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河北地区16家三级教学医院侵袭性酵母样真菌的菌株构成、分布及其体外药敏特点,为临床抗真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河北地区2016~2017年侵袭性酵母样真菌感染患者的菌株,对菌种构成进行分析,采用Sensititre YeastOne显色药敏板对9种抗真菌药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检出侵袭性酵母样真菌260株,其中白念珠菌是最主要的致病菌,占42.31%;非白念珠菌占57.69%,主要包括热带念珠菌19.23%、近平滑念珠菌18.08%和光滑念珠菌9.23%。白念珠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2.8%、1.9%和0.9%;热带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的耐药率均为12.8%;近平滑念珠菌复合体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14.9%和10.6%;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复合体对棘白菌素类抗菌物的耐药率几乎0%。结论侵袭性酵母样真菌感染中最常见的是白念珠菌感染,但是非白念珠菌感染已经超过50%。白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仍然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对唑类药物的敏感率在不同种的念珠菌中存在差异。棘白菌素类对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有很高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2.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病原检测及体外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STD门诊患者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菌种分布及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取STD门诊疑似念珠菌感染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用沙氏琼脂培养基分离纯化菌株,然后用ATB ID 32C酵母菌鉴定系统和ATB Fungus3药敏系统进行菌种鉴定与药物敏感试验。结果950份标本中检出306株念珠菌,占32.21%,其中白色念珠菌226株,阳性率为73.86%;光滑念珠菌37株,阳性率为12.09%;热带念珠菌24株,阳性率为7.84%;近平滑念珠菌13株,占4.25%。药敏结果显示:念珠菌对5-氟胞嘧啶(5-FC);两性霉素B(AMB),伏立康唑(VRC)耐药率〈6%;近平滑念珠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均敏感;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FCZ)、伊曲康唑(ICZ)耐药率依次:9.29%、11.06%,光滑念珠菌药耐药率依次为37.84%,67.57%,热带念珠菌药耐药率依次为8.33%、12.5%。结论STD门诊患者阴道念珠菌检出率明显高于普通妇科门诊患者,检出菌种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但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生殖道感染有明显上升趋势;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敏感性较高,对唑类药物有耐药菌株。因此,念珠菌鉴定和药敏监测是非常必要的,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和分析本院念珠菌尿的临床感染特征及耐药趋势,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以2013~2016年住院患者尿沉渣中念珠菌培养阳性者为研究对象,检出的菌株采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进行鉴定,并通过ATB Fungu 3酵母样真菌药敏试剂盒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共分离出念珠菌株202例,其中白念珠菌最多(79.1%),其次为热带念珠菌(10.7%),近平滑念珠菌(5.1%)及克柔念珠菌(5.1%)。临床检出量以急诊内科最多(83例),其次为泌尿外科和内分泌科(均为21例)。药敏结果示: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较敏感,念珠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逐年增加,对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耐药率处于波动状态,但2016年的耐药率明显升高。结论念珠菌尿分离菌仍以白念珠菌为主。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耐药性低,对唑类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且耐药率有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我院念珠菌血液感染的菌种比例、科室分布和体外药敏情况,为临床抗真菌药物的选择提供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在2013~2016年间血培养结果为念珠菌的病例,统计菌种分布及药敏结果等。结果血培养标本中念珠菌阳性病例共有56例,其中白念珠菌比例为57%(32/56),非白念珠菌占43%(24/56)。非白念珠菌菌株主要为近平滑念珠菌(20%,11/56)和光滑念珠菌(15.8%,9/56)。念珠菌感染病例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科(23.2%,13/56)和肾内科(17.9%,10/56)。白念珠菌与非白念珠菌对临床最常用的抗真菌药物氟康唑的敏感率差别最大,分别为93.8%和62.5%;56株念珠菌菌株对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和5-氟尿嘧啶的敏感性均为100%;55.6%的光滑念珠菌和72.7%的近平滑念珠菌对氟康唑敏感,所有克柔念珠菌株对氟康唑均耐药。