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分析水烛香蒲花粉和茎叶中黄酮类成分,以及不同生长期、不同部位中香蒲新苷、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和异鼠李素含量。该文采用UPLC-Q-TOF-MS进行定性分析,结合HPLC法对水烛香蒲不同部位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进行分析评价,色谱条件为PRAZIS C_(18)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05%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结果表明:(1)花粉及茎叶中共解析出42个化合物,其中8个化合物在不同部位中有差异。(2)同一生长环境的水烛香蒲不同生长时期、不同部位中3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差异较大。(3)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及异鼠李素在香蒲的发育生长过程中含量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茎叶内的这两种成分含量下降明显;在花粉中,香蒲新苷和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含量急剧上升,一周内达到峰值;茎叶中香蒲新苷含量较低,在大多数样品中未检出。该研究所建立的测定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并对水烛香蒲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对花粉及茎叶中化合物差异进行了分析,为蒲黄的合理采收及香蒲植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br.)是一种具有药用、食用和饲用价值的荒漠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白刺被誉为沙漠樱桃,含有多种营养物质,还富含黄酮、生物碱等多种药用成分,因此人们对其药用成分、含量、功效及药理展开了一系列研究。本文对现有唐古特白刺黄酮类物质相关的研究进行了调研,首先对唐古特白刺中已分离出的黄酮类物质进行分类,其次对唐古特白刺主要组织中总黄酮含量进行整理和分析,另外对唐古特白刺中各种黄酮化合物的含量进行分析,最后对唐古特白刺中总黄酮、各类黄酮、黄酮单体化合物的药效及药理进行综述。通过对上述内容的整理和分析,总结出白刺黄酮类物质药用研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基于此提出解决现有问题的思路并对未来白刺黄酮药用研究提出建议,以期为唐古特白刺植物黄酮类物质药用研究和开发提供理论参考,推动中医药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唐古特白刺研究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br.)是白刺属中较进化的植物种,众多克隆株系形成"白刺包",具有重要的生态防护价值,其浆果状核果也具有较高的经济利用价值.由于种内异交和种间杂交,唐古特白刺种内变异十分丰富,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是果实性状变异.而果色、果味、果序重等性状差异,对于生产成本、加工工艺以及产品质量等都有较大影响,从而限制了白刺果的产业化开发.开展种质资源、优树选择、杂交和倍性育种等方面的研究,对唐古特白刺进行遗传改良,选育高产、味佳、核小、色泽美观且生态价值高的果用与生态兼用型白刺品种,并进一步使其无性系化、种植园化,则是推动沙区白刺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当地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唐古特白刺叶黄酮类及酚酸类成分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蒺藜科植物唐古特白刺(NitrariatangutorumBor.)叶中分得8个黄酮类及酚酸类化合物,经理化常数测定和波谱学方法确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分别为:3甲氧基4羟基反式桂皮酸(1)、对羟基反式肉桂酸(2)、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3)、邻羟基苯甲酸(4)、3,5二甲醚山柰黄素7OβD葡萄糖甙(5)、3甲醚山柰黄素7OβD葡萄糖甙(6)、异鼠李素7OβD葡萄糖甙(7)、异鼠李素3OβD芸香糖甙(8)。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可以作为白刺属化学分类学的特征性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槲皮素类化合物是众多黄酮类中活性最高的化合物之一,在医药方面有很强的药效功效。本研究选取两种槲皮素类黄酮化合物异鼠李素和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作为目标化合物,运用Gaussian 09软件密度泛函(DFT)方法从分子总能量、OH解离焓(BDE)的理论表征、前线分子轨道及其轨道能级、原子的净电荷布居等方面研究异鼠李素和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异鼠李素活性大于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两类分子4'位的酚羟基失去氢之后对抗氧化活性的整体影响是最大的,酚羟基在这个位置上就具有较明显的高活性特征,分子中引入的糖苷不参与前线分子轨道的形成,不具有消除自由基活性的作用,但它对于分子本身的极性有很大的影响,可以改变分子在机体反应时的溶解度和吸收度。这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槲皮素类黄酮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以及抗氧化剂的结构改良等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硅胶柱色谱等方法对迷迭香水溶性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用^13C NMR、^1H NMR、Ms等方法鉴定出3个化合物:迷迭香酸(1)、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醛酸甙(2)、木犀草素(3),其中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醛酸甙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发现。对化合物2进行体外抑菌实验,结果为:对金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7.
唐古特白刺果粉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自由基体系和亚硝酸盐体系对白刺果粉体外总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评价,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白刺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试验资料。结果表明,白刺果粉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能有效清除DPPH.、.OH、O2-.、亚硝酸盐,其清除效果与果粉浓度成正相关,最高清除率分别达到65.7%、71.5%、83.8%和71%。  相似文献   

