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点叶螨天敌异绒螨习性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异绒螨Allothrombium sp.是二点叶螨(棉红蜘蛛)的重要天敌之一。其若、成螨对二点叶螨捕食能力强,食量大。现将近几年来观察研究的初步结果整理如下,供参考。 一、形态特征 成螨(图1)体长2.5—3.5毫米,体宽1.2—2.1毫米,深红色,周身密布针叶松枝形体毛(图2:1),有明显肩部,脊分为头脊、中央脊和  相似文献   

2.
目前六板绒螨属Hexathrombium仅报道了匙毛六板绒螨H.spatuliferumCoorman和威利氏六板绒螨H.willisiSouthcott两种,据记载两种均外寄生于步甲科昆虫。本文描述了该属另一种,索氏六板绒螨Hexathrombiumsouthcottiisp.nov,新种采自湖南石门壶瓶山,外寄生于两种姬蜂Giraudiasp.和Mesoleptussp.新种和该属已知种的区别可由文中分种检索表查得。  相似文献   

3.
毛罗甲螨属Vepracarus在中国已经记录有3种:库毛罗甲螨V.cruzae Corpuz-Raros,密毛罗甲螨V.hirsutus Aoki,点毛罗甲螨V.punctatus Hu et Wang。本文记述采自江西井冈山1新种:井冈山毛罗甲螨V.jinggangshanensis sp.nov.。记述了3个已知种分布及采集纪录;详细描述了新种的形态特征并绘制了整体特征图,比较了新种与其近似种点毛罗甲螨V.punctatus Hu et Wang的区别特征,提供了该属中国已知种检索表。研究标本保存于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井冈山毛罗甲螨,新种V.jinggangshanensis sp.nov.(图1~2)浅褐色,体表具有不规则刻点,筒形,体长437μm,体宽236μm。新种与点毛罗甲螨V.punctatus Hu et Wang相似,其主要区别特征如下:后背板从c系列毛后开始着生增生毛;感器后外毛较吻毛、梁毛、梁间毛及感器前外毛长;吻毛、梁毛、梁间毛及感器前外毛等长;基节板毛式为8-7-3-4。正模,江西井冈山,2008-08-22,谢丽霞采。副模2头,采集信息同正模。词源:新种以采集地点井冈山命名。  相似文献   

4.
华棒沙螨属Huabangsha新属 模式种 大钳华棒沙螨 Huabangsha megachela 新属、新种 属征 沙螨科 Trombiculidae沙螨亚科Trombiculinae 小型螨种,足指数IP=632。螯肢爪(Chs)粗直强大,戟形,背面料冠齿(tc)特化为巨大的突起,其周缘有细齿列,腹倒齿呈强大鱼钩伏(h),其外侧缘有锯齿列。螯肢定趾(Df)长大,螯盔(GI)较小,螯扉(VI)大。须毛式fp=B.B.BBB。须跗毛式fT=6B,螯盔毛gl=N,须爪Op=3(4)。膝胫毛式fg/ti~3=2.1.1/1,跗鞭毛mt=0。盾板(Sc)扁宽,感器基宽型(SBT),PW>6AP,有肩峰(Sh+),刻点粗而密(pc+++++),后缘明显后凸,前缘和两侧缘内陷。感器(Sn)梭形,有粗棘。PL≥AM>AL体毛稀少。  相似文献   

5.
王慧芙 《昆虫学报》1981,(2):221-222
缺爪螨属Aponychus Rimando,1966隶属于广叶螨族Eurytetranychini Reck,全世界已报道了11种。该属种类我国曾报道过一种竹缺爪螨Aponychus corpuzae Rimando。本文再记述我国的一个新种。 泰山缺爪螨Aponychus taishanicus新种 雌螨 体长(包括喙)307微米,体宽226微米。浅黄白色,体缘有黑色斑点。宽椭圆形,背部隆起。 须肢端感器棍状,其长约为宽的3—4倍。背感器稍短于端感器;刺状毛粗壮,稍长于端感器。口  相似文献   

