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运行中的实验动物屏障系统微生物的情况。方法采用沉降菌法、棉拭子法等方法,研究运行中的屏障系统不同区域、不同环境指标下屏障系统内微生物的状况。结果动态下的屏障系统微生物情况与国标GB14925-2001中静态环境有较大不同,动物饲养室和动物实验室沉降菌浓度远高于静态要求;辅助区域在规范化消毒及严格管理的情况下,能达到国标要求。屏障系统的微生物情况存在一定的昼夜变化规律,在晚间出现峰值。结论合适的换气次数可有效控制实验动物屏障系统的沉降菌浓度;加强消毒及硬件的管理,是屏障系统内环境稳定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实验动物福利是人类应当给予实验动物的良好条件(正面因素),主要体现在动物的饲养和运输等过程,以“5F”为基本理论;伦理则是人类给予动物实验处理(负面因素)时应遵循的原则,主要体现在动物实验过程中,以“3R”为基本理论.同时总结了实验动物饲养和运输过程的实际经验,从环境、笼具、垫料、密度、饲料和饮水、社会和行为需要、安乐死、运输等方面,介绍了保障实验动物福利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建立实验动物血清中抗生素残留检测方法,保证微生物质量检测结果的准确。方法采用微生物抑制法,用嗜热脂肪芽孢杆菌作为指示菌,对1640份实验动物血清进行抗生素残留检测。并与Premi@Test抗生素检测试剂盒进行比对。结果在受试样品中,检测出小鼠、大鼠、豚鼠、兔和犬的血清中存在抗生素残留,阳性率分别为27.2%、16.4%、39.9%、23.7%和47.6%。抽取82份血清和18份阴阳对照品,与Premi@Test检测的结果相比较差异不显著(X2=16.680,P〉0.05)。血清中抗生素的残留与DHL琼脂平皿的菌落生长有一定相关性(X2=9.939,P〈0.05)。结论本研究采用嗜热脂肪芽孢杆菌作为指示菌的微生物抑制法,能够对动物血清中的抗生素进行检测,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重复性,成本低,操作简便。为实验动物体内抗生素残留检测和微生物学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实验动物病理检测是实验动物质量监督检验的重要环节,病理学研究是对实验动物质量综合评估的最好方法 ,针对目前的检测现状,本文在制定实验动物病理检测标准的重要性、病理检测内容以及检测标准的制定原则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实验以大型实验动物屏障设施为研究对象,分析屏障设施的环境微生物及尘埃粒子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测定屏障设施各功能区域不同时间及不同工作状态下空气落下菌和直径≥0.3μm尘埃粒子的数量变化。结果屏障系统落下菌与尘埃粒子变化规律如下:屏障系统内空气落下菌与尘埃粒子在饲养工作后显著升高,喷雾消毒后明显降低;大、小鼠饲育室空气落下菌与尘埃数在凌晨时明显升高,而兔饲育室在凌晨时间段则较低;清洁走廊和污染走廊在工作状态时细菌含量明显上升,非工作状态时细菌含量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结论实验动物屏障系统的环境微生物与尘埃粒子的动态数量变化与动物品种、空气消毒、人员进出及动物室内的饲养操作等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湖南省实验动物微生物学质量,为实验动物实行科学管理提供重要依据,保证实验动物质量,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和实验动物科技事业工作者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方法在相关单位生产繁殖群以单纯随机抽样原则采样,按照GB 14922.2-2001、GB/T 14926-2001和GB/T14926.21-2008进行实验动物微生物检测。结果 SPF级大鼠批次合格率为73.68%,SPF级小鼠批次合格率为77.78%,普通级新西兰兔批次合格率为60.61%,普通级豚鼠批次合格率为100%。结论我省2006~2010年实验动物微生物学质量前期呈现下降趋势,后期得到较大改善。要继续采取措施加强实验动物管理,消除实验动物种群微生物感染。  相似文献   

8.
9.
10.
生物医学中的实验动物选择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1.
实验动物标准化由实验动物生产条件的标准化、实验动物质量标准化、动物实验条件的标准化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饲养管理规范化和动物实验规范化几个部分组成。实验动物法制化管理是实验动物标准化的保证。动物实验是医学生物学必需的是实验手段之一,用标准的实验动物进行标准的动物实验是科研实验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总结湖北省2012年度实验动物许可单位年检中环境设施的检测结果,找出问题,提出促进湖北省实验动物环境设施可靠运行的建议。方法各实验动物环境设施采用30%区域抽检方式,依据GB14925-2010《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进行环境指标检测。结果除气流速度、沉降菌最大平均浓度外,其他技术指标均存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情况。结论应针对实验动物设施管理加强培训,提高实验动物设施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从而保证实验动物设施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3.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examines the way to enhance aerobic granulation by controlling the microbial communities via applying different settling times. Early granulation of aerobic granules is noticeable at a settling time of 5 min. The functional strains are enriched in granules without challenge of non-flocculating strains. Short settling times at initial stage principally determine the efficiency of subsequent granulation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4.
实验动物设施是医院科学研究的技术平台。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全面提高实验动物中心科研服务水平是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总结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实验动物中心的规范化建设及管理,探索提高实验动物中心运行效率和科研服务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哨兵动物在我国还未作为一个"工具"用于实验动物微生物检测工作,但随着实验动物种类和特殊动物的日益增加,现有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检测需要。探讨哨兵动物的应用,采用国外先进方法,对提高我国实验动物质量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对哨兵动物的概念、使用方法和设置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6.
根据研究生教学特点,为适应肠道菌群与人类疾病关系研究成为新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形势,对其无菌动物与微生态学专题教学进行改革实践。根据菌群与疾病关系研究的最新研究进展、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规律,在研究生《医学实验动物学》课程的无菌动物与微生态学专题教学中设置微生态学理论与研究技术简介、无菌动物培育原理及特点、无菌动物实验设计方法、国内外无菌动物资源简介等4部分内容。力争紧跟学科发展动态,强调知识的前沿性、实用性、综合性和交叉性,促进研究生课题设计能力培养和科研思路的开拓,创建研究生无菌动物与微生态学专题教学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实验动物是现代医学研究中的重要基础和条件,随着我国实验动物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质和量的不断提高,对实验动物兽医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实验动物兽医的要求和期望也越来越高,本文简要阐述了兽医在动物实验中的作用.文章就实验动物兽医应该具备的资质、实验动物兽医的基本职责以及实验动物健康与兽医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讨论,明确了实验动物兽医的各项基本职责及任务.兽医在实验动物的管理以及动物实验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动物实验中应充分发挥兽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实验动物学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支撑条件之一。在医学院校实验动物学的教学中,应以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标准化为中心,增加和完善动物模型、分子遗传、胚胎工程及转基因动物等理论内容,紧跟生命科学的发展趋势;同时注重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相互结合,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教育技术,以基本实验、综合实验和自主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这些改革措施将对改进实验动物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医学院学生的科研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洞庭湖栖居的东方田鼠是目前所知的唯一对日本血吸虫感染有特殊抗性的啮齿类哺乳动物,受到了学者们重视并长期对它进行了实验动物化工作,规范实验东方田鼠的生产和应用并制定东方田鼠地方质量和检测标准具有实际意义。本文对东方田鼠地方标准制定的必要性和意义、标准制定的原则和依据进行了阐述;比较了其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简介了标准编制的具体步骤;说明了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采标程度;国内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以及作为推荐性标准的建议及其理由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