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真菌荧光染色法与传统KOH湿片法在临床甲真菌镜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我院600例皮肤科门诊就诊疑似真菌感染患者指(趾)甲镜检标本,分别运用荧光染色法和KOH湿片法对这些标本进行检测,记录实验数据,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荧光染色法检测阳性为418例,阳性率为70%,其中指甲阳性130例,趾甲阳性288例。KOH湿片法检测阳性为354例,阳性率为59%,其中指甲97例,趾甲257例。指甲(χ2=8.816,P=0.003)、趾甲(χ2=7.884,P=0.005)及总阳性率(χ2=14.876,P<0.001)在两种方法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指(趾)甲真菌感染的诊断中,荧光染色法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KOH湿片法,是一种快速、准确的真菌镜检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芝加哥天蓝染色法对甲真菌病患者标本检测效果。方法收集皮肤科门诊确诊的甲真菌感染患者标本160例,同时用KOH湿片法、荧光染色法和芝加哥天蓝染色法对真菌进行镜下形态学观察,并比较真菌检出率。结果芝加哥天蓝染色法和荧光染色法对真菌的形态结构清晰易辨。芝加哥天蓝染色法、荧光染色法和KOH湿片法的检出率分别为60.6%、68.5%、47.5%;荧光染色法与芝加哥天蓝染色法的检出率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6 2,P=0.674 0),芝加哥天蓝染色法和荧光染色法与KOH湿片法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012 9,P0.000 1;χ~2=57.010 3,P0.000 1)。结论如实验室没有荧光显微镜,芝加哥天蓝染色法检测甲真菌病患者标本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一种结果更可靠的真菌直接镜检方法。方法对600例临床高度疑似真菌感染的标本分别采用荧光染色法和KOH湿片法进行真菌直接镜检。结果荧光染色法和KOH湿片法的真菌检出率分别为97%和88.5%。结论荧光染色法是一种适合临床的、快速有效的真菌镜检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甲真菌病由真菌感染甲板和甲床引起,以趾甲受累居多,约占皮肤科门诊足病患者的15.7%~([1])。目前皮肤科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为氢氧化钾(KOH)直接涂片镜检和真菌培养法,但阳性率均不高。荧光染料通过与真菌细胞壁几丁质等多糖结合,在紫外光的激发下发出蓝绿色荧光。诸多研究表明荧光染色法的阳性率高于KOH湿片法~([2-5])。本研究用两种真菌荧光染色法(双重荧光染色法,荧光染色法)分别与20%KOH湿片法比较在甲真菌病检测中的阳性率、工作效率及难易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真菌荧光法在皮肤浅部真菌筛查的敏感性。方法收集皮肤科门诊疑似真菌感染的患者标本,同时用KOH湿片法和真菌荧光染色法进行检测,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1 209例患者中真菌荧光染色法阳性的阳性率为42.76%,KOH湿片法的阳性率为24.81%,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094,P<0.05)。荧光染色法和KOH法在患者不同部位的阳性率:头面部为55.59%、7.90%,体股部为46.93%、30.06%,手足部为27.37%、26.25%,外阴部为31.85%、14.07%,指甲(趾甲)部为51.64%、48.36%;在不同疾病中的阳性率:马拉色毛囊炎为77.00%、8.50%,手足癣为48.04%、46.08%,体癣为50.31%、33.44%,甲癣为51.64%、48.36%,花斑癣为66.67%、48.00%,湿疹为10.24%、5.42%,皮炎为48.11%、9.43%。结论荧光染色法是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真菌镜检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其总体的阳性率比KOH湿片法高,毛囊虫、疥疮等真菌荧光染色法在镜下更容易辨认。头面部、外阴等油脂分泌旺盛的部位以及马拉色毛囊炎、湿疹和皮炎等疾病推荐使用荧光染色法来排除是否有真菌的感染。  相似文献   

6.
