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植物的受精卵是一个胚性细胞,在这个细胞中具有一整套来自双亲的遗传基因,当受精卵进行分裂时,染色体进行复制,分成为两个子细胞,两个子细胞含有和受精卵同样的遗传基因。这样不断分裂形成了千百万个子细胞。在正常的情况下,分裂过程不仅是细胞数量的增加,而且各部位的细胞进行分化,产生出不同的组织和器官,最后形成完整的植物体。因此,从理论上讲,无论哪一个器官和组织的细胞,都应该具有全套的遗传基因,在遗传上具有全能性,  相似文献   

2.
经济植物无性繁殖讲座(三)果树的砧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木插条 繁殖是很省工 的繁殖方法, 但是大多数果 树扦插很难生 根,要发展无 性系必须采用嫁接方法。果树嫁接具有扦插所没有的优点,例如能引起树体的矮化,提早结果,提高果树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嫁接繁殖首先要繁殖砧木而后嫁接,砧木作为树体的根系部分,必然会影响到地上部分。选用良好的砧木可以使树体生  相似文献   

3.
扦插生 根、插条繁 殖是经济植 物无性繁殖的重要手段。其优点是繁殖速度快,省工、高效,并可发展与母本一致的无性系。但是,不同树种或花卉生根能力有很大差异,有的扦插不能生根,无法用插条繁殖。随着对生根内外因素的了解,生长激素的应用,特别是采用了间隙喷雾和弥雾进行带叶杆插,使不少难以生根的经济林木也能采用插条繁殖,为加速优质果树林木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压条和埋条也是一种重要的无性繁殖技术,对于必须用自根扦插繁殖又难以生根的植物,则可用压条或埋条方法。例如:随着各种果树矮化砧木的发展,砧木的繁殖非常重要,为了使砧术表现一致,就必须发展无性系。砧木是利用其根系,所以不能用嫁接繁殖,但是用扦插繁殖又不易成活。这种情况最好用压条方法。埋条法介于插条和压条之间,可提高插条的成活率,下面重点介绍这两种技术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5.
植物生物技术讲座(六)──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与遗传育种秦明波(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系100875)云月(北京植物细胞工程实验室100081)广义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正是植物生物技术在育种上得以应用的基础。可以说,没有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日益成熟,就...  相似文献   

6.
三倍体毛白杨组培快繁和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采用1年生三倍体毛白杨优质苗木单芽茎段,研究其组织培养技术和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组培苗增殖与生根同步进行,通用最佳培养基为:H NAA0.15mg/L,生根率80%~98%,年增殖次数8次,繁殖系数为5。蛭石粉 泥炭土(1:1)是三倍体毛白杨组培苗炼苗的最佳基质。通过组培苗生产、温棚炼苗和大田炼苗试验,研究出了包括接种培养阶段、移栽和苗圃管理阶段3个连续过程的三倍体毛白杨工厂化育苗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7.
植物组织培养简报(摘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材料、外植体 培养基 (mg·L- 1 ) 结  果作者 (单位 )罗汉果 (Momordicagrosvenori)种子胚、茎尖、腋芽、叶种子萌发培养基 :( 1)MS基本培养基 ;诱导腋芽及丛生芽分化培养基 :( 2 )MS 6 BA 0 .1~ 0 .5 IAA 0 .1;( 3)MS 6 BA 0  相似文献   

8.
采用工厂化育苗方法培育辣椒幼苗,可以为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小拱棚及露地辣椒生产提供大量适龄壮苗,并且可以降低育苗成本,保证育苗质量,本人总结多年的辣椒工厂化育苗经验,对辣椒的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辣椒工厂化育苗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9.
植物的组织培养指将植物的离体组织或器官在适当的条件下诱导使其长成完整植株的技术。本文综述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发展情况,在具体生产实践中的运用及存在的问题。同时,为了克服传统组培方法的缺陷,诞生了各种新型的组培技术,本文介绍了开放式组培技术、光自养微繁技术等新技术的运用及发展,并对展望了我国经济植物的组织培养,以期为植物的组织培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陈祖铿 《生物学通报》1996,31(10):29-31
植物的生殖讲座(八)──植物生殖生物学研究进展陈祖铿(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44)植物生殖生物学是研究植物有性生殖过程的一门分支学科,它涉及性细胞发育、传粉与受精,以及胚胎发生等。从广义讲,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营养体无性繁殖和孢子生殖过程。花...  相似文献   

