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广西地区隐球菌感染的临床特征、致病菌种鉴定及其体外药物敏感性。方法收集86例确诊隐球菌病患者(14例为HIV阳性,72例为HIV阴性)中分离出103株隐球菌及其患者资料并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使用MALDI-TOF MS和ITS区测序分子鉴定方法,92株被鉴定为新生隐球菌grubii变种,11株被鉴定为格特隐球菌。使用CLSI M27-A4方法对菌株进行常用抗真菌药物氟康唑、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泊沙康唑和艾沙康唑体外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①86例患者(男性59名,女性27名),年龄为21~84岁,其中55人无基础疾病,31人有基础疾病。②由于目前对于隐球菌尚无泊沙康唑、艾沙康唑和两性霉素B的折点,因此参考了念珠菌属的数据,所有菌株对大多数抗真菌药物敏感。抗真菌药物对新生隐球菌grubii变种最低抑菌浓度范围为:氟康唑0.05~4μg/mL,两性霉素B 0.25~1μg/mL,5-氟胞嘧啶0.0625~2μg/mL,伊曲康唑0.0625~0.25μg/mL,伏立康唑0.0078~0.25μg/mL,泊沙康唑0.0313~0.5μg/mL,艾沙康唑0.0020~0.125μg/mL。抗真菌药物对格特隐球菌最低抑菌浓度范围为:氟康唑1~16μg/mL,5-氟胞嘧啶0.125~1μg/mL,两性霉素B 0.25~1μg/mL,伊曲康唑0.0625~0.25μg/mL,伏立康唑0.0156~0.125μg/mL,泊沙康唑0.0156~0.25μg/mL,艾沙康唑0.0078~0.125μg/mL。结论MALDI-TOF MS是一种快速可靠的鉴定隐球菌的方法。广西地区分离隐球菌对临床抗真菌药物敏感,抗真菌药敏试验有助于早期发现耐药菌株,对有效地治疗隐球菌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小G蛋白抑制剂体外抗真菌活性的测定,筛选具有新结构类型的抗真菌活性化合物。方法采用微量液基稀释法考察不同小G蛋白抑制剂对于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从中筛选活性较强的化合物进一步进行抗真菌谱测定;采用时间-生长曲线和时间-杀菌曲线考察CASIN对于白念珠菌生长增殖的影响;采用菌丝诱导实验考察化合物CASIN对于白念珠菌菌丝形成的抑制效果;采用甲基四氮盐(XTT)法考察化合物CASIN对于白念珠菌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作用。结果在考察的小G蛋白抑制剂中,CASIN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最强,对于近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中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MIC为8~16μg/mL。16μg/mL CASIN可以有效抑制YPD培养基中白念珠菌的生长增殖,也在RPMI1640培养基中展现出对白念珠菌的杀菌活性;当培养基中CASIN浓度高于8μg/mL时,白念珠菌菌丝受到明显抑制;此外,8μg/mL的CASIN浓度对于白念珠菌的被膜生成具有80%以上的抑制率。结论小G蛋白抑制剂CASIN具有较强的体外抗念珠菌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罗米地辛对氟康唑体外抗白念珠菌活性作用的影响。方法参考CLSI的M27-A3方案检测氟康唑对受试白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不同浓度罗米地辛联合氟康唑检测其对受试白念珠菌的抗真菌效果。结果受试菌包括氟康唑敏感株、剂量依赖株、耐药株各5株。2μg/mL罗米地辛和4μg/mL罗米地辛联合氟康唑对氟康唑的抗真菌活性有增效作用,表现为MIC值降低、菌量减少和抑制拖尾现象。结论罗米地辛对氟康唑体外抗白念珠菌活性的增效作用,可抑制氟康唑的拖尾现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研究苦豆子总碱、槐果碱、苦参碱、槐定碱、氧化苦参碱体外抗烟曲霉、须癣毛癣菌和新生隐球菌的敏感性,为苦豆子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分别用管碟扩散法和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苦豆子总碱、槐果碱、苦参碱、槐定碱、氧化苦参碱对烟曲霉、须癣毛癣菌和新生隐球菌的抗菌活性。