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西九岭山脉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岭山脉植物区系发生历史悠久,对研究我国早期种子植物演化、动植物迁徙、物种分布格局均具有重要作用。为探讨九岭山脉种子植物区系成因和濒危保护植物的保护利用,该文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和鉴定,结合经典植物地理学方法,对该山脉种子植物区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九岭山脉共有野生种子植物211科956属2928种,占江西种子植物1064属4028种的比例分别为89.8%和72.69%。(2)该植物区系的热带成分科占该地区种子植物总科数(不含世界分布科)的81.35%,但缺乏典型热带成分科,区系中的热带性属和温带性属数量接近,显示该植物区系由热带性质向温带性质过渡,这与九岭山脉地处重要的气候和生态交错地带有一定关联。(3)该地区共分布中国特有植物6科33属41种,特有属主要为古特有属,体现了该植物区系起源的古老性,推断该山脉在第四纪冰期环境较为稳定,为众多植物提供了“避难所”。(4)该地区的种子植物中有30科63属109种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其中,国家I级保护植物15种,极危植物3种、濒危植物11种、易危植物20种。该山脉中的九岭山、官山和大围山已有相应的自然保护区发挥生态保护作用,而其余的山地则未建立有效保护,应对相关濒危植物所在区域加以监管,可采取就地保护或迁地保护等措施,建立相关的种质资源库,确保濒危保护植物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
对耳草属植物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该属植物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耳草属植物主要含有环烯醚萜类、黄酮类、蒽醌类、三萜类、生物碱等化学成分,该属植物具有抗肿瘤、调节免疫、肝保护、抑菌、抗炎、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3.
砂仁为常用中药,来源于姜科豆蔻属(Amomum)的果实。中医认为有行气宽中、健胃、安胎等功效。从传统用药习惯、药理实验及临床效果观察,砂仁的有效部位为挥发油。全世界的豆蔻属植物共计150多种,我国有24种、2个变种,产于广西、福建、广东、云南、西藏等省区,其中广西有15种。  相似文献   

4.
草豆蔻鲜果壳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豆蔻(Alpinia katsumadai Hayata)又名草蔻、豆蔻等,为姜科(Zingiberaceas)山姜属(Alpinia Roxb.)植物,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和云南等省区.  相似文献   

5.
对中国壳斗科柯属植物的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该属植物资源的调查,筛选出国内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7种柯属植物,分析了该属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资源现状提出相关建议,为柯属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鸢尾属植物为鸢尾科典型的经济植物,具有花色艳丽、适应能力强等优点,且在重金属污染修复方面作用显著。文章深入阐述重金属单一胁迫和复合胁迫对于鸢尾属植物的生长、光合作用、保护酶活性等方面的影响,梳理并分析了鸢尾属植物对重金属污染修复的现状以及研究进展,以期为准确把握该属植物的研究动态、开展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HPLC法分析山姜属植物中的8种活性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对18份16种山姜属植物中的8种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成分进行了分析.这8种成分包括山姜素、豆蔻明、4',7-二羟基-5-甲氧基二氢黄酮、蜡菊亭、5,6-去氢醉椒素、4'-羟基去氢醉椒素、1,7-二(4-羟基苯基)-3-羟基-1,3,6-庚三烯-5-酮和1,7-二(4-羟基苯基)-3-羟基-1,3-庚二烯-5-酮.其中,对山姜素和豆蔻明进行了含量测定,其余6种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山姜属植物有不同的化学成分特征.山姜素和豆蔻明是草豆蔻种子的主要特征成分,艳山姜种子中检测到较多的5,6-去氢醉椒素.  相似文献   

8.
猴面包树属(Adansonia)植物为高大落叶乔木,隶属锦葵科木棉亚科,原产于非洲和澳大利亚。该属植物因其硕大的茎干、极强的耐旱能力及长寿的特点受到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猴面包树属植物可利用价值较高,在古气候重建、生物起源进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地理分布、形态结构、功能用途和起源进化等方面对猴面包树属植物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并从其抗旱机理、开发利用、起源进化和保护繁育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猴面包树属(Adansonia)植物为高大落叶乔木,隶属锦葵科木棉亚科,原产于非洲和澳大利亚。该属植物因其硕大的茎干、极强的耐旱能力及长寿的特点受到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猴面包树属植物可利用价值较高,在古气候重建、生物起源进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地理分布、形态结构、功能用途和起源进化等方面对猴面包树属植物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并从其抗旱机理、开发利用、起源进化和保护繁育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王玉  温福岳  陈利君  陈庭 《广西植物》2018,38(7):960-968
该文综述了指甲兰属种质资源的历史、地理分布概况和保护现状,以及该属植物在组织培养、药用价值及化学成分分析、香味成分研究与种系发生等领域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并对该属植物在未来的研究重点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结果表明:指甲兰属植物是热带地区重要的花卉,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通过有效地保护和利用好该属资源,并在多个学术领域内开展该属植物研究,不仅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技术参考和理论支持,而且能够充分挖掘其应用价值。然而,国内外在相关领域的各项研究进展还不够深入,未来指甲兰属植物应加强以下方面的研究:(1)开展资源引种与回归保育等方面的实践工作及研究;(2)利用稀缺资源和母本优势,开展组织培养与属间品种培育方面的研究;(3)充分发掘其药用价值,积极开展植物化学成分方面的研究;(4)开展指甲兰属香味成分分析与应用研究,进而开展该属传粉生物学的研究;(5)利用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最新技术和方法,揭示出该属在相关类群中的地位和其界定范围。  相似文献   

