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周长发  郑乐怡 《昆虫学报》2003,46(6):755-760
似动蜉属Cinygmina是我国常见扁蜉科类群,分布广泛。本文对该属我国已知4种(湖南似动蜉C. hunanensis,斜纹似动蜉C. obliquistrita,红斑似动蜉C. rubromaculata,宜兴似动蜉C. yixingensis)和一新种(叉似动蜉Cinygmina furcata sp. Nov.)的鉴别特征作了对比和图示,并确认海南似动蜉C. hainanensis是红斑似动蜉C. rubromaculata的同物异名(新异名)。  相似文献   

2.
本文记述采自湖南省大庸市高翔蜉属一新种。该种以其阳茎叶外侧面具有一向前弯曲的钩状突起为显著特征,可区别于本属其他种类。  相似文献   

3.
中国香港细蜉属三新种记述(蜉蝣目:细蜉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了采自中国香港的细蜉科Caenidae,细蜉属Caenis3新种:点刻细蜉Caenis aspera sp.nov.、双突细蜉Caenis bicornis sp.nov.和光滑细蜉Caenis lubrica sp.nov.。模式标本均保存在中国广州华南农业大学昆虫学系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4.
安徽宽基蜉属一新种:蜉蝣目:细裳蜉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在安徽汤口采集的宽基蜉属一新种——安徽宽基蜉。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中国一新纪录属,即大鳃明了 属Torleya Lestage(1917),并详细描述了该属一新种,宽茎大鳃蜉T.grandipennis Zhou,Su et Gui,sp.nov.的形态特征,并将其与近似种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弯握蜉属Drunella在中国的首次发现,并对该属一新种抚松弯握蜉Drunella fusongensis sp.nov.作了详细描述。模式标本采自吉林省抚松县,正模♂,配模♀,副模6♂♂,29♀♀,存放在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弯握蜉属系Needham于1905年建立,迄今属中共有40种左右。其雄成虫的主要特征是:(1)生殖器尾铗的端节长度为宽度的2-4倍;(2)尾铗第2节最长,且明显向内弯  相似文献   

7.
归鸿  鲁亮 《昆虫学报》1999,42(3):297-299
报道了采自江苏省南京紫金山麓四节蜉属一新种逸仙四节蜉Baetis yixiani sp.nov.(成虫、稚虫),该新种稚虫近似于B. laetificus,主要区别为前者腹部第1~7节有7对鳃,而后者腹部第2~7节只有6对鳃。模式标本保存于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8.
在海南省琼中县、陵水县和乐东县发现埃蜉属一新种,定名为海南埃蜉Ephoronhainanensissp.nov,新种与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北部(俄罗斯、蒙古、中国东北)的贞洁多脉蜉Ephoronvirgo(Oliver,1791),相近似,但新种前翅MA脉分支点不与Rs脉第2次分支点位于同一纵线上,而在Rs脉第2次分支点之后;贞洁多脉蜉的前翅MA脉分支点与Rs脉第2次分支点位于同一纵线上。两者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记述采自中国香港的蜉蝣目扁蜉科2新种。根据稚虫和成虫的形态特征,详细描述了中国新纪录属康扁蜉属Compsoneuria 1新种:大埔浯康扁蜉Compsoneuria taipokauensis sp.nov.。该新种的成虫标本由稚虫在实验室内饲养而成。根据稚虫形态特征,详细描述了高翔蜉属1新种:箭鬃高翔蜉Epeorus sagittatus sp.nov.。  相似文献   

10.
小蜉属小蜉亚属一新种:蜉蝣目:小蜉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小蜉属小蜉亚属 subgenus Ephemerella Walsh 一新种,小蜉亚属种类多,全世界已知有40种左右,广布于北美、苏联、日本等国,但中国尚未发现,因此本文也是小蜉亚属在中国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在江苏宜兴采集的宽基蜉属Choroterpes两个新种:宜兴宽基蜉Choroterpes(Euthralus)yixingensis sp.nov.和弯铗宽基蜉Choroterpes(Euthralus)curviforeeps sp.nov.。本文对新种形态作了详细描述,附有形态特征图。模式标本保存在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12.
首次报道发现于中国大陆地区的拟细裳蜉属Paraleptophlebia Lestage,并对中国新纪录种——弯拟细裳蜉Par-aleptophebia cincta(Retzius,1783)和一新种——奇异拟细裳蜉Paraleptophlebia magica sp.nov.的成虫作了描述和图示。  相似文献   

13.
长盲蝽属(Dolichomiris Reuter)是盲蝽科(Miridae)中以吸食禾本科植物汁液为主的类群之一,多生活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草原、草甸、草灌混生的草丛及森林草层之中。此属昆虫身体长形、瘦细,体背光滑或具很细微的刻点。唇基大且从上方可见,额扁平,向前延伸覆盖唇基基部或否。复眼接近或接触前胸背板。触角第1、2节(后者  相似文献   

14.
我国大陆蜉蝣科蜉蝣属Ephemera中的张家界蜉E.zhangjiajiensis Zhang,Gui et You,1995实际是绢蜉E.serica Eaton。1871的同物异名(新异名),湖南蜉E.hunanensis Zhang,Gui et You,1995是梧州蜉E.wuchowensis Hsu,1938的异名(新异名)。本文还报道1新种——红斑蜉Ephemera rufomaculata sp.nov.的成熟稚虫和成虫。本种成虫腹部为棕红色,腹部背板1~2节具大面积的色块,腹部3~9节背板各具3对黑色纵纹,雄性外生殖器具发达的阳端突以及阳茎端部明显向后突出而十分独特,极易与已知种区分。本种稚虫因具有与成虫相似的腹部背板斑纹以及较小的上颚突起也易识别。  相似文献   

15.
文华安  应建浙 《菌物学报》2001,20(3):297-303
本文报道采自贵州贵阳花溪和云南思茅的松塔牛肝菌属的两个新种,它们是网盖松塔牛肝菌 Strobilomyces areolatus, 和黑鳞松塔牛肝菌Strobilomyces atrosquamosus. 研究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HMAS)。  相似文献   

16.
蜉蝣属一新种(蜉蝣目:蜉蝣科)(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描述了采自安徽黄土坑的一新种:黑翅蜉(Ephemeranigropterasp.nov)的形态特征,并对前人划分蜉蝣属各亚属的标准作了修订。认为将前翅MP2脉与CuA脉在基部连接与否作为划分蜉蝣亚属的标准比较可行。这样,黑翅蜉应归入到蜉蝣属叉蜉亚属(Dicrephemera)。黑翅蜉区别于蜉蝣属其它种的特征为:1)雄成虫前翅外侧大部分呈棕红色,半透明,雌成虫的前翅只具少许斑点,翅透明;2)后翅外侧缘具棕红色斑纹,半透明,而雌成虫后翅不具斑纹,透明,3)雄、雌成虫腹部背板上的斑纹形式及排列;4)雄成虫的尾铗大部分为黑色;5)雄成虫的阳茎的形状独特,且两阳茎紧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