结果管碟法显示上述5种生物碱体外对烟曲霉、须癣毛癣菌和新生隐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前4种生物碱对烟曲霉的最低杀菌浓度(MFC)分别为25.0、4.25、5.0、3.125 mg·mL~(-1),氧化苦参碱对烟曲霉MFC500 mg·mL~(-1);对须癣毛癣菌的MFC分别为3.125、2.125、5.0、1.5625、125 mg·mL~(-1);对新生隐球菌的MFC分别为3.125、4.25、10、6.25、1000 mg·mL~(-1)。结论槐果碱、苦参碱及槐定碱其抗真菌活性与苦豆子总碱相当,氧化苦参碱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ATBFUNGUS2半固体培养基法在测定念珠菌属和新生隐球菌对4种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CLSIM27.A2微量液基稀释法和ATBFUNGUS2法同时测定131株念珠菌和20株新生隐球菌对两性霉素B(AmB)、氟康唑(FLC)、氟胞嘧啶(5-Fc)和伊曲康唑(ITC)的敏感性。结果①两种方法对于AmB、5-FC、FLC和ITC的一致性分别为98%、89.4%、78.8%和78.1%;②所有受试菌株中两种方法的一致性为80%,但ATBFUNGUS2法将2/5株M27-A2法检查为FLC耐药的白念珠菌判断为敏感或剂量依赖,将8/10株M27-A2法检查为FLC剂量依赖的白念珠菌判断为敏感或耐药。③ATBFUNGUS2法中AmB的MIC值判读范围偏高,以致于实际工作中不能读出准确的值。结论ATBFUNGUS2半固体培养基法在测定念珠菌属和新生隐球菌对4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时不失为简单、快速而且重复性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10种中药提取物对念珠菌体外抗菌效果。方法参照CLSI的M27-A3方案,采用微量液基稀释法,检测10种中药提取物抗念珠菌的作用。结果 10种中药提取物中白念珠菌对三七总皂甙、人参茎叶总皂甙较敏感,24h MIC均为62.5μg/mL,48h MIC均为125μg/mL;24h时克柔念珠菌对三七总皂甙和柠檬酸较敏感,MIC均为1.96μg/mL,48h时克柔念珠菌对三七总皂甙较敏感,MIC为31.25μg/mL;近平滑念珠菌对人参茎叶皂苷和麝香草酚较敏感,24h MIC均为3.91μg/mL,近平滑念珠菌在48h对人参茎叶皂甙较敏感,MIC为15.63μg/mL。结论三七总皂甙、人参茎叶皂甙、柠檬酸和麝香草酚对念珠菌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不同中药提取物针对念珠菌不同菌种的抗菌作用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薰衣草精油对白念珠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和生物膜的影响,为临床真菌感染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连续稀释法测定薰衣草精油对白念珠菌的敏感性、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采用XTT法检测其抑制白念珠菌生物膜50%细胞活性的浓度(SMIC50),镜下观察对生物膜形态的影响。结果白念珠菌对薰衣草精油高度敏感,薰衣草精油对白念珠菌的MIC为12.5μL/mL,MBC为25μL/mL;对生物膜的SMIC50是100μL/mL,对白念珠菌的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结论薰衣草精油在体外对白念珠菌有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新型抗真菌药物米卡芬净(micafungin,MFG)对分离自中国的念珠菌和曲霉临床株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参照CLSI(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以前为NCCLS)制定的M27-A2和M38-A方案测定86株念珠菌和35株曲霉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或最低有效浓度(MEC)。