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竹类植物的观赏特性及造景艺术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竹类植物的观赏特性,讨论其在园林中的造景方式及与园林各要素间的造景艺术手法,并探讨竹类植物的造景原则。  相似文献   

2.
<正>竹子秆形挺拔脱俗,枝叶秀丽多姿,四季常青,清新秀雅,独具风韵,是景区、庭院绿化观赏之佳品。竹子的秆形、叶型、色彩等具有不同的视觉效果,可形成不同的视觉景观,在庭院观赏和园艺配置中有不同的审美价值。如作为主景(竹林、竹径、竹篱、竹栏等),作为配景(配景树、点缀树、隐蔽树等),制作盒景或作花坛绿化等。秆形变化秆形高大,可作竹林。秆高可达20~30米,抬头看不见竹梢,有直插云天之感。如龙竹、巨龙竹、碧玉龙竹、小叶龙竹、云南龙竹等。  相似文献   

3.
3种地被类观赏竹对大气臭氧浓度倍增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开顶式同化箱(OTCs)模拟环境背景大气O3浓度(CK,40~45 nL.L-1)的倍增1倍(TR-1,92~106nL.L-1)和倍增2倍(TR-2,142~160 nL.L-1)情景,分析美丽箬竹、黄条金刚竹和白缟椎谷笹竹叶片脂质过氧化、抗氧化酶和渗透调节物质等生理指标的变化,以明确竹子对大气O3浓度倍增的生理响应规律及耐受O3胁迫能力的种间差异性,为园林观赏竹种选育和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大气O3浓度倍增45 d时,随着O3浓度的升高,3种地被类观赏竹叶片O2.-和MDA含量、相对电导率、SOD活性均表现出增大趋势。叶片P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美丽箬竹呈下降趋势,而黄条金刚竹和白缟椎谷笹竹呈升高趋势。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美丽箬竹和白缟椎谷笹竹呈下降趋势,黄条金刚竹呈升高趋势。(2)大气O3浓度倍增1倍时,美丽箬竹和黄条金刚竹未表现出伤害症状,而白缟椎谷笹竹表现出明显的伤害症状;大气O3浓度倍增2倍时,3种地被类观赏竹叶片活性氧含量大量积累,抗氧化系统遭到破坏,膜脂过氧化加剧,影响正常的生理代谢和生长发育。(3)主成分分析表明,叶片MDA含量是反映地被类观赏竹耐受O3胁迫最重要的生理指标,耐受O3胁迫能力表现为美丽箬竹>黄条金刚竹>白缟椎谷笹竹。  相似文献   

4.
龙王山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浙江龙王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讨论了龙王山丰富的药用、观赏、竹类等植物资源,提出了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若干建议,探讨了龙王山森林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紫竹P.ingra是混生珍稀竹种,用作观赏、工艺美术、家具及箫、笙民族乐器。我国和世界分布均较稀少。为探索紫竹的大面积繁殖栽培技术,保护和发展这一珍稀竹种,进而大规模开发利用,把紫竹推向国内外市场,我们对它进行专题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传统的紫竹...  相似文献   

6.
倭竹属地理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倭竹属Shibataea Makino隶于禾本科之竹亚科,现已知有8种,分布于我国东南部的浙江、福建、江苏、安徽、江西等省,广东、台湾两省有少量栽培,日本产1种。苏联、西德、印尼等国所栽培的倭竹均系自我国或日本引入。我国浙-闽地区产8种,且都有野生发现,是本属的现代分布中心。倭竹属植物体型矮小,常植于庭院或公园中供观赏。近年来盆景艺术迅速发展,微型园林日益兴起,倭竹属植物体态优美,常绿,耐寒且易于栽培,为广大园林工作者所垂青。  相似文献   

7.
黄金间碧竹 (Bambusa vulgariscv.Vittata Mc-clure)高 5~ 12 m,直径 5~ 10 cm,节间长 2 0~30 cm,壁厚 ,竿金黄色 ,夹杂绿色和粗细不等的纵条纹 ;分枝多数 ,主枝明显 ;箨鞘在新鲜时为绿色而具宽窄不等的黄色纵条纹。属南亚热带竹种 ,耐寒性差 ,喜高温高湿 ;生长快 ,适应性强 ,容易繁殖 ,埋节、扦插成活率可达 95%以上。我国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海南、云南、四川和贵州有栽培 ,缅甸、越南、老挝和泰国也有。本竹种竿、枝和叶黄绿条纹相间 ,色彩鲜艳 ,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为我国南方园林的重要观赏竹种 ,也适合庭院栽培、盆景观赏…  相似文献   

