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和研究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复制水平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之间的关系,为临床中乙肝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2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荧光标记定量PCR方法测定血清HBV-DNA含量,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ALT水平,比较和分析HBV-DNA含量与ALT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慢性乙肝轻、中、重度患者的HBV-DNA含量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脏的损害程度与HBV-DNA含量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等级相关系数为0.162(P=0.012);ALT水平也与HBV-DNA载量之间存在关联,等级相关系数为0.371(P0.0001)。结论:肝损伤程度与HBV-DNA含量有显著相关性;同时血清ALT水平与HBV-DNA含量呈正相关。检测血清中的HBV-DNA含量和ALT水平为指导乙肝患者HBV感染、复制、传染性的判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评定提供有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乙肝病毒载量与血清标志物及ALT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探讨了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DNA)水平与乙型肝炎免疫标志物(HBVM)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关系。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酶联免疫法和连续监测法检测了345例血清标本HBV-DNA含量,HBVM(HBsAg、HBsAb、HBeAg、HBeAb、抗HBcIgM)表达及ALT水平。HBsAg、HBeAg(和抗HBcIgM)阳性患者HBV DNA阳性率要明显高于HBsAg、HBeAb(和抗HBcIgM)阳性患者、仅HBsAg阳性患者及HBsAb、HBeAb阳性患者(P<0.01)。血清HBeAg阳性标本HBV-DNA阳性率为98.7%,明显高于HBeAg阴性标本的61.6%(P<0.01),并且血清HBeAg阳性标本HBV-DNA含量(log值,7.42±1.43)也明显高于HBeAg阴性标本(4.36±1.73)(P<0.01);在HBV-DNA含量小于107copy/mL的标本中,ALT与HBV-DNA含量呈正相关(P<0.01)。血清中HBV DNA含量与乙型肝炎免疫标志物以及肝细胞损伤三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在临床工作中应对血清HBVM、ALT和HBV-DNA含量联合检测,这样才能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病情、预后及指导抗病毒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和HBV-DNA在乙肝患者中的血清学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乙肝两对半(HBV-M)中HBsAg阳性血清标本260例作为乙肝研究组,乙肝两对半(HBV-M)阴性血清标本10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在不同乙肝模式中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HBV-LP和Pre-S1,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比较HBeAg血清中HBV-LP与HBV-DNA和不同HBV-DNA拷贝数的条件下HBV-LP与HBV-DNA剂量关系。结果HBsAg阳性血清中HBV-LP、HBV-DNA和Pre-S1阳性率分别为68.46%、63.08%和24.23%;HBeAg阳性标本中HBV-LP、HBV-DNA和Pre-S1阳性率分别为94.87%、94.87%和79.49%;HBeAg阴性标本中HBV-LP、HBV-DNA和Pre-S1阳性率分别为62.64%、49.45%和0.55%,HBV-LP和HBV-DNA二者检出一致率为67.03%[(50+72)/182];HBV-LP吸光度(A值)与HBV DNA呈正相关。结论HBV-LP与HBV-DNA在HBeAg阳性血清中代表病毒复制具有较高检出一致率;HBV-LP与HBV-DNA在HBeAg阴性血清中具有较大的差异性,HBV-DNA阴性血清中检测HBV-LP反应乙肝病毒复制对乙肝抗病毒治疗更有重要意义;HBV DNA拷贝数与HBV-LP含量呈正相关系。  相似文献   

4.