结果MFG对大多数念珠菌属和曲霉属均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对念珠菌属的MIC90从高到低依次为:氟康唑(FLC)敏感的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为0.125μg/ml,FLC耐药和剂量依赖敏感株为0.25μg/ml,克柔念珠菌为0.5μg/ml,近平滑念珠菌8μg/ml,季也蒙念珠菌>16μg/ml。MFG对烟曲霉的MEC90为≤0.03μg/ml,对非烟曲霉的曲霉属MEC90为0.06μg/ml。MFG与唑类药物、两性霉素B(AMB)不存在交叉耐药,对FLC耐药的念珠菌、伊曲康唑耐药的曲霉、AMB不敏感的曲霉均有好的抑菌活性。结论MFG对多数念珠菌属和曲霉属(包括对唑类耐药和AMB不敏感的菌株)有较好的体外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舍曲林抗新生隐球菌的效果。方法实验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10 mg/mL氟康唑、10 mg/mL舍曲林、20 mg/mL舍曲林、10 mg/mL氟康唑联用10 mg/mL舍曲林以及10 mg/mL氟康唑联用20 mg/mL舍曲林组。通过体外药敏试验及BALBc小鼠新生隐球菌动物探讨各组间抗隐球菌效果的差异。结果体外药敏试验发现舍曲林可有效降低新生隐球菌菌落数,当与氟康唑联用时抑菌效果更显著。动物实验发现2种浓度的舍曲林都可明显降低感染小鼠实验早期脑、肺组织的新生隐球菌菌落数,但在实验后期,低浓度的舍曲林对感染小鼠脑组织失去抑菌作用。脑、肺组织中,舍曲林治疗对新生隐球菌的抗菌效果均不如氟康唑。舍曲林与氟康唑联合用药对新生隐球菌模型小鼠肺组织的抗菌效果强于单用舍曲林或氟康唑。结论舍曲林具有抗新生隐球菌的作用,当与氟康唑联合用药时可起到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白念珠菌形态转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倒置显微镜观察白念珠菌菌丝形成的体外动力学过程;采用CLSI-M27-A3微量液基稀释法检测大蒜素对白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倒置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大蒜素对白念珠菌在Spider液体培养基中菌丝形成的影响;qRT-PCR法检测在不同浓度大蒜素作用下白念珠菌菌丝相关基因HWP1、ALS1、EFG1、PDE2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白念珠菌在Spider液体培养基中6 h时出现较长菌丝,24 h后镜下可见大量念珠菌菌丝包裹酵母细胞,紧密交错;大蒜素对白念珠菌的MIC值为25μg/mL;倒置显微镜观察(25~100)μg/mL浓度的大蒜素能明显抑制Spider液体培养基中白念珠菌菌丝的生长;qRT-PCR结果显示,在(25~100)μg/mL浓度的大蒜素作用下,白念珠菌菌丝相关基因表达下调。结论大蒜素能有效抑制白念珠菌的形态转换,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菌丝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伊曲康唑和羟基伊曲康唑对临床常见深部感染真菌的体外敏感性,并对两者抗菌活性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酵母菌分离自血液和无菌体液标本,曲霉菌分离自气管插管吸取物、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保护性毛刷;酵母菌采用显色培养基和API 20C鉴定到种,曲霉菌用乳酸酚棉兰压片镜检鉴定到种;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全国10家医院共收集到338株真菌,包括念珠菌281株,曲霉菌37株,新生隐球菌18株和其他酵母菌2株。伊曲康唑(ITZ)对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的敏感率分别为83.8%,70.8%,78.6%,38.5%;50%以上克柔念珠菌为剂量依赖性敏感;伊曲康唑对光滑念珠菌敏感性较差;而对于新生隐球菌、黄曲霉和烟曲霉的MIC50/MIC90分别为0.5/0.5、1/1、1/1μg/mL;羟基伊曲康唑与伊曲康唑有相似的抗菌活性。结论伊曲康唑对大部分深部感染真菌的敏感性较好,光滑念珠菌对伊曲康唑耐药株增多;伊曲康唑主要代谢产物有体外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秀丽隐杆线虫-白念珠菌感染模型用于抗真菌药效评价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评价该模型在抗真菌药物研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线虫吞食白念珠菌造成致死性感染,建立线虫-白念珠菌感染模型,选用4种临床常见的抗真菌药物(氟康唑、两性霉素B、卡泊芬净和5-氟胞嘧啶)和白念珠菌群体感应分子法尼醇对感染后线虫进行治疗,观察线虫存活状态,记录生存率从而评价抗真菌药效。