01).ULBP2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远处转移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x2=4.322,6.400 P=0.038,0.041).结论:ULBP2可能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ULBP2有望成为胰腺癌免疫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3.
MHC Ⅰ类链相关分子(MICA)是自然杀伤细胞和T 细胞上NKG2D 受体的主要活化性配体,在上皮源性肿瘤细胞表面过表达。NKG2D 与MICA 的结合可有效刺激效应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然而,临床观察表明,MICA 会在肿瘤的增殖过程中脱落而形成可溶性MICA(sMICA),这被认为是肿瘤细胞逃脱NKG2D 介导的免疫监视的重要原因。综述在肿瘤细胞中MICA 和NKG2D 的表达与功能、sMICA 的形成与肿瘤免疫逃逸的关联以及介导MICA 脱落的机制,由此探讨肿瘤免疫治疗的新靶点和新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Survivin和COX-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63例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胰腺癌组织及11例癌旁非肿瘤胰腺组织中Survivin和COX-2的表达情况.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Survivin与COX-2表达的相关性.用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曲线,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果:Survivin、COX-2蛋白在胰腺腺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613,P=0.000).Survivin阻性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时间(9个月)明显小于阴性表达者中位生存时间(21个月),P=0.000; COX-2阳性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0个月)也明显小于阴性表达者生存时间(大于36个月),P=0.000; Survivin阴性/COX-2阴性组患者(9例)中位生存时间(大于36个月)及1年累计生存率为88.9%,均明显高于单一阳性表达或均阳性表达组.多因素分析(Cox模型)显示分化程度(P=0.002)、临床分期(P=0.000)及Survivin过表达(P=0.005)为影响胰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Survivin、COX-2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且呈正相关,二者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协同作用,有望作为靶点用于胰腺癌的靶向治疗.患者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Survivin的表达水平是胰腺癌患者手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胰腺癌组织中Survivin和MMP14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为筛选胰腺癌分子诊断新靶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44例胰腺癌、13例胰腺炎及21例正常胰腺组织中Survivin和MMP14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胰腺癌组织中Survivin和MMP14蛋白均呈明显高表达,其表达与胰腺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临床分期、分级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显著相关性(P0.05)。胰腺炎与正常胰腺组织中Survivin和MMP14蛋白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低于胰腺癌组织(P=0.000/P=0.001)。结论:Survivin和MMP14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均呈异常高表达,但与胰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均无关,可能成为新的胰腺癌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P13K、p-AKT及HIF-1α三种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3例胰腺癌组织、9例胰腺炎组织和8例正常胰腺组织中P13K、p-AKT及HIF.1a三种蛋白的表达.结果 P13K、p-AKT的阳性表达主要位于肿瘤细胞胞浆,HIF-1α的阳性表达主要位于细胞核或细胞浆.P13K、p-AKT及HIF-1α在胰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79%、67.44%和69.77%,三者均显著高于在正常胰腺组织和慢性胰腺炎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13K、p-AKT及HIF-1α的异常表达均与胰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部位、分化程度和病理分型无关(P>0.05).P13K、p-AKT及HIF-1α三者间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P13K、p-AKT及HIF-1α的表达在胰腺癌的生长、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P13K-AKT信号通路激活可能促进HIF-1α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核因子NF-κB与slug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情况、及二者与非小细胞肺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关系,为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采用免疫组化PV9000二步法测定50例NSCLC组织及20例相应正常肺组织中NF-κBP65、slug、E-cadherin及Vimentin蛋白表达情况.(2)采用RT-PCR测定其中25例NSCLC组织及10例相应正常肺组织中NF-κBP65、slug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NSCLC中NF-κBP65蛋白表达量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Z=-2.370,P<0.05),NF-κBP65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t=4.967,P<0.01);Slug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Z=-4.443,P<0.01),Slug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t=6.483,P<0.01).