HBV Pre-S1与DNA及其他血清学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前S1抗原、HBV-DNA与其他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s-Ag、HBeAg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技术检测血清中HBV-DNA的含量,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PreS1Ag、HBsAg和HBeAg。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成组设计资料,率比较采用配对的χ2检验,结果的关联性采用独立性的χ2检验。结果以HBV-DNA1.000E+03Copy/ml为阴性组;HBV-DNA≥1.000E+03Copy/ml为阳性组。600例HBsAg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中241例HBV-DNA阳性,283例Pre-S1阳性。其中241例HBV-DNA阳性患者中,Pre-S1阳性222例,阳性率为92.12%。显著高于HBV-DNA阴性组的Pre-S1阳性率(16.99%)。经配对的差异性检验P=0.000(确切概率)。经独立性检验,χ2=326.573,P=0.000。241例HBsAg、HBV-DNA阳性组,HBeAg阳性191例,Pre-S1阳性222例,其中191例HBeAg阳性患者中,Pre-S1Ag阳性185例,阳性率为96.86%。显著高于HBeAg阴性组的Pre-S1Ag阳性率(61.67%)。经配对的差异性检验P=0.000(确切概率)。经独立性检验,χ2=28.511,P=0.000。结论 Pre-S1Ag与HBV-DNA阳性高度相关,有好的一致性和互补性,较HBeAg更敏感。可作为乙肝病毒存在和复制的可靠标志,是反映HBV是否具有传染性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水平对原发性肝癌发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水平对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发病的影响.方法:调查226例HCC患者和51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LC)患者,分别应用ELISA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和DNA含量.结果:HCC患者中HBsAg阳性率为96.9%;168例HCC患者和51乙型肝炎后LC患者接受HBV DNA定量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5.1%、88.2%,两组患者lg HBV DNA均服从正态分布,HBV DNA的均数为105.49±1.49拷贝/ml、106.15±1.38拷贝/ml,乙型肝炎后LC组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较高(P<0.05);乙型肝炎后LC患者中HBeAg阳性率较HCC组高(P<0.05);HCC患者血清HBVDNA含量与HBeAg阳性没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乙型肝炎后LC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与HBeAg阳性密切相关(P<0.05);两组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与性别、年龄、感染HBV的时间等因素均无明显的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我国HCC的发病与HBV感染密切相关,但可能与患者是否存在HBV高水平复制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肝表面抗原(HBs Ag)定量与乙肝病毒(HBV)DNA定量及谷丙转氨酶(ALT)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24例乙肝患者血清,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HBs Ag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水平,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HBs Ag水平与HBV-DNA含量存在正相关性,HBV-DNA含量与ALT水平存在正相关性,而HBs Ag水平与ALT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联合检测3项指标可对乙肝患者HBV感染、复制、传染性以及机体的免疫性做出准确判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核苷类似物(NAs)拉米夫定(LAM)用药时间与乙型肝炎(CHB)患者体内HBV病毒血清HBV-DNA载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14例HBeAg阳性患者,在LAM(100 mg/d)的36个月用药治疗前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血清HBV-DNA载量进行测定,并使用特异性引物鉴定HBV病毒DNA保守位点YMDD的抗药性突变以及病毒株的变化情况。结果:(1)214例患者均对LAM产生应答,在治疗12-18个月后血清HBV-DNA载量稳定在较低水平。(2)病毒株在NAs治疗前已经出现耐药性突变(18%),用药加速了HBV病毒的耐药进化,18个月后耐药病毒数在214例样本中均超过10%的检测标准。结论:LAM治疗在9-18个月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建议24个月后停药更换临床处方防止耐药病毒株的进化。  相似文献   

8.
