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短葶飞蓬云南三个种群的核型与等位酶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通过核型和等位酶分析,对短葶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种群遗传结构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研究材料来自丽江,昆明,邱北,核型分析表明,这3个种群都为二倍体种群(2n=2x=18),以丽江种群为例,短葶飞蓬核型为2n=2x=18=6m 10sm(2SAT) 2st,10种酶的等位酶分析表明,短葶飞蓬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内,种群间遗传一致度高(I=0.9172),遗传距离小(D=0.0876),遗传距离与空间距离大致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短葶飞蓬减数分裂、雄配子体发育过程及其对应的花部形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压片-透明法对短葶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并探讨了它们与花部形态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短葶飞蓬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主要为四面体型,成熟花粉为3-细胞型;花序和花蕾形态变化与减数分裂、雄配子体的发育时期具有一定相关性,其中花蕾的长度可有效确定该花蕾中减数分裂与雄配子体发育时期。 相似文献
3.
依据嵌套分层设计原理制定野外调查取样方案,以药用资源植物短葶飞蓬不同产地93个自然种群310份植株样品的灯盏乙素和咖啡酸酯含量的嵌套方差分析,探讨次生代谢有效成分含量在产区间的空间变化。结果表明:短葶飞蓬有效成分含量存在空间差异,最低含量产区的总咖啡酸酯和灯盏乙素含量分别只是最高含量产区的52.1%和41.8%,但不与产地间的空间距离远近完全一致;同一产地短葶飞蓬总咖啡酸酯和灯盏乙素含量有一定的年际差异,但高含量产地与低含量产地是相对稳定的;作为优质药材的基本产地单元,自然地理区划单元比行政区划单元更科学;短葶飞蓬总咖啡酸酯和灯盏乙素含量与植株含N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符合"碳/氮营养平衡假说"的预测,但植株含N量的变化只能解释短葶飞蓬总咖啡酸酯和灯盏乙素含量不同产区间约30%的变异。植物药材有效成分含量的空间变化是药用植物地区间遗传变异和生长地环境生态因子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用自然地理区划单元为产地单元更客观。确定药材的"优质产地"可作为保障药材有效性的科学管理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短葶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的花部综合特征与繁育系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野外观察,运用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套袋实验等方法,对短葶飞蓬自然种群的开花状态及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如下:短葶飞蓬具头状花序,由外围舌状花及中央的管状花构成。种群花期一般为4~7月份,一个花序的花期约为19~25d。管状花单花花期一般为7~10d,聚药雄蕊,先熟,药室内向开裂,成熟的花粉散于花药筒中。花开后花柱快速伸长,导致雄蕊伸出花冠,同时将药筒中的花粉粒“推”出药筒,形成花冠、药筒、柱头三者在空间上的分离。花序中不断有小花开放,同一花序内的小花间具相互传粉的机会。杂交指数≥4,判断繁育类型属于异交,部分自亲和,需要传粉者。P/O值约为1373,判断繁育类型属于兼性异交。套袋实验证明短葶飞蓬异花授粉,虫媒,蜂、蝶为主要传粉者。在自然状况下,短葶飞蓬结实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花粉竞争。此外,短葶飞蓬存在天然雄性不育植株,为遗传育种提供了材料。 相似文献
5.
通过野外观察,运用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套袋实验等方法,对短葶飞蓬自然种群的开花状态及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如下:短葶飞蓬具头状花序,由外围舌状花及中央的管状花构成。种群花期一般为4~7月份,一个花序的花期约为19~25d。管状花单花花期一般为7~10d,聚药雄蕊,先熟,药室内向开裂,成熟的花粉散于花药筒中。花开后花柱快速伸长,导致雄蕊伸出花冠,同时将药筒中的花粉粒“推”出药筒,形成花冠、药筒、柱头三者在空间上的分离。花序中不断有小花开放,同一花序内的小花间具相互传粉的机会。杂交指数≥4,判断繁育类型属于异交,部分自亲和,需要传粉者。P/O值约为1373,判断繁育类型属于兼性异交。套袋实验证明短葶飞蓬异花授粉,虫媒,蜂、蝶为主要传粉者。在自然状况下,短葶飞蓬结实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花粉竞争。此外,短葶飞蓬存在天然雄性不育植株,为遗传育种提供了材料。 相似文献
6.
自然三倍体韭的发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瑞复;魏蓉城;晏一祥 《武汉植物学研究》1985,3(4):429-431
韭(Allium tuberosum Rottl. ex Spreng.) 原产我国,由于抗逆性强,栽培容易,又具有特异的辛香气味,自古以来就是群众喜爱的蔬菜品种之一。据文献记载,栽培的韭有二倍体和四倍体两类,分别由野生的二倍体韭和四倍体韭经长期驯化而来。栽培的四倍体韭产量比二倍体高。目前各地的商品韭多为四倍体,二倍体已不多见,而 相似文献
7.
