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生代银杏类植物系统发育、分类和演化趋向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长期以来银杏类植物化石分类都依据营养叶形态为基础。由于叶形态的多型性和异源性,导致分类和系统发育解释的紊乱。根据对保存完好的繁殖器官(胚珠器官)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所作的银杏目分类表明中生代除了银杏和银杏科以外,至少还存在着3.5个已灭绝的科级单元。此方案把已知其繁殖器官的成员和仅仅根据营养器官建立起来的分类位置不明的属严格地区分开来,并注明各科的限定性特征和已知成员的地质地理分布。银杏目植物自古生代起源,至早中生代以后朝着不同的方向辐射,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并经历了错综复杂的演化过程,其总的演化趋向是退缩:叶片扁化、蹊化和融合;胚珠器官简化,胚珠增大、数目减少,珠柄趋于消失。  相似文献   

2.
银杏胚胎发育的研究——兼论银杏目的亲缘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银杏在北京地区于4月底到5月初传粉,8月16—20日受精,传粉与受精相隔约110天。合子核经过8次连续分裂,形成256个游离核。9月初原胚形成细胞壁。10月底,胚的各种组织基本分化完成。从植物营养体的形态结构看,银杏目与松杉目有许多重要的共同特征。但从有性生殖过程看,银杏目却与苏铁目比较接近。现有证据表明,裸子植物可能起源于前裸子植物。  相似文献   

3.
鼻白蚁科是社会性昆虫白蚁的一个重要类群,包括许多世界性大害虫,且在等翅目昆虫系统发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本文概述了应用于鼻白蚁科系统发育研究的系统分类学方法,探讨了鼻白蚁科系统发育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鼻白蚁科不具有单系性,其系统发育问题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细菌系统发育   总被引:37,自引:4,他引:37  
陈文新 《微生物学报》1998,38(3):240-243
系统发育(Phylogeny)指生物种族的进化历史[1]。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微生物学家与其它生物学家一样承认进化,认定检测细菌之间的进化关系非常重要.从Beijerinck、kluyver至VanNiel,在研究细菌的自然关系方面尽了很大努力,但其结果是光依靠表型特征达不到自然分类的目的.VanMel和他以前的学生StainierRY不得不放弃这个想法,并认为“微生物进化的主要途径可能是永远不得而知的”[2]。后来有人提出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两分叉的看法。1969年W:lllttakerPd’]提出生物的五界分类系统,即原核界、原生界、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  相似文献   

5.
论山毛榉科植物的系统发育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本文运用分支分类学方法,对山毛榉科植物进行了系统发育的分析。山毛榉科作为单元发生群包括柯属、锥属、粟属、三棱栎属、水青冈属和栎属。桦木科和南山毛榉属被选择作为外类群。对大量的性状进行评估之后,选择了25对性状作为建立数据矩阵的基本资料。性状极化以外类群比较为主,同时也采用了化石证据和通行的形态演化的基本原则。数据矩阵由7个分类群、2个外类群和25个性状组成。采用最大同步法、演化极端结合法和综合分析法对该数据矩阵进行了分析。在得到的3个树状分支图中按照最简约的原则,选出演化长度最短的谱系分支图作为本文讨论山毛榉科属间的系统演化关系的基础。关于山毛榉科植物的系统发育,作者的观点如下:(A)现存的山毛榉科的6个属形成了4条平行进化的分支路线,它们分别被处理作4个亚科,即:栗亚科,三棱栎亚科,水青冈亚科和栎亚科;(B)平行进化是山毛榉科植物系统发育过程中的主要形式。生殖过程中的一些特征,如:果实第二年成熟,胚珠通常败育等,是影响山毛榉科植物属间基因交流的主要原因。在现存的山毛榉科植物中,柯属是最原始的类群。三棱栎属和锥属的起源也较早,而栗属、水青冈属和栎属是特化的类群。  相似文献   

6.
系统发育基因组学是利用全基因组数据构建系统发育树的新领域。全基因组数据能有效消除横向基因转移和类群间基因进化速率差异等因素对系统发育树的影响。根据所使用的全基因组数据的类型, 可以将系统发育基因组学方法分为以下5类:多基因联合建树方法, 基于基因含量的方法, 基于基因排列信息的方法, 基于序列短串含量特征信息的方法及基于代谢途径的方法。文章系统地总结了每一类方法的原理、速度、准确性、适用范围及在各个生物类群中的应用, 并对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的前景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7.
银杏细胞悬浮培养及其银杏内酯产生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银杏细胞悬浮培养及其次生代谢产物银杏内酯的产生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各种理化因子对细胞生长及银杏内酯产生的影响;对培养物中银杏内酯进行了定性及定量测定。HPLC测定结果显示,银杏悬浮细胞培养物中银杏内酯的含量可达0.0099%。  相似文献   