实时定量PCR在乙型肝炎(HBV)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对乙型肝炎治疗的深入研究 ,对乙型肝炎病毒 (HBV DNA)数量的确诊显得尤其重要。本文采用RealTimeQuantitativePCR(简称RQ PCR)方法 ,对 2 84例经ELISA检定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进行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有 96例HBsAg(+ ) HBeAg(+ ) HBcAb(+ )的血清标本RQ PCR阳性率为 10 0 % ,病毒平均量 5 0 2× 10 5拷贝 μl;87例HBsAg(+ ) HBeAb(+ ) HBcAb(+ )的血清标本RQ PCR阳性率为 4 4% (38例 ) ,病毒平均量 1 0 2× 10 3 拷贝 μl,5 3例HBsAg(+ ) HBcAb(+ )的血清标本RQ PCR阳性率为 5 8% (31例 ) ,病毒平均量 6 6 9× 10 4拷贝 μl;而 4 6例正常对照组经检测全为阴性。可见RQ PCR的检测结果反映了不同患者的病情 ,对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具有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HBeAg(-)]乙肝患者血清乙肝病毒大蛋白(HBV-LP)和乙肝前S1抗原(PreS1-Ag)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300例慢性乙肝患者的血清HBV-LP和PreS1-Ag浓度;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血清HBV-DNA表达量;比较不同HBV-M模式下HBV-LP、PreS1-Ag与HBV-DNA的阳性检出率;分析以HBV-DNA表达量作为HBV感染及复制的金标准时,血清HBV-LP和PreS1-Ag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对HBeAg阴性乙肝患者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1)115例HBeAg(+)血清中,HBV-LP和PreS1-Ag的阳性率均与HBV-DN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s0.05);120例HBeAg(-)HBeAb(+)血清中,HBV-LP阳性率(64.2%)明显高于HBV-DNA阳性率(P0.05),而PreS1-Ag阳性率与HBVDN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5例HBeAg(-)HBeAb(-)血清中,HBV-LP阳性率(72.3%)和PreS1-Ag阳性率(67.7%)均明显高于HBV-DNA阳性率(Ps0.05);(2)以185例HBeAg(-)乙肝患者的HBV-DNA表达量为参考标准,HBV-LP、PreS1-Ag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2.6%、71.6%,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4%、84.1%;HBV-LP和PreS1-Ag联合检测,HBV-LP/PreS1-Ag双阳性中的HBV-DNA阳性率(66.0%)显著高于HBV-LP/PreS1-Ag双阴性(P0.05)。结论血清HBV-LP和PreS1-Ag水平与HBV-DNA表达量有关,二者联合检测可灵敏地反映HBeAg(-)乙肝患者HBV的复制状态,预测HBV-DNA水平。  相似文献   

10.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基因分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长春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情况及其与临床特点的相关性,应用型特异性引物进行巢式PCR方法对长春市6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进行基因分型检测。在69例血清标本中,B型10例(占14.5%);C型41例(占59.4%);B C混合型8例(占11.6%);未分型的患者共10例(占14.5%)。C基因型患者的HBV-DNA定量、HBeAg阳性率明显高于B基因型患者(HBV-DNA:P<0.01;HBeAg:χ2=3.98,P<0.05),C基因型患者肝功检查指标谷丙转氨酶(ALT)和总胆红素(TB IL)均较B基因型患者高(P<0.01)。长春地区存在HBV B基因型、C基因型、B C混合基因型及未分型,C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引起的肝脏活动性炎症较B基因型明显。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35例乙型肝炎免疫指标(HBVm)全阴性的原发性肝细胞癌(PHC)患者血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肝活检标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检测,其检出率分别为34.29%,60.00%,68.57%,说明一部分血清HBVm全阴性的PHC患者血清并非无传染性,ELSIA法具有一定局限性。PBMC内有相当的HBV-DNA存在,这对于研究PHC患者体内HBV的存在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口服恩替卡韦治疗HBe Ag阳性乙肝患者1年对血清和肝组织中HBV cccDNA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HBe Ag阳性乙肝患者,所有患者连续48周口服恩替卡韦0.5 mg/d,治疗前后分别静脉取血分离血清。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HBV血清标志物、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HBV-DNA及HBV cccDNA含量,并对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选取治疗48周后血清HBV cccDNA阴性且符合肝穿的患者进行肝穿检查,检测肝组织中HBV cccDNA含量。结果 (1)治疗后,血清HBV-DNA、HBV cccDNA及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2)发生e抗原转换组的HBV DNA和HBV cccDNA水平下降均比未发生转换组更显著(P0.01)。(3)90例患者在治疗1年后有68例患者血清中HBV cccDNA转阴,而在这其中选取8例患者进行肝穿,只有1例患者的肝组织中HBV cccDNA转阴。结论尽管恩替卡韦可明显降低乙肝患者血清和肝组织的HBV cccDNA水平,然而恩替卡韦治疗1年尚不能彻底清除肝细胞中的HBV。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的定量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终止于聚腺苷酸化位点的乙型肝炎病毒全长RNA(f RNA)的方法。方法:选取53例未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及22例HBs Ag阴性的健康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锚定oligo-d T的引物对其血清中f RNA进行实时定量反转录PCR检测,统计分析其与HBV DNA、HBcr Ag和HBe Ag的相关性。结果:对f RNA进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的下线为2.3 log copies/ml,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P0.0001)。