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菌L型是细菌因变异而产生的细胞壁缺陷型细菌,促使细胞壁缺陷的因素颇多。但许多细菌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尤其是对细菌壁起作用的抗生素,能诱导它们转变成细菌L型的现象,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某院儿科收治一过敏性紫癫,紫癫肾病患儿在使用抗生素后诱导院内L型细...  相似文献   

2.
不孕症与细菌L型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54例2 ̄10年以上不孕症妇女患者做了细菌与细菌L型分离培养,26例培养出细菌及细菌L型,占48%。  相似文献   

3.
泌尿系感染细菌L型培养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路感染是临床最常见的感染之一 ,而细菌 L型又是尿路感染较常见的细菌之一。L型细菌培养国内外已开展多年 ,我科近三年在作普通细菌培养的基础上 ,同时增设了 L型细菌培养 ,现将我们所作的 118例尿液标本培养鉴定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高渗增菌液 ,由武汉市临床检验中心提供。L 型培养基 ,购自浙江省军区后勤部卫生防疫检验所。细胞壁染色液 :10 %鞣酸、5 %龙胆紫。标本来源 :118例标本全部采自本院各科住院患者中段尿。1.2 方法1.2 .1 用无菌方法吸取 0 .1ml尿液于高渗增菌液内进行增菌培养 ,另取 0 .1ml尿液于…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10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在常规细菌培养的同时,加做细菌L型培养,结果表明:L型感染在下呼吸道呼吸道各种感染性疾病中均占有一定比率,总阳性率为44%;-内酰类抗生素的使用率在L型与B型之间有明显差异,提示;一内酰类抗生素对L型的形成起重要作用;随诊观察发现B型与L型可以相互转化,同种细菌的B型和L型也可同时存在,高度提示体内L型产生主要由细菌变则来,本文还对L型感染的临床特点进行了探讨,认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泌尿系反复感染致病菌的发病特点及细菌L型感染的致病性,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127例清洁中段尿培养确诊的反复发作肾盂肾炎患者,根据致病菌分为细菌型组、细菌伴L型组和细菌L型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析4组患者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变化。结果泌尿系感染各组尿NAG和尿RBP较正常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单纯细菌L型感染患者较细菌型及细菌伴L型患者稍低,但细菌型、细菌伴L型及细菌L型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细菌L型在泌尿道感染反复发作中占重要地位,泌尿系细菌L型感染具有致病性。  相似文献   

6.
慢性扁桃体炎与细菌L型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认为,慢性扁桃体炎主要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通过50例慢性扁桃体炎的病原微生物培养、组织切片细菌学及电镜等研究,发现慢性扁桃体炎组织中细菌L型也相当常见,L型培养阳性率是88.5%,且组织切片L型感染率与培养阳性率基本一致(P>0.05)。电镜在扁桃体组织间质及上皮细胞、淋巴细胞等多种细胞内均见到细菌L型。提示慢性扁桃体炎与细菌L型感染关系极为密切。并认为,L型侵入组织并在宿主细胞内生长的特性,可能是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81例足月临产妇的三种检材:母体血、脐血及羊水作普通血培养及L型细菌培养,结果全部分离培养出L型细菌者14例,母血及脐血配对阳性者25例,共39例,感染率为48.1%。对72例住院患儿进行母亲及患儿的L型细菌血培养分离,结果配对阳性者28例,其垂直传播感染率为38.8%,153例产妇及患儿同时进行急相蛋白及免疫球蛋白测定,其急相蛋白异常与L型细菌感染无诊断意义,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说明母体、胎儿及婴儿之间确实存在垂直传播感染,它对优生优育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母婴细菌L感染的垂直传播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志勤 《微生物学通报》1992,19(2):99-101,116
  相似文献   

9.
非何杰金淋巴瘤组织内细菌L型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何杰金淋巴瘤组织内细菌L型感染的研究安徽省肿瘤医院内科蚌埠233004秦凤展,张家驹,郑荣生蚌埠医学院病理解剖学教研室汪万英,姚敏,张世馥近来,已见有恶性肿瘤病人常伴有细菌L型和结核菌L型感染的报道,甚至有人认为两者间存在因果关系。为了解恶性淋巴瘤...  相似文献   

10.
对59例肿瘤发热患者做细菌学检查,细菌学培养阳性者76%。其中L型58%,细菌+L型24%、细菌型18%。分离出菌种以葡萄球菌较多见,其次为大肠杆菌及真菌。表明肿瘤患者发热多数与感染有关,且主要致病菌为L型,。  相似文献   

