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核分枝杆菌(简称结核杆菌,MTB)是结核痛的病原体.随着耐药性结核杆菌菌株的产生和播散,尤其是耐多药结核(MDR-TB)和广泛抗性结核菌株(XDR-TB)的出现,结核病的威胁在急速增长.现对结核杆菌的分子生物学、分型、耐药机制、致病机制、疫苗等方面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抗酸染色结核分枝杆菌(简称结核杆菌)阳性痰涂片标本直接用于耐药性检测的方法。方法 对18株临床分离培养的结核杆菌用利福平进行药敏试验。分别提取菌株DNA和与之对应的痰涂片标本的菌体DNA,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ropB基因后进行固相杂交和核酸测序检测结核杆菌的耐药性。结果 18株结核杆菌中有12株对利福平耐药。经PCR扩增的ropB片段与探针杂交后,敏感菌株未发现rpoB基因的突变,自耐药菌株提取的DNA中rpoB突变体的检出率为100%(12/12),痰涂片提取DNA的检出率为91.7%(11/12)。所有耐药菌株DNA与痰涂片DNA核酸测序结果相吻合,都有rpoB基因核心区域碱基突变。结论 抗酸染色痰涂片阳性标本可直接用于检测结核杆菌利福平耐药基因rpoB突变体,是一种值得临床实验室推广使用的耐药菌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结核病(Tuberculosis, TB)至今仍是世界三大传染疾病之一。2014年,TB导致的死亡人数已经超过HIV。二线抗TB药物是临床治疗耐多药TB(Multidrug-resistant TB, MDR-TB)的主要药物,然而某些MDR-TB患者由于未及时诊断、治疗方案不合理、所处区域医疗条件差等原因,逐渐发展成为广泛耐药TB(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 TB, XDR-TB),使治疗更加困难,其死亡率甚至与肺癌接近。目前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的耐药性机制研究已经转向非一线药物,如二线、三线和一些新研发的抗TB药物,揭示这些非一线药物的耐药机制对于耐药TB的治疗和新型抗TB药物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主要非一线药物的耐药机制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目前常用的TB耐药性诊断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归纳比较。  相似文献   

4.
潜伏性结核感染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由于耐药结核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合并结核分枝杆菌(简称结核杆菌)感染和大规模人口流动等问题的出现,结核病疫情出现加重趋势.目前,全球每年约有900万人发展成活动性结核患者,200~300万人死于结核病[1].  相似文献   

5.
李慧  谢建平 《微生物学报》2021,61(2):300-314
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以下简称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结核病仍然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全球性重大传染病。全球约1/4人口是结核杆菌的潜伏感染者。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报道全球约150万人死于结核病。深入研究结核杆菌生物学有望为结核病防控提供新工具。成簇规律性间隔短回文重复(Clusteredregularlyinterspaced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Cas是细菌免疫系统的重要成分,在结核杆菌等分枝杆菌中也广泛存在,同时,也是分枝杆菌基因编辑的重要工具。本文结合课题组研究工作,综述了结核杆菌III-A型CRISPR/Cas系统各组分的生物学功能以及与致病的相关性,CRISPR/Cas编辑工具在诊断治疗耐药结核杆菌和结核病防控新措施中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前对于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耐药产生机制研究得较多,但对其调控机制的研究较少。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PTMs)在结核菌多种生理途径(如代谢、应激反应等)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而它们和结核菌耐药之间的关系逐渐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文中介绍了结核菌抗生素耐受机制以及存在的一些PTMs,重点讨论了PTMs在调控结核杆菌耐药机制中的潜在作用,以期为新型抗结核药物研发提供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一种利用三磷酸腺苷( ATP) 与荧光素酶反应测定结核分枝杆菌( 简称结核杆菌) 释放的ATP 来判断结核杆菌药敏的技术。方法 ATP 生物发光法( 简称ATP 法) 通过裂解液体培养基中的结核杆菌, 释放活菌中的ATP, 加入荧光素酶使之发光以检测结核杆菌的活性。共采用H37Rv 标准株和10 株临床分离菌株, 用ATP 法与BACTEC 3D 法同步平行进行利福平药敏检测, 连续7 d 检测结核杆菌释放的ATP, 观察其生长曲线, 并以此判断对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在生长5 ~7 d的培养基中ATP法可以检测到敏感菌释放的ATP, 并且显著高于耐药菌所释放的ATP, 通过与BACTEC 3D 法相比确定其判断药敏的临界值, 检测结果与L-J 法及同步平行的BACTEC 3D 法对照组符合率达100% 。结论 ATP法可用于结核杆菌对抗结核药物敏感性的检测, 且因其价格较低, 无放射性元素的存在, 作为一种新型的结核杆菌药敏检测技术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新疆喀什地区结核分枝杆菌(MTB)临床分离株对4种一线和7种二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情况,初步探讨本地区耐多药结核病(MDR-TB)和广泛耐药结核病(XDR-TB)的流行情况。方法:收集2008.11.1~2009.10.31日期间新疆喀什地区结核病患者痰液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及菌种鉴定,并应用比例法对所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耐药性检测。结果:102株分枝杆菌中,88株(86.3%)属于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7株(6.9%)属于牛型分枝杆菌,7株(6.9%)属于非结核分枝杆菌。对一种以上的抗结核药物具有耐药性的有20株,总耐药率为22.7%(20/88),耐多药率为6.8%(6/88),pre-XDR为33.3%(2/6),无XDR-TB病例。结论:新疆喀什地区结核病患者耐药率较高,在结核病治疗工作中应给予重视,尤其应加强对Pre-XDR的重视,以免发展成XDR-TB。  相似文献   