在NF-kBP65阳性癌组织中,E-cadherin蛋白表达下降(x2=5.024,P<0.05),Vimentin蛋白表达上升(x2=4.723,P<0.05);Slug阳性癌组织中,E-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x2=5.984,P<0.05),Vimentin表达上调(x2=5.028,P<0.05).另外,NF-kBP65与Slug在蛋白水平呈极显著正相关(r=0.443,P<0.01),在mRN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439,P<0.05).NF-κB与分化程度(x2=5.024,P<0.05)、有无淋巴结转移(x2=7.933,P<0.01)及肿瘤的分期(x2=5.614,P<0.05)有关,与性别、年龄、组织类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Slug与淋巴结转移(x2=6.174,P<0.05)及肿瘤的分期(x2=7.317,P<0.01)有关,与性别、年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NF-κB、slug在NSCLC中表达增强,可能与NSCLC的发生、发展、转移有关;并且NF-κB与Slug可能协同抑制E-cadherin表达,促进Vimentin表达,诱使NSCLC的EMT发生,从而为进一步研究NSCLC的EMT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I类相关蛋白A/B(MICA/B)在不同宫颈病变组织及宫颈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定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宫颈炎症组织、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 HSIL)及宫颈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CSCC)组织中MICA/B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荧光化学与激光共聚焦显微术结合的方法研究3种宫颈癌细胞系C33a(HPV-)、Siha(HPV16+)、Hela(HPV18+)及正常宫颈上皮细胞系H8中MICA/B的表达和定位。结果:MICA/B蛋白主要表达定位于细胞浆,部分细胞核,在宫颈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83.3%、81.8%)高于宫颈炎症组织(39.3%、4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MICA蛋白在HSIL组织的阳性表达率(81.8%)高于宫颈炎症组织(3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ICA蛋白随着宫颈组织病变的加重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MICB蛋白在宫颈癌组织的表达高于宫颈炎症组织。提示MICA/B蛋白可为宫颈癌的诊断及靶向治疗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胰腺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的变化、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的联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应用CD34及D2-40分别检测41例胰腺导管腺癌患者配对癌组织内、癌旁及正常胰腺组织中MVD及LVD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肿瘤分化程度、分期和淋巴转移间的相关性;以及癌组织MVD与癌旁组织LVD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在41例胰腺癌组织配对癌组织及正常胰腺组织平均MVD值分别为46.585±16.935,11.100±4.036,两组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配对癌组织内、癌旁及正常胰腺组织中平均LVD值分别为11.244±4.800,15.829±7.470和13.512±5.139;其中癌旁组织与正常胰腺组织LVD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60>0.05),癌旁组织与胰腺癌组织的LVD值有显著性差异(P=0.000<0.01)。癌组织内MVD值与癌旁组织LVD值之间有相关性(P=0.025<0.05)。结论: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MVD及LVD与肿瘤分化程度、病理分期及淋巴转移存在关联。胰腺癌组织内MVD值与癌旁组织LVD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链霉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法)检测15例正常胰腺组织和49例胰腺癌组织中Glut-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的表达,并计算增殖指数(PI)。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胰腺癌凋亡细胞,计算凋亡指数(AI)。结果Glut-1在正常胰腺组织中不表达,而在胰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3.47%(36/49),胰腺癌组织中Glut-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P<0.01)。正常胰腺组织及癌组织中的AI分别为0.41%±0.13%和5.93%±4.18%,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中的增殖指数分别为6.25%±2.59%和32.54%±14.69%,胰腺癌组织的细胞增殖程度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P<0.05)。随胰腺癌细胞Glut-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相应增加,而凋亡则相应减少。Glut-1表达与胰腺癌细胞增殖呈正相关性(r=0.726,P<0.01),与凋亡程度无相关性(r=-0.102,P>0.05)。结论Glut-1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增高,Glut-1与细胞的增殖密切相关,可能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MICA/B基因具有高度多态性,所编码的蛋白是NKG2D的主要配体,MICA/B蛋白结合NKG2D后介导NK和T细胞等的活化及细胞杀伤效应.应激条件下,MICA/B蛋白高表达于细胞表面,并以游离的sMICA/B蛋白分子形式进入细胞外液.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MICA/B分子与肿瘤、感染、移植排斥、自身免疫病等多种炎性疾病相关,因此对其表达调控的研究是当前的热点.