11.
精液细菌L型感染与男性不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22例溶脲脲原体培养阴性的精液进行细菌及L型培养,其中6例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L型,占27.27%。精液常规分析显示,分离出金葡萄菌及其L型的精液,白细胞计数5例超过正常达10-15个/高倍视野;2例精子的活动率与活动力分别是50%以下和Ⅱ级。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伤寒沙门氏菌、葡萄球菌及白喉棒状杆菌L型对化学消毒剂、细菌生长抑制剂、酸和碱的敏感性,并与其亲代细菌型作了比较。结果表明:细菌L型对表面活性剂、酚剂、重金属盐、脱水剂、卤素及氧化剂的敏感性明显(P<0.05)或不明显(P>0.05)增加,伤寒沙门氏菌L型对龙胆紫、玫瑰色酸、胆盐及酸的敏感性增高,葡萄球菌及白喉棒状杆菌L型对龙胆紫、玫瑰色酸、胆盐及酸的敏感性降低,伤寒沙门氏菌及白喉棒状杆菌L型对碱敏感性降低。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41例宫腔刮出物的病原微生物培养,其中子宫异常出血和早孕胎盘组织各15例,月经紊乱6例和不孕症5例。19例细菌培养为阳性(46.35),19例中之7例为细菌兼有 L 型感染,8例为单纯 L 型感染,3例为解脲脲原体和1例 G~ 厌氧球菌感染。L 型菌落呈典型“油煎蛋”样或颗粒样。子宫内膜和胎盘组织切片的细菌学检查发现大量 L 型巨形体、圆球体和长丝体。作者认为在妇产科范围内,细菌 L 型和解脲脲原体感染并非少见,可能是子宫异常出血、月经紊乱、不孕症和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L 型的形成与抗生素治疗及体内因素的诱导有关。在治疗 L 型感染过程中,药物的选择很重要。  相似文献   

14.
细菌及其L型感染诱发小鼠肿瘤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金葡菌、结核杆菌及其L型分别感染荷瘤和不荷瘤的C57BL/6N小鼠,结果表明感染各组小鼠的主要脏器均不同程度地表现L型感染所致的慢性间质性炎,而缺乏原菌病变特征。感染各组共有15只小鼠诱发出肿瘤,占12.5%,而单纯荷瘤及正常对照组却无一只小鼠诱发肿瘤,提示细菌及L型感染可能与肿瘤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5.
肺部感染性病变的细菌学检查近年来愈来愈受到临床工作者的关注,尤其目前泛用抗生素现象较为普遍,易导致细菌成为L型[1]。本文对肺部感染性病变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E)标本进行了需氧性细菌和L型细菌两种方法的培养,同时与患者的痰细菌培养作对照,以对BALF的细菌培养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59例肺部感染性疾病患者,其中肺炎9例,慢性支气管炎21例,支扩8例,肺脓肿4例,肺大疱并感染1例,肺部感染7例,发热待查9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42.9岁±15.6岁,全部病例手术前均进行了胸片及血常规检查,部分…  相似文献   

16.
体内外因素与细菌L型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7.
宫内节育器与细菌及其L型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5年6月-1998年底于山东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计划生育门诊选择148例患者,放置有活性的宫内节育器(IUD)32例(均为有尾丝者)为A组,放置惰性IUD者56例B组;未放置IUD的育龄妇女,其中无生殖器炎症者30例为C组,有盆腔炎症者30例为D组。各组均采用无菌操作取出宫腔内分泌物,同步进行了需氧菌、厌氧菌及其L型菌的他离培养;A、B两组同时取出IUD做需氧菌培养,其培养阳性结果是:A、  相似文献   

18.
目前,紫外线消毒已得到广泛应用,其对细菌的杀灭作用早已是众所周知,但对L型细菌杀灭作用的报导甚少。我们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枯草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等,在实验室内进行了初步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19.
用苯唑青霉素、羧苄青霉素对脆弱类杆菌、多形类杆菌、核梭杆菌、产气荚膜杆菌和艰难杆菌等5种厌氧菌进行L型菌的诱导。通过诱导,可见到脆弱类杆菌、多形类杆菌和产气荚膜杆菌形成油煎蛋状或颗粒状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见到菌体肿胀,并有丝状体、圆球体和巨球体。细胞壁染色法可见到部分细菌因胞壁缺损而被结晶紫透入菌体着色。诱导后的少数细菌可转变成可滤过型而能通过0.4μm孔径的滤膜。核梭杆菌诱导后形态改变极显著而较难识别。艰难杆菌形态改变小。建设在临床标本细菌培养时,有时尚需增加L型厌氧菌培养,以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20.
鼻咽癌与细菌L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研究表明,鼻咽癌与EB病毒有关。通过对98例鼻咽癌组织的切片革兰氏染色L型检查、电镜和L型抗体免疫组化染色等研究,发现鼻咽癌组织中细菌L型亦甚常见,切片革兰氏染色有78例查见细菌L型,其阳性率为79.6%;免疫细化染色L型抗原检出阳性率为62.2%,电镜不仅在细胞间质见到细菌L型,而且在癌细胞、巨噬胞细等细胞胞质内也见到细菌L型。提示,细菌L型与鼻咽癌关系十分密切,很可能是鼻咽癌致癌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