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翅目短角亚目(Brachycera)的鹬虻科(Rhagionidae)多为中小型昆虫。足细长,翅常具斑纹,腹部较长;生活在水域附近,喜在阴湿的环境、甚至小雨中活动。成虫和幼虫多为捕食性,有些种类在国际上已用作生物防治。鹬虻科世界已知约600种,我国过去只有外国学者记载过10种,其中9种在台湾,另1种为记载于东北的日本种。近年来,我们开展此科分类研究,已陆续报道了浙江、湖北、广西、云南、西藏、内蒙及 相似文献
2.
金鹬虻属Chrysopilus Macquart是双翅目鹬虻科(Diptera:Rhagionidae)中的大属,已知约270种,广泛分布于各大动物地理区。我国曾记载台湾省有9种,东北地区有日本的共同种C.dives Loew,近年我们陆续记述了20多个新种。内蒙古的金鹬虹属则为初次报道,本文根据我们1978年采集的标本描记一新种和一内蒙古新记录种,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3.
4.
本文记述了陕西巴山吸血虻一新种——Haematopota bashanensis sp.nov.触角柄节长;盾板后缘和小盾板交界处白色,小盾板全黑;翅端带宽;是本种一些明显特征。正模保存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副模在汉中师范学院生物系。 相似文献
5.
双翅目短角亚目(Brachycera)的鹬虻科(Rhagionidae或Leptidae)多中小型种,足细长,喜潮湿环境或在水边,故以鹬(音玉,长足水鸟)为名,拉丁学名均源于希腊词rhagio(一种蜘蛛)、lept(细长)也指足的特点。鹬虻科为捕食性昆虫,多以其他双翅目昆虫为食,极少数有吸血的习性;幼虫生活在树皮下、朽木中、土壤内、粪肥里或水中,捕食 相似文献
6.
7.
本文记述瘤忙属1新种--药山瘤虻Hybomitra yaoshanensis 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 相似文献
8.
本文记述采自贵州的虻属五新种:似类柯虻Tabanus cordigeroides sp.nov.、贵州虻T.guizhouensis sp.nov.、似杭州虻T.hongchowoides sp,nov.、伪青腹虻T.Pseudoliuiuentris sp.nov.和亚岷山虻T.subminshanensis sp. nov.,并分别进行了分类讨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记述采自中国北方内蒙古自治区的长足虻科1新种:乏波长足虻Peodes penichrotes sp.nov.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于贵州省安顺地区卫生防疫站。 相似文献
10.
双翅目的鹬虻科(Rhagionidae)成虫和幼虫均为捕食性的昆虫,金鹬虻属(Chrysopilus)的种类有些捕食蝗卵、象虫幼虫等而甚有益,国外曾用于生物防治。金鹬虻属为本科的一个大属,已知270余种。我国除台湾省有9种外,仅东北地区记录过一种,最近我们研究了云南和广西的标本又增加了11新种;本文记述陕西的5个新种,有的也分布于甘肃、宁夏和山西等地。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在我校昆虫标本室,三斑金鹬虻的一对副模分藏在西北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周氏金鹬虻则以周尧教授的姓氏来命名,感谢他对后辈的热情栽培,对他表示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11.
12.
13.
拟云南麻虻Haematopota yunnanoides,新种(图1、2) 雌虹 体长9—11mm,翅长8.5—10mm。 头部 额灰黄色,着生黑毛,近眼缘和侧点前方着生白毛,额高略小于基宽,大于顶宽,额胛亮黑色,隆起,后缘中央略后突,侧点大,接触眼,接近额胛,中央点圆形,明显;亚胛在额胛前方具很窄的棕黑色亮片,触角间具大的黑色绒斑;颜灰白色,上侧颜具散在黑斑点,中颜上方两侧角具小黑斑;触角暗棕色,鞭节Ⅱ—Ⅳ黑色,基节稍亮,中部略膨大,向内侧尤显著,着生黑毛,下缘和基部杂有灰白毛,长接近宽的3倍,略长于鞭节Ⅰ,梗节具明显背突,鞭节Ⅰ向端部渐暗;下颚须第1节灰黑色。着生长白毛夹杂黑毛,第2节灰黄至棕黄色,着生黑毛和白毛;喙烟黑色,着生黑毛和深棕色毛。 相似文献
14.
