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般公认,使用弱毒沙门氏菌活菌苗来抵御沙门氏菌的全身感染,其保护作用要比注射死菌苗好。 有证据表明,对于人的伤寒以及各种家畜的沙门氏菌感染来说情况也是如此。通过引入1个或1个以上分子特性已知的突变,导致机理清楚的毒力丢失而形成的无毒株作为活菌苗,似要比一些机理不清楚或不完全清楚而减毒了的菌株好得多。获得此类菌株的方法之一是诱发对一些代谢物有依赖性的不可逆突变。本实验室已经构建了好几株这样的伤寒杆菌突变株,其中的一株541Ty及其Vi-阴性变异株543Ty已进行了志愿者试验。下面介绍涉及使用营养缺陷型菌苗的一些原则以及对所构建的鼠伤寒沙门氏和都柏林沙门氏芳香簇依赖株的结果,即其效果能  相似文献   

2.
<正>通常所用的非胃肠的伤寒死菌苗,已证明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但常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发展新的低反应原性的菌苗,特别是口服活菌苗已有一段时间的进展。几株减毒的伤寒沙门氏菌株已被作为口服活菌苗的候选者。GalE Ty21a用于自愿者和在现场试验中,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且显示了中等水平的保护。营养缺陷型突变株541Ty和543Ty,用于自愿者亦无不良反应,且可诱导体液抗体反应和介导细胞免疫。通过EX462的免疫原性突反株GalE保留了对人体的毒性。  相似文献   

3.
我们以伤寒沙门氏菌半乳糖突变株(gal E) Ty21a为受体,以福氏志贺氏菌2a型甘露 醇阴性突变株CHI,为供体进行杂交。将CHI, 的抗原基因传递到Ty21 a菌体内,并使其表达。 利用载体Ty21 a穿透上皮细胞和在组织内的有 限繁殖能力,产生较强的免疫保护作用,有可能 解决痢疾菌苗的免疫效果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由于现有的口服全菌体伤寒沙门菌Ty21a和注射Vi荚膜多糖疫苗的保护效力很不理想,也没有抗副伤寒或非伤寒沙门菌(NTS)血清型的疫苗,应该探讨新的方法。由两个伤寒疫苗诱导的免疫学机制主要针对不同的结构。作者研究了同时使用这两种疫苗是否会提高伤寒沙门菌特异性免疫应答和抗其他沙门菌交叉应答。志愿者同时接种Ty21a和Vi疫苗(Ty21a+Vi组)或单独接种(Ty21a组和Vi组)。所有的志愿者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得自不同地区的四株0139菌株做了毒力、免疫力及交叉免疫力试验;四个地区0139菌株免疫小鼠后血清IgG、肠液sIgA抗体滴度的比较以及01群霍乱与0139型霍乱的交叉保护力试验。结果表明:01群霍乱与0139型霍乱无交叉免疫力。01群霍乱菌苗对0139型霍乱弧菌基本无保护作用;四株菌株的自身毒力基本相同。3#株免疫力高于其它株,用3#株免疫后能抵抗2#、3#及5#株的感染。四株菌株免疫小鼠  相似文献   