结论本院近几年念珠菌血液感染的病原菌仍以白念珠菌为主,但非白念珠菌对一线抗真菌药物氟康唑的耐药性更高,临床上抗真菌的药物选择应充分考虑耐药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94例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分布特点及发生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柳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确诊为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发生死亡危险因素。结果 2019年—2021年血流感染患者共检出94例念珠菌,主要分布于ICU和外科,占58.5%;排在前三位的念珠菌分别是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分别占48.9%、16.0%、13.8%;94例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中死亡33例,死亡率为35.1%;死亡患者中检出最高的为白念珠菌(57.6%,19/33),主要分布于ICU(57.6%,19/33);药敏结果显示,近平滑念珠菌对唑类抗真菌药敏感率为100%,白念珠菌对三唑类药物耐药率<7%,光滑念珠菌及热带念珠菌对其耐药率为20%~26.7%;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基础疾病≥2种、机械通气、气管插管与死亡率有关(P<0.05),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机械通气是与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率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白念珠菌在念珠菌血流感染中检出率最高,机械通气是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发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白念珠菌酵母相与菌丝相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的差异,为病原真菌学研究及临床用药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TB FUNGUS 3药敏试剂盒对临床分离的220株白念珠菌进行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测定。结果 220株白念珠菌酵母相与菌丝相对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5-氟胞嘧啶5种常用的抗真菌药物的敏感率分别为97.27%与97.73%,81.82%与85.00%,87.27%与90.46%,92.72%与95.00%,96.82%与97.27%。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对白念珠菌酵母相MIC值明显高于菌丝相,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性霉素对白念珠菌酵母相和菌丝相MIC值差异不显著(P0.05)。受试菌株两相细胞对5种抗真菌药物敏感度总体一致性为85.46%(188/220),有32株菌株酵母相表现为耐药及中介,但菌丝相却为中介与敏感。结论白念珠菌酵母相和菌丝相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抗真菌药物对菌丝相的抗菌活性强于酵母相。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贵州省某区域女性阴道分泌物标本分离念珠菌的菌种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8年1月~12月贵州省某区域2055名女性病例,进行阴道分泌物念珠菌的分离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并鉴定出非重复念珠菌543株,以白念珠菌分离率居首位,占40.5%,光滑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位居第2、3位(35.0%、19.7%);感染患者以26~30年龄段最多见(39.2%),其次为21~25年龄段(25.4%)和31~35年龄段(19.2%),21~40年龄段患者占90.4%。不同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相差较大,未见米卡芬净、制霉菌素和卡泊芬净耐药念珠菌。非白念珠菌对伊曲康唑、氟康唑和酮康唑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白念珠菌(P0.01),对5-氟胞嘧啶的的耐药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贵州省该区域女性阴道念珠菌感染以白念珠菌多见,不同念珠菌的耐药情况具有差异,临床应根据不同病原菌耐药特点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白念珠菌临床分离情况,并探讨其药敏结果与基因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3~11月间临床分离白念珠菌分布及耐药性;随机选取232株,采用PCR方法扩增白念珠菌25S rDNA基因内含子区进行基因分型研究;采用ATB真菌药敏试剂条进行药敏分析;统计分析药敏结果与基因分型的相关性.结果 期间共检出酵母样真菌973例,占病原菌阳性样本数比率为15.7% (973/6196);其中分离白念珠菌562株,占58% (562/973),主要分布科室为呼吸科(39.1%)、老年科(13.2%)、ICU(7.7%)、神经内科(7.5%)、免疫科(6.0%)以及其他科室(26.5%);标本类型以下呼吸道为主(81.7%),其次为尿路(9.4%)、血液(1.8%)等.对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及伏立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0.9%、0%、1.4%、1.6%和1.1%.随机选取的232株白念珠菌经PCR方法可分为3型:A型125株,B型96株,C型11株.各型在5种药物的耐药性上并无差异.