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观察长爪沙鼠精子的形态和结构。方法 应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进行观察。结果与结论 长爪沙鼠精子由头、颈、尾三部分组成 ,全长为 ( 15 6 3 2± 6 61) μm ,头长为 ( 10 4 3± 2 12 ) μm ,颈、尾部长为 ( 14 5 89± 5 14 ) μm ,具典型的啮齿类动物的精子形态 ;长爪沙鼠精子的尾部轴丝是 9+ 2模式 ,轴丝外围有 9条大小、形态不一的外周致密纤维 ,外周致密纤维从主段到末端逐渐变细 ,并在主段的近末端处分 4批终止 ;主段的纤维鞘具有腹侧纵柱、背侧纵柱、内嵴等结构。在精子尾部的末段 ,外层仍保留有纤维鞘的结构 ,但无外周致密纤维 ,轴丝仍然为 9+ 2模式  相似文献   

2.
正常长爪沙鼠心电图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描记了105例长爪沙鼠的正常心电图,对其各波的电压和有关成分的正常值进行了统计处理和分析。长爪沙鼠心电图虽无典型的S—T段,但其他成分明显、清晰、稳定、重显性好。  相似文献   

3.
正常长爪沙鼠的血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爪沙鼠是有开发应用价值的实验动物。本文首次测定了我国人工驯养、繁殖的100只(雌雄各50只)正常长爪涉鼠的血象正常值。其血象数据与国外学者报道的基本一致,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长爪沙鼠种群数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李仲来  张万荣 《兽类学报》1993,13(2):131-135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鄂托克旗和鄂托克前旗1975—1989年长爪沙鼠密度监测数据和本地区气象站的7项气象因子资料,给出了气象因子与鼠密度的最优回归子集模型和标准回归模型。得到结论:年降水是影响鼠数量变动的最重要的气象因子。求出了年降水与鼠密度的曲线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5.
根据1981-1993年内蒙古鄂尔多斯荒漠草原年降水和四季降水、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年均密度、4-5、10-11月密度监测资料,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得到如下结论:(1)年降水量,特别是夏季降水量,是影响鼠密度的一个主要因素,其标准回归系数关系方程为:(年均密度)'=0.6066(年降水量)'(P〈0.05)NMspr'=0.2055Rspr'+0.5312Rsum'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周龄和激素水平对长爪沙鼠超数排卵效果的影响,以期确定长爪沙鼠最佳超排周龄和激素使用剂量。方法腹腔注射10 IU PMSG/HCG对4~18周龄8个年龄段的雌性长爪沙鼠进行超数排卵,末次注射16~17 h内对各组动物卵母细胞计数,确定最佳超排周龄后,对该年龄动物以5、10、15 IU3个剂量水平腹腔注射PMSG/HCG,观察各组动物的卵母细胞计数差异。结果与其它周龄组相比,6周龄组长爪沙鼠超数排卵后的卵母细胞数最多,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5、10、15IU等3个剂量组的超排效果也有一定的差异,10 IU组数量最高。结论对长爪沙鼠而言,采用10 IU激素注射和6周龄的动物进行超数排卵,获得的卵母细胞数量最多而且超排效果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长爪沙鼠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7个微卫星DNA标记对Z:ZCLA长爪沙鼠封闭群、野生群和近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 评估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和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结果表明:在Z:ZCLA封闭群和野生群中共有9个微卫星DNA标记获得稳定的结果, 分别为AF200940、AF200941、AF200942、AF200945、AF200946、AF200947、D11Mit128、PKC和 SCN, 共检测到41个等位基因, 每个基因的等位基因数从1~7不等, 片段大小在120~283 bp之间, 所有位点的平均期望杂合度(He)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值分别为0.5032和0.4656, Z:ZCLA封闭群和野生群9个微卫星位点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2.78和2.89, 平均基因杂合度分别为0.3704和 0.3893, 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3256和0.3344, 两个群体都表现为中度多态, Z:ZCLA封闭群较野生群稍低; 在3个近交系中共有8个位点获得稳定的扩增结果, 分别为AF200941、AF200942、AF200945、AF200946、AF200947、D11Mit128、PKC和 SCN, 共检测到11个等位基因, 片段大小在140~241 bp之间, 其中5个位点在群体内表现为单态纯合, 3个位点在群体内表现为单态杂合, 所有位点在群体内和群体间均呈单态性, 表明这3个长爪沙鼠品系基本符合近交系的要求, 微卫星标记技术适用于近交系长爪沙鼠的遗传检测。  相似文献   