主要从MICA/B分子与疾病相关性、表达调控及其临床应用等方面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果糖二磷酸醛缩酶ALDOA在肝癌、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LDOA在肝癌、胰腺癌及其相应的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ALDOA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0%(24/30),在正常肝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3.3%(2/6),二者之间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DOA在胰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6.7%(20/30),在正常胰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0%(0/6),二者之间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LDOA在肝癌、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无关(P〉0.05);胰腺癌组织中的ALDOA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ALDOA在肝癌、胰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表达与胰腺癌生物学特性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3例原发性胰腺癌及11例癌旁正常组织中MMP-9的表达.比较MMP-9的表达与胰腺癌患者生物学特性及预后的关系。结果:MMP-9阳性表达率为68.3%(43/63),而11例癌旁正常组织无MMP-9表达。MMP-9的表达与肿瘤大小(P=0.014)、分化程度(P=0.039)、TNM分期(P=0.001)、远处转移(P=0.011)及淋巴结转移(P=0.009)显著相关。MMP-9表达阳性者生存时间明显低于阴性表达者(Log-rank检验,x2=32.70,P=0.000)。Cox回归分析表明:分化程度(P=0.000)、TNM分期(P=0.006)、淋巴结转移(P=0.035)及MMP-9过表达(P=0.000)是胰腺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MMP-9过表达在胰腺癌的浸润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过表达提示预后不良.对MMP-9的检测可有效的评估胰腺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TGF-α、TGF-β1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41例胰腺癌组织和12例正常胰腺组织中TGF-α、TGF-β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病人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病理分级和分期(UICC)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在41例胰腺癌组织中TGF-αTGF-β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2%、63.4%,在12例正常胰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7%、25.0%,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1).在胰腺癌组织中,TGF-β1的表达在不同分期中存在显著差异(P=0.019);TGF-α的表达与胰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大小、分期及组织学分级无相关性(P>0.05).结论:TGF-α、TGF-β1在胰腺癌中高表达.TGF-β1与胰腺癌病理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15.
冯洁  林中  张剑波  潘存伟  郭芳  苏彦 《蛇志》2012,24(2):105-107,121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与肿瘤标志物CEA、CA199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1例胰腺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14例正常胰腺组织中MIF表达水平,分析MIF表达与各项临床病理特点及血清CEA、CA199水平的关系。结果 MIF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为87.1%,高于癌旁组织的54.8%和正常胰腺组织的7.4%(P〈0.01);癌旁组织的MIF表达高于正常组织(P〈0.01)。MIF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及远处转移有关(P〈0.05),MIF表达阳性患者的血清CA199水平高于MIF表达阴性患者,而血清CEA水平两组间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MIF对胰腺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可能促进正常腺体组织向胰腺癌发生和发展。MIF可作为胰腺癌的一种血清标志物,联合CA199的检测可更好的发现胰腺癌。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骨桥蛋白OPN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50例胰腺癌手术切除标本和20例癌旁正常胰腺组织中OPNmRNA及其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胰腺癌组织中OPNmRNA高表达率为90%(45/50)明显高于其在癌旁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15%(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PN蛋白的阳性率为86.0%(43/5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30%(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PN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与其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结论:OPN在胰腺癌中的过表达对胰腺癌的生长、浸润及转移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P-mTOR、HIF-α、P-GP三种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病理学意义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3例胰腺癌组织、9例慢性胰腺炎组织和8例正常胰腺组织中P-mTOR、HIF-1α及P-GP3种蛋白的表达。