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1(interleukin 21,IL-21)对SHIV特异性CD8+T细胞毒性效应的影响。方法定时采集16只SHIV感染恒河猴的外周血,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测定病毒载量,流式细胞仪测定CD8+T细胞绝对数,并且体外检测经IL-21刺激SHIV特异性CD8+T细胞后其IL-21R、CD107a及胞内穿孔素(perforin)的表达水平。结果体内实验结果表明外周血病毒载量和CD8+T细胞绝对数之间呈一定程度的负相关。体外实验结果表明SHIV特异性CD8+T细胞经IL-21刺激后其细胞表面表达的IL-21R显著上调,而且perforin+CD8+T细胞和CD107a+CD8+T细胞的百分比上升,同未经刺激的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IL-21能够促进SHIV特异性CD8+T细胞的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2.
白细胞介素21(IL-21)属于I类细胞因子,主要由活化的CD4+T产生,作用于免疫系统中的大部分骨髓、淋巴细胞,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是联系主动免疫与被动免疫的中间因子。IL-21能够调节体液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促进T细胞增殖分化,调节B细胞的增殖分化与调亡,增强NK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与免疫监督功能。此外,IL-21还具有抗肿瘤作用,与其他细胞因子、疫苗等联合应用,可增强其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功能。该文综述了IL-21的生物功能及其应用于抗肿瘤治疗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3.
采用无血清培养的方法,分析了促肾上腺激素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cAMP、内啡肽(endorphin)和纳络酮(naloxone)对原代共培养的恒河猴(Macaca mulatta)睾丸间质细胞与支持细胞雌二醇分泌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ACTH、LH、cAMP和纳络酮对原代共培养恒河猴睾丸间质细胞与支持细胞的雌二醇分泌水平具有促进作用,并且这种影响与共培养的间质细胞数量呈线性关系,即共培养的间质细胞数量增加,雌二醇分泌水平亦明显上升;而内啡肽对原代共培养恒河猴睾丸间质细胞与支持细胞的雌二醇分泌水平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恒河猴睾丸的间质细胞对支持细胞分泌雌二醇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3(IL-13)与干扰素-γ(IFN-γ)在儿童特应性皮炎(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AD患儿120例作为观察组,并根据欧洲特应性皮炎评分标准(SCORAD)将其分为轻度组(n=33)、中度组(n=53)、重度组(n=34),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2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外周血IL-13和IFN-γ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免疫球蛋白E(Ig E)水平,比较各组IL-13、IFN-γ与Ig E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IL-13、IFN-γ、Ig E两两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儿童治疗前IL-13、Ig E水平高于对照组体检时,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体检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IL-13与Ig E呈正相关关系(r=0.762,P0.05),IFN-γ与Ig E呈负相关关系(r=-0.673,P0.05),IL-13与IFN-γ呈负相关关系(r=-0.672,P0.05)。轻、中、重度组患儿治疗前的IL-13、IFN-γ、Ig E水平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中度组治疗前IL-13、Ig E水平高于轻度组,IFN-γ低于轻度组,且重度组治疗前IL-13、Ig E水平高于中度组,IFN-γ低于中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6个月后,IL-13水平和Ig E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IFN-γ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患儿外周血IL-13水平升高,IFN-γ水平降低,二者可能通过影响Ig E水平,引起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Th1/Th2)失衡,从而参与AD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口服益生菌对鼠伤寒沙门菌(STM)感染小鼠Th细胞因子的影响,以探讨益生菌抗沙门菌感染的免疫学机制。方法将95只Balb/c小鼠分为4组,分别为益生菌组(P)、益生菌对照组(Pc)、正常感染组(I)和对照组(C)。P组口服益生菌,I组口服生理盐水,均予等剂量STM口服感染,Pc组接种益生菌但不感染STM,C组不作任何处理。各组动物在11个不同时点处死,观察小肠、肝脏、脾脏病理改变,ELISA测量血清IFN-γ、IL-4表达。结果益生菌组器官组织的病理改变轻微,IFN-γ较正常感染组明显增加(Xp-1=66.52,P=0.001),且其表达在感染最初的1h和后期的72h分别出现两个高峰;IL-4明显降低(Xp-1=-29.02,P〈0.001),且较稳定。IFN-γ/IL4比值扩大(Xp-1=2.64,P〈0.001)。