8.
柴达木盆地唐古特白刺籽油的抗疲劳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柴达木盆地唐古特白刺种籽油的抗疲劳作用进行了研究。试验中将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白刺籽油高(10 mL/kg.bw)、中(5 mL/kg.bw)、低(2.5 mL/kg.bw)剂量组。小鼠每天饲喂33~100 mg/kg白刺籽油,连续给样28 d,然后测定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爬杆时间和小鼠运动后血清尿素氮、肝糖原及乳酸的含量。结果显示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和爬杆时间明显增加,运动后血清尿素氮和肝糖原含量比相同条件下的对照组小鼠高,并且血液中乳酸含量比相同条件下的对照小鼠明显降低。从而表明,白刺籽油具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9.
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br.)蜜腺位于花瓣内侧,按Fahn蜜腺分类法,属花被蜜腺;其由分泌表皮细胞构成,从植物解剖学的角度来看,又属典型的非结构蜜腺;经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淀粉粒的动态不明显,因此又属非淀粉蜜腺。唐古特白刺的分泌表皮细胞,在蜜腺发育过程中特化为分泌表皮毛,分泌腔原始细胞在蜜腺发育过程中裂解成分泌腔,分泌表皮上具有特殊的角质层纹理,在分泌表皮细胞发育过程中,液泡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其变化与蜜汁的合成和分泌规律相关,液泡是参与了多糖物质的降解、蜜汁的转运等物质的循环而发生着有规律的变化,淀粉和糖原的动态不明显。最后形成的蜜汁经分泌腔,由分泌表皮细胞特化为单细胞的表皮毛中泌出,在败花期时,分泌表皮毛萎缩并随花瓣一起脱落,泌蜜由此停止。  相似文献   

10.
对柴达木盆地的西伯利亚白刺和唐古特白刺不同部位中氨基酸含量作了分析比较 ,并进行了营养评价。白刺中富含蛋白质 ,含有 18种氨基酸 ,其中有人体必需的 8种氨基酸 ,白刺果汁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远高于沙棘果汁。两种白刺的蛋白质和各氨基酸在各部位中含量分布相似 ,但因种的差异 ,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稍有差别。  相似文献   

11.
甘肃民勤西沙窝唐古特白刺群落的生态特性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甘肃民勤西沙窝唐古特白刺 (NitrariatangotorumBobr.)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垂直结构、周期性和物种多样性的研究结果表明 :该唐古特白刺群落由 34种植物组成 ,隶属 11科 31属 ,属的分布类型以地中海、西亚至中亚成分为主 ;灌木层平均高 0 .43m ,包括高位芽和地上芽 2种生活型层片 ,根系多分布至 1.5m以下的土层中 ,根幅 >2m× 2m ;草本层平均高 0 .0 9m ,包括地面芽、地下芽和一年生植物 3个生活型层片 ,根系多分布于 0~ 1.5m以内的土层中 ,层片丰富 ,层片结构简单 ;群落周期性变化明显。微型叶植物占总种数的 5 0 .0 0 %,小型叶占2 3.5 3%,鳞型叶占 14.71%,中型叶占 11.76 %,无大型叶和巨型叶 ;种间关系单纯 ,种群呈聚集型分布格局 ;演替处于进展与逆行演替的阈上 ,非常脆弱和不稳定 ,必须科学地保护。  相似文献   

12.
通过静态吸附解析实验,确定了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初步纯化唐古特白刺红色素的条件,并根据所得条件做了扩大实验。结果表明.X-5树脂的吸附能力最好,吸附率为76.85%,pH在1—3范围内对吸附效果无影响;较高的乙醇浓度和pH值有利于色素的解析,解析液以80%酸化乙醇(含1%HCI)效果最佳,解析时间为40min;扩大实验得到紫红色色素粉末,得率为1.24%,水溶性好,不含糖类、蛋白质等水溶性杂质;树脂通过回收再生可重复利用。本实验为色素产品的开发及白刺果实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从唐古特白刺种子7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种化合物,应用波谱方法及与文献对照的手段鉴定为:胡萝卜苷(daucosterol,1),4-hydroxypipecolic acid(2),槲皮素(quercetin,3),尿囊素(allantoin,4),1,2,3,4-tet-rahydro-1-methyl-β-carboline-3-carboxylic acid(5),L-tyrosine(6)。除槲皮素外的其他五种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为开发和利用白刺生态和药用的双重价值,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研究青藏高原唐古特白刺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种子油的化学成分。应用色谱面积归一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从检出的28个化合物中共鉴定了12种成分,占总量的85.99%。分别是(Z,Z)-9,12-十八碳二烯酸(亚油酸),双环[10.1.0]十三碳-1-烯,7-十五炔,γ-谷甾醇,γ-生育酚,1,E-8,Z-10-十六碳三烯,9,12-十八碳二烯醛,24-甲基-5-胆甾烯-3-醇,(Z)-9,17-十八碳二烯醛,豆甾烷-3,5-二烯,二十烷等。其中,(Z,Z)-9,12-十八碳二烯酸含量最高,占总量的65.85%。  相似文献   

15.
从光叶海桐(Pittosporum glabratum Lindl.)种子的甲醇提取物中分得两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IR、UV、~1HNMR、~(13)CNMR、MS)鉴定为R-barrigenol,槲皮素-3-O-β-D-葡萄吡喃糖甙(quercetin-3-O-β-D-glucopyranoside).  相似文献   

