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8 毫秒
1.
广西典型喀斯特地区深层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典型峰丛洼地草地和原生林深层土壤(70~100cm)为对象,利用微生物交叉接种培养试验,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和通气条件对深层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在124d的培养期内,微生物接种改变了0~28d原生林和0~81d草地深层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而通气条件变化对这一过程没有明显影响。3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深层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率受土地利用类型、微生物群落和通气条件的影响显著(P<0.01),且存在3因素间交互效应。研究结果对于深入认识喀斯特深层土壤有机碳稳定机制和评估碳储量及其周转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活的不可培养的细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的不可培养微生物(VBNC)即一些微生物明显地丧失了可培养的特性,但是保留了自身原有的代谢活力,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回复到可培养的状态。从VBNC细菌的诱导条件、生物学特性和检测方法3个方面对VBNC细菌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防止食源性致病菌对食品的污染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策略之一。研究表明,环境胁迫下微生物可能形成"活的不可培养状态"(VBNC状态),成为食品安全的潜在风险。本文对致病微生物VBNC状态的最近发现进行了归纳和总结,重点分析了不同环境胁迫(包括自然胁迫以及食品加工和保藏过程中的各种胁迫等)因素下菌体进入VBNC状态的普遍性、诱导条件和生理特点等,并对现行的基于微生物可培养性而建立起来的常规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及其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潜在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在大量培养需氧性微生物时,在培养过程中应重视其通气措施,一般须将菌体悬浊液经常地予以搅拌或震荡。最近美国学者弗雷曼(Freeman)创造了一种简易的方法,利用海绵来培养需氧性微生物,这样解决经常通气的问题。他把海绵纤维置于金属制的圆筒中,使菌株接种于培养液中以后,然后灌于海绵上,使海绵吸附于菌株培养液,必要时可使用活塞进出圆筒,以便对海绵发生压缩或送气作用。经过这种方式培养的微生物数量可大增,而且精简一些烦杂的通气和震动等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湖光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主要由红假单胞菌属(Rhodopseudomonas)和红螺菌属(Rhodospirllum)的菌株组成.其生产性培养的主要技术参数研究包括培养基、光照、pH、温度和通气条件以及接种量等.在适宜条件下,培养3-5d培养液呈深红色,细胞数可达109ml.本品在室温下保存半年后施用仍效果良好;在40℃黑暗条件下存放15d,大部份细胞仍可存活.本文还提供了培养物质量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在微生物杀虫剂中,苏芸金杆菌是最成功的商品制剂。活孢子和足量的σ-內毒素是该产品主要的毒素成分。众所周知,产品的毒力是根据菌株(不同菌株及同一菌株的不同株系)、培养基和生长条件的不同而异(Dulmage and Rhodes,1971)。但是,使用相同菌株在体外和体内条件下的培养物所进行的毒性比较尚未见报道。最近,我们用苏芸金杆菌(简称  相似文献   

7.
Colwell实验室在1982年提出活的但不可培养微生物的概念,他们发现将霍乱弧菌和大肠埃希菌(简称大肠杆菌)转到不含营养物质的盐水中,经长时间的低温保存,细菌会进入一种数量不减、有代谢活力、但在正常实验室培养条件下不能生长产生菌落的状态,称为活的但不可培养(viable but nonculturable,VBNC)状态[1].  相似文献   

8.
优化益生菌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高密度培养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L. casei Zhang的高密度培养,在之前优化增殖培养基的基础上进一步寻求适宜该菌的培养条件。研究了不同中和剂、缓冲盐浓度、葡萄糖浓度、pH值控制、通气条件和补料分批培养对菌体在恒pH条件下发酵的影响,根据不同条件下菌体的比生长速率、菌体密度和活菌数情况,确定L. casei Zhang较适宜的高密度培养条件为:培养基葡萄糖浓度为80 g/L~100 g/L,以氨水为中和剂使pH保持5.9,采用间歇通氮气的方法保持环境厌氧,分批培养方式下37°C保温发酵10 h~12 h后,L. casei Zhang细胞干重达到7 g/L,活菌数3.5×1010 CFU/mL,比优化前提高7倍以上,能够满足益生菌制品生产要求的高菌体密度。  相似文献   

9.
当前啤酒行业应用的微生物监测方法几乎都是平皿计数(Plate counts)和恒温培养试验(farcingtest ests)。这些方法需要足够的时间供微生物生长,得出的结果是一个历史的记录,因而限制了它在过程控制中的应用。过程控制主要的是检测活的微生物的快速而  相似文献   