8.
从四川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提供的野外放归大熊猫“祥祥”的粪样中,分离到一株产纤维素酶的兼性厌氧菌株。该菌株经初步生理生化鉴定为肠杆菌科沙雷氏菌(Serratia),命名为Serratia JF-1116。用PCR技术扩增了该菌的16S rDNA全序列,并对其进行了克隆和测序,对该序列在GenBank中的BLAST结果表明,所有与该序列高度同源的序列均为肠杆菌科的16SrDNA基因序列,选取同源性高的菌株的16SrDNA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菌株与3株Serratia聚类在一起。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末起,基因组学在细菌研究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进化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革命性的发现.本文以鼠疫耶尔森氏菌进化研究为例,介绍了从利用基因组中少数特定片段(等位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的传统系统发育学,到基于大量菌株全基因组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的研究发展历程,回顾讨论了基因组学技术的进步为鼠疫菌进化研究领域带来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银杏授粉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银杏授粉的适宜品种,气候条件、不同时期、方法、浓度、雌花不同发育阶段等试验结果.为提高银杏的座果率提供有效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榆科 (Ulmaceae)植物 1 6属近 2 30种 〔1〕,广布于世界温带及热带地区 ,主产北温带 〔2~ 4〕。榆科具高度稳定性和适应性 ,现存的各属、组及主要种早于新世即已存在。据化石孢粉学分析 ,第三纪时 ,我国东北、华北及西北就有榆科分布。我国现共有榆科植物 8属 ,分别为榆属 (Ulmus) ,朴属 (Celtis) ,糙叶树属(Aphananthe) ,山黄麻属 (Trema) ,白颜树属 (Gironniera) ,榉属 (Zelkova) ,刺榆属 (H emiptelea)和青檀属(Pteroceltis) ,46种 1 0变种 ,分布遍及全国 〔1〕。Mirbel最初描述榆科时 ,只有榆属和朴属 〔5〕,以后逐渐增多。但自此…  相似文献   

12.
银杏叶的研究开发概况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本文对银杏叶的化学、药理、临床和制剂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含硒银杏叶清除羟基自由基的ESR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ESR)研究了含硒银杏叶提取物对H_2O_2-Fe~(2 )体系产生的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与SOD、茶多酚相比,含硒银杏叶提取物对羟基自基也有很强的清除效果.增添了有实用价值的天然、无公害的清除羟基自由基的新资源.  相似文献   

14.
银杏幼苗死亡原因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成银杏幼苗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日灼、根腐、茎腐以及虫害等。日灼不仅直接导致银杏的幼苗死亡,还可间接诱导茎窝病的发生甚至流行。  相似文献   

15.
高压静电场对银杏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银杏愈伤组织经1 .0kV/ cm 强度的高压静电处理后, 愈伤组织生长速率提高, 超氧物歧化酶(SOD) 活性和蛋白质及糖含量增加,过氧化物酶(POD) 和吲哚乙酸(IAA) 氧化酶活性下降。实验表明,正高压静电场促进银杏愈伤组织细胞的生长,与HVEF 影响体内SOD、POD 和IAA 氧化酶活性以及蛋白质和糖含量的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16.
李家玉  叶火华   《广西植物》1985,(3):287-292
本文报道银杏(Ginhgo biloba Z)小苗(一、二年生)嫁接试验结果。单芽切接、腹切接不仅成活率高且操作简便、工效高,是小苗嫁接值得推广的嫁接方法;嫁接时期应以秋接为主、春接为辅,秋季嫁接时闯长达二个半月,成活率高而稳定、生长期较长;砧木和接穗的年龄对成活率无大影响,建议用多年生(3—5年)接穗嫁接,以利提早结实;一年生双砧嫁接,是快速育苗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银杏光合与蒸腾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通过测定银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度、气孔阻力等生理指标和观测银杏叶片形态、解剖特征,结果表明:1.银杏光补偿点为76μmol.m^-1.s^-1,光饱和点为1040μmol.m^-2.s^-1。超过光饱和点后,随光照强度增加光合强度反而下降。2.银杏光合最佳温度为26℃。3.净光 速率的日变化呈“午休”型的双峰曲线变化,最高峰出现在10:00A.M.前后,次峰出现在6:00P.M.前后。4.蒸腾速度  相似文献   

18.
银杏外种皮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银杏(GinkgobilobaL.)为银杏科银杏属多年生落叶乔木,又名白果,是我国特有树种,也是世界上珍贵的药用植物资源。对银杏叶和果的研究,尤其是对银杏叶黄酮的研究,已取得了多项成果〔1,2〕,但对银杏外种皮的研究还不多。银杏外种皮是种子硬壳外面的肉质部分,长期以来,被视为废物丢弃,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国内自90年代末,扬州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单位开展了银杏外种皮研究工作,但目前还没有规模生产的产品投向市场〔3〕。笔者在综合检索的基础上对银杏外种皮研究工作作一综述,希望引起对银杏外种皮开发利用工作的广泛重视。1 资源状况目前…  相似文献   

19.
银杏叶精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集3-5年银杏苗叶,经常压水蒸汽蒸馏制得浅黄色精油,通过GC和GC/MS鉴定出44个化学成分,主要由31.14%烃类、5.61%醇类、1.78%醛类、46.17%酮类、5.41%酸类和1.1%酯类组成。在酮类中以六氢法呢酮含量最高,占11.15%,其次为橙花基酮(8.68%)和β-紫罗兰酮(5.24%)。  相似文献   

20.
傅秀红  黄陈光   《广西植物》1994,14(3):268-270
本文报道银杏扦插繁殖技术。采用不同插穗、机械处理、不同激素及浓度处理进行扦插繁殖试验.扦插成活率可达90—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