结论口服益生菌使小鼠保持有利于抗STM感染的Th1型反应,减轻了STM对机体的免疫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 CD8+T细胞在一些病毒感染疾病的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CD8+T细胞在HIV无症状期的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体内CD8+T细胞剔除,研究CD8+T细胞对SHIV感染猴的影响,进一步了解艾滋病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8只SHIV病毒感染的恒河猴,均处于无症状期,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4只恒河猴在0、3、7 d注射抗CD8+T抗体cM-T807,不同的时间取外周血、腹股沟淋巴结。流式细胞术测定恒河猴外周血和淋巴结中CD8+T细胞数目,Real-time RT-PCR法测定实验猴血浆病毒载量,并使用IFN-γElispot方法测定其对猴细胞免疫的影响。结果 CD8+T细胞敲除后,4只猴的病毒载量都转阳,但反应性不一,HIV-1的靶细胞CD4+T细胞有轻微下降,后反弹,与病毒载量无相关性;CD8敲除猴的感染情况(血浆病毒载量和CD4细胞)比SHIV病毒急性感染轻,这与ELIPOT结果一致。结论 CD8+T细胞在HIV无症状期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其作用具有个体差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获得印度尼西亚食蟹猴的干扰素-γ基因,为常用实验猕猴干扰素-γ的基因工程生产奠定基础。方法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恒河猴干扰素-γ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从印度尼西亚食蟹猴的外周血液中分离单核淋巴细胞,利用Trizol试剂,提取淋巴细胞的总RNA,通过RT-PCR的方法获得干扰素-γ基因片段,并对该片段进行克隆、鉴定和序列分析。结果扩增到一498bp的目的片段,经序列测定证实为印度尼西亚食蟹猴的干扰素-γ基因,与恒河猴、人及狒狒的干扰素-γ基因相比,同源性分别为100%、96%、99%。结论常用的两种实验猕猴食蟹猴与恒河猴的干扰素-γ基因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对过敏性哮喘儿童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分泌IL-1β、IL-6、IL-10、IL-12、IL-23和IFN-γ的影响。方法从15例过敏性哮喘儿童和15例非哮喘儿童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生成未成熟DC,加入双歧杆菌后继续培养DC2d,用ELISA方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L-1β、IL-6、IL-10、IL-12、IL-23和IFN-γ的水平。结果双歧杆菌能明显刺激哮喘儿童DC分泌IL-12、IFN-γ,IL-1β及IL-6和非哮喘儿童DC分泌IL-12、IL-10、IL-1β及IL-23水平增高。结论双歧杆菌能够刺激过敏性哮喘儿童DC分泌IL-12和IFN-γ,可能改变Th2优势分化,纠正Th1/Th2失衡。同时双歧杆菌还能刺激哮喘儿童DC分泌IL-1p及IL-6增高,达到促进,Th17细胞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人白细胞介素 18(hIL 18)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用PCR定点突变技术分别构建了N末端、C末端缺失突变体(ΔNC)和IL 1特征样序列突变体S154A/Y156F/E157P/C163 T (S)。将突变体cDNA与原核表达载体 pJW 2重组并转化大肠杆菌DH5α ,经热诱导表达蛋白质 ,SDS PAGE证实表达的目的蛋白质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菌体经超声破碎后 ,包涵体以 2mol/L尿素洗涤 ,8mol/L尿素溶解 ,并经SephadexG 75柱纯化 ,纯度可达 95 %以上。突变体蛋白质经逐步稀释复性后 ,以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产生干扰素 γ(IFN γ)及对核因子 κB(NF κB)的激活能力为指标 ,检测突变体的生物学活性。结果显示ΔNC、S这 2个突变体对IFN γ的诱生能力显著低于野生型hIL 18,分别为野生型hIL 18的 13%和 4 8%。同时 ,ΔNC、S对NF κB的激活能力也低于野生型hIL 18,分别为野生型hIL 18的 6 9.7%和 89.8%。这些结果表明缺失的片段或突变的位点对hIL 18的功能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对体外培养髓核细胞增殖和细胞代谢的影响。方法:髓核细胞取自经核磁共振影像确认需手术的退变椎间盘组织,建立体外培养体系。用2、5、10、15、20 ng/mL IL-17刺激髓核细胞72 h后,MTS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用适当浓度IL-17刺激细胞48 h或96 h后,采用实时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基质和组织代谢相关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IL-17刺激可以抑制体外培养髓核细胞的增殖,且15 ng/mL浓度的抑制作用最强。15 ng/mL IL-17刺激髓核细胞后,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ACAN)和I型胶原(type I collagen,COL1A1)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金属蛋白酶3组织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3,TIMP3)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COL2A1 mRNA的表达下降,MMP13、含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结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a disintegrin like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in typeⅠ motifs-4,ADAMTS4)、ADAMTS5、TIMP1 mRNA的表达上升,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IL-17刺激48 h时,COL1A1的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10),而ADAMTS5的蛋白水平显著上升(P=0.005)。