9.
结核分枝杆菌(简称结核杆菌)对多种抗生素存在天然的耐药性,其特殊的细胞壁结构具有的低渗透性可能是其耐药机制之一,本文报道一种新的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10.
产生耐药性为结核杆菌的重要生物学特性之一,与治疗成败关系极大.了解耐药结核病的发生原因将有助于对耐药结核病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目前对结核病耐药原因尚不十分清楚,本文从药物因素和非药物因素两个方面对结核病耐药性发生相关的主要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胡振宇  张树友  李峰  吴鑫宝  杨哲  张锷 《蛇志》2014,(4):412-414
<正>临床上,化疗在肿瘤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化疗也易出现肿瘤细胞耐药现象。耐药分为原药耐药(PDR)和多药耐药(MDR),原药耐药为肿瘤细胞对已使用过的药物产生了耐药作用;而多药耐药是指肿瘤细胞在对一种化疗药物产生耐药后,出现对其他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也产生耐药。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是决定肿瘤患者化疗成功与否的关键。多药耐药已出现在多种肿瘤疾病,如乳腺癌、食管癌、鼻咽癌、  相似文献   

12.
结核病是对人类威胁最大的传染病之一,尽管牛型结核分枝杆菌疫苗(BCG)和各种抗结核药物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但近年来,随着人口流动及密度的增高,结核杆菌多重耐药菌株及同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双重感染的出现,结核病已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呈再度肆虐态势。  相似文献   

13.
结核病一直是世界性问题,我国其发病情况尤为严重,是亚洲的第二大结核病发病国家。结核病治疗方面常使用抗生素作为首选药物,随着抗菌药的滥用,结核杆菌对多种抗菌药产生耐药性,结核病耐药患者增多,治疗难度增加。因此,结核杆菌耐药分子机制的研究更加重要,新型抗结核药物研制更加迫切。结核分枝杆菌的基因突变是引起耐药的主要分子学依据,因此基于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相关基因的深入探索,对于预防结核病的传播及治疗皆具有深远影响。本文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分析了近年来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产生的原因及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复治肺结核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L型培养情况,探讨结核分枝杆菌L型阳性与耐多药的关系。方法:选择180例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和结核分枝杆菌L型培养,同时对110例复治组中培养阳性的标本行耐药监测。结果:复治组的L型阳性率为43.6%,初治组的L型阳性率为15.7%,复治组显著高于初治组(P<0.01);菌阳复治组的L型阳性率50%,菌阴复治组的L型阳性率39.4%,菌阳组明显高于菌阴组(P<0.05);L型菌阳性患者的耐药率显著高于L型菌阴性组(P<0.05)。结论:结核分枝杆菌L型阳性是引起结核病复发、耐药的重要原因;MDR-TB与结核分枝杆菌L型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5.
结核杆菌具有休眠的特性,休眠型结核杆菌对现有抗痨药物均不敏感,因此研发抗休眠型结核杆菌药物对根治结核病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采用Wayne模型,发现独山瓜馥木根的乙醇提取物能复苏休眠型结核杆菌,独山瓜馥木的促复苏作用可能与刺激休眠型结核杆菌利用C10化合物作为能量来源有关。在体外试验时,独山瓜馥木根的乙醇提取物(2 mg/m L)与异烟肼(8μg/m L)联合用药,可杀死休眠型结核杆菌。结果提示,传统抗痨药物与促进休眠型结核杆菌复苏的药物联合用药可能是根治结核病的一种新策略。  相似文献   

