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飞蝗新亚种——西藏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tibetensis subsp. n.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陈永林 《昆虫学报》1963,(4):463-475
一、前言 飞蝗属(Locusta L.)目前在全世界巳知1种莲同本新亚种共7个亚种,即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亚洲飞蝗(L.migratoria migratoria L.)、西藏飞蝗(L.migratoria tibetensis subsp.n.)、俄罗斯飞蝗(L.migratoria rossica Uv.et Zolt.)、地中海飞蝗(L.migratoria gallica Rem.)、非洲飞蝗(L.migratoria migratorioides Reiche  相似文献   

2.
用来自柱穗山羊草的杀配子染色体2C,诱导六倍体、八倍体小黑麦染色体的断裂,观察杂种F1的减数分裂行为,在PMCI及PMCII后期观察到了大量的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断片、环状染色体及桥,在二分了解子及四分孢子中有为数甚多的、大小不一的微核,有的还形成多分孢子。在对F1花粉粒的有丝分裂观察中,未见分裂异常。由此推断杀配子染以体诱导染色体断裂可能不发生在配子形成的有丝分裂过程。这与巳有的报道不同。  相似文献   

3.
减数分裂是有丝分裂的一种特殊方式,它发生在配子形成的过程中,所以又叫成熟分裂。在整个分裂程过中,进行一次染色体复制和两次细胞分裂,结果是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半,使体细胞的染色体2N 减为配子染色体 N,所以,有人认为,它又是染色体组数的减半分裂。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原始的生殖细胞(性母细胞)的一半,受精以后,合子中的染色体又恢复了原来的数目,这对于保证同种生物细胞中含有固定数目的染色体,从而关系  相似文献   

4.
飞蝗的种群遗传学与亚种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川  康乐 《昆虫知识》2013,50(1):1-8
飞蝗是一种重大农业害虫,其分布范围几乎覆盖了东半球的整个温带和热带地区。由于飞蝗的远距离迁移习性,不同地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非常复杂。基于形态学特征,飞蝗曾被建议划分为13个亚种。然而,这些亚种的分类地位一直存有争议,不同亚种或地理种群间的亲缘关系也不十分清楚。近年来飞蝗分子谱系地理学研究的开展,尤其是基于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的研究,为飞蝗的种群遗传关系提供了全新的观点。线粒体基因组研究结果表明,飞蝗起源于非洲,通过南北2个主要线路扩散到整个旧世界。分子证据证明世界范围内仅有2个飞蝗亚种,分布于欧亚大陆温带地区的飞蝗属于亚洲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igratoria,分布于非洲、大洋洲和欧亚大陆南部地区的飞蝗属于非洲飞蝗L.m.migratorioides,所有其它的亚种和地理宗都是这2个亚种的地理种群。文中就飞蝗的种群遗传学、亚种分类的研究历史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还就许多飞蝗地理种群的谱系地理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GC1代换系与小麦杂交减数分裂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来自拟斯卑尔脱山羊草(Ae.speltoides)的杀配子染色体2S(GC基因),诱导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宁农”、普通小麦—黑麦(Secale cereale L.)二体代换系(5R/5A)的染色体断裂,观察杂种F1的减数分裂行为,在减数分裂中期I和中期II均出现较高频率的单价体、多价体,后期I和后期II出现大量的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断片和桥等异常现象,在二分孢子和四分孢子中出现较多的微核。在本实验中,GC1代换系与5R/5A代换系杂交F1代减数分裂行为比GC1代换系与普通小麦“宁农”杂交F1代减数分裂行为复杂,经统计学分析,含杀配子染色体的代换系间杂交比单一的杀配子染色体作用对单价体、多价体、微核的产生具有显著差异。因此,利用带有杀配子染色体的代换系间杂交来诱导染色体易位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在高等动植物里,有絲分裂染色体的数目通常是二倍体,亦就是說每一个核包含有二个同原染色体組。在減数分裂时期,每一配子染色体的数目通常只含有一个同原染色体組,称为单倍体。有机体的染色体数目是单倍体或单倍体的真正的倍数通常称为整倍体。这一区分包括配子的单倍体和正常組織的二倍津以及三倍的三倍体、四倍的四倍体等等以此类推。所  相似文献   

7.
中间偃麦草与小麦杂种配子形成途径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中间偃麦草与小麦烟农在15的发杂种子F1及其5个自交和回交世代(F2,F3,BC1,BC2,BC3)为材料,对杂种F1配子形成途径的细胞学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种F1减数第一分裂基本正常,在减数第二分裂观察到由于当染色体不对称分离产生的无染色质和仅带有微核的子细胞,小孢子染色体数目为24~35条,根据BC1推算的F1产生的雌配子染色体数目为20~35条,F2根尖细胞和花粉母细胞内染色体数目  相似文献   