8.
通过牡竹属(Dendrocalamus) 3个竹笋品质佳的竹种(勃氏甜龙竹(D.brandisii)、马来麻竹(D. asper)、花吊丝竹(D. minor var. amoenus))竹材形态质量及材性比较的研究,结果表明:种间立竹枝下高、相对全高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勃氏甜龙竹相对枝下高最小,立竹胸径、全高、枝下高、尖削度值、壁厚率均为最大;竹秆含水率随立竹年龄增大而下降,3年立竹竹秆含水率花吊丝竹>勃氏甜龙竹>马来麻竹,种间差异极显著;相对材积勃氏甜龙竹(1771.35cm 3 cm-1)>马来麻竹(1166.66 cm3 cm-1)>花吊丝竹(659.78 cm3 cm-1),种间差异极显著;竹材密度随立竹年龄增大而提高,3a立竹竹材密度花吊丝竹(0.914 g.cm-3)>勃氏甜龙竹(0.812 g.cm-3)>马来麻竹(0.749 g.cm-3),种间差异显著。综合分析勃氏甜龙竹、马来麻竹可作为优良的笋材兼用竹种,花吊丝竹宜作为笋用、观赏竹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四季竹立竹表型可塑性的林分密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优良的观赏和夏秋笋用竹种四季竹的丰产林分密度建立提供理论依据,开展了四季竹纯林4种林分密度(17500~27500株·hm-2,D1;37500~42500株·hm-2,D2;55000~62500株·hm-2,D3;72500~82500株·hm-2,D4)的分株构件因子调查,并对立竹主要形态特征因子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四季竹立竹胸径和相同胸径下的节间长分别呈"∧"和"∨"形变化,极值分别出现在D3和D2密度。相同胸径下的立竹冠幅和枝盘数均呈"∨"形变化,并且最小值都出现在D2密度;立竹枝长和残枝率均呈倒"N"形变化,枝长最大值和残枝率的最小值均出现在D3密度。林分叶面积指数呈"∧"形变化,最大值出现在D3密度;立竹单叶面积与林分密度呈显著正相关。相同胸径下的立竹全高、胸高壁厚、枝下高和枝夹角、单叶质量、比叶面积在不同林分密度间无显著差异。经主成分分析,立竹表型形态与秆形构件关系最为密切,其次为枝条构件,最后是叶片构件。经通径分析,各林分密度立竹表型综合得分大小顺序为:D3D4D2D1。在试验林立竹胸径条件下,D3是四季竹无性系生理整合成本和效益的密度阀值,是分株形态良好建成的适宜林分密度。  相似文献   

10.
蔡静  何家庆 《广西植物》2010,30(2):224-232
首次详细记录了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模式地植物及其命名过程,并介绍保护区内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乡土木本植物186种,隶属于53科104属,其中观花树木类50种;观形树木类37种;观果树木类18种;观叶树木类15种;树桩盆景与盆花类15种;行道树类21种;垂直绿化类25种;观赏竹类5种。对观赏特性和园林用途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城市绿化及相关研究与资源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安徽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及其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列出了安徽具有代表性和较高观赏价值的野生木本观赏植物71科246种,重点评价了部分植物的观赏特性和园林用途对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保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观赏植物花期调控途径及其分子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翊  马月萍  戴思兰 《植物学报》2010,45(6):641-653
开花期控制对观赏植物的生产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高等植物成花机理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为观赏植物花期调控开辟了新途径。该文总结了观赏植物花期调控的途径和方法, 并对改良观赏植物花期的技术思路做了初步分析。通过与高等植物成花机制研究的对比分析发现, 观赏植物开花机理的研究已有了长足发展, 一些观赏植物的转基因研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利用分子设计育种途径改良观赏植物的开花期, 突破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 其研究和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四川攀西地区引进的53科143个观赏花卉品种的引种试种情况。结果表明,所引进的品种在攀西地区均表现为适应性较强,可望成为今后该地区发展观赏花卉的主导品种。  相似文献   

14.
湖南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及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湖南有维管束植物5500余种(含变种,下同),其中野生木本观赏植物1200余种。笔者根据湖南木本观赏植物自然分布规律.将湖南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划分为4个类型.即中温型、低温型、耐寒型、广温型。对湖南主要的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如针叶类(39种)、茶属(31种).冬青属(68种)、兰花类(86种)、杜鹃花属(54种)、槭树属(42种)等种类较多的类群进行了探讨,并对它们的观赏特性、抗寒性和选育潜力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实地调查和资料搜集的方法,对香港的公园和主要街道展开植物资源调查和编目,共记载香港观赏植物约70科260种,分析其观赏特性和园林应用,探讨观赏植物园林应用的不足之处,提出香港地区植物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建议,为香港园林建设中的植物景观改良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开花期控制对观赏植物的生产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高等植物成花机理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观赏植物花期调控开辟了新途径。该文总结了观赏植物花期调控的途径和方法,并对改良观赏植物花期的技术思路做了初步分析。通过与高等植物成花机制研究的对比分析发现,观赏植物开花机理的研究已有了长足发展,一些观赏植物的转基因研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利用分子设计育种途径改良观赏植物的开花期,突破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其研究和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广州地区夏季观赏植物资源及园林应用情况,采用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的方法,开展了广州地区公园、园林苗圃、高校、城市街道、城市绿地和华南植物园等夏季观赏植物资源的调查和编目,记载了广州地区夏季观赏植物约81科289种,分析和讨论了观赏特性及园林应用,提出了广州地区夏季观赏植物资源合理开发与保护的建议和意见,为更好地发掘广州夏季观赏植物资源和促进夏季观赏植物的园林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赵宏波  陈发棣  房伟民   《广西植物》2006,26(3):289-296
各种病虫害、杂草、逆境胁迫等不仅会大大降低观赏植物品质,同时也限制了不同类型观赏植物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和应用。综述了抗虫、抗病、抗除草剂、抗寒、抗冻、抗旱等抗性基因在观赏植物抗性育种的应用,提出了当前观赏植物转基因抗性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9.
严莹  李恺  杨辉 《昆虫知识》2010,47(6):1287-1293
在通常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植物类型的选择和配置一般仅考虑其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效应。不同的植物群落上生活着不同的昆虫群落。在昆虫群落中,观赏性昆虫,譬如蝴蝶、蟋蟀和萤火虫等,则可作为一种新兴的生态景观应用于绿化中,可形成动态的景观。本文通过对崇明地区的观赏性昆虫类群调查及其与植物关系的理论分析,提出了适合崇明地区的观赏性昆虫造景方案,提供了营建生态小区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