但刺激96h时,COL1A1的蛋白表达下降,ADAMTS5的蛋白表达上升,但无显著差异(P0.05);COL2A1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37)。结论:IL-17可抑制体外培养髓核细胞的增殖及代谢,在椎间盘的退变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探讨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对膀胱癌细胞株T24增殖影响及其分子机制.5种不同终浓度(125、250、500、1 000、2 000 U/mL)重组人细胞因子IFN-γ处理人膀胱癌T24细胞,分别在24、48、72 h采用MTT(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法检测T24增殖抑制率;以作用浓度为500 U/mL IFN-γ作用T24细胞,并设为实验组,未经IFN-γ处理设为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T24细胞周期各阶段变化;RT-PCR检测hepaCAM(hepatocyte cell adhesion molecule)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21WAF1蛋白表达.结果表明:IFN-γ抑制T24增殖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经流式细胞仪检测提示细胞G0/G1期比例增高(n=5,P<0.01);RT-PCR结果提示hepaCAM基因表达水平升高(P<0.05);Western blot结果提示p21WAF1蛋白表达水平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基因hepaCAM在IFN-γ对膀胱癌细胞株T24增殖调节中可能起作用,并可能通过上调p21WAF1蛋白表达阻滞T24细胞于G0/G1期,而抑制T24增殖.  相似文献   

12.
白细胞介素-21(IL-21)是γc家族的一个新成员,主要由活化的CD4+ T细胞产生,对多种表达IL-21受体(IL-21R)的细胞如T细胞、B细胞、NK细胞及DC细胞等均有作用。近年发现IL-21与Th细胞系中新发现的分支Th17细胞的发生密切相关,在调节CD4+ T细胞究竟是分化为Th17细胞还是CD4+CD25+Foxp3+ Treg细胞中有"开关"作用,从而对免疫系统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抗肿瘤免疫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简要综述了IL-21与Th17细胞、CD4+CD25+Foxp3+ Treg细胞之间的关系及对免疫平衡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白细胞介素对大鼠离体垂体前叶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工作采用大鼠垂体前叶(AP)细胞原代培养方法,以3HTdR掺入率反映细胞增殖水平,研究了IL1和IL6对AP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1)IL1(1-100ng/ml)促进雄性大鼠和雌性大鼠AP细胞的增殖。(2)低浓度的IL6(0.1ng/ml)抑制雄性大鼠的AP细胞的增殖,而较高浓度的IL6(1-10ng/ml)则表现为刺激作用。(3)IL6(0.1-10ng/ml)促进雌性大鼠AP细胞的增殖。上述结果说明IL1和IL6除直接调控AP细胞的分泌外,也参与调节AP细胞增殖活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基因-251A/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急性胰腺炎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120例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和132例健康对照组的IL-8-251A/T基因型分布情况.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均检测到IL-8基因-251A/T位点AA、AT和TT3种基因型:IL-8基因-251A/T的基因型分布在AP组和对照组差另q有统计学意义(P<0.05),AP组等位基因A频率明显增高(24.2%→34.2%);在轻型组和重型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等位基因A频率明显增高(24.2%→42%);在重型合并Ⅰ型和Ⅱ型及SIRS组和非SIRS组各基因型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8基因-25lA/T基因多态性可能是急性胰腺炎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蔗果三糖及低聚果糖(fructooligosaccharides,FOS)对T细胞分泌干扰素(interferon-,IFN-γ^(+))的调节作用。方法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培养T细胞。在培养基中添加5mg/mL的蔗果三糖或FOS并检测T细胞的诱导分化。平行设置空白对照。经过3d的原代培养或6d的原代及传代培养,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FN-γ^(+)T细胞的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细胞培养液的IFN-γ^(+)浓度。