8.
长爪沙鼠褐色脂肪组织的适应性产热   总被引:8,自引:7,他引:8  
低温(5±2℃)环境暴露1天、1周、4周长爪沙鼠的静止代谢率和非颤抖性产热、褐色脂肪组织蛋白质含量、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和α-磷酸甘油氧化酶活力、钠钾泵活力以及环腺苷酸含量、血清T3含量等项产热指标逐渐提高;而低温驯化8周动物各项指标基本维持在4周水平上,表明长爪沙鼠在冷适应过程中产热能力逐渐提高,而后维持一稳定水平,其中褐色脂肪组织起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检测雷公藤制剂对长爪沙鼠繁殖功能的影响,根据预实验结果,将40只雄性长爪沙鼠分为40 mg/kg连续用药4周组(n=16)、100 mg/kg一次给药组(n=10)和1%CMC灌胃对照组(n=14)处理,6周后剖检,比较睾丸、附睾的脏器系数、精子密度、精子活力、精子形态和繁殖率等指标.结果表明40 mg/kg连续用药组鼠的睾丸、附睾脏器系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精子密度、精子活力和活精子百分率显著下降;精子畸形率显著上升;繁殖率显著下降(df=1,P<0.05).100 mg/kg一次给药组除附睾脏器系数显著下降、精子畸形率显著上升外,其它指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该药对长爪沙鼠连续作用4周后不育效果明显,并且具有致畸性,在药物有效范围内,高浓度一次性给药方式不如较低浓度连续多次给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长爪沙鼠的代谢率与器官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宋志刚  王德华 《动物学报》2002,48(4):445-451
我们测定了野生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的基础代谢率和冷诱导的最大代谢率,分析了动物体内11种器官或组织的大小与代谢率的关系。长爪沙鼠的基础代谢率为118.10mlO2/h,最大代谢率为659.83mlO2/h。经过残差分析表明,基础代谢率并不与任何一种器官或组织相关,而最大代谢率与小肠湿重(n=20,r=-0.478,P=0.033)和消化道全长(n=20,r=-0.487,P=0.030)显著相关,表明体内器官重量的差别并不是造成种内基础代谢率差别的原因;体内存在着与最大代谢率相关的“代谢机器”,消化系统(特别是小肠)是这一代谢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代谢机器的大小并不能通过基础代谢率反映出来。基础代谢率与最大代谢率不相关,因此不支持“较高的基础代谢率能够产生较高的非基础代谢率(最大代谢率等)”的假设。  相似文献   

11.
蔡理全  黄晨西 《兽类学报》1998,18(3):215-218
与夏季相比、冬季长爪沙鼠的静止代谢率和非颤抖性产热显著升高;褐色脂肪组织线粒体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与α-磷酸甘油氧化酶活力升高,组织总蛋白质及线粒体蛋白质含量增加,而组织的脂肪含量减少;血清T3含量和T3/T4值都显著增加。但是肝脏的各项产热指标变化不显著、表明褐色脂肪组织的产热功能具有季节波动性,是长爪沙鼠适应性产热的主要来源器官.  相似文献   