8.
【目的】芍药属(Paeonia)组间杂种大部分为三倍体,普遍高度不育,极少获得杂交后代。‘Bartzella’是个观赏性好且有少数杂交后代的组间杂种,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观察可为揭示其极低可育性的形成机制提供参考。【方法】以‘Bartzella’花药为材料,用压片法观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染色体行为。【结果】(1)‘Bartzella’的花粉母细胞在中期Ⅰ形成大量单价体,后期Ⅰ产生不同类型的染色体非整倍分离,占比高达89.13%。(2)减数第1次分裂中,染色体桥和断片出现在27.20%的花粉母细胞中;减数第2次分裂中,比例升到47.68%。(3)中期Ⅱ的纺锤体定位异常较普遍,融合纺锤体占27.06%,三级纺锤体占12.84%。(4)减数分裂产物中包含高达72.40%的二分体和13.43%的三分体,其产生未减数配子所占比例约为67%。【结论】减数分裂中染色体非整倍分离以及染色体片段缺失可能是‘Bartzella’高度不育的重要原因。融合纺锤体、三级纺锤体以及减数分裂Ⅱ结束时胞质分裂异常可导致未减数配子形成。大量的未减数配子可使‘Bartzella’在多倍体育种中具有一定潜力,但倍性间杂交障碍可能限制其杂交亲和性。  相似文献   

9.
亚洲飞蝗是中国农业上主要害虫之—,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年来对此虫进行生理、生态、形态等各方面的研究,在组织学工作方面我们担任了不同饲料对於亚洲飞蝗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组织构造的影响。当我们研究不同饲料对这两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百合科山韭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石蜡切片对葱属植物山韭(Allium senescens L.)的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形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韭花药具4个药室,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4层细胞组成,属分泌型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为连续型.成熟花粉为二胞型,偶见三胞型.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和单核小孢子中出现许多异常行为,如染色体拖曳,落后染色体和后期桥,以及产生微核等,这可能是导致花粉败育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普通小麦(TriticumaetivumL.,2n=6x=42;AABBDD)和根茎冰草(AgropyronmichnoiReshev.,2n=4x=28;PPPP)间的F1杂种(2n=5x=35:ABDPP)与两个黑麦(SecalecerealeL.,2n=2x=14;RR)品种杂交,产生了自交可育的三属杂种。经细胞学研究表明,这种自交可育性是由于在某些细胞中通过两种方式发生了第一次减数分裂的失败,即单价染色体在赤道板发生分裂和单价染色体在一极的聚集,从而异致了有功能的雌、雄配子的形成。有功能配子的形成受染色体配对频率、基因型和环境状况的影响。冰草属的P染色体组存在染色体分离的控制基因,从而引起含有冰草属的杂种能够形成有功能的配子且自交可育。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聚合草(Symphytum officinale L.)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染色体的行为。双线期和终变期染色体完全不形成交叉,中期I的染色体大部分以单价体形式存在,少数染色体次级联会。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落后染色体,单价体提早分离,染色体桥,多极分裂与不均等分裂,形成单分体到十分体等不正常的小孢子,作者认为聚合草是一个远缘杂种,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不正常是其不结实的重要原因。并且,观察到两种类型的减数分裂再组,认为聚合草的部分能育性是由于减数分裂再组时产生的不减数配子引起的。  相似文献   

13.
刘梦豪  赵凯强  王雅栋  杨梦平  赵宁宁  杨大祥 《遗传》2012,34(12):1628-1637
蝗虫具有材料易得、染色体大、染色体数相对较少等优点, 被普遍用于观察精子发生中减数分裂各个过程。蝗虫精巢制片简单、快速, 但初学者普遍感到辨别分裂相较为困难。鉴于此, 文章以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为例, 介绍如何根据染色体的数目及染色体构象, 识别减数分裂各个时期。此外, 文章也简要描述了东亚飞蝗精母细胞的有丝分裂及精子形成过程, 供初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甘蓝型油菜与诸葛菜属间杂种的减数分裂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再云  吴建国 《遗传学报》1997,24(4):373-379
在甘蓝型油莱与诸葛菜属间杂种细胞减数分裂中,观察到两种类型的染色体分离方式。第一种,细胞内的31条染色体呈两组分离,其中19条染色体至细胞一极,12条染色体至另一极;且在两极的染色体进行分裂,产生4个核,两个具有19条染色体,另两个具有12条染色体。故杂种细胞通过这种染色体分离方式,可同时产生具有19与12条染色体的两类配子。杂种细胞内发生的这种染色体行为,极有可能与来自两个亲本种的染色体组相关;即在细胞两极的19与12条染色体分别来自甘蓝型油菜与诸葛菜。第二种,在后期I至末期I,花粉母细胞内以6个二价体形式出现的12条染色体被落后在赤道板附近,而被排斥在末期核之外。这些落后二价体很有可能来自诸葛菜。因此,在杂种细胞减数分裂中,来自两个亲本种的染色体组被分开。文中还对染色体组分开的遗传意义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NaCl诱导大麦细胞微核及异常有丝分裂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仪慧兰  韩淑菊 《植物研究》2000,20(2):156-161
大麦幼苗生长在含NaCl的介质中[c(NaCl)=0, 0.05, 0.10, 0.15, 0.20, 0.25mol/L],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下降,各NaCl处理组的微核率均有不同程度地增加,并诱发产生了如染色体断片、后期染色体桥及"不均等分裂"等异常分裂。诱发微核及异常分裂细胞的比率与NaCl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浓度提高或作用时间延长则微核千分率与异常分裂细胞的比率增高。  相似文献   