结论 临床分离酵母样真菌以白念珠菌为主,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临床分离株对5种抗真菌药物敏感度较高,主要基因型为A和B型,不同基因分型间药敏结果并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医院念珠菌尿路感染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抗菌药物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念珠菌泌尿系感染患者的中段尿培养阳性结果(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及临床资料。结果212例患者中共分离出念珠菌256株,其中男性102例,女性110例,平均年龄为71.7±14.2岁。其中白念珠菌101株、热带念珠菌76株、光滑念珠菌31株占分离株的前3位,前3种念珠菌占总分离菌的81.2%。内科检出的菌株中以白念珠菌为主,菌株外科检出中以热带念珠菌为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菌株对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敏感,非白念珠菌对唑类抗真菌药敏感性较差,其中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在外科及ICU的耐药问题更为严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念珠菌尿路感染内科、外科主要菌株不同,内科以白念珠菌为主,外科以热带念珠菌为主。热带念珠菌对唑类敏感性最低,且对氟康唑及伏立康唑的耐药性在外科病房和重症监护病房表现得更为严重。临床上内科经验性治疗可首选氟康唑,对于外科及重症患者建议应考虑首选两性霉素B和/或氟胞嘧啶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0.
肿瘤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菌株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肿瘤患者深部真菌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现状。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住院肿瘤患者送检标本分离出的173株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肿瘤患者深部真菌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76.3%,真菌种类主要是白假丝酵母菌(74.6%);真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深部真菌对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耐药率均5%;对伊曲康唑及伏立康唑的耐药率为0~6.5%;对氟康唑耐药率有上升趋势,为2.5%~25.0%。临床分离的真菌主要集中在呼吸道标本,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对抗真菌药物普遍敏感,应积极治疗,合理利用抗真菌药物,改善患者预后,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根据血培养真菌阳性标本,进行病原学与药敏试验分析,探讨念珠菌在血流感染中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方法收集某院2012年6月至2018年9月的血培养结果为真菌的临床资料,对真菌种类、阳性报警时间(TTP)、标本送检科室、病原菌来源和氟康唑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血培养分离出真菌共86株,非重复分离株为50株,44株为念珠菌属。排在前3位的念珠菌分别为白念珠菌18株(40.91%),近平滑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各10株各占(22.73%);近平滑念珠菌TTP[(56.14±7.22)h]最长,热带念珠菌TTP[(19.36±1.24)h]最短,白念珠菌[(34.67±2.98)h]与光滑念珠菌[(38.16±4.12)h]TTP接近居中;念珠菌血症前3位科室为神经外科10株(22.73%)、肿瘤血液科6株(13.64%)、重症监护病房5株(11.36%);泌尿系统为最常见感染来源,其次为腹腔引流感染和导管相关感染;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对氟康唑敏感率均为100%,白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分别为88.89%和70%,克柔酵母菌和酿酒酵母菌各1株为耐药和敏感。结论本院念珠菌血流感染最常见为白念珠菌,其次为近平滑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如果血培养需氧瓶阳性且TTP大于40 h,发生念珠菌血流感染的可能较大,临床或实验室应高度重视。泌尿系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手术部位感染是念珠菌血症的重要感染源。大部分念珠菌对氟康唑仍敏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菌种分布,样本类型和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等数据,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单位2014年1月—2019年12月临床诊断为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患者临床资料,对菌种分布、样本类型、科室分布和抗真菌药敏感性等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非重复性侵袭性念珠菌感染患者646例,男性355例,占54.95%,大于60岁患者占55.11%;其中白念珠菌314株(48.61%),其次是光滑念珠菌226株(34.98%)和热带念珠菌71株(10.99%);以2017年感染病例最多(141例,21.83%),之后呈下降趋势;感染样本类型以创口深部分泌物(229例,35.45%)为主;其次是清洁尿液(174例,26.93%)和血液(117例,18.11%),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前3位科室是内科(255例,39.47%),外科(214例,33.13%),儿科(78例,12.07%);所有念珠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总耐药率分别为18.82%、36.15%和19.38%,对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的敏感性均为100.00%。