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银耳和豆奶都是人们喜爱的保健食品。国内已有用银耳提取液生产银耳豆奶的介绍,但用发酵法生产银耳豆奶尚未见有报导。深层发酵的银耳芽孢和银耳子实体一样,含有银耳多糖等多种有益健康的成分,且风味与子实体提取液接近,深层发酵生产银耳豆奶的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耳友菌促进银耳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 Berk)是我国的特产之一。为了提高银耳的产量,进行了如下试验,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菌种1.银耳菌:华中农学院杨新美教授赠送的银耳芽孢菌种和采自江西、福建(漳州、三明)等地的野生银耳分离培养出的芽孢菌丝,及从  相似文献   

3.
银耳生活史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是人工栽培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 Berk.)最早的国家,靠自然接种法栽培银耳,出耳率极低。30—40年代,杨新美教授用银耳担孢子弹射分离培养得到的乳白色酵母状孢子进  相似文献   

4.
金耳与其近似种的rDNA-ITS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金耳(Tremella aurantialba)的担子果、酵母状分生孢子培养物和菌丝培养物的核糖体DNA内部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结果表明金耳担子果的ITS区PCR产物均为碱基数不同的两条带,片段长度和序列与酵母状分生孢子培养物、菌丝培养物一致。通过对ITS1和ITS2联合进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金耳酵母状分生孢子培养物归属于银耳属的金耳,参与组成担子果的寄主菌丝为毛韧革菌(Stereum hirsutum)。结合GenBank中登录的金黄银耳、脑状银耳、橙黄银耳等近似种构建了的系统发育树,结果支持形态学证据,表明金耳是一个独立种。  相似文献   

5.
在银耳的生活史中,人们发现银耳的生长、发育、繁殖都与其伴生菌—羽毛状菌丝(又称香灰菌丝)分不开。为了从多方面探明银耳羽毛状菌丝的生物学特性,我们用松、杉、樟、混合阔叶杂木的木屑培养基进行分别培养,对羽  相似文献   

6.
银耳分解木材能力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栽培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 Berk)已有悠久的历史。但对银耳生理的研究尚未见报道过。本文着重报道银耳菌不能分解木材中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在这类基质上难以生长发育,不能长出银耳子实体,所以银耳不是木腐菌。  相似文献   

7.
以土豆汁为主要原料,采用生物发酵工程技术,用液体深层发酵法接种特殊培育的银耳孢子进行发醇。发酵液可直接提取孢子粉,配制系列产品,也可直接配制成饮料。该项技术已申报两项发明专利。本技术工艺成熟,原料来源广,生产成本低,周期短,利润高,效益明显。银耳多糖饮料味正爽口,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与天然银耳功效相同,能明显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罗信昌 《菌物学报》2013,32(Z1):14-19
银耳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食用菌,又是我国医学中一种久负盛名的药用真菌.我国的银耳研究凝聚着几代菌物学家和科技人员的心血和汗水,在银耳纯菌种的分离培养、生活史、生态系、遗传育种、分子生物学及人工栽培等研究方面,经过艰苦的努力和富于创意的探究,终于取得了诸多颇有分量的科研成果,推动了生产力的大发展,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回顾中国银耳的研究历程,我国的菌物学科研工作者,特别是菌物学的前辈们,在缺资金、缺设备的艰苦条件下,始终坚持科研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将激励着我们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锐意进取,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9.
李艳秋  宋慧  苏玲  高坡  张洋 《菌物研究》2007,5(3):174-175,182
对银耳液体深层发酵多糖浸膏进行乙醇分级,得到乙醇终浓度为35%,50%,65%的3个多糖组分,即TF1,TF2,TF3。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TF3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为16.9%,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为23.6%。  相似文献   

10.
银耳芽孢完整细胞高效转化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属于高等担子菌,其担孢子芽殖产生酵母状分生孢子称为银耳芽孢.银耳芽孢单核,能像酵母那样快速生长且容易培养,具备优良外源基因表达宿主的特点.本研究以gpd—Gl启动子分别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和潮霉素抗性基因hph连接构建表达载体pG1g—gfp和pG1q—hph;设置潮霉素浓度梯度在3种培养基中对银耳芽孢的敏感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银耳芽孢在不同的培养基上对潮霉素的敏感性不同,在MA培养基上其最低敏感浓度为5μg/mL;采用电击法把pG1q—hph质粒转化进银耳芽孢完整细胞,假定转化子经MA筛选培养基筛选,结果表明银耳芽孢完整细胞电击转化的最佳参数为:STM电击缓冲液、银耳芽孢浓度1.0×10^8个/mL,电击体积200μL,表达质粒6μg,电击电压2.0kV/cm,电击后采用MB液体培养基静置预培养48h,转化率达277个/μg DNA.采用最佳电击参数把质粒pG1g—gfP和pG1g—hph按1:1共转化银耳芽孢,转化子经过筛选培养基筛选、PCR鉴定及Southern杂交验证,结果表明受鉴定的8个转化子中有3个整合了gfp基因,其共转化率为37.5%.这3个gfp基因转化子的芽孢在激光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发出强烈的荧光,表明了外源gfp基因能够在银耳芽孢中获得高效率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探讨壳聚糖对鲜银耳保鲜效果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用浓度为0.3%壳聚糖处理新鲜银耳,实验结果显示,壳聚糖处理显著降低鲜银耳病情指数(P<0.05),在贮藏前期诱导O-·2、H2O2及ASA含量升高,诱导提高PPO、CAT、SOD、APX、PPO活性,抑制POD活性上升。说明壳聚糖处理可以诱导银耳体内活性氧爆发,加速了银耳体内活性氧清除反应;增强银耳体内抗病性,延缓鲜银耳采后成熟衰老。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探讨壳聚糖对鲜银耳保鲜效果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用浓度为0.3%壳聚糖处理新鲜银耳,实验结果显示,壳聚糖处理显著降低鲜银耳病情指数(P0.05),在贮藏前期诱导O-·2、H2O2及ASA含量升高,诱导提高PPO、CAT、SOD、APX、PPO活性,抑制POD活性上升。说明壳聚糖处理可以诱导银耳体内活性氧爆发,加速了银耳体内活性氧清除反应;增强银耳体内抗病性,延缓鲜银耳采后成熟衰老。  相似文献   