过路黄为报春花科的多年生匍匐草本植物,是有名的中药材,也是十分优质的园林地被植物。该文报道了过路黄的自然三倍体,以期为过路黄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的参考资料。该研究先将湖北省武汉狮子山和黄石月亮山的过路黄居群引种至同一实验地进行栽培,然后观测其植株形态和叶片气孔大小,并利用常规压片法进行细胞染色体的计数与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源自黄石月亮山的过路黄的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片面积、花瓣长度、花瓣宽度、花瓣面积及叶背气孔面积均显著高于源自武汉狮子山的过路黄;黄石月亮山的过路黄核型公式为3n=36=3m+3sm+6st+24t,与武汉狮子山的过路黄核型2n=24=2m+2sm+4st+16t不同。基于上述形态与核型数据,该文认为黄石月亮山的过路黄居群为自然三倍体。过路黄自然三倍体的发现丰富了过路黄的多倍体资料,不仅能为过路黄的遗传多样性及进化研究提供参考,还能为过路黄的药用、园林应用及其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优良材料。 相似文献
8.
三倍体换锦花在安徽发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分布于安徽江南和江淮两个地区野生居群的换锦花Lycoris sprengeri进行了细胞学研究,
发现换锦花为一复合体,包括两个不同类型:(1)三倍体类型,分布于安徽马鞍山市采石的野生居群,其
染色体数目和核型为2n=33=9st+21t+3T,属4A核型,极其稳定,该种的三倍体类型为首次发现;(2)
二倍体类型,分布于滁州市琅琊山的野生居群,发现有2个核型,核型I,2n=22=8st+14t,属4A核型,
约占观察细胞的80%;核型Ⅱ,2n=22=1m+1sm+14st+6t,属3B核型,约占观察细胞的20%,该染色
体核型为首次报道。换锦花三倍体居群和二倍体居群的植物外部形态特征基本相同。本文还指出罗伯逊变化在石蒜属核型演化中起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贝类上诱发的三倍体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利用染色体工程在贝类上进行育种的研究有了很快的进展(Stanley等,1981、1984;Allen等,1982、1986、1988;Tabarini,1984;Quillet等,1986;Downing等,1987;Arai等,1986;Standish等,1986;古丸明,1987;Komaru等,1988;和田克彦,1987;姜卫国等,1987;Fujino等,1987;藤野和男, 相似文献
10.
黄色短杆菌产L-组氨酸菌株的诱变育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黄色短杆菌为出发菌,采用诱变育种的方法选育得到一株能高产L-组氨酸的突变菌株。在加有150g·L-1葡萄 糖;35g·L-1硫酸铵;10g·L-1蛋白胨的发酵培养基中培养72h,产L-组氨酸128.28mg·L-1。 相似文献
11.
灯盏细辛中酚类化合物的化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灯盏细辛(Erigeron breviscapus(Van.)Hand-Mazz)的乙酸乙酯部分首次分离得到5个二咖啡酰基的酚类化合物(1 ̄5)和9个其他类型化合物。其中erigoster A(1)为一全新骨架的化合物。利用波谱方法(^1H-NMR,^13C-NMR,2D-NMR和FAB-MS等)对这些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12.
从灯盏花(Erigeron breviscapus (Vant.) Hand.-Mazz.)全株的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分分得10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方法鉴定为erigeside Ⅰ (1)、γ-吡喃酮-3-O-β-D-[6′-(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酰)-]-吡喃葡萄糖苷(eriges ide D, 2)、erigeside A (3)、erigeside B (4)、erigesi de Ⅱ (5)、 7-O-β-D-吡喃葡萄糖-6-甲氧基香豆素(6)、 icariside B2 (7)、 blumenol C 葡萄糖苷(8)、 (+) -丁香树酯醇 O-β-D-吡喃葡萄糖苷(9)和野黄芩苷甲酯(10).用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确定了化合物7的绝对构型.2是一个新化合物,7、8和9首次从该属植物分离得到,6首次从该种植物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14.
15.
云南灯盏花遗传变异的RAPD分析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运用RAPD (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技术对云南灯盏花 (Erigeronbrevis capus) 6个居群进行分析 ,研究其遗传变异及遗传结构 ,用外类群紫菀对比分析其亲缘关系。随机挑选 16个引物在 6个居群中共产生 2 33条DNA片段 ,其中 192条带具有遗传多态性 ,约占 82 4 0 %。多态位点百分比PPB、等位基因数A、有效等位基因数A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I在物种水平分别为 82 4 0 %、 1 82 4 0、 1 30 0 5、0 1896、 0 30 2 1;居群的平均值分别为 5 4 2 3%、 1 5 40 1、 1 2 6 91、 0 16 0 7、 0 2 4 6 0。灯盏花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 ,基因分化系数Gst值为 0 346 0 ,有 6 5 4 0 %的变异来自居群内 ,6个居群的遗传一致度较高 ,在 0 90 37~ 0 972 3之间 ,平均为 0 94 10。利用UPGMA对 6居群聚类分析 ,结果表明 :丘北居群 (YB)和文山居群 (YX)亲缘关系最近 ,小哨居群 (Y )和新平居群 (YA)次之 ,丘北居群 (YB)和腾冲居群 (ZA)亲缘关系最远。遗传关系与各居群地理分布区间的距离大致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