结论本地区侵袭性念珠菌感染以老年患者和白念珠菌为主,但非白念珠菌占主要地位,念珠菌对唑类抗真菌药物耐药率较高,但对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保持高度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北京朝阳医院侵袭性感染酵母菌菌种分布及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及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全院分离的非重复侵袭性感染酵母样真菌。采用MALDI-TOF质谱辅助ITS区扩增测序进行菌种准确鉴定。根据CLSI M27-A4文件,采用CLSI标准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7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结果研究共收集到符合入组标准的酵母菌398株,绝大多数为念珠菌属(n=383,96.2%)。念珠菌属中,白念珠菌仍然是最常见的酵母菌(n=202)。热带念珠菌及光滑念珠菌分别排第2、3位。白念珠菌虽然仍占绝对优势,但是所有菌对7种常见抗真菌药都保持100%敏感。本研究共检出的6株唑类耐药菌中,有热带念珠菌3株,光滑念珠菌2株,近平滑念珠菌1株。仅检出1株光滑念珠菌对米卡芬净中介及1株耐药。对于两性霉素B,所有菌株的MIC值都≤2μg/mL。有2株白念珠菌对5-氟胞嘧啶MIC值64μg/mL检出。结论本院的常见念珠菌唑类耐药水平较北京市及全国都较低,但后续需要检测FKS基因突变验证光滑念珠菌对棘白菌素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4.
男性尿道炎和包皮龟头炎致病真菌的分布与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男性念珠菌性尿道炎和包皮龟头炎的菌群分布及体外抗真菌药敏试验情况。方法菌株分离均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性病门诊临床症状轻重不一、真菌直接镜检阳性的61例患者。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及API 20C AUX鉴定系统进行菌种鉴定;采用CLSIM27-A2肉汤微量稀释法对61株临床分离念珠菌作了氟康唑、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特比萘芬6种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对培养阳性的61例菌株,通过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及API 20C AUX鉴定系统作菌种鉴定,白念珠菌52例(85.2%),近平滑念珠菌3例,光滑念珠菌2例,热带念珠菌2例,季也蒙念珠菌1例,克柔念珠菌1例。对52株白念珠菌的药敏试验显示氟康唑98.1%敏感,1.9%剂量依赖性敏感;氟胞嘧啶96.2%敏感,3.8%耐药;伊曲康唑44.2%敏感,40.5%剂量依赖性敏感,15.3%耐药;伏立康唑84.6%敏感,15.4%耐药;两性霉素B全部敏感;特比萘芬的MIC范围为1-64μg/ml,MIC50和MIC90皆为64μg/ml。结论在男性念珠菌性尿道炎和包皮龟头炎中,白念珠菌仍是第一位致病菌,体外药敏试验显示氟康唑、伏立康唑、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对男性念珠菌性尿道炎均有较好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光滑念珠菌临床菌株的药敏情况以及中药单体焦性没食子酸联合唑类药物对念珠菌的抑菌作用。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光滑念珠菌116株、白念珠菌49株、热带念珠菌42株、克柔念珠菌4株和近平滑念珠菌13株,采用ATB FUNGUS3药敏试条检测光滑念珠菌的药敏情况;同时采用棋盘肉汤稀释法检测焦性没食子酸联合唑类药物对念珠菌的抑菌情况。结果116株光滑念珠菌中,14.66%(17株)的菌株对氟康唑耐药,22.41%(26株)对伊曲康唑表现为非野生型和81.03%(94株)对伏立康唑表现为非野生型。焦性没食子酸对5种念珠菌的抑菌情况,46.55%光滑念珠菌的MIC值为64μg/mL;34.69%白念珠菌的MIC值为64μg/mL;59.52%热带念珠菌的MIC值为64μg/mL;25%克柔念珠菌的MIC值为128μg/mL;46.15%近平滑念珠菌的MIC值为128μg/mL。唑类药物与焦性没食子酸联合用药时,100%、99.14%、99.14%的光滑念珠菌分别对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表现为协同作用或相加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均表现为无关作用和拮抗作用。与单独用药相比,联合用药时81.03%、68.1%、77.59%的光滑念珠菌分别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MIC值降低2~3个浓度梯度,且耐药组与非耐药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滑念珠菌对唑类药物具有耐药性,伏立康唑非野生型菌株所占比例最高。焦性没食子酸单独用药时,5组念珠菌中对光滑念珠菌的抑菌效果最好,且敏感组比耐药组的抑菌效果更加显著。焦性没食子酸联合唑类药物显著降低了光滑念珠菌唑类药物的MIC值,且耐药组比非耐药组的效果更加显著,为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光滑念珠菌感染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调查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生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病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74例下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检出白色念珠菌253例(67.6%),光滑念珠菌74例(19.8%),热带念珠菌28例(7.5%),克柔念珠菌10例(2.7%),其他假丝酵母菌3例(0.8%),毛霉菌4例(1.1%),烟曲霉菌2例(0.5%)。