结果经过3d的原代培养,蔗果三糖组IFN-γ^(+)T细胞比例(47.8100%±4.8800%)显著高于FOS组(36.9600%±4.5800%,P=0.0002)或空白对照组(31.4000%±3.8900%,P=0.0001),蔗果三糖组细胞培养液的IFN-γ^(+)浓度(848.5100 ng/mL±269.0000ng/mL)也显著高于FOS组(357.8700ng/mL±87.3000ng/mL,P=0.0040)或空白对照组(283.5100ng/mL±76.0300ng/mL,P=0.0001);而且,经过6d的原代及传代培养,无论传代之后是否添加蔗果三糖与FOS,蔗果三糖组IFN-γ^(+)T细胞比例(32.0600%±5.2600%;31.7900%±4.8600%)始终显著高于FOS组(22.1300%±4.5400%,P=0.0078;21.8900%±4.4800%,P=0.0086)或空白对照组(18.6500%±2.6900%,P=0.0071;17.8300%±3.1300%,P=0.0074)。结论蔗果三糖有助于T细胞分化并促进T细胞分泌IFN-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SIVmac239病毒分别通过直肠(rectal infection:IR)及静脉(intravenous infection:IV)感染恒河猴,在感染急性期外周血CD4+T细胞数量与其细胞表面的死亡受体(CD95)表达量之间的变化关系。方法将SIVmac239经直肠及静脉途径各感染14只恒河猴。监测病毒载量、CD4+T淋巴细胞数量及CD4+/CD8+比值的变化,从而明确感染。同时,在感染急性期内9个时间点采集静脉血,并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CD4+T细胞表面CD95的表达量。结果静脉组恒河猴CD95表达量于第2天开始升高,第7天达到最高,同时CD4+T淋巴细胞数降到最低。直肠组恒河猴也于感染后第2天开始升高,但第10天才达到最高值,CD4+T淋巴细胞数于第17天降到最低。同静脉组相比,直肠组CD95表达量增高及CD4+T细胞数降低均较晚出现,且其CD4+T细胞数量降至最低晚于CD95表达量达到峰值一周后出现。结论 SIVmac239经直肠及静脉感染恒河猴后,伴随CD4+T细胞表面CD95表达的升高,CD4+T细胞数量逐渐下降。但不同感染途径对CD4+T细胞表面CD95的表达量与CD4+T淋巴细胞数的变化不尽相同,这可能由于不同感染途径造成CD95在感染急性期CD4+T细胞数量降低中发挥的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宫颈癌根治术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a)、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方式分为腹腔组和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治疗前后血清IL-4、IL-10、TNF-a、IFN-r水平的变化。结果:腹腔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通气时间明显低于或短于开腹组(P0.05),而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IL-4、IL-10、TNF-α及IFN-γ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腹腔组的血清IL-4水平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其余三组指标水平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和7天,腹腔组患者的血清IL-4、IL-10、TNF-α及IFN-γ水平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在术中失血量更少,安全性更高,且对于患者术后的IL-4、IL-10、TNF-α和IFN-γ水平抑制效果更加明显,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被认为能够抑制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促进肿瘤生长。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是个常规化疗药物,现在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其小剂量应用时可以删除Treg。了解小剂量环磷酰胺联合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对4T1Balb/c乳腺癌荷瘤小鼠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及其抗肿瘤效果。方法:通过皮下接种4T1乳腺癌细胞建立乳腺癌Balb/c荷瘤小鼠模型;20只荷瘤小鼠随机分为IL-2+NS组、PBS+CTX组、IL-2+CTX组及PBS+NS组,在种瘤第10天开始对荷瘤小鼠分别经腹腔按方案给药。在种瘤后第16天人道处死小鼠,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干扰素-γ浓度,电子称称量肿瘤重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应用IL-2后,荷瘤小鼠脾脏CD4+CD25+/CD4+比值增加,在应用IL-2的同时使用小剂量CTX可减少CD4+CD25+/CD4+的比值;单次及联合用药均可提高血清INF-γ浓度;联合用药可减少肿瘤重量。结论:小剂量CTX可以减少由使用IL-2所增加的Treg数量,促进抗肿瘤免疫,提高IL-2的抗瘤效果,从而抑制肿瘤生长。该研究可能为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白细胞介素-21(interleukin-21,IL-21)和乙型肝炎病毒前S2S抗原(S2S)的融合表达质粒,并研究其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IL-21和HBV前S2S基因片段,分别克隆入pcDNA3真核表达质粒,用分子克隆方法构建融合表达质粒,并以脂质体2000转染293T细胞,分别应用ELISA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上清及细胞中IL-21和HBsAg的表达水平。结果:经酶切鉴定及DNA序列证实重组质粒内插入片段序列正确,三种重组质粒分别命名为pcDNA-IL-21、pcDNA-S2S和pcDNA-IL-21-S2S,并且重组质粒能在293T细胞内表达并分泌相关蛋白。结论:成功构建IL-21和乙型肝炎病毒前S2S抗原的融合表达质粒,重组质粒能在真核细胞内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