6.
首次报道囊大翼甲螨属Sacculogalumna Engelbrecht, 1973在我国分布,并记述了该属采自贵州省绥阳县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1新种:绥阳囊大翼甲螨 Sacculogalumna suiyangensis sp. nov.。该新种的主要区别特征为:梁间毛短或缺失;感器细长,光滑,感器头微微膨大,呈纺锤状;后背板毛明显;肛后孔区小,圆形。附有该新种与该属其他种类的区别对照表。模式标本保存于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7.
拉绒螨属(Lassenia)隶于真螨目(Acariformcs)的约绒螨科(Johnstonianidae),1957年由Newell建立。该属在我国尚属初次报导。拉绒螨属的幼螨栖于潮湿环境,寄生于双翅目昆虫体上。根据以下特征可将它与其他约绒螨幼螨区分开来:躯体背面前部的盾板上有较短的前感毛、较长的后感毛、前侧毛和后侧毛各一对;喙有发达的原喙毛、第二喙毛和第三喙毛;基节Ⅱ前方有发育完好的拉氏器(Lassenia-organ);须肢跗节长圆柱形,后方有感棒一根,末端和亚末端各有荆毛一根;跗节Ⅰ和Ⅱ背荆毛基部有伴毛(Companion seta)一根(Newell,1957)。  相似文献   

8.
寄生在蚜虫上的足绒螨属一新种:真螨目:绒螨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足绒螨属 Podothrombium 隶属绒螨科(Trombidiidae)。在已知的34种7亚种,只有4种有幼螨的描述。本文描述了寄生在蚜虫上的一种足绒螨属的幼虫新种,寡毛足绒螨 Podothrombium paucisetarum sp.nov.。与已知的4种足绒螨幼螨相比,该新种在背腹毛总数(NDV)、须跗节毛数、足指数(Ip)、盾板长(SD)、跗节Ⅰ、Ⅱ和Ⅲ的普通毛数、跗节Ⅰ、Ⅱ和Ⅲ的荆毛数等各主要特征上都与其它种不同。  相似文献   

9.
在鉴定新疆叶螨科苔螨属标本时,发现一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石河子农学院标本室。白刺苔螨Bryobia nitrariae,新种(图1-9) 雌螨:体长435μm,包括喙475μm,宽326μm。体椭圆形,褐色。须肢跗节圆柱形,长为宽的1.5倍。端感器杆状,两侧刺状毛稍长于端感器,略呈弧形;背感器杆状,与刺状毛等长。口针鞘前端微凹。气门沟不甚发达,端部有小室。  相似文献   

10.
描述了采自四川省的湿螨属中国1新纪录种,长孔湿螨Hygrobates(Hygrobates) longiporus Thor,1898,首次描述了短胸湿螨H.(H.) bravisterus Jin,1997的雄螨,并给出了两个种的特征图.标本保存在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11.
李建社  高艺 《蛛形学报》1994,3(1):68-70
经鉴定,山西棉区寄生在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体上有两种缄螨。除已报道的无视异绒螨(Allothrombium ignolum Willmann)外,尚有另一种足绒螨(Podothrombium sp.)本文对Podothrombium sp.的幼螨形态进行了描述;对该螨的背、腹毛数和须肢跗节毛数与足绒螨属已知的幼螨种类比较结果,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12.
鉴别特征 本种是爬虫恙螨属中体型较大的种类,足指数超过900。感器矛形、末端尖削、长6倍于宽;盾板梯形、窄而深。长:宽=1:1.09,底边略平直,ASB为PSB的1.25倍以上,AM与AL位于同一水平线上,PL>AM≥AL;体毛长、分枝稀疏而短;第2列背毛6根;足特种刚毛纤细。该属未见相似种类。  相似文献   

13.
我国常见的两种异绒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异绒螨属Allothrombium隶于绒螨科(Trombidiidae),能捕食蚜虫和二斑叶螨等害虫,因此加强对异绒螨的研究对害虫综合治理有一定意义。我们在农田和果园中采到了一些异绒螨,并对其中一种进行了实验室饲养和野外观察。现将最常见的两种:红异绒螨和小枕异绒螨(新记录)记述如下,供有关实际工作者参考。 一、红异绒螨Allothrombium lerouxi Moss(图1)  相似文献   