本组资料药敏结果显示各种真菌对多种抗真菌药物敏感率较高,其中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和氟康唑的敏感率较高,而伊曲康唑的耐药率最高,达到12.2%。结论下呼吸道真菌感染仍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主,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其次,3种念珠菌占总分离真菌的94.9%,5种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以伊曲康唑最高,社区获得性感染患者预后明显优于医院感染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本地区包皮龟头炎患者中真菌感染情况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分别采用显微镜、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法国梅里埃公司的ATB ID32C酵母菌鉴定卡和Rosco纸片扩散法对包皮龟头分泌物进行直接镜检、念珠菌培养、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458例患者中153例直接镜检阳性,培养分离出念珠菌共157株,念珠菌培养阳性率为33.4%(153/458),其中白念珠菌116株,占73.9%(116/157),非白念珠菌41株,占26.1%(41/157);120例对照组中有17例培养出念珠菌,阳性率为14.2%(17/120),其中白念珠菌6株,占35.3%(6/17),非白念珠菌11株,占64.7%(11/17)。包皮龟头炎患者组念珠菌的培养阳性率和白念珠菌的比例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5,χ2=10.72,P均0.05)。157株致病菌株对制霉菌素和酮康唑的敏感率均90%,分别为97.5%和93.0%,对氟康唑敏感率为79.6%,而对特比萘芬敏感性最低,为33.8%。结论念珠菌感染是本地区包皮龟头炎发病的重要因素,感染的致病菌种以白念珠菌为主,分离的致病性念珠菌对多烯类药物敏感率较高,对唑类抗真菌药有不同程度的交叉耐药,不同菌型其药敏谱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012—2021年念珠菌的分布以及耐药情况,为临床管理念珠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012年1月到2021年12月念珠菌的菌株分布和药敏实验结果。结果 共分离出5472株念珠菌。标本主要来源于尿液、痰液、分泌物,分别占41.28%、31.69%和11.22%。临床科室分布主要来自保健病房、呼吸与危重症病房和ICU,分别占27.54%、18.29%和17.71%。主要念珠菌菌种有: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无名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和葡萄牙念珠菌,占比分别为63.96%、14.33%、5.40%、5.23%、3.42%、1.83%和1.70%。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滑念珠菌、光滑念珠菌、无名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和葡萄牙念珠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氟康唑和伊曲康唑5种抗真菌药物耐药率分别为0.14%~3.53%、0.39%~22.41%、0~2.82%、0~12.50%、0.53%~5.88%、1.05%~57.895和0~12.22%。白念珠菌的耐药变迁情况不明显。结论 2012—2021年期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性传播疾病病人中生殖系统念珠菌感染的菌型及其对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ATB ID32C酵母菌鉴定反应板鉴定菌种并使用Rosco纸片扩散法进行体外药敏检测,比较不同菌型念珠菌的药敏情况.结果 临床131例生殖系统念珠菌感染者中,白色念珠菌116例(88.55%)、近平滑念珠菌7例(5.34%)、光滑念珠菌5例(3.82%)、季也蒙念珠菌2例(1.53%)、克柔念珠菌1例(0.76%).药敏分析结果:念珠菌属对制霉菌素(96.18%)、酮康唑(90.84%)、氟康唑(70.23%)敏感,而对咪康唑(31.30%)、嗌康唑(31.30%)、伊曲康唑(47.33%)和特比奈酚(7.63%)的中度敏感性和耐药性比较高.结论 生殖系统念珠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感染的念珠菌除了对多烯类药物敏感率高外,对唑类抗真菌药有不同程度的交叉耐药,不同菌型其药敏谱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念珠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本院2017年1月—2021年12月确诊为念珠菌血流感染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感染菌种分布、临床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结果 62例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共分离到65株真菌,主要分布在重症病房(33株)、泌尿外科(7株)和血液内科(6株)等科室;菌种以白念珠菌(29.2%)、光滑念珠菌(26.2%)、近平滑念珠菌(21.5%)、热带念珠菌(18.5%)为主,总体对氟康唑非敏感率38.5%。62例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中34例死亡,死亡率54.8%;单因素分析显示入住重症病房、机械通气、合并肺部感染、重度低蛋白血症和血培养报阳后48 h内未启动抗真菌治疗与死亡率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重度低蛋白血症(OR=7.924,95%CI 1.851~34.599,P=0.006)、初次血培养报阳后48 h内未启动抗真菌治疗(OR=6.828,95%CI 1.377~33.852,P=0.019)是患者死亡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具有合并症多、死亡率高特点,感染以非白念珠菌为主,重度低蛋白血症是念珠菌血流感染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