正浅部真菌病包括手足癣、体股癣、甲真菌病、花斑糠疹和头癣等,目前最常用的诊断技术是KOH湿片法,其具有经济简便等特点,但易受标本中的杂质如油脂、纤维、气泡等干扰,依赖检查人员的主观判断,易造成误差[1-2]。近年来真菌荧光染色技术在各大医院推广,从最初需加A、B液两步法到一步法的改进,荧光染色液的种类也不断增多,我院皮肤科真菌实验室使用莱芙特敏荧光染色法、Baso荧光染色法和KOH湿片法同时对200份标本进行真菌直接镜检,探讨两种荧光染液染色法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真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di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在肺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2019年1月至12月送检至本所的142例BALF标本进行G/GM试验及真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结果142例BALF中免疫荧光染色检测阳性为52例(占36.62%),G试验同时阳性者为49例,GM试验同时阳性者为11例。免疫荧光染色检测阳性例数与KOH湿片镜检阳性27例(占19.01%)比较检出率明显提高。结论真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作为一种快速方便高效直观的真菌常规检测方法,是BALF标本中真菌检测的1个重要补充,为临床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提供了1种快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甲真菌病是皮肤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多数甲真病患者病情顽固,易交叉感染和复发,需要长期治疗,因此明确诊断尤其重要。直接镜检法及培养法为临床常用的真菌检查方法,培养法费时费力。镜检法主要有KOH湿片镜检和荧光镜检,KOH湿片镜检法因操作简单快捷、成本低廉,为实验室普遍采用,但该法阳性率不高[1-2]。荧光染色法检出率较高但需要荧光显微镜[3-4]。芝加哥天蓝染色法检测文献报道不多[5],本试验通过改良芝加哥天蓝染色法(即芝加哥天蓝甘油染色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CFW(Calcofluor white)荧光染色法诊断甲真菌病的阳性率、准确性和效率。方法临床怀疑甲真菌病患者的病甲,同时进行10%KOH溶液湿片法镜检、真菌培养和CFW荧光染色法镜检,计算各自真菌检出阳性率,并统计CFW法与KOH镜检法或真菌培养的差异,比较KOH与CFW镜下特点。结果共入组100例拟诊为甲真菌病患者。CFW法镜检阳性率64%,KOH法镜检阳性率63%,真菌培养阳性率31%。CFW法与KOH法镜检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FW法镜检与真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CFW制片比KOH更加简单、快速,镜下显示的真菌更清晰易辨。结论 CFW荧光染色法是一种方便、快速、准确性较高的诊断方法,可以提高甲真菌病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10.
正湿片法镜检因其具有操作简单、出结果快速及成本低廉等特点而被临床广泛应用,但由于受很多主观因素影响而使其检出率和准确率都不够理想,使得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大打折扣,学者们一直在研究和改进技术方法试图解决问题。本研究收集216例感染性皮肤病病例标本,应用湿片法和荧光染色法镜检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标本来源收集2019年7月至2019年10月来自本院皮肤性病科门诊患者216例,其中真菌感染203例、寄生虫  相似文献   

11.
正直接镜检是浅部真菌形态学检查的基本方法,也是最简单、快速、实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尤其是甲真菌感染患者病情顽固,易传播和交叉感染,给患者带来很大心里压力,临床需要准确诊断,及时治疗。本实验用乳酸酚棉蓝染液法和荧光染色法~([1])对同一患者的同一部位标本同时进行镜检,比较这两种方法的镜检阳性率。1材料和方法1.1标本来源取自本院皮肤科门诊患者,拟诊为甲真菌感染者。其中男145例,女135例,共280例。取材部位: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比较尿液分析仪、荧光染色镜检及培养在男性外生殖器标本真菌检测的作用,分析尿液分析仪在检测此类标本中的价值。方法尿液分析仪检测161例皮肤科门诊男性患者外生殖器部位的拭子盐水液,以尿液分析仪散点图提示有无真菌存在的可能,再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荧光镜检和真菌培养。结果在镜检阳性病例中,分析仪检测拭子盐水液,散点图提示阳性率为100%,培养阳性率为78.8%;在镜检阴性病例中,提示阳性率为0.05%,培养阳性率为0.07%。尿液分析仪散点图真菌提示假阳性率为0%;假阴性率0.02%。结论综合尿液分析仪检测的散点图提示,可选择性对标本进行荧光染色镜检和或培养,不但能减少标本需要镜检和培养的频次,又可以提高真菌的检测效率和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实验动物皮肤病原真菌2种培养方法进行了比较。方法将采集到的3只皮肤真菌感染病兔样品经由沙氏平皿法和沙氏试管斜面培养法分别进行培养。结果在3只真菌感染病兔中应用试管斜面法我们只检测到1例皮肤病原真菌阳性,而采用沙氏平皿法3例阳性全部检出。