11.
太行山脉东坡中南段种子植物区系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伟斌 《植物研究》2005,25(3):366-372
太行山脉东坡中南段分布有种子植物106科、464属、942种。对该地区种子植物区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本地区种子植物种类不丰富,有裸子植物2科, 4属, 5种;单子叶植物16科, 88属, 173种;双子叶植物88科, 372属, 764种。(2)属的地理分布类型多样,有15个分布类型及12个变型。其中温带成分占73.25%,具有明显的优势。热带成分占23.75%。(3)古老、残遗、原始成分较多,反映该地区植物区系具有一定的古老性。(4)有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12属,国家级保护植物11种。分析认为该地区是华北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绞股蓝属植物系统进化研究进展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绞股蓝属植物为典型的热带亚洲分布类型,中国是绞股蓝属的现代分布中心和多样化中心。绞股蓝属植物多倍体的系统进化研究表明,该属内广布物种绞股蓝多倍体种群经历了同源多倍化起源的过程。同时,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证据的研究解决了绞股蓝属部分物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分子标记研究结果表明,绞股蓝属植物具有低水平的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高水平的种群分化。另外,分子亲缘地理学研究表明,绞股蓝属植物发生了冰期后的种群范围扩张事件,气候波动和环境变迁可能驱使了该属植物的物种分化。本文从以上几方面进行研究述评,以期为绞股蓝属植物资源利用、保护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神农架北坡堵河源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神农架北坡堵河源地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并为神农架地区植物起源、植被演替以及生物多样性和濒危物种状况深入、准确评价提供基础数据,2002年,采用路线调查与标准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历史资料,对堵河源地区的野生植物资源进行了实地野外调查研究,分析了植物区系和植物多样性及其受威胁状况。结果表明:(1)该保护区具有丰富的植物物种多样性,有维管束植物174科730属1733种(含亚种、变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23种;(2)该区植物区系成分具有复杂性、多样性,拥有中国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属级水平的全部类型,但明显偏重于温带性质。且植物区系起源古老,有中国特有分布属37个,其中,古特有属27个;(3)该区具有丰富的植被类型,包括4个植被型组,8个植被型,26个群系,具有较高的保护和科研价值。同时针对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受威胁状况,提出了植被恢复、加强防火设备设施建设、生态移民、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及社区共管是保护植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以姜科(Zingiberaceae)豆蔻属(Amomum Roxb.)阳春砂(Amomum villosum)为试材,利用Illumina Hiseq 4000测序平台对阳春砂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进行序列组装、注释和特征分析,以揭示阳春砂与其他姜科植物的进化关系及其在系统发育中的地位,为豆蔻属植物的物种鉴定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阳春砂叶绿体基因组全长164 069 bp,GC含量为36.1%,包括1对29 959 bp的反向重复区(IR)、一个大单拷贝区(LSC;88 798 bp)和一个小单拷贝区(SSC;15 353 bp);共注释得到133个基因,包括8个rRNA基因、38个tRNA基因和87个蛋白编码基因。(2)在阳春砂基因组中共检测到157个SSR位点,大部分SSR均由A和T组成;豆蔻属物种在基因组大小、IR边界区高度保守,核酸变异主要发生在LSC和SSC区。(3)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 ML)聚类分析显示,阳春砂与同属的爪哇白豆蔻(Amomum compactum)和白豆蔻(Amomum kravanh)亲缘关系最近,并且与山姜属(Alpinia Roxb.)也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5.
在对浙江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全面踏查的基础上,对区内杜鹃花属植物的进行了重点调查与鉴定。首先,摸清了保护区内有杜鹃花属的野生种8个,以及每个种的资源分布现状。其次,探讨了该属植物的观赏与药用价值,如华顶杜鹃、猴头杜鹃、云锦杜鹃、映山红等均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猴头杜鹃、麂角杜鹃、羊踯躅、云锦杜鹃和马银花又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最后,对杜鹃花属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水柏枝属是一类具有重要生态、经济意义的资源植物,该文対国内外关于水柏枝属分类学、系统学、内生菌、繁育和保护以及药用成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针对该属存在的有关物种界定与谱系地理、植物内生菌与适应性机理、药用成分与药理研究等关键科学问题,提出可能采用的研究方法,为高效利用野生资源植物提供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7.
水柏枝属是一类具有重要生态、经济意义的资源植物,该文対国内外关于水柏枝属分类学、系统学、内生菌、繁育和保护以及药用成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针对该属存在的有关物种界定与谱系地理、植物内生菌与适应性机理、药用成分与药理研究等关键科学问题,提出可能采用的研究方法,为高效利用野生资源植物提供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罗霄山脉地区兰科植物的野外调查及文献整理,对该地区兰科植物区系及其生态地理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兰科种类丰富,共有47属124种,其中地生兰、附生兰和腐生兰分别为80、36、8种,占总种数的64.5%、29.0%和6.5%。兰科植物集中分布在海拔400~1200 m,其区系成分复杂,具有较强的热带性质。对该地区兰科植物濒危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保护建议。本研究对罗霄山脉兰科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罗霄山脉地区兰科植物的野外调查及文献整理,对该地区兰科植物区系及其生态地理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兰科种类丰富,共有47属124种,其中地生兰、附生兰和腐生兰分别为80、36、8种,占总种数的64.5%、29.0%和6.5%。兰科植物集中分布在海拔400~1200 m,其区系成分复杂,具有较强的热带性质。对该地区兰科植物濒危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保护建议。本研究对罗霄山脉兰科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方鼎   《广西植物》1990,(4):293-294
姜科地豆蔻属Elettariopsis Bak,是一个小属,分布于东南亚,我国尚无记录,最近在广西西南部石灰岩地区的林中见到1种,过去它被放在豆蔻属Amomum Roxb.中,现转移到此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