结果P-mTOR的阳性表达主要位于肿瘤细胞胞质,HIF-1α的阳性表达主要位于细胞核或细胞质,P-GP则主要位于细胞膜或细胞质。P-mTOR、HIF-1α、P-GP在胰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44%、69.77%和58.14%,三者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其在正常胰腺组织中和慢性胰腺炎中的表达(分别为P〈0.01和P〈0.05)。P-mTOR、HIF-1α和P-GP的异常表达均与胰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相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部位、分化程度和病理分型无关(P〉0.05)。P-GP与P-mTOR、HIF-1α蛋白的表达之间均呈正相关,P-mTOR与HIF-1α蛋白的表达也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胰腺癌组织中存在P-mTOR、HIF-1α和P-GP蛋白表达的上调。在胰腺癌中,P-mTOR可能上调HIF-1α的表达,而P-mTOR、HIF-1α可能通过促使或激活P-GP的过表达而参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TIP30在胰腺中的表达情况,并研究其对胰腺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TIP30在胰腺癌基因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12例正常胰腺组织和106例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TIP30的表达情况;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TIP30基因在三种主要胰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根据结果构建相应慢病毒载体转染胰腺癌细胞,检测TIP30对细胞增殖能力,克隆形成能力和成瘤能力的影响.结果:TIP30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表达缺失率为49.1%,正常组织中的缺失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不同胰腺癌细胞系中,内源性TIP30也存在差异化表达,Capan-2细胞系中表达量最高,SW1990细胞系其次,PANC-1细胞系中表达量最低;抑制Capan-2细胞内源性TIP30表达可以增强肿瘤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和成瘤能力,使PANC-1细胞中TIP30过表达,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和成瘤能力.结论:组织表达分析和细胞功能试验都证实TIP30作为抑癌基因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为胰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核因子NF-kB与slug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情况、及二者与非小细胞肺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关系,为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采用免疫组化PV9000二步法测定50例NSCLC组织及20例相应正常肺组织中NF-kBP65、slug、E-cadherin及Vimentin蛋白表达情况。(2)采用RT-PCR测定其中25例NSCLC组织及10例相应正常肺组织中NF-kBP65、slug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NSCLC中NF-kBP65蛋白表达量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Z=-2.370,P<0.05),NF-kBP65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t=4.967,P<0.01);Slug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Z=-4.443,P<0.01),Slug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t=6.483,P<0.01)。在NF-kBP65阳性癌组织中,E-cadherin蛋白表达下降(x2=5.024,P<0.05),Vimentin蛋白表达上升(x2=4.723,P<0.05);Slug阳性癌组织中,E-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x2=5.984,P<0.05),Vimentin表达上调(x2=5.028,P<0.05)。另外,NF-kBP65与Slug在蛋白水平呈极显著正相关(r=0.443,P<0.01),在mRN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439,P<0.05)。NF-kB与分化程度(x2=5.024,P<0.05)、有无淋巴结转移(x2=7.933,P<0.01)及肿瘤的分期(x2=5.614,P<0.05)有关,与性别、年龄、组织类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Slug与淋巴结转移(x2=6.174,P<0.05)及肿瘤的分期(x2=7.317,P<0.01)有关,与性别、年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NF-kB、Slug在NSCLC中表达增强,可能与NSCLC的发生、发展、转移有关;并且NF-kB与Slug可能协同抑制E-cadherin表达,促进Vimentin表达,诱使NSCLC的EMT发生,从而为进一步研究NSCLC的EMT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PI3K、p-AKT及HIF-1α三种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3例胰腺癌组织、9例胰腺炎组织和8例正常胰腺组织中PI3K、p-AKT及HIF-1α三种蛋白的表达。结果PI3K、p-AKT的阳性表达主要位于肿瘤细胞胞浆,HIF-1α的阳性表达主要位于细胞核或细胞浆。PI3K、p-AKT及HIF-1α在胰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79%、67.44%和69.77%,三者均显著高于在正常胰腺组织和慢性胰腺炎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I3K、p-AKT及HIF-1α的异常表达均与胰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部位、分化程度和病理分型无关(P〉0.05)。PI3K、p-AKT及HIF-1α三者间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PI3K、p-AKT及HIF-1α的表达在胰腺癌的生长、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可能促进HIF-1α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