结果白念珠菌感染线虫后生成菌丝穿破线虫体表造成线虫死亡。氟康唑、卡泊芬净和5-氟胞嘧啶治疗后线虫体内白念珠菌菌丝生长呈现不同程度的抑制状态,线虫生存率有提高且存在量效关系。两性霉素B在该模型中也表现出了明显的体内抗真菌作用,但16μg/mL、32μg/mL的高浓度两性霉素B表现出毒性。法尼醇能够抑制线虫体内白念珠菌菌丝形成,但对线虫保护作用较弱。结论秀丽隐杆线虫-白念珠菌感染模型用于体内抗真菌药效评价方法可靠,并具有通量高、成本低、周期短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确定8种抗真菌药物对100株浅表致病真菌的体外药物敏感性。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微量液基稀释法M27-A3和M38-A2方案,采用8种抗真菌药物对100株常见浅表致病真菌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体外药敏实验结果显示,8种药物对皮肤癣菌表现出良好的体外药物敏感性,其中特比萘芬(GM MIC,0.011μg/mL,MIC范围,0.004~0.06μg/mL)具有最强的抗真菌活性。咪康唑(GM MIC,0.147μg/mL,MIC范围0.015~1μg/mL)具有最强的抗念珠菌活性。酮康唑(GM MIC,0.097μg/mL,MIC范围0.03~1μg/mL)则对马拉色菌具有最佳体外抗真菌效果。结论体外药敏实验结果表明常见浅表致病真菌对8种常用抗真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酮康唑具有广谱高效的特点,对临床常见皮肤癣菌、念珠菌、马拉色菌均具有良好的体外抗真菌活性。特比萘芬和萘替芬对皮肤癣菌具有最佳的抗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国产泊沙康唑对生殖器念珠菌病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制定的M27-A4方案测定国产泊沙康唑及其他常用抗真菌药物对60株生殖器念珠菌病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结果国产泊沙康唑对氟康唑耐药白念珠菌的MIC范围为0.25~0.50μg/mL,几何均数为0.40μg/mL,MIC_(50)为0.5μg/mL,MIC_(90)为0.5μg/mL;对近平滑念珠菌的MIC范围为0.03~0.125μg/mL,几何均数为0.10μg/mL,MIC_(50)为0.125μg/mL,MIC_(90)为0.125μg/mL;对热带念珠菌的MIC范围为0.125~8.0μg/mL,几何均数为0.57μg/mL,MIC_(50)为0.5μg/mL,MIC_(90)为2μg/mL;对光滑念珠菌的MIC范围为0.06~2.0μg/mL,几何均数为0.25μg/mL,MIC_(50)为0.125μg/mL,MIC_(90)为1μg/mL;对克柔念珠菌的MIC范围为0.125~0.50μg/mL,几何均数为0.29μg/mL,MIC_(50)为0.25μg/mL,MIC_(90)为0.5μg/mL。结论对生殖器来源的氟康唑耐药白念珠菌及非白念珠菌,国产泊沙康唑均表现出了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未来有望成为临床生殖器念珠菌病治疗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利福喷丁(Rifapentine)对氟康唑(Fluconazole)体外抗耐药白念珠菌的增效作用。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的M27-A2方案测定利福喷丁与氟康唑对白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利用棋盘式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利福喷丁联合氟康唑体外抗白念珠菌的效果。结果利福喷丁单药时对实验所用12株白念珠菌均无抗菌活性(MIC801 024μg/mL)。在氟康唑敏感白念珠菌株中,利福喷丁联合氟康唑后未表现出协同效应(FICI0.5);在氟康唑耐药白念珠菌中,利福喷丁联合氟康唑后均表现出显著的协同作用(FICI0.1)。