16.
利用石蜡切片和染色体压片法对水稻亚种间半不育杂种F1及其亲本的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进行细胞学观察.结果显示:亲本及杂种F1的花药壁发育正常,但部分F1的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形成不均等的二分体和异常的四分体;其染色体在中期Ⅰ分散在赤道板两旁或远离赤道板,形成单价体;在后期Ⅰ和后期Ⅱ产生大量落后染色体或染色体桥.研究表明,部分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和后期染色体行为异常可能是造成杂种F1花粉半不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人们常把高等植物的成熟分裂与减数分裂混淆起来,事实上,除了包括减数分裂这一普遍形式代,高等植物的成熟分裂还应包括2N 配子形成这种等数分裂形式。减数分裂又可分为二分体型和非二分体型两种类型,2N 配子的基本类型有 FDR 型和 SDR 型。  相似文献   

18.
在蚕豆异常生长的植株的核型中,由M染色体次缢痕断裂所产生的随体断片高约36.63%;断片与M染色体的断口间存在一个断裂-融合-桥周期;而且随体断片可全部异染质化;断片间甚至可融合成随体-缢痕-随体的似超数染色体结构。具有这种变异核型的植株,茎细弱、弯曲、易倒伏;叶片浅绿;开花期落花、落果。本文讨论了这种断片的发生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与B染色体起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对分布于中国的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Linnaeus 3亚种的线粒体12SrDNA(487bp)和ND5(451bp)基因的部分序列进行测定,与已知全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非洲飞蝗亚种进行序列比较,并在此基础上对ND5基因,以斑腿蝗科瘤喉蝗Parapodisma mikado为外群,重建MP树。基于序列长度的限制,将两基因联合分析重建了1棵最简约无根树。在对准的4个亚种共有的481bp的12SrDNA和451bp的ND5片断序列比较中,AT含量明显高于GC含量。由序列差异来看,哑洲飞蝗和东亚飞蝗序列相似度高,非洲飞蝗和西藏飞蝗相似度高,ND5基因的MP树和联合树也支持这个结论。由于大陆漂移和青藏高原隆起的特殊地质事件,正好解释了非洲飞蝗和西藏飞蝗的相似性,支持西藏飞蝗为单独1亚种,与非洲飞蝗为同一起源地,与其它2亚种相区别。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属间杂种的遗传特点以及改良甘蓝型油菜油分品质,进行了甘蓝型油菜和紫罗兰的属间杂交.杂交母本为甘蓝型油菜奥罗(Brassica napus L. cv. oro),父本为紫罗兰(Matthiola incana (L.) R. Br.).将授粉7 d后的油菜子房切下,消毒后,培养于添加适当植物激素的MS培养基.从750个离体培养的油菜授粉子房中,获得了2粒成熟胚胎,其结籽率为0.26%.将胚胎取出,转接于MS培养基(添加2.0 mg/L 6-BA和0.1 mg/L NAA),获得了丛生芽.将丛生芽分割为许多单芽,转接到新鲜培养基中,长成了22株小苗.杂种一代植株呈中间性,它的许多性状介于两个亲本之间,一些性状倾向母本,少数性状表现显著的超亲杂种优势,植株结实性差.杂种后代(F2)植株表现多样性,多数植株的性状倾向母本,能育.部分植株表现中间性、育性差,少数植株发育不良、不育.染色体研究表明,杂种一代植株为混倍体.在杂种体细胞中,许多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n=26,为两个亲本的配子染色体数之和.杂种后代(F2)中,倾母植株的染色体数为2n=38,矮小植株的许多细胞具非整倍染色体数,如2n-1=37、2n+1=39.从杂种后代中获得了种子油分品质较好的植株,有可能用于油菜的品质育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