10.
毛梦婷  张瑾  文姣  陈波  廖丽 《微生物学报》2023,63(6):2066-2077
【目的】南极洲具备独特的环境和相对的生物地理隔离,南极洲各类生境中蕴藏了大量尚未培养和难培养的微生物,也是新颖微生物物种的重要来源之一。本研究以南极冰锥洞这类特殊生境为研究对象,通过培养条件的多样化提升南极微生物的培养率和多样性,揭示南极冰锥洞可培养微生物类群多样性,为该环境可培养微生物功能研究奠定基础,也为南极极端环境未培养微生物的培养方法提供借鉴。【方法】通过采用不同培养基添加复苏促进因子(resuscitation promoting factor, Rpf)的方式,提高南极柯林斯冰盖冰锥洞生境中微生物的可培养率,探究该生境中微生物的多样性。采用4种不同营养水平的培养基,平行添加Rpf进行菌株培养,经分离纯化与16S rRNA基因鉴定,分析冰锥洞可培养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培养条件对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分离培养细菌407株,涵盖5个门、18个科、29个属,其中:放线菌门(Actinomycetota)为优势门,占72.73%;微杆菌科(Microbacteriaceae)为优势科,占69.78%;Lacisediminihabitans属为优势属,占45.70%。从培养基效果...  相似文献   

11.
将产生烃类产物的一个生物纯的微生物菌株接种到含各种营养源的液体培养基中,在有通气搅拌的条件下,将该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好气培养,培养物至少以气态产生0.1nl/h的烃产物.从液相或气相中回收产物.(郭殿瑞)兜1678用于甲苯和其它苯基化合物微生物转化的方法和材料  相似文献   

12.
以二倍体马铃薯试管苗为试材,研究不同通气条件下乙烯生理拮抗剂硫代硫酸银(STS)对试管苗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影响的结果表明:通气条件下培养的试管苗茎高降低,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增加,培养基中附加STS的效果更为明显,无论在通气还是不通气条件下,培养基中加STS的试管苗茎高降低,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增加,均达极显著水平.通气和培养基中加STS的试管苗中丙二醛(MDA)含量下降。通气条件下超氧化物歧化酶(要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提高;培养基中加STS的试管苗中SOD活性提高,POD和CAT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13.
华根霉脂肪酶有机相合成酶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比较7种微生物脂肪酶的有机相合成酶活、水相水解酶活及在正庚烷中催化己酸乙酯合成的能力,证明了合成酶活与水解酶活相关性不高,合成酶活比水解酶活更能反映脂肪酶的合成能力。通过比较两株华根霉(Rhizopus chinensis)脂肪酶酶活,发现合成酶活相差较大,表明相同种属微生物的脂肪酶合成酶活存在不同。对.Rhizopus chinensis-2液态发酵产脂肪酶进程研究发现,水解酶活高峰先于合成酶活高峰大约12h。将不同培养时间的Rhizopus chinensis-2全细胞脂肪酶用于催化己酸乙酯合成,具有高合成酶活的全细胞脂肪酶催化己酸乙酯合成反应较快。因此,全细胞脂肪酶用于催化有机相酯合成反应时,具有高脂肪酶合成酶活的菌体具有较好的催化酯合成能力。  相似文献   

14.
日本三菱油化学公司开发了只抑制菌体的增殖反应充分利用微生物代谢能力的新的微生物变换法。这种技术所完成的微生物变换反应,是将存在辅酶等的多酶反应在不受原料制约的条件下,在工业化水平上,以酶反应的高产率简便地进行的过程。它和过去的静止菌体法不同。因为后者只到酶合成,把微生物当作装酶的口袋;又和用物理方法抑制增殖体自身的固定化增殖微生物法也不同。该公司将此法命名为活细胞反应(Living Cell Reaction,LCR)。详情将在4月初召开的日本农艺化学会上发表(并请参阅本刊1988年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BD FACSMicroCount~(TM)全自动微生物计数分析系统测定口服酪酸梭菌活菌散剂中的活菌数,以探索BD FACSMicroCount~(TM)全自动微生物计数分析系统测定微生态制剂活菌数的可行性。方法按照《BD FACSMicroCount~(TM)全自动微生物计数分析系统使用说明书》对该药品的活菌数进行测定。结果仪器所测得数据与药品包装上理论活菌数基本相符。结论可使用BD FACSMicroCount~(TM)全自动微生物计数分析系统测定微生态制剂活菌数。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四川省甘孜州炉霍县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分布状况及两种土壤酶活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类群数量存在差异,草甸土壤微生物群落比森林覆盖土壤的微生物群落多。在同一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0~20cm土层微生物数量高于20~40cm的土层。土壤酶活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随深度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7.
黑土微生物呼吸及群落功能多样性对温度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了梨树(43°20′N,124°28′E)、德惠(44°12′N,125°33′E)、海伦(47°26′N,126°38′E)和北安(48°17′N,127°15′E)黑土在4℃、15℃和28℃培养条件下的土壤微生物呼吸及Biolog代谢功能多样性.呼吸试验结果表明:尽管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在不同培养温度下均表现为北安海伦德惠梨树,但呼吸温度敏感性(Q10值)却随培养温度不同而产生分异,在4℃到15℃变化区间,梨树、德惠、海伦和北安土壤的Q10平均值分别为2.72、3.26、3.21和3.74,而在15℃到28℃变化区间,Q10平均值分别为3.29、2.36、2.11和1.79.不同样点土壤微生物呼吸熵(qCO2)也随培养温度不同而不同,qCO2值在28℃条件下为梨树德惠北安海伦,在15℃条件下为北安德惠海伦梨树,而在4℃条件下样点间变化不大.Biolog试验结果表明:在4℃条件下,微生物群落底物利用碳源数和代谢Shannon指数以海伦和北安黑土较高,而在15℃和28℃条件下,则以梨树和德惠黑土较高.主成分分析表明,海伦与北安、德惠与梨树之间的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相似性较高.综上,不同纬度黑土微生物呼吸特征及群落功能多样性存在差异,高纬度黑土对低温变化敏感,而低纬度黑土对高温变化敏感.  相似文献   