6.
<正>1.前言 细菌性肠道传染病科学工作组口服Ty21a株伤寒活菌苗小组于1982年6月1~3日在日内瓦开了一个会议,参加人员见附表(略)。 这次会议由M.H.Merson博土召开,内容:a)对使用新Ty21a株菌苗的现有资料加以评论;b)对可能有效的公卫用菌苗和WHO要做的工作提出建议;c)对进一步研究工作的需要作出决定。这次会议是根据1981年6月计划技术顾问组第三次会议的建议,即Ty21a株菌苗在最近的现埸试验中能否证明其效果以采取直接步骤去获得为发展公卫用菌苗所需要的资料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7.
在读了本刊(编者注《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10,38(2):70-74)上的"伤寒疫苗的研究进展"综述之后,本文作者发觉R.Germanier创用的伤寒Ty21 a疫苗仍然在非、美、亚、欧4洲56个国家使用,不禁使我叹惜不止。Ty21 a疫苗是由伤寒杆菌有毒菌株Ty2衍生出来的可供口服的无毒疫苗,特别适宜于外出旅游时使用。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在20世纪80年代朱锦忠所长的支持和鼓励下,我们曾经使用过Ty21 a株试制成功活疫苗,并在四川、云南和江苏5个县作了38 000余人(未计入对照组人数)的现场效果考核,证实预防效果确凿,最高保护率达83.9%。可惜,随着朱所长以及几位主要人员去世或调职,人亡业息,这项产品从此在我国消失。本文只能作为一项历史记录保存。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痢疾杆菌不同群、型间的交叉保护作用进行了观察。试验模型为恒河猴,将其分为4组,第一、三组分别为感染过福氏1a和宋内菌并已康复的猴;第四组为用双价菌苗株FS(福氏2a和宋内)免疫的猴体,剂量依次为4×1010、6.5×1010、6×1010,共16.5×1010活菌,第二组为空白对照。所有4组皆用福氏2a25800×108活菌攻击。从发病率来看,不同菌群与菌型间没有明显的交叉保护作用;从发病程度看则一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三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此结果表明痢疾杆菌B群内存在交叉保护作用,但较同型保护作用弱。  相似文献   

9.
伤寒沙门菌bcfD基因敲除突变株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伤寒沙门菌Ty2菌株菌毛亚单位bcfD基因敲除突变株.方法:利用交错PCR得到bcfD基因缺失且含其两侧翼序列的片段,将该片段与pMD 18-T连接,亚克隆到pYG4,电转入大肠埃希菌S17-1/λpir菌株,阳性菌株与受体菌伤寒沙门氏菌Ty2进行固相杂交后筛选.结果:成功获得敲除bcfD基因序列954bp的敲除突变株.结论:交错PCR有利于细菌基因精确敲除突变株的构建,bcfD基因敲除株的构建将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伤寒沙门菌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伤寒沙门氏菌Ty21a——一种安全有效的口服伤寒活苗苗——已被键议作为公认的外源性保护性抗原的载体。这种杂交株的称之为EX645的衍生林可产生霍乱弧菌Inaba株的O-抗原,最近显示出对用霍乱弧菌攻击的人类志愿者诱导低水平的抗临床霍乱的保护作用。尽管在口服EX645菌苗后产生强的局部性刺激和系统的体液抗-伤寒脂多糖(LPS)抗体应答,它们对霍乱弧菌O-抗原的应答却是低水平的。所观察到的抗霍乱弧菌攻击的低水平保护则属于不充足的局部抗体应答。  相似文献   

11.
食蟹猴肠道志贺氏菌感染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 337只食蟹猴肠道志贺氏菌进行调查 ,其感染率为 1 1 %。对所分离到的 2 7株志贺氏菌进行生化、血清学鉴定 ,分属三个群 ,八种血清型 ,痢疾志贺氏菌、福氏志贺氏菌、宋内氏志贺氏菌所占比例分别为 1 0 8%、86 5%、2 7% ,以福氏志贺氏 2a型居多 ,占 59 5%。对八种志贺氏菌血清型菌株进行药敏试验 ,结果表明 ,不同血清型菌株对同一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耐药性均有差异。提示不同血清型的菌株均可自然感染食蟹猴 ,在治疗时 ,对感染不同血清型志贺氏菌的食蟹猴区别用药 ,以提高治愈率 ,避免因用药不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红霉素链霉菌2-62溶源性菌株的确证与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从红霉紊产生菌Streptomyces erythreus的27株系谱菌株中分离到一株带确噬菌体的2—62菌株,并对2—62菌株作了多方面的考察。根据单菌落传代、孢子加热,柠檬酸钠洗涤消除噬菌体后仍继续释放噬菌体;2—62菌株释放的噬菌体经纯化后制备抗血清,用此抗血清处理2—62菌株的斜面孢子,以中和游离的噬菌体,这种孢子在培养过程中仍继续释放噬菌体;2—62菌株对其自身释放的噬菌体具有免疫力等特性,确证2—62菌株为溶源性菌株。用紫外线或丝裂霉素C进行诱导试验,噬菌体释放量增加不多。将2—62菌株释放的温和性噬菌体感染P32一102敏感菌,得到的溶源化菌林亦释放噬菌体,并且溶源化菌林的性状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3.
朱忠 《微生物学报》1966,6(1):112-113
在1955—1956年福州市痢疾杆菌分型研究工作中,发现所分离的福氏4型菌株,用标准4a菌血清作吸收试验时,有的菌株能完全吸收该血清的凝集素,有的菌株则不能完全吸收。据方纲认为福氏4型菌的型抗原尚可再分为A、B、C3个成分。兹选取1955—1956年分离的福氏4型菌27株,进行血清学研究,以了解福氏4型菌的型抗原特性,并追证方纲的发现。首先以能完全吸收标准4a菌(No.51305,捷克)血清凝集素的菌株9308制备免疫血清。  相似文献   