11.
以甜叶菊优良品种的茎段为外植体,在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和NAA,采用侧芽诱导法快速繁殖,研究了甜叶菊的组培快繁与工厂化育苗技术。结果表明,最佳启动培养基为MS+6BA1.5mg/L+NAA0.2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0.6mg/L+NAA0.2mg/L,增殖系数4-6,增殖周期15-20 d。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4MS+NAA0.2mg/L,生根率为100%,且根系发达。经过炼苗移栽,瓶苗移栽成活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2.
试管开花植物名录(初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从1946年罗士韦首次报道田野菟丝子在试管中开花以来,迄今有关试管开花植物的报道越来越多。这充分证明植物离体培养是研究植物分化、发育行之有效的手段。从种子苗、植物组织、甚至原生质体,都能在人工控制的试管培养中得到花芽分化。Tran Thanh Van等人创建的薄层细胞培养方法更是目  相似文献   

13.
秦明波  云月 《生物学通报》1994,29(2):22-23,21
植物生物技术讲座(三)──植物基因工程秦明波(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系100875)云月(北京植物细胞工程实验室100081)生物技术的最终目标,是按照人类的既定目标和愿望,改造现有生物.或者使之具有新的抗逆性如抗病、抗虫、抗盐、抗旱等待性,或者改变其品...  相似文献   

14.
植物组织培养物的超低温保存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对超低温保存技术的研究历史、基本原理、方法、影响因素和国内外植物组织培养物超低温保存的研究进展作了介绍,并对这一问题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被列入高中生物学选修模块“生物技术实践”内容中。依据实验教学实践,从应用价值、培养周期、激素调控规律方面,探讨了矮牵牛作为植物组织培养教学实验材料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藓类植物的无性繁殖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藓类植物的无性繁殖方式复杂多样,在多变、极端或不可预测的环境中具有明显优势.按形态特点,藓类植物的无性繁殖方式分为营养繁殖和特化的无性繁殖方式2种,特化的无性繁殖体包括掉落枝尖部、鞭状枝、易掉落的小枝、珠芽、假根芽胞或块茎、芽胞、脆折的叶片和内生芽胞等8种类型.本文综述了藓类植物中无性繁殖体的形态及其发生过程,介绍了苔藓植物无性繁殖在组织培养、分子生物学研究、沙漠结皮形成过程以及园林建设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半日花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日花(Helianthemum Songaricum Schrenk)是半日花科半日花属落叶小灌木,分布于新疆、甘肃和内蒙古等荒漠地区海拔1000米至1300米山地。为亚洲中部荒漠特有种和古地中海植物区系孑遗种,是生长了7000万年的远古植物。比具有“活化石”之称的水杉和银杏还要早几千万年。植物学家将它及与  相似文献   

18.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的教学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课程标准中的植物组织培养实验,介绍一种简便、适合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山芋组织培养方法。详细介绍了母液、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及配制和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各种激素的配方和培养基的配制中各个环节,从外植体的选取、清洗及接种各环节详细阐述了无菌营养物初代建立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设计二种石斑鱼工厂化育苗方法,测定水体的浮游原生动物种类组成、生物量,采用原位测定法研究水体原生动物的种群增长和生产量。结果表明:加菌组出现原生动物13种,总密度87.3×103ind.L-1,总生物量502.9mg.m-3,生物量较大的种类有阔口游仆虫(Euplotes eurystoma)、叶鞭虫(Phyllomitussp.)、旋回侠盗虫(Strobilidium gyrans)、尖毛虫(Oxytrichasp.)等;加藻组出现原生动物9种,总密度60.8×103ind.L-1,总生物量70.3mg.m-3,生物量较大的种类有尖毛虫、旋回侠盗虫、叶鞭虫等。加菌组种群增长率较高的种类有拟急游虫(Strombidinopsissp.)0.0578、弹跳虫(Halteriasp.)0.0493、周毛虫(Cyclidium litomesum)0.0405、太阳虫(Actinophryssp.)0.0383、中缢虫(Mesodimiumsp.)0.0373;加藻组种群率增长较高的种类有匕口虫(Lacrymariasp.)0.0153、旋回侠盗虫0.0144、急游虫(Strombidiumsp.)0.0117、叶...  相似文献   

20.
珍稀濒危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总结了我国一、二级保护植物的组织培养研究现状,分析了已有组织培养报道的珍稀植物在外植体选择和分化途径上的特点,并从基本培养基、激素及附加营养成分等方面分析了珍稀植物组织培养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在珍稀濒危植物组织培养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