16.
结核杆菌具有休眠的特性,休眠型结核杆菌对现有抗痨药物均不敏感,因此研发抗休眠型结核杆菌药物对根治结核病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采用Wayne模型,发现独山瓜馥木根的乙醇提取物能复苏休眠型结核杆菌,独山瓜馥木的促复苏作用可能与刺激休眠型结核杆菌利用C10化合物作为能量来源有关。在体外试验时,独山瓜馥木根的乙醇提取物(2 mg/m L)与异烟肼(8μg/m L)联合用药,可杀死休眠型结核杆菌。结果提示,传统抗痨药物与促进休眠型结核杆菌复苏的药物联合用药可能是根治结核病的一种新策略。  相似文献   

17.
将结核杆菌接种于含抗菌肽的苏通氏培养基中 ,在接种后不同时间内取样接种于罗氏培养基上 ,观察结核杆菌在罗氏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 ,初步探讨了抗菌肽 (CecropinB)对结核杆菌标准株H3 7RV的作用。结果显示 ,接种 10天后在罗氏培养基上结核杆菌对抗菌肽敏感。说明在体外培养中 ,抗菌肽有一定的抗结核杆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结核分枝杆菌为结核病的病原体.最近几年,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多耐药及广泛耐药结核菌株的出现,以及抗结核病药近几十年来没有换代,使之前基本得到控制的结核痛死灰复燃,成为世界上病死率最高的传染病.为了遏制其进一步的恶化,必须从根本上透彻了解其耐药分子机制.近年来,各国学者采用先进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结核杆菌耐药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定位了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的位置和基因突变位点,比如耐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吡嗪酰胺、喹诺酮类、外排泵等菌株新的基因突变位点引起新的功能改变有新的发现,特别是gidB基因、外排泵基因等有突破性的发现,对研制新一代抗结核病药提供了理论支持及新的方向,但仍有很多耐药机制未阐明,为后续研究者提供些许查考,故笔者就近几年来从分子水平对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9.
结核病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一种传染病,这是由于当前艾滋病的流行以及针对结核分枝杆菌(结核杆菌)多重耐药菌株的发生所致.最近有些调查研究表明,卡介苗的预防效果已日见下降.因此,在合理地设计下一代疫苗之前,必须了解卡介苗失效的原因.本文中将提出若干解释卡介苗失效原因的推论以及弥补这些缺陷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革兰氏阴性杆菌对14种抗生素的MIC范围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AMS 3 2鉴定G-杆菌及进行药敏试验。分离率依高至低依次是大肠埃希菌 (E .coli) (esccol) 3 1 .1 %、肺炎克雷伯菌 (Klebsiellapneumoniae) (klepne) 1 8.6%、铜绿假单胞菌 (Pseudomonasaeruginosa) (pneaer) 1 4 .5%、醋酸钙不动杆菌 (Acinetobactercalcoacetieus) (acicba) 1 2 .9%、阴沟肠杆菌 (Enterobactercloacae) (entclo) 1 0 .3 %、普通和奇异变形杆菌 (Proteusvulgaris和Proteusmirabilis) (pro .pp) 9.3 %、费劳地枸橼酸杆菌 (Citrobacterfreundii) (citfre) 3 .4 %。esccol和klepne对头孢一、二代 ,青霉素类耐药率达 4 1 %~ 1 0 0 % ,MIC90 3 2~ 2 56mg/L ,显示了较高耐药性。pneaer对亚胺硫霉素 (IMP)的耐药率达3 6% ,MIC90 1 6mg/L ,对氧哌嗪青霉素耐药率较低( 1 2 % )。82 % pneaer显示六重或以上耐药。entclo、citfre、pro .pp中尚未发现 1株entclo对IMP耐药 ,但后 2种细菌对IMP的耐药率分别是 1 7% ,1 8% ;不动杆菌对所测抗生素广谱耐药 ,IMP较有效 (耐药率 8% )。肠杆菌科细菌已出现对IMP耐药菌株。铜绿假单胞菌对IMP的耐药率达 3 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