12.
长爪沙鼠资源开发利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爪沙鼠是源于我国的"多功能"实验动物资源,在某些研究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研究深入,越来越多的长爪沙鼠生物学特性将被发现,这些将使长爪沙鼠资源利用更加多元化。本文对长爪沙鼠的开发研究历程及在分类学、寄生虫学、脑缺血、脂质代谢、神经性疾病和肿瘤学等研究中的应用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3.
在内蒙古地区,由于野外食物条件的季节变化极为明显,许多种鼠类,特别是不冬眠鼠类,都形成了贮食习惯。对于长爪沙鼠(Merionesunguiculatus,简称沙鼠),夏武平等介绍了内蒙古宝昌县的田间沙鼠洞穴贮粮情况[1],赵肯堂描述过土默特旗田间沙鼠...  相似文献   

14.
炔雌醚对雄性长爪沙鼠不育效果及其可逆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炔雌醚对雄性长爪沙鼠生殖器官及繁殖的影响,将试鼠随机分为多剂量组、单剂量组和对照组.多剂量组以每次3.5 m/kg·BW(5次/周,2周)、单剂量组以35 mg/kg·BW炔雌醚灌胃.处理后15 d、30 d、60d、90d剖检,观察性腺系数、精子质量和繁殖率等指标,H·E染色观察附睾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炔雌醚处理后15 d、30 d给药组试鼠睾丸、附睾及精囊腺极度萎缩(P<0.01),精子密度、精子活力和活精子百分率明显下降(P<0.01),精子畸形率显著上升(P<0.01),附睾管腔内充满大量发育异常的精子细胞,繁殖率显著下降;与单次给药相比,多次连续给药对试鼠生殖器官影响更严重.处理后60d,除多剂量组附睾外,各组性腺基本恢复至对照水平,单剂量组、多剂量组精子质量及繁殖率与对照仍有极显著差异(P<0.01).90d后试鼠各项指标及繁殖率均恢复正常,表现为可逆性.结果表明:该药对长爪沙鼠不育效果明显;多次低剂量给药较单次高剂量给药不育效果更好;90d后,炔雌醚对生殖器官和繁殖的影响能够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自愿转轮运动对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体重的影响,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自愿转轮运动及8周后体重、胴体重和体水,以及心、肝、脾、肺、肾、性腺(睾丸或卵巢)、消化道、腓肠肌、比目鱼肌、肾周脂肪垫和肠系膜脂肪垫等器官及组织的重量变化。结果发现,自愿转轮运动条件下长爪沙鼠胴体湿重、体水和心、肝、脾、肾、腓肠肌、消化道等器官重量增加。自愿转轮运动对比目鱼肌和器官脂肪垫重量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自愿转轮运动使雄性长爪沙鼠器官的脂肪垫重量增加,但雌性降低;对雄性长爪沙鼠比目鱼肌重量没有影响,但雌性增加。以上结果表明,自愿转轮运动促进了长爪沙鼠的体重增长,改变了长爪沙鼠的身体组成。内脏器官和体水重量的增加是体重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炔雌醚对一些鼠类种群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为探究炔雌醚对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riculataus种群繁殖的影响,于2006年5—8月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白音锡勒牧场农牧交错带展开了炔雌醚对长爪沙鼠野生种群繁殖的控制实验。设置了投药区和对照区,5月初进行投药,实验期间采用夹线调查法逐月对样地内的长爪沙鼠进行系统的取样调查,分析炔雌醚对长爪沙鼠种群繁殖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投药之后的6—8月,投药区成体鼠的子宫坏死率分别为75.3%、61.5%和48.7%,与对照区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投药区成体鼠的怀孕率下降,与对照区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投药区的胎仔数显著低于对照区(P0.05)。综上表明,炔雌醚对农牧交错带长爪沙鼠种群繁殖的控制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郑福中  叶淑铭 《动物学报》1989,35(3):335-336
长爪沙鼠是近年来在实验室中应用颇广的一种啮齿动物,鉴于它可作为包括某些原虫在内的多种一寄生虫的实验宿主,我们自1 984年开始对算进行杜氏利什曼原虫的实验感染和继代移种,现已传至第13代。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长爪沙鼠腹腔巨噬细胞(MΦ)对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的敏感性进行了试验,用3株野鼠型(A9、R3、76-118)和1株家鼠型EHFV(R22),并用对EHFV敏感的Vero-E6细胞作对照,结果沙鼠腹腔巨噬细胞感染EHFV后,第1代第8天前即可查见明显的特异性荧光,第16天左右达高峰,病毒滴度≥10~(-7.5),与Vero-E6细胞比较,培养上清液的病毒滴度,沙鼠MΦ较Vero-E6细胞高1~4个对数,当感染病毒量很低时,在Vero-E6细胞内测不出特异性抗原,而在沙鼠MΦ内病毒仍可繁殖,滴度达10~(-5.(?)),中和试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和荧光阻断试验均证明,沙鼠MΦ内繁殖的病毒确实为EHFV。  相似文献   

