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刺五加种群生态学的研究 Ⅱ.刺五加的种群统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3种天然次生林类型中,以刺五加的无性系小株为统计单位,编制该种群的生命表,分析其种群动态.结果表明,刺五加种群有2个死亡率高峰,在不同的森林群落中其死亡强度有较明显差异.种群的总亏损度不同,这些都与群落生境有关.该种群的存活曲线趋近于DeeveyⅢ型.  相似文献   

2.
刺五加种群生态学的研究Ⅰ.刺五加的种群结构   总被引:22,自引:9,他引:22  
本文分析了3种天然次生林群落下和皆伐迹地上刺五加种群的年龄结构、表现结构,结果表明,在天然次生林中,刺五加种群的发展与群落的演替一致,为进展种群。该种群的平均年龄与其所处群落的稳定性有关,而其最大年龄及平均密度与群落中的自然环境、干扰程度等有关。其株数随年龄而变化。林下和皆伐迹地上的刺五加表现结构因群落生境、干扰程度和种群年龄阶段不同而有较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短尾猴种群生态学研究Ⅱ.繁殖方式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李进华  李明 《兽类学报》1994,14(4):255-259
黄山短尾猴鱼鳞坑群为季节性繁殖,属产仔节律型。据1988、1990和1992年有全年婴猴出生日期的记录,计算出平均产仔日期在4月2日。雌猴性成熟年龄为5.4±0.5岁,其繁殖率受年龄和个体在群内的社会顺位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顺位高的繁殖率高,产仔时间亦早。本文还首次提出了雌性产仔经历对一年度产仔影响的数据。  相似文献   

4.
短尾猴种群生态学研究:Ⅰ.短尾猴种群动态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王岐山  李明 《兽类学报》1994,14(3):161-165
本文分析了1986-1992年安徽黄山短尾猴鱼鳞坑群种群动态,结果表明,在研究期间该群以年平均10.3%的速度增长,年平均产仔率66.9%。疾病导致个体死亡和雄猴的迁入与迁出对种群数量变化有一影响。  相似文献   

5.
短尾猴种群生态学研究:Ⅲ.年龄结构和生命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李进华  李明 《兽类学报》1995,15(1):31-35
本文研究了黄山短猴(Macaca thibetana)种群年龄结构和雌性生命表。根据毛色、个体大小和行为等指标,可将其种群划分为6个年龄组,即婴猴组、少年组、青年组、年轻成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雌性短尾猴的静态生命表可较真实地反映了它在自然保护下的自下而上状况,其瞬时增长率(γ)为正值,表明只要加强对短尾猴现有栖息环境的保护,种群才会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6.
栓皮栎种群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和地理分布研究   总被引:38,自引:2,他引:38  
对栓皮栎种群的地理分布和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栓皮栎幼苗期地上部分生长缓慢,而主要发育根系;(2)栓皮栎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都受到人为干扰的强烈影响;无性繁殖在林分更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有性繁殖则是维持和丰富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基因;(3)栓皮栎喜光,但对温度,降雨和土壤要求并不严格;(4)通过对优势种群重要值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将陕西栓皮栎种群所在群落划分为6个类型;(5)栓皮栎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是我国分布最广的树种之一。垂直分布幅度范围较大,分布的海拔上限自北向南,由东向西不断升高。  相似文献   

7.
以 1 98 9至 1 995年在川西平原农田进行的啮齿动物标志重捕实验为基础 ,由种群密度、生物量以及出现频率的比较认为 ,大足鼠 (Rattusnitidus)为此啮齿动物群落的优势种 ,褐家鼠 (Rattusnorvegicus)与社鼠 (Rattusniviventer)为常见种 ,黄胸鼠 (Rattusflavipectus)为稀有种。通过比较4种啮齿动物的种群动态、季节指数、变异系数发现 ,优势种密度变动的季节性最强 ,数量稳定性最大 ,无明显的年间变化 ;稀有种则相反 ,在种群动态上表现出最大的随机性和变动性 ,常见种的动态特征介于优势种与稀有种之间。优势种全年均有繁殖 ,稀有种的繁殖月份集中且有效性较低 ,常见种有较大的繁殖潜力。 4种啮齿动物的种群动态及繁殖特征表明了优势种、常见种及稀有种的分化及多样性 ,以在同一生境的资源利用上达成共存。  相似文献   