53例乙型肝炎患者中,29例(54.7%)可以检测到f RNA,22例正常对照中没有检测到f RNA。27例HBe Ag阳性和/或高水平HBV DNA的患者全部检测到f RNA,26例HBe Ag阴性并且低水平HBV DNA的乙型肝炎患者中有2例(7.7%)检测到f RNA(P0.0001)。HBe Ag阳性患者血清中f RNA水平高于HBe Ag阴性患者(5.0±0.3 vs.2.9±0.4 log copies/ml,P0.001)。f RNA与HBV DNA/HBcr Ag具有显著相关性(r=0.905、0.881,P0.0001)。Hayashi's定量分析法I显示f RNA与HBV DNA相关性强于其与HBcr Ag的相关性。结论:与HBV DNA和HBe Ag一样,f RNA可作为常规检测判断HBV的复制水平并指导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中白介素-32(IL-32)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00例HBV感染者和30例健康者检测外周血清白细胞介素-32(IL-32)的含量,比较IL-32水平变化的规律,并分析其与临床疾病谱和HBV复制水平的关系。结果:(1)急性乙型肝炎、中度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32水平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32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乙型肝炎、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32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度慢性乙型肝炎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急性乙型肝炎、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32水平均高于中度慢性乙型肝炎组,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急性乙型肝炎、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2)HBV感染者HBV-DNA阳性组IL-32水平较阴性组为高,但无差异;高、中、低病毒载量组之间血清IL-32水平也无差异(P>0.05)。(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ALT水平组血清IL-3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低、中、高ALT水平组之间与I...  相似文献   

15.
前S1蛋白作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复制标志物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病毒血清前S1蛋白(PreS1)作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标志物的价值.方法 对21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67例健康体检者进行HBV-DNA、PreS1、HBeAg测定;采用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技术(FQ-PCR)对HBV-DNA进行定量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PreS1和HBeAg进行检测.结果 21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以HBV-DNA>1×103拷贝/ml作为HBV复制的金标准,PreS1和HBeAg与HBV-DNA的总符合率为74.8%和57.6%.177例HBV-DNA阳性患者中,PreS1阳性135例,HBeAg阳性88例,2种检验标志物间差异存在显著性(x2=26.8,P<0.01).PreS1、HBeAg和PreS1/HBeAg联合检测作为病毒复制标志的敏感性分别为76.3%、49.7%和87.6%,特异性分别为66.7%、100%和66.7%,准确性分别为74.8%、57.6%和84.3%,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2.5%、100%和93.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3.3%、100%和50%.结论 PreS1与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密切相关,PreS1作为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标志物优于HBeAg.PreS1和HBeAg联合检测更能较好反映HBV病毒感染和复制状态,有利于乙肝病情监测和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乙型肝炎患者55例(急性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85例,并根据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分为慢性轻度组65例、慢性中度组61例、慢性重度组59例。将乙型肝炎患者HBV-DNA载量103copy/m L作为HBV-DNA阳性组(n=158),HBV-DNA载量≤103copy/m L作为HBV-DNA阴性组(n=82)。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研究对象CD3+、CD4+、CD8+、CD4+/CD8+、IL-6、IL-8水平,比较HBV-DNA阳性组、HBV-DNA阴性组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以及白蛋白(ALB)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6、IL-8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急性组、慢性轻度组、慢性中度组、慢性重度组的CD3+、CD4+、CD4+/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8+、IL-6、IL-8均高于对照组(P0.05)。