19.
2003年9月10日—15日,在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嘎达布其口岸附近的典型草原区鼠害草场研究了大鵟(Buteo hemilasius)对长爪沙鼠的捕食策略。鉴于秋季是长爪沙鼠的活跃期,直接采用鼠丘核心区的沙鼠洞口数作为衡量长爪沙鼠集群大小的指标,分析了大鵟对不同大小集群的长爪沙鼠家族集群的捕食选择偏好。实验涉及了3hm2的实验样地,样地中具有符合实验统计的长爪沙鼠洞群为87个。5d内作者观察到大鵟蹲守在样地中的长爪沙鼠29只次,共涉及23个沙鼠洞群。通过分析大鵟蹲守和没有蹲守过的沙鼠洞群的洞口数量,利用非参数的Mann-Whitney U检验法分析,结果表明:大鵟蹲守的洞群的洞口数量总秩和为2569.5,大鵟没有蹲守的沙鼠洞群的洞口数量秩和统计量为1258.5,统计量U值为489.5。校正之后的Z值为-2.37459,两组差异达到显著的水平(P=0.017574)。此外,分析还显示:沙鼠洞群洞口数量(S)与大鵟蹲守次数(F)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式为:F=-0.0559+0.023×S,(r=0.2707,P﹤0.05)。结果表明,大鵟会首先在洞口数量多的长爪沙鼠集群蹲守捕食,因此在越冬期间,长爪沙鼠的集群数量会被限制,进而可能形成一种最优化集群数量的模式。本文的研究结果从一定角度支持了鼠类通过形成最优集群以降低天敌捕食概率的理论。长爪沙鼠可能借助扩散行为,以及秋季的分群行为来降低集群密度从而降低被捕食风险。  相似文献   

20.
炔雌醚是一种激素类新型鼠类不育剂,已有研究表明,炔雌醚对某些鼠类种群繁殖具有良好的控制成效。为检验新型不育剂对长爪沙鼠种群的控制效果,2006年5月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农牧交错带开展了炔雌醚对野外长爪沙鼠种群的控制实验,本次实验设投药区和对照区2个组别,5—8月开展逐月的夹线调查以及四分之一圆洞口计数法,对样地内长爪沙鼠进行系统的追踪调查,分析炔雌醚对长爪沙鼠种群数量以及种群性比的作用。结果显示:投药1个月之后,投药区雌鼠比例(16.3%)不及对照组雌鼠比例(51.9%)的三分之一,投药区的雌鼠比例(16.3%)仅为雄鼠比例(83.7%)的五分之一;与对照区相比,投药区长爪沙鼠的密度下降达60%以上。这表明:炔雌醚对野外长爪沙鼠种群的不育控制具有良好效果,且炔雌醚对长爪沙鼠的种群性比影响很大,过量投放炔雌醚可造成雌鼠死亡,单独使用炔雌醚可降低野外不育剂的药物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