8.
马祖飞  李典谟 《生态学报》2003,23(12):2702-2710
影响种群绝灭的随机干扰可分为种群统计随机性、环境随机性和随机灾害三大类。在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下和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以前两类随机干扰对种群绝灭的影响为生态学家关注的焦点。但是,由于自然种群动态及其影响因子的复杂特征,进一步深入研究随机干扰对种群绝灭的作用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必须发展新的技术手段。本文回顾了种群统计随机性与环境随机性的概念起源与发展,系统阐述了其分析方法。归纳了两类随机性在种群绝灭研究中的应用范围、作用方式和特点的异同和区别方法。各类随机作用与种群动态之间关系的理论研究与对种群绝灭机理的实践研究紧密相关。根据理论模型模拟和自然种群实际分析两方面的研究现状,作者提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随机作用与种群非线性动态方法的策略。指出了随机干扰影响种群绝灭过程的研究的方向:更多的研究将从单纯的定性分析随机干扰对种群动力学简单性质的作用,转向结合特定的种群非线性动态特征和各类随机力作用特点具体分析绝灭极端动态的成因,以期做出精确的预测。  相似文献   

9.
布氏田鼠种群生态及行为生态学研究进展尹峰房继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系,100875)ResearchAdvancesinPopulationEcologyandBehavioralEcologyofBrandt’sVoles(Microtusbran...  相似文献   

10.
无性系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进展及有关概念   总被引:69,自引:5,他引:69  
无性系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进展及有关概念刘庆钟章成(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610041)(西南师范大学生物系,重庆630715)AdvancesinEcologicalResearchofClonalPlantPopulationandSomeRe...  相似文献   

11.
放牧影响下羊草种群生殖生态学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在种群水平上系统研究了放牧对松嫩草原关草种群无性繁殖、有性生殖和生物量的生殖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牧制约了羊草种群无性繁殖和有性生殖的更新途径,表现在随放牧强度增加,无性繁殖体营养技密度、根茎牙密度和有性生殖体种子生物量、结实数和生殖枝分化率等指标均显著下降,是生牧后下降迅速。随放牧强度增加,关草种群根茎生物量的分配比例显著增加,而同化器官、非同化器官和种子生物量分配比例都显著下降,极牧阶段几科  相似文献   

12.
水毛茛种群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于丹 《水生生物学报》1994,18(3):263-271
本文根据6年定位研究结果,讨论了东北山溪激流中整株越冬的草本植物─-水毛茛的有关种群生态方面的问题;诸如水毛茛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种群年龄区段结构和种群数量的周期性变动等;并利用观测数据编制了水毛茛种群的静态生命表,绘制了种群的存活曲线和死亡动态曲线,根据种群生殖力表计算了种群的内禀增长能力.利用逻辑斯蒂标准曲线对植物种群数量增长曲线进行拟合.最后对年龄区段的划分及其在生命表中的作用、种群数量变动及其影响因素、迁入与迁出对水毛茛种群大小的影响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昆虫知识》2007,44(2):185-185
该书由科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徐汝梅、成新跃编。介绍了昆虫生态学的基础与前沿,包括昆虫种群数量的时、空动态规律、调节机制及有关的研究方法。同时,还特别强调了空间生态学在昆虫种群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并介绍了当前昆虫种群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如种群变动的遗传机制、昆虫与植物的协同进化等;结合重大的生态学问题,对昆虫暴发的一般理论、昆虫濒危与生物多样性保育、种群扩散与生物入侵、全球变化与昆虫种群动态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柑桔褐带卷蛾实验种群生态学研究李建荣,朱文炳,李隆术(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成都610066)(西南农业大学植保系,重庆630716)ExperimentalPopulationEcologicalStudyofAdoxophyescyrtosemaM...  相似文献   