14.
伤寒沙门菌基因组DNA芯片的制备与基因表达谱分析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伤寒沙门菌是一种具有鞭毛的革兰阴性人类肠道致病菌,也是一种重要的原核生物研究用模式菌.基因组芯片能够系统、全面且高效地观察生物的基因表达及进行基因组结构比较.利用伤寒沙门菌现有的全基因组序列,以Ty2菌株的基因组为基准,选取CT18菌株和z66阳性菌株的特异性蛋白编码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经PCR有效扩增出4 201个基因,产物纯化后点样于多聚赖氨酸玻片制备伤寒沙门菌基因组DNA芯片,并验证了芯片样点位次与效果.通过对基因表达谱分析的各种条件进行优化,建立相应的表达谱分析方法,并用于比较伤寒沙门菌野生株在高渗、低渗条件下的基因表达差异,结果与以前的报道基本一致.结果表明,成功建立了伤寒沙门菌基因组DNA芯片及表达谱分析方法,可为有关伤寒沙门菌基因表达调控及致病性机理、进化和基因多样性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皮上感染布鲁氏菌之后,在短期内(15分钟)即有大量细菌进入豚鼠体内并且迅速散布全身。在比较皮下厦皮上接种力法时发现皮下注射后大部分帝田菌停留在局部注射处,而扩散到各内脏的活菌教反而不如度上法。从细菌的扩散来考虑,皮上接种看来是一个适宜的活菌免疫途径。皮上接种时菌量与布鲁氏菌进入量有密切关系,而划痕的道数却不是决定性的。动物免疫力试验说明具有较强剩余毒力的菌株,例如104M菌株,在皮上免疫后有较好的免疫力。因此在选择皮上接种用的布鲁氏菌苗菌株时有必要考虑菌株的这一免疫性能。  相似文献   