16.
万年蒿中两个新贝壳杉烷型二萜的分离与结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菊科蒿属植物万年蒿(Artemisia sacrorum Ledeb.)地上部分首次分得3个单体化合物(两个贝壳杉烷型二萜和一个酸性化合物),经理化常数测定及光谱分析(UV,IR,~1H-NMR,~(13)C-NMR,MS)鉴定其结构分别为3α,16α-二羟基贝壳杉烷-200-O-β-D-葡萄糖甙(Ⅰ)(3α,16α-dihydroxykaurane-20-O-β-D-glucoside(Ⅰ)),3α,6α-二羟基贝壳杉烷-19-O-β-D-葡萄糖甙(Ⅱ)(3α,16α-dihydroxykaurane-19-O-β-D-glucoside(Ⅱ))和1,4-二咖啡酰奎宁酸(Ⅲ)(1,4-dicaffeylquinic acid(Ⅲ))。(Ⅰ)和(Ⅱ)为两个未见报道的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7.
基于样带的唐古特白刺灌丛沙包空间格局尺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河岸与库布齐沙漠之间生态过渡带上的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灌丛沙包由于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退化,空间格局尺度从一定程度上表征了其破碎化程度。我们分别应用样方方差法,小波分析,分维,谱分析以及空隙度分析等方法对鄂尔多斯高原北缘唐古特白刺灌丛沙包的空间格局尺度进行了比较研究,旨在选出适合分析干旱半干旱区白刺灌丛沙包空间格局尺度的方法,并确定研究区内唐古特白刺灌丛沙包的空间格局尺度,为保护唐古特白刺灌丛沙包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TTLQV法得到的格局尺度过大,而小波分析得到的格局尺度过小,分维分析得到的格局尺度除了相对较小之外,趋势也不明显,因此都不适合分析干旱半干旱区白刺灌丛沙包的空间格局尺度;(2)而3TLQV,tQV,谱分析和空隙度分析所得到的结果则相对容易接受,其大小顺序是:3TLQV>tQV>空隙度分析>谱分析;(3)独贵塔拉、呼和木独和巴拉贡唐古特白刺灌丛沙包的空间格局尺度分别为16.7~27.1m,10.2~25.0m和8.8~17.0m,这一结果将有助于在今后的研究中合理地确定研究范围和尺度。  相似文献   

18.
不同居群唐古特白刺叶片解剖特征对生境的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潇  李毅  苏世平  赵小仙 《西北植物学报》2013,33(10):1986-1993
以河西走廊不同生境的3个天然居群(WMX、ZGL、JGC)唐古特白刺为研究对象,对叶片进行解剖观察,测定其叶片长、宽、厚,表皮毛长、宽及密度,气孔器长、宽、面积及密度,角质层厚,表皮细胞厚,栅栏组织厚,海绵组织厚,主脉直径,支脉直径,含晶细胞直径,粘液细胞长、宽,贮水组织长、宽;并对栅海比(P/S)、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CTR)、疏松度(SR)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同一指标在3个居群间的差异,以探讨其叶片的形态解剖特征对不同生境的适应性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3个天然居群唐古特白刺除叶片长、宽、长宽比及下表皮毛宽外,其余各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其中叶厚、叶面积、上下表皮毛长度及密度、上下气孔器长度及密度、上表皮细胞厚度、上下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P/S、CTR、维管束直径以及粘液细胞长宽在3个居群间均显著差异。(2)3个居群的综合指标变异系数和可塑性指数的均值排序一致,指标均值的排序均为JGC>WMX>ZGL,表明3个居群唐古特白刺的生态适应性强弱为JGC>WMX>ZGL。(3)3个居群唐古特白刺的栅栏组织、海绵组织、表皮毛、角质层的可塑性指数均相对较高,说明在应对不同环境时这些组织起着主导作用,这可能是唐古特白刺叶片解剖特征对不同生境条件的适应性响应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Ca2+与盐生植物耐盐性的关系,以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外源Ca2+对盐胁迫下唐古特白刺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盐浓度不高于300 mmol·L-1时,施加定浓度Ca2+(≤15 mmol·L-1)可增加唐古特白刺叶片相对含水量,提高叶片水势与根系活力,降低电解质外渗率,减少MDA含量,增加脯氨酸的积累,同时提高SOD和POD活性,且这种趋势随Ca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高浓度Ca2+(>15 mmol·L-1)对唐古特白刺各生理指标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影响唐古特白刺的正常代谢活动。说明定浓度的Ca2+(≤15 mmol·L-1)能有效缓解盐胁迫(NaCl≤300mmol·L-1)对唐古特白刺造成的伤害,高盐胁迫下外施Ca2+缓解作用不明显,甚至表现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金鱼藻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 L.)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其中7个,分别为:苜蓿素-7-O-β-D-葡萄糖苷(1) , naringenin-7-O-β-D-葡萄糖苷(2) ,七叶内酯(3) ,β-谷甾醇(4) , 7α-羟基-β-谷甾醇(5) , 7α-甲氧基-β-谷甾醇(6) ,十六碳脂肪酸(7)。化合物(3)为首次从金鱼藻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