结论利福喷丁单用无抗白念珠菌活性,但利福喷丁能显著增强氟康唑抗耐氟康唑白念珠菌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化合物体外筛选,获得与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卡泊芬净具有协同作用的化合物,增强卡泊芬净的抗菌效果。方法采用棋盘式微量液基稀释法考察硬脂酸单甘油酯(glyceryl monostearate, GMS)与卡泊芬净(CAS)、氟康唑(FCZ)对多种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协同指数(FICI);考察硬脂酸单甘油酯与卡泊芬净单用及联合使用时,在RPMI 1640和Spider培养基中抑制白念珠菌菌丝形成的抑菌浓度。结果在考察的绝大多数致病念珠菌中,硬脂酸单甘油酯与卡泊芬净具有协同抗菌作用,协同指数FICI≤0.5;联用硬脂酸单甘油酯后,卡泊芬净抑制菌丝形成的浓度降低。结论硬脂酸单甘油酯可以增强卡泊芬净的体外抗真菌效果,二者具有较强的协同抗念珠菌活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美浮特^R皮肤抗菌液对致足癣真菌皮肤癣菌和白念珠菌的体外抗真菌活性及抗真菌后效应。方法采用美国 CLSI M27-A3和 M38-A2方案测定美浮特皮肤抗菌液对足癣常见致病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并以白念珠菌(ATCC90028)为指示菌测定美浮特皮肤抗菌液测定时间-杀菌曲线,同时测定其对白念珠菌的抗真菌后效应(post-antifungal effect,PAFE)。结果美浮特皮肤抗菌液对4属6种57株 MIC 的范围为1:40-1:160、MIC50为1:80、MIC90为1:40;对白念珠菌的 MIC 范围为1:40-1:80、对皮肤癣菌的 MIC 范围为1:40-1:160。该抗菌液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且随着药物浓度的降低,杀菌速度和程度随之变化。该抗菌液对白念珠菌0.5MIC、MIC、2MIC 的 PAFE 分别为0.85 h、2.1 h、3.59 h;且 PAFE 时间的延长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结论美浮特^R皮肤抗菌液对致病真菌皮肤癣菌、白念珠菌具有快速、有效、持续的杀菌作用,该抗菌液对皮肤癣菌较白念珠菌具有更强的抗真菌作用。且该抗菌液对白念珠菌具有较长时间的后效应,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皮肤癣菌及白念珠菌所致的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氯喹与氟康唑体外联合应用对隐球菌生长作用的影响。方法参考M27-A方案,检测10μmol/L,100μmol/L与1 000μmol/L 3种浓度氯喹与氟康唑联合后对20株菌株的氟康唑对隐球菌最小抑菌浓度与最小杀菌浓度的变化。结果与10μmol/L氯喹组相比,100μmol/L以上浓度的氯喹组可以显著降低氟康唑对隐球菌的M IC与MFC。结论氯喹在体外可以提高氟康唑抗隐球菌的作用,与氟康唑具有协同抗隐球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舍他康唑对常见临床分离念珠菌属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制定的M27-A3方案测定舍他康唑对112株念珠菌的MIC值。结果舍他康唑对112株念珠菌在24h的MIC GM为0.18μg/mL,MIC范围为≤0.03~16μg/mL,MIC50和MIC90分别为0.125μg/mL、1μg/mL。对念珠菌属各菌种的MIC GM从低到高依次为白念珠菌0.08μg/mL,光滑念珠菌0.158μg/mL,近平滑念珠菌0.318μg/mL,热带念珠菌为0.425μg/mL,克柔念珠菌为1.414μg/mL。结论舍他康唑对常见临床分离念珠菌属菌株均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棋盘法测定以及探究粗糠柴苦素在体外联合氟康唑抗隐球菌是否有增效作用。方法参照微量稀释法(M27-A3)对隐球菌进行氟康唑、粗糠柴苦素单药药敏实验[FLZ、RAT],以及以分数抑菌浓度指数(FICI)为判定指标棋盘法联合药敏实验[FLZ+RAT]。结果粗糠柴苦素对37株隐球菌MIC值范围为32~256μg/mL,在与氟康唑联合作用时,FICI均≤0.50,使氟康唑的MIC值降低了50%~93.75%。结论粗糠柴苦素对隐球菌具有一定的抗真菌作用,同时与氟康唑联合使用能够发挥协同作用,提高氟康唑对隐球菌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