13.
银耳耳友菌降解木质纤维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报道,银耳菌(Tremella fuciformis Berk)没有分解木质纤维素的能力,故不能单独在木质纤维素上生长发育,只有当银耳菌丝与耳友菌(子囊菌亚门的一种真菌)生活在一起,得到了耳友菌分解木质纤维素所提供的营养物质时,才能发育结耳。但是关于耳友菌降解木质纤维素的特性则缺少定量研究。本文将重点探讨培养在杨木屑上的银耳耳友菌在头90天内,基质中木素、半纤维素、纤维素的降解和有关酶活性以及还原糖含量的变化。以便为深入研究银耳和耳友菌的营养生理、伴生关系以及在耳友菌腐朽木材的生理生  相似文献   

14.
为制订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栽培中农药合理使用的建议,以我国银耳主栽菌株Tr01为对象,研究8组常用农药对其生长的影响,采用食品安全指数法评估长期膳食银耳导致的农药残留慢性暴露健康风险.结果表明,除咪鲜胺乳油和哒螨灵、啶虫脒微乳剂的部分处理外,其余6组农药对银耳子实体生长并无显著影响.银耳中的农...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壳聚糖生姜精油涂膜保鲜处理对采后鲜银耳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用浓度为1.0%壳聚糖-生姜精油处理新鲜银耳,测定其对鲜银耳抗病性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生姜精油处理显著降低鲜银耳发病率及病情指数(P<0.05);涂膜处理可在贮藏前期促进O■含量升高,并提高PPO、CAT和SOD活性,抑制POD活性。说明壳聚糖-生姜精油涂膜处理可以诱导银耳体内活性氧爆发,加速银耳体内活性氧清除反应,增强银耳抗病性,延缓鲜银耳采后成熟衰老。超微结构观察表明,壳聚糖-生姜精油成膜液形成致密的网状结构,附着在银耳表面,填充了银耳菌丝细胞空隙,隔绝外界微生物的侵染,防止鲜银耳水分及营养成分流失。  相似文献   

16.
利用红外辐射干燥技术,对银耳红外辐射干燥特性及其动力学模型进行研究,探讨不同干燥温度(60~140℃)、辐射强度(1~5 W/cm2)、空气流速(0.5~1.5 m/s)等因素对银耳失水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干燥温度和辐射强度对银耳失水特性影响显著,而空气流速对其影响较小。根据试验数据建立银耳红外辐射干燥的水分比与干燥时间关系的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拟合检验,结果发现Midilli模型能准确的描述银耳红外辐射干燥过程,该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拟合良好。该模型可以准确预测银耳在红外辐射干燥过程中的失水特性。  相似文献   

17.
由于银耳巳作为食用商品,其色泽已视为品选银耳等级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志。人工栽培银耳的色泽远不如野生银耳白晰,代料栽培又不如段木栽培白晰。笔者认为,影响银耳色泽的有以下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18.
银耳菌糠中存在一种银耳的伴生菌——炭团菌(俗称香灰菌),其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后会产生大量的黑色素,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研究从银耳菌糠中提取黑色素,研究其理化性质、抗氧化活性及抑菌作用。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对提取的黑色素进行鉴定,表明银耳菌糠黑色素具有黑色素的典型特征。通过对银耳菌糠黑色素理化性质的研究,表明银耳菌糠黑色素是一种趋于黑色并略带红色和黄色的粉末;该黑色素易溶于碱性溶液;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其稳定性受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影响较小,受Ca2+、Cu2+的影响较明显。通过总抗氧化能力(FRAP法)、自由基清除能力检测银耳菌糠黑色素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黑色素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羟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的EC50值分别为0.429 mg/mL和0.016 mg/mL。本研究还检测了黑色素对革兰氏阳性、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抑菌能力,结果表明该黑色素在浓度为3.2 mg/mL时对供试菌株的抑菌率超过90%,且对革兰氏阳性菌会较敏感。本研究为银耳菌糠的有效利用及其黑色素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9.
银耳(白木耳)的著名产地,本来是在四川及贵州(广西也有出产),它具有很好的医药效能和滋补价值.到现在我们才知道福建省的诏安县也出产银耳,今年估计可产四万八千两.所产银耳的质量也很好,可是在解放以前却长期被埋没.解放以后,由于人民政府的重视和认真研究了银平品质的提高,现在福建银耳也能畅销国外了.银耳的培植除了在自然条件下,在一种树木上培植以外,过去浙江农学院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就蜡状芽孢杆菌大罐深层培养法进行了初步研究,基本解决了蜡状芽孢杆菌大罐液体深层培养条件下芽孢生成、适宜培养基的选择、培养方法的建立以及菌体的收集方法等技术问题,大罐深层培养生产工艺的建立较固体培养法产量大为增加,污染耗损降至最低,减少劳动强度和繁琐的操作,而且产品质量得到保证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