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细胞内微电极记录方法在大鼠离体脑片中研究了神经降压素(NT)对迷走运动背核(DMV)神经元的作用机制。滴注或灌流NT使88%DMV神经元产生剂量依赖性去极化反应,并伴有膜阻抗的增加。去极化反应的翻转电位约-82mV,反应幅度受灌流液中钾离子浓度的影响。用高镁无钙液或含河豚毒素的灌流液阻断突触传递后,去极化反应仍然存在。研究结果提示NT通过突触后机制直接兴奋DMV神经元,此去极化兴奋作用可能与钾通道的关闭有关。  相似文献   

2.
大鼠蓝斑核区神经降压素对迷走—加压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珞  陈家津 《生理学报》1991,43(1):84-88
本文应用放射免疫、核团微量注射及组织荧光分光测定等实验方法,研究大鼠蓝斑核区神经降压素对迷走-加压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电刺激颈迷走神经向中端,孤束核、蓝斑核区和下丘脑中神经降压素免疫活性物的含量明显增高(p<0.05)。2.蓝斑核区注入神经降压素后,刺激颈迷走神经向中端,迷走-加压反应明显减弱(P<0.01),并呈明显的量效依赖关系。3.蓝斑核区注入抗神经降压素血清,迷走-加压反应明显加强(p<0.01)。4.蓝斑核区注入神经降压素后,刺激颈迷走神经向中端,该区去甲肾上腺素含量明显增高(p<0.05)。以上结果提示:内源与外源性神经降压素参与迷走-加压反应的调节过程,并可能与神经降压素引起蓝斑核区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3.
荆浩  张健 《生理学报》1996,48(3):269-276
本工作观察损毁下丘脑外侧区,黑质,迷走背核及其传出神经对尾核微量注射P物质引起的胃肌电快波和胃运动抑制效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该抑制效应不依赖于下丘脑外侧区的完整但可被损毁黑质,迷走背核或迷走上所消除。用利血平耗竭交感神经递质则不影响该效应。这些结果表明:尾核SP的抑胃效应系通过黑质、迷走背核经迷走神经所传出。  相似文献   

4.
5.
大鼠孤束核神经降压素在迷走—加压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珞  陈家津 《动物学报》1996,42(3):281-286
采放放射免疫、核团微量注射及组织荧光分光测定等实验方法,研究了大量孤束核神经降压素对迷走-加压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走神经向中端,孤束核神经降压素免疫活性物的含量明显增高;2.孤束核内注入抗神经降压素血清后,刺激颈迷走神经向中端,迷走-加压反应明显;3.孤束核内注入神经降压素后,刺激颈迷走神经向中端,迷走-加压反应明显减弱,4.孤束核注入神经降压素后,刺激颈迷走神经向中端,孤束核去甲腺素含量  相似文献   

6.
Zhang AJ  Tang M  Jiang ZY 《生理学报》2002,54(5):417-421
采用清醒大鼠胃运动记录和玻璃微电极记录神经元活动的实验方法 ,研究下丘脑外侧区 (lateralhy pothalamicarea,LHA)微量注射胃动素 (motilin) ,对清醒大鼠胃窦运动和对麻醉大鼠迷走背核复合体 (dorsalvagalcomplex ,DVC)中胃扩张敏感神经元电活动的调节作用。LHA内微量注射胃动素 (0 37nmol/ 0 5 μl)可使胃窦运动增强 76 2 9± 4 0 9% (P <0 0 1)。DVC中 6 0个胃扩张 (gastricdistention ,GD)敏感神经元中 ,39(6 5 % )个GD刺激引起电活动增强 ,2 1(35 % )个电活动减弱 ,分别称之为GD兴奋型神经元和GD抑制型神经元。双侧LHA微量注射胃动素 0 37nmol/ 0 5 μl,14个GD抑制型神经元中有 12个单位放电频率增加 4 4 35± 7 89% (P <0 0 1) ;2 4个GD兴奋型神经元中有 15个单位放电频率减少 7 17± 7 89% (P <0 0 5 )。结果提示 ,中枢胃动素可能通过LHA-DVC-迷走神经实现对胃窦运动的调控  相似文献   

7.
神经降压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龚明萃 《生理科学》1989,9(1):11-14,34
  相似文献   

8.
迷走背核微量注射P物质抑制大鼠胃肌电活动和胃运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Peng Y  Lin KW 《生理学报》1999,51(5):557-563
本工作观察到大鼠迷走背核微量注射P物质(Substance P,SP)抑制胃肌电快波和胃运动。该效应可分别迷走背核注射SP抗血清,SP受体拮抗剂「Arg^6,D-Trp^7,9,N-Me-Phe^8」-SP6-11或切断迷走神经所消除。用利血平耗竭交感神经递质则不影响该效应。  相似文献   

9.
韩晓华  陈家津 《生理学报》1996,48(2):185-189
本实验用乌拉坦麻醉的大鼠,探讨了下丘脑室旁核(PVN)注射神经降压素(NT)对胃酸分泌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PVN注射微量NT后,胃酸排出量呈剂量依赖性减少,此效应可被侧脑室内预先注射酚妥拉明所阻断,但不能被螺哌啶酮阻断、双侧颈迷走神经切断后,PVN注射NT对胃酸排出量无明显影响。这提示,PVN注射NT对大鼠胃酸分泌的抑制作用,可能与该处α-受体的激活有关,并通过迷走神经所中介。  相似文献   

10.
大鼠侧脑室注射神经降压素对血压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Zhang XH  Yin GX  Ni H 《生理学报》1999,(2):140-146
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用乌拉坦腹腔麻醉,在侧脑室注射神经降压素(NT)(10,20μg)可引起血压升高或降低,心率减慢,预先icv a1受体阻断剂哌唑嗪,可阻断NT的中枢升压反应,预先icv M受体阻断剂硫酸阿托品,可阻断NT的中枢降压反应,预先icv H1受体阻断剂扑尔敏或H2受体阻断剂甲氰咪胍,对NT的中枢心血管效应均无明显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脑中NT升高可使血压升高或降低;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