HBV-DNA阳性组与HBV-DNA阴性组CD3+、CD4+、CD8+、CD4+/CD8+、IL-6、IL-8、ALT、TB以及AL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6、IL-8均与ALT、TB水平呈正相关,与ALB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乙型肝炎患者CD3+、CD4+和CD4+/CD8+显著降低,CD8+、IL-6和IL-8显著升高,且血清中IL-6、IL-8水平可反映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损害程度及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HBV-LP)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48例,根据不同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模式将患者分为A组18例、B组52例、C组41例、D组37例。根据不同HBV-DNA载量分为阴性组70例、低载量组21例、中载量组35例、高载量组22例。检测不同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模式下HBV-LP、HBV-DNA阳性率及水平,比较不同HBV-DNA载量HBV-LP水平和肝功能指标,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C组、D组患者HBV-LP、HBV-DNA阳性率及水平均高于A组和B组(P<0.05),A组和B组、C组和D组患者HBV-LP、HBV-DNA阳性率及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组、低载量组、中载量组、高载量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HBV-LP水平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HBV-LP与HBV-DNA载量的对数值、ALT、AST呈正相关(P<0.05)。结论: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HBV-LP可以反映HBV复制情况,并于肝功能指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血清型的分布特征。方法:收集2014年在赤峰市敖汉旗医院住院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集血清标本,巢式PCR方法扩增HBV S区,测序后应用Mega6.0构建系统发育树确定该地区乙型肝炎病毒主要基因型、血清型,并分析HBV S基因a决定簇变异情况。结果:在72例HBV患者中,B基因12例(16.7%),C基因型40例(55.65%),D基因型20例(27.8%)。不同性别患者的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亚型分析结果显示:adw2血清亚型15例(20.8%)、adrq+血清亚型37例(51.4%)、ayw2血清亚型20例(27.8%)。HBV S基因"a"抗原决定簇突变率为34.7%。结论: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地区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其次是D型和B型,血清型主要为adrq+,有34.7%患者携带HBV S基因a决定簇变异株。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福建省慢性HBV感染者HBV基因多样性及变异规律,了解该人群HBV-DNA的病毒学特征。收集慢性HBV感染者血清标本,通过巢式PCR法扩增其HBV基因序列,比对NCBI数据库中标准基因型序列,分析HBV基因S区,基本核心启动子区(BCP)及前C区的序列变异情况,并对这些变异可能造成的病毒抗原表达,疫苗逃逸,患者病症改变等情况进行探讨。最终成功扩增82例HBV全长基因序列,其中B基因型56例,C基因型26例。基因组特定功能区序列分析发现慢性HBV感染者HBV基因在S区(23.2%)、BCP区(61.0%)和前C区(29.3%)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异。其中主蛋白(HBsAg)主要抗原决定簇a决定簇45.8%位点出现了变异,这些变异位点中包括与肝炎重症化及免疫逃逸密切相关的位点(aa126、aa129、aa145等)。位点G1896A(19.5%),G1764A(11.0%)和A1762T(9.8%)依然是BCP/前C区的主要突变位点。而位点A1752G(25.6%)高突变率的出现在BCP区应引起关注。此外位点G1764A(χ~2=5.742,P=0.030)、A1896G(χ~2=14.392,P=0.000)以及A1762T/G1764A(χ~2=7.289,P=0.012)的突变更容易发生在HBeAg阴性的样品中;而位点A1846T(χ~2=11.882,P=0.003)、A1762T(χ~2=6.561,P=0.038)和A1896G(χ~2=6.958,P=0.030)的突变与HBV-DNA的病毒载量存在一定相关性。总之,福建省慢性HBV感染者在HBV不同基因功能区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一些与HBeAg表达情况、HBV-DNA载量、疫苗免疫逃避及肝细胞癌发生具有相关联的变异位点已经出现,BCP区A1752G位点的高频率出现应值得关注,对于这些变异位点的患者应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与其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酶联免疫 吸附实验(ELISA)分别检测503 例患者HBV-DNA 载量和HBV 血清标志物。根据HBV 血清标志物结果分为大三阳组、小三阳 组、少见模式组、抗体阳性及全阴组,比较各组间HBV-DNA的阳性率及定量值。结果:在大三阳组、小三阳组、少见模式组、抗体 阳性及全阴组HBV-DNA 的阳性率分别为90%、65.1%、65.2%、2.0%,HBV-DNA 的定量结果(logHBV-DNA) 别为6.32± 1.96、 2.01± 1.68、3.48± 2.52 (抗体阳性及全阴组阳性例数过低,不纳入统计)。大三阳组HBV-DNA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小三阳组(P<0. 05),大三阳组、小三阳组HBV-DNA 的阳性率与少见模式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大三阳组、小三阳组、少见模式 组HBV-DNA 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抗体阳性及全阴组(P<0.01)。HBsAg、HBeAg 阳性组HBV-DNA 的阳性率分别显著高于HBsAg 、HBeAg 阴性组(P<0.01)。小三阳组、少见模式组HBV-DNA 载量均显著低于大三阳组(P<0.01),少见模式组HBV-DNA 载量 显著高于小三阳组(P<0.05)。结论:HBV-DNA的阳性率与HBeAg、HBsAg相关;HBV-DNA载量与HBV 血清标志物模式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