本记述了华东地区的鹬虻科(Rhagionidae)三新种。分别属于鹬虻属Rhagio和金鹬虻属Chrysopilus,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5.
本文乌蜂虻亚科Usiinae 2新种,分别隶属于Usia(乌蜂虻属)和Parageron(拟驼蜂虻属),并对有关属的特征及分类情况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记述食虫虻科原毛虫虻属一新种,尖峰原毛虫虻,新种Archilaphria jianfenglingensis sp.nov.。模式标本均采自海南省尖蜂岭,保存于中山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7.
穴虻科(Vermilionidae)的潜穴虻属 (Vermiophis Yang)自1979年以陕北的甘泉潜穴虻(V.ganquanensis Yang)为模式种建立后,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兴趣与重视,一些同志如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刘思孔、北京农业大学的李法圣、山东农业大学的墨铁路、甘肃文县农校的刘松林等,协助采集或寄送标本,对他们的帮助与支持作者深表谢意。美国伊利诺伊州自然历史调查所的分类学家D.W.Webb,南非纳塔尔省博物馆长B.R.Stuckenberg博士等均要求借用或交换作者的模式标本,因为这是我国特有的一属穴虻。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我国祁连山地麻虻属Haematopota 1新种:祁连山麻虻Haematopota qilianshanensis He,Liu et Xu,sp.nov.,并记录了祁连山地虻科4属13种。新种正模和42♀♀副模保存在兰州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昆虫标本室,10♀♀副模保存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医学昆虫标本馆。祁连山麻虻Haematopota qilianshanensis He,Liu et Xu,新种(图1~3)主要特征:体灰黑色,体长10~12mm。额灰黑色,侧点半圆形,与复合眼明显分离;额胛亮褐黑色,表面凹凸不平,两端略后突,中部明显后突,形如笔架,两侧与复眼明显分离。触角柄节粗壮,由基部向亚端部明显膨大,长为直径的2.4倍,梗节较小,具大的拇指状背突。足基节灰黑色,转节亮褐色,股节棕黄色,前足胫节基部棕黄色,端部棕黑色,中、后足胫节棕黑色,具2个明显的棕黄环。翅灰色,翅长8~9mm,具云朵状花纹,翅端灰色,第2、3、5或2、3、4、5后缘室具白斑,翅端带单一,波形。本新种接近土麻虻Haematopota turkestanica(Krober),但后者翅端部及后缘具连续白色边緣;触角柄节粗短、圆柱形,背缘近端部具深的凹陷。也与甘肃麻虻Haematopota kansuensis(Krober)相近,但后者额基胛呈穹形带状,中央无突起或突起不明显,两侧与眼略有接触;侧点圆形,与眼相接触;前足股节灰白色,中、后足股节浅棕白色;翅棕色,具白色点状斑纹,翅尖带单一,细波形。正模:♀,祁连山甘肃省肃南县铧尖乡,1991-Ⅵ-24,刘增加。副模:17♀♀,同正模;29♀♀,产地同正模,1991-Ⅵ-30,刘增加;5♀♀,产地同正模,1991-Ⅵ-25,刘增加;1♀,产地同正模,1991-Ⅵ-19,刘增加。 相似文献
19.
20.
福州虻属一新种(双翅目:虻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州虻属一新种(双翅目:虻科)徐保海(福建省寄生虫病研究所福州350001)许荣满(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北京100071)本文记述采自福州郊区虹属一新种,正模保存于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福州这Taban。。In。houenais新种(图l—5)雌虫体长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