18.
蓟运河汉沽地区河泥中汞的微生物甲基化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汞的生物转化作用的研究开始于60年代末,Wood等(1968)研究了生物甲基化的机制,认为汞甲基化有酶和非酶两种作用,甲基化作用是通过甲基钴氨素中的甲基转移来完成的。瑞典生物学家Jensen和Jernel(?)v(1969)提出在湖泊底泥里微生物有形成甲基汞的功能,汞甲基化的速度与底泥里的微生物活动有密切的相关性。由此,微生物汞甲基化作用得到人们的注视,Yamada等(1972)在厌氧条件下研究了匙形梭菌(Clostridium cochlearium)的汞甲基化作用。Vonk等(1973)发现在通气条件下一些细菌和真菌可使氯化汞甲基化形成少量的甲基汞。Fagerstr(?)m和Jernel(?)v(1972)曾报道,通气条件下汞转化过程中甲基化的主要产物是一甲基汞,厌氧条件下汞甲基化的产物大部是二甲基汞。但是,人们总是认为甲基化的主要产物为一甲基汞,而二甲基汞形成的数量则很少(Iverson等,1978)。这些汞化合物在水体中引起危害。  相似文献   

19.
环境微生物培养新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遍布于地球上各种生境中的微生物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迄今为止,能够在实验室条件下培养的微生物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微生物物种的绝大多数还都难以在现有培养技术和条件下进行繁殖和生长.人们把那些尚未在实验室获得培养生长的微生物称之为未培养微生物(Uncultured microorganisms).本文概述了一些制约微生物培养生长的影响因素,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新颖独特的环境微生物培养技术和方法,包括稀释培养法、高通量培养技术、模拟自然环境的扩散盒技术、土壤基质膜装置、细胞微囊包埋技术等.此外,本文还总结了通过改善微生物培养条件、设计开发新型的微生物培养基等方面取得的令人瞩目的进展.这些新颖培养技术和培养方法的出现,显著提高了微生物的可培养性,发现和鉴定了许多新的微生物物种,极大地丰富了可培养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微生物资源,并为深入研究和开发微生物奠定了良好的资源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0.
海洋沉积环境蕴含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对深海难培养微生物的分离培养,不仅有利于深海微生物资源的挖掘与利用,也有利于对深海微生物学的研究。本研究采用多种培养基分离获得细菌菌株纯培养,并通过16S r RNA基因序列鉴定,对我国南海海域1个4 000 m水深的深海表层沉积物样品的可培养细菌多样性进行初探。共设计23种分离培养基,经过选择性分离培养最终获得612株细菌菌株,分别隶属于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9目10科27个属级类群,可培养优势类群为厚壁菌门,占所有分离物种数量的85.8%,包含13个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低于98%的潜在新物种。海洋琼脂类培养基适合培养不同种类的海洋细菌类群,放线菌选择性分离类合成培养基对放线菌类群的分离效果较好。最终获得一些与具有产抗生素、细胞毒素、高效酶活、耐受不良环境、降解污染物等特殊功能微生物相近的菌株。研究结果表明,该深海沉积物样品的可培养微生物资源、潜在新物种和微生物生理特性丰富多样,研究深海环境难培养微生物的分离策略及其微生物适应生理特性对研究极端环境微生物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