14.
最近,我们在整理恙螨材料中,发现一个新种,报道如下。 鼎湖棒六恙螨,新种Schoengastiella(S.)dinghuensis sp.nov.(图1—6) 鉴别特征 盾板袋形、后缘宽圆弧形,后侧毛至盾板后缘的垂直距离64—75(71)、正模为72微米;中足基节长62微米,与后足跗节等长。本新种与社棒六恙螨S.(S.)confuciana Wang,1964相似,但:(1)感器较宽,38×13微米而不是36×10微米;(2)盾板长与宽之比为1:0.54而非1:0.67,感器基位于前侧毛水平线与后侧毛水平线之间的中部而不是偏后;(3)盾板量度明显偏小;(4)盾板毛较长;(5)后足基节毛数目基本稳定为3根,变异者不足4%;(6)腹毛超过35根,多数标本在40根以上;体毛总数不少于60根(不包括胸毛);(7)眼2对。  相似文献   

15.
我们从云南采到甲逦恙螨属(Gahrliepia)的一新亚属新种,记述如下: 间毛恙螨亚属Intermedialia,新亚属 本新亚属与甲逦恙螨属中其它亚属的主要区别为新亚属两感器之间具有一对刚毛——感间毛(Intermedian seta=IM)。 根据上述特征,Gahrliepia(Gahrliepia)fenestrulata Traub & Morrow,1957应隶属于本亚属。 分布 中国云南;泰国。寄主 啮齿动物和食虫动物。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厉螨科一新属新种(蜱螨亚纲:革螨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云南陇川县的蟋蟀Gryllus sp.体上采得一种革螨,系厉螨科Ltelapidae Berlese中未曾描述过的种类,并为之建立新属,订名为滇厉螨属Dianolaelaps gen.nov.,属模标本为蟋蟀滇厉螨Dianolaelaps gryllus sp.nov.。新属的主要鉴别特征是:雌螨螯钳动趾端部分三叉;颚角内侧有沟漕并具齿突;口下片末端,在颚角与下咽间有长圆形结构,其内缘并具透明的尖齿列;涎针有膜状结构包绕;足Ⅰ—Ⅲ基节各具一棘,各基节远端侧具细小毛列。  相似文献   

17.
记述中国卷甲螨科Phthiracaridae1新纪录属,霍卷甲螨属HoplophthiracarusJacot,1933以及3新纪录种,坑霍卷甲螨H.foveolatusAoki,1980,伊利诺斯霍卷甲螨H.illinoisensis(Ewing,1909)和热带霍卷甲螨H.tropicusMondal et Kundu,1988,附详细描述及特征图。研究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国家动物博物馆。  相似文献   

18.
岩螨属Petrobia Murray,1877至今全世界已知32种。我国曾报道过4种(王慧芙,1981)。本文记述1新种。测量单位为μm。新疆岩螨Petrobia xinjiangensis Tan et Wang,新种(图1—13) 雌螨:体长467,包括喙591,宽364;卵圆形,褐红色。 须肢跗节长为宽的2倍,背感器棒形,具明显横纹;端感器和刺突均为刺状,等长。口针鞘前端圆钝;气门沟末端缠结,个体间形状、大小有差异。 前足体背中央部位光滑,侧面表皮纹纵向;后半体背表皮纹横向。背毛粗壮,近末  相似文献   

19.
滕斌 《昆虫学报》1982,(3):332-334
作者于1960年在泰山采到珠恙螨属(Doloisia)一新种,现记述如下: 泰山珠恙螨Doloisia taishanensis新种(图1—6) 新种描述 幼虫椭圆形,595.74×508.14微米。眼点不显。活体颜色不详。颚体甚获小,87.50×77.00微米。螯盔毛光裸。须毛式B/B/NNB 4B。须爪3叉。螯肢端节背齿2个,顶端的一个较小,后者甚大,呈钩状。盾板呈五角形,其上密布刻点,四周具明显的皮纹。前缘向前突出,两侧缘内陷,后缘中部突出呈弧形。盾板毛5根,AL短小且光裸,AM位于AL之前方,分支稀短;PL在盾板上,短羽状;PL>AM>AL。AW与SB等宽,PW约大于AW两倍半左右。感器基位于盾板中线之后,感器基周围隆起。感器球棒状,头部顶端圆形,密被小毛,基部具明显小棘。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于云南采到的恙螨七新种,包括爬虫恙螨属、杜罗恙螨属、钳齿恙螨属、葛李恙螨属、奇棒恙螨属各1种及纤恙螨属2种。全部模式标本均保存于云南省流行病防治研究所。树鼩爬虫恙螨Herpetacarus(Herpetacarus)tupaiae,新种(图1—4) 鉴别特征 本新种触须毛式B-B-BNB与枪棒爬虫恙螨H.(H.)hastoclatus Yu e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