16.
耐氯霉素伤寒沙门氏菌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2年墨西哥暴发流行耐氯霉素伤寒菌引起的疾病以来,一些国家如泰国、越南也都不断发生流行,成为目前伤寒防治工作中相当突出的问题。1979年我们在国内亦发现一次流行,病人达114例。共检出伤寒沙门氏菌26株,其中25株为耐氯霉素菌株,对这些菌的生物学特性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正>伤寒至今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卫生问题,尤其在学令儿童中的发病率很高,据估计,全世界每年伤寒病例超过3000万,死亡病例约50万。灭活全菌体菌苗大约已经使用75年,尽管几个现场结果表明该菌苗有效,但因其产生不良反应的频率较高使之作为一种公共卫生措施使用而受到限制。 Germanier和Frer叙述了称之为Ty21a的伤寒沙门氏突变株,它缺乏UDP-葡萄糖-4表异构酶,当口服免疫人群时,Ty21a株显示出良好的可耐受性,该菌苗现场效果表明对人群提供了良好的保护水平(67~95%),口服肠溶衣制剂3次剂量投服后至少可提供为期4年的保护作用。 近年已对纯化Vi抗原的效力进行了两个现场考核。Vi抗原是一种α-1、4-2-脱氧-2-N-乙基半乳糖胺糖醛酸的同聚物,这种酸性多糖荚膜在伤寒病人的临床分离物中即使不是全部世是大部分的分离物中表达出来。通常Vi是一种毒力因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为构建鼠伤寒沙门菌环化腺苷酸合成酶缺失株平衡致死系统,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检测。【方法】以鼠伤寒沙门菌SL1344Δcya株为亲本株,利用重组自杀性质粒(pREΔasd)介导的同源重组技术,经两步法缺失并筛选asd基因缺失株(SL1344Δcya Δasd)。将含asd基因且无抗性的pYA3493质粒电转化至缺失株SL1344ΔcyaΔasd,构建重组菌株SL1344ΔcyaΔasd (pYA3493)。【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重组菌株SL1344ΔcyaΔasd(pYA3493)生化特性和生长速度与参考株SL1344相比差异较大,与亲本株SL1344Δcya基本一致,SL1344ΔcyaΔasd(pYA3493)失去了利用麦芽糖、乳糖、山梨醇等碳源的能力,也不能分解H2 S、半乳糖和鼠李糖,但仍保留了利用葡萄糖的能力。对1日龄雏鸡攻毒试验表明,SL1344ΔcyaΔasd(pYA3493)毒力较参考株SL1344降低了约104倍。免疫保护试验显示,1日龄雏鸡免疫SL1344ΔcyaΔasd(pYA3493)后第17天,利用鼠伤寒沙门菌参考株攻毒,保护率为62.5%。【结论】鼠伤寒沙门菌SL1344株环化腺苷酸合成酶缺失株平衡致死系统构建成功,且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性,为深入研究以鼠伤寒沙门菌为载体的口服疫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定无动物源成分伤寒沙门菌Ty2株主代种子及工作种子,验证工作种子连续传代30代次的传代稳定性,为伤寒Vi多糖蛋白结合疫苗无动物源工艺的建立提供前期研究数据。方法 无动物源成分伤寒主代种子、工作种子及脱脂牛奶工作种子分别连续传代至第30代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三部)(简称《中国药典》)伤寒沙门菌检定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应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e, MLST),并以伤寒主要抗原表位Vi抗原片段中毒力基因viaB区域为参考基因组,比对连续传代伤寒工作种子基因序列的遗传稳定性。结果 无动物源成分伤寒主代种子、工作种子及脱脂牛奶工作种子分别连续传代至第30代次种子,表型鉴定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伤寒沙门菌检定要求;连续传代至第30代次,Vi抗原血清凝集效价、O抗原血清凝集效价均未发生明显变化;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PCR产物大小在1 474~1 478 bp之间,与NCBI数据库比对鉴定均为肠沙门菌肠亚种伤寒血清型;MLST分型结果表明,疫苗用伤寒沙门菌Ty2株为ST1型,连续传代30代次ML...  相似文献   

20.
【背景】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严重危害养殖业及人类健康。调控蛋白在病原菌的生存及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构建鼠伤寒沙门菌调控基因rtsB缺失株和互补株,分析调控蛋白RstB对鼠伤寒沙门菌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的影响。【方法】利用Red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鼠伤寒沙门菌SAT52的rtsB基因缺失株,并利用互补质粒构建互补株。然后比较分析野生株SAT52、缺失株?rtsB和互补株C?rtsB的生长特性、运动性、生物被膜形成能力、黏附入侵能力、胞内存活能力及致病性的差异。【结果】缺失rtsB基因不影响SAT52的生长速度,但导致运动能力增强,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减弱。细胞感染试验结果表明,rtsB基因有助于鼠伤寒沙门菌对Hela细胞的黏附入侵及RAW264.7细胞内的存活。动物试验结果表明rtsB基因缺失显著降低鼠伤寒沙门菌的致病力。【结论】rtsB基因在鼠伤寒沙门菌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为阐释鼠伤寒沙门菌的致病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