15.
鉴于植物种群克隆遗传 -生态学研究日趋受到国内外广泛重视 ,已经开始成为植物种群生态学中一门新兴分枝学科。现就植物种群克隆遗传 -生态学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1 植物种群克隆遗传 -生态学植物克隆是“由遗传上相同的单元 (多指分株 (ramet) )组成的集合体 ,不管这些单元有  相似文献   

16.
自然植物种群的亲本分析及其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自然植物种群的结构、交配行为、基因流以及个体和基因型的适合度是种群生物学的重要内容,而种群谱系的建立是综合研究以上内容的重要方法。种群谱系的构建最初是在人类中进行研究的,其统计/遗传学方法在1950年前就已有详尽的研究[1],近些年来用于亲子鉴定也已...  相似文献   

17.
道路对两栖类种群的生态学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道路密度和交通量的不断增加,道路对两栖类种群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在不断的加深和扩大,其影响主要有:1)直接作用:道路致死、廊道效应、生境破碎、回避效应等:2)间接作用:即边缘效应,包括非生物环境(土、水、气、声、热等)和生物环境(植被和其他动物等)的影响.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将会威胁物种长期的存活,从而导致种群数量的严重下降.文章系统论述了道路对两栖类种群的生态学影响,以期引起人们的关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使人类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少道路对动物的影响和危害.  相似文献   

18.
克隆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透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克隆植物种群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 ,克隆植物种群生态学的研究正在广泛深入地开展。探讨了克隆植物种群研究的最新进展 ,介绍了有关理论、方法和取得的成果 ,并对克隆植物种群在现代生态学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9.
棉铃虫田间种群抗药性的生态学干扰和生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建军  戴志一  杨益众 《生态学报》2001,21(10):1589-1595
从生态遗传学角度和抗性机制两个方面研究了作物布局和解毒酶系对棉铃虫高效氯氰菊酯抗药性的影响,通过田间采样,测定了姜堰,如皋,兴化3个地区的棉铃虫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药性。结果表明,作物布局对棉铃虫菊酯抗性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影响,寄主相对单一的棉花连片种植区(兴化)棉田棉铃虫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水平最高,是棉花春玉米混栽区(如皋)棉田棉铃虫抗药性的3.5倍,在邻近春玉米种植区的稻棉区(姜堰),棉田棉铃虫的抗药性水平,是4-5km外玉米田棉铃虫的4.8倍,研究同时表明,四代棉铃虫的抗药性比3代棉铃虫的抗药性下降了2.3倍,棉铃虫离体解毒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测定表明,棉铃虫的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与棉铃虫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药性水平有显著的相关性,对姜堰南部棉田和如振戴庄棉田棉铃虫的活体增效试验表明,多功能氧化酶是抗性棉铃虫对高效氯氰菊酯重要的解毒酶系,增效醚可分别增效22.79倍和12.33倍,羧酸酯酶对抗性棉铃虫的解毒代谢也有部分贡献,磷酸三苯酯可分别增效4.41倍和3.70倍。  相似文献   

20.
苏智先  钟章成 《生态学报》1998,18(4):379-385
在缙云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同演替系列中,对四川大头茶乔木种群的生物量生殖配置格局及其影响因子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四川大头茶种群不同生殖阶段的生物量生殖配置格局各异,同一生殖周期内,蕾花果期之RA值在不同演替系列分别为:常绿阔叶林43.03%,40.79T和41.45%,针阔混交林4.13%,5.62%和35.51%,四川大头茶纯林9.32%,9.12%和31.63%,四川大头茶种群的生殖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