结论结合临床检测经验,我们认为本研究的沙氏平皿法优于沙氏试管斜面法,在实验动物皮肤病原真菌常规检测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FISH检测快速诊断曲霉菌感染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曲霉菌感染的可行性和特异性,以期早期病原学诊断临床真菌感染。方法采用地高辛末端标记的18S-1寡核苷酸探针与27例经HE及PAS染色诊断为可疑真菌感染的石蜡包埋组织切片进行FISH检测。结果 HE及PAS染色可疑真菌感染分别为23例和27例。27例可疑真菌感染标本14例检出FISH阳性信号。结果 FISH可以特异性地检测出组织石蜡切片中的曲霉菌,设计不同菌属探针进行靶DNA杂交可以快速检测各种临床标本中的真菌感染,从而作为IFI早期病原学诊断的一种新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验证金胺O荧光染色法应用于石蜡组织切片麻风杆菌检测的可行性。方法用金胺O荧光法对6例确诊为麻风病的病理组织切片进行染色,并与抗酸染色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荧光染色法6例结果均为阳性,在暗背景下麻风杆菌显示明亮淡绿色荧光;在菌量较少荧光染色片中寻找单根麻风杆菌,较抗酸染色片更为容易。结论金胺O荧光染色法可用于石蜡组织切片麻风病的诊断,麻风杆菌单根散在时比抗酸染色法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与常规细菌鉴定法检测肠道致病菌中沙门菌与志贺菌的结果并分析总结。方法对江苏盛泽医院2010年到2014年就诊的腹泻患者4 662例的粪便标本同时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与常规细菌鉴定法检测,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所有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标本进行常规细菌鉴定法检测,对所有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沙门菌阳性85株,阳性率为1.82%;志贺菌阳性192株,阳性率为4.12%;常规细菌鉴定法检测沙门菌阳性81株,阳性率为1.74%;志贺菌阳性184株,阳性率为3.95%,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标本进行常规细菌鉴定法检测,阳性率为100%。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沙门菌与志贺菌结果可靠,检测时间短,更能满足临床诊断肠道疾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直接镜检法是浅部真菌形态学检查的基本方法,也是最简单、快速、实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1].传统的方法是用10% KOH做浮载液直接镜检,本实验用乳酸酚棉蓝染液和KOH溶液对同一患者的同一部位标本同时进行镜检,比较这两种方法的镜检阳性率. 1材料和方法 1.1标本来源 取自本院皮肤科门诊患者,拟诊为浅部真菌感染者.其中男245例,女182例,共427例.取材部位:甲部52例,头部28例,手足部163例,躯干、四肢及股部184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真菌的病理切片改良革兰染色法。方法选取确诊真菌感染的组织蜡块,切若干空白片,通过苏木素-伊红染色(HE)、高碘酸-无色品红染色(PAS)、六胺银染色(GMS)、改良革兰染色后,比较改良革兰染色法的染色效果。结果改良革兰染色法的染色效果好,该法具有易操作、染色效果稳定等优点。结论改良革兰染色法能够清晰地显示出组织切片中的真菌,并且染色效果稳定,在检测组织中的真菌时可发挥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技术检测HIV阴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对马尔尼菲篮状菌病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9月—2022年6月就诊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7例HIV阴性有肺部感染症状的TSM患者及33例肺部其他真菌感染患者或非感染患者的BALF及血清标本,分别提取总DNA,运用qPCR技术检测标本中TM菌载量值,并同时进行BALF真菌培养。结果 同一时间采集的17例外周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在外周血样本中qPCR检测阳性仅11.8%(2/17),BALF真菌培养TM阳性患者同份BALF标本qPCR阳性率可达90.0%(9/10);BALF真菌培养TM阴性患者中,其同份标本有2例qPCR检测呈阳性。33例对照组患者的血清及BALF qPCR均为阴性。其中,BALF qPCR阳性样本的Cq值中位数为31.40,范围为20.71~35.59。同份BALF样本中,BALF qPCR技术(Kappa值:0.708)比BALF培养(Kappa值:0....  相似文献   

20.
黑麦草内生真菌感染状况的检测及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取内生真菌特异性引物,成功建立了利用PCR技术对黑麦草中内生真菌感染状况的检测和定量分析方法。此检测方法的准确性高于常规乳酸—苯胺蓝染色法。利用实时荧光PCR定量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植株之间内生真菌含量差异较大,而同株植物相同龄级分蘖之间内生真菌含量无显著差异。由此可见